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银杏达莫注射液不同成分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G-CSF、MAC-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建平
吴日乐
包金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中的不同成分(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1ocyte colony-stimu1ating factor,G-CSF)、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中的不同成分(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1ocyte colony-stimu1ating factor,G-CSF)、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MAC-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134只建立脑卒中亚急性期模型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实现情况(舍弃血流再灌注失败的14只小鼠)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总黄酮组(3 ml·kg^(-1))、双嘧达莫组(3 ml·kg^(-1))和银杏总内酯组(3 ml·kg^(-1)),各24只。前两组只予以等量(3 ml·kg^(-1))的生理盐水干预,后三组在给药且造模成功后,立即在小鼠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各1次,连续注射1周(尾静脉:每天早晚各注射1次)。取各组小鼠腹主动脉血进行生化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G-CSF蛋白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MAC-1蛋白含量。采用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表(modified neurologic severity scores,mNSS)记录各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1、3、5、7天时的各项指标。根据上述指标的具体表达情况分析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小鼠神经功能及G-CSF和MAC-1的影响及其与亚急性期卒中的作用机制。结果(1)生存率:模型组死亡率较假手术组更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使用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治疗后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和银杏总内酯组整体的生存率均显著提升,三者相比双嘧达莫组略低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2)体重:模型组体重下降最明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从治疗后第3天开始,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和银杏总内酯组的体重与模型组相比逐渐升高(P<0.001),双嘧达莫组体重升高程度依次高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3)mNSS: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mNSS评分最高,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P<0.001),从术后第3天开始,银杏总内酯组mNSS评分下降程度依次高于双嘧达莫组、银杏总黄酮组(P<0.001)。(4)假手术组G-CSF、MAC-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模型组G-CSF表达依次高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双嘧达莫组,模型组MAC-1表达依次高于双嘧达莫组、银杏总内酯组和银杏总黄酮组(P<0.001)。银杏达莫注射液全方和银杏总内酯能显著降低G-CSF、MAC-1表达,效果显著优于双嘧达莫和银杏总黄酮(P<0.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同有效成分可改善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可能通过银杏总内酯调节G-CSF、MAC-1介导的相关病变机制来抑制机体的粒细胞黏附与浸润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亚急性期卒中小鼠
神经功能
G-CSF
MAC-1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题名
银杏达莫注射液不同成分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G-CSF、MAC-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建平
吴日乐
包金岗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脑血管科
出处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17-222,共6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1MS08108)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1GG0114)。
文摘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中的不同成分(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1ocyte colony-stimu1ating factor,G-CSF)、巨噬细胞分化抗原1(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MAC-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134只建立脑卒中亚急性期模型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实现情况(舍弃血流再灌注失败的14只小鼠)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总黄酮组(3 ml·kg^(-1))、双嘧达莫组(3 ml·kg^(-1))和银杏总内酯组(3 ml·kg^(-1)),各24只。前两组只予以等量(3 ml·kg^(-1))的生理盐水干预,后三组在给药且造模成功后,立即在小鼠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各1次,连续注射1周(尾静脉:每天早晚各注射1次)。取各组小鼠腹主动脉血进行生化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G-CSF蛋白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MAC-1蛋白含量。采用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表(modified neurologic severity scores,mNSS)记录各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1、3、5、7天时的各项指标。根据上述指标的具体表达情况分析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对小鼠神经功能及G-CSF和MAC-1的影响及其与亚急性期卒中的作用机制。结果(1)生存率:模型组死亡率较假手术组更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使用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银杏总内酯治疗后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和银杏总内酯组整体的生存率均显著提升,三者相比双嘧达莫组略低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2)体重:模型组体重下降最明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从治疗后第3天开始,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和银杏总内酯组的体重与模型组相比逐渐升高(P<0.001),双嘧达莫组体重升高程度依次高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3)mNSS: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mNSS评分最高,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P<0.001),从术后第3天开始,银杏总内酯组mNSS评分下降程度依次高于双嘧达莫组、银杏总黄酮组(P<0.001)。(4)假手术组G-CSF、MAC-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银杏总黄酮组、双嘧达莫组、银杏总内酯组(P<0.001),模型组G-CSF表达依次高于银杏总黄酮组、银杏总内酯组、双嘧达莫组,模型组MAC-1表达依次高于双嘧达莫组、银杏总内酯组和银杏总黄酮组(P<0.001)。银杏达莫注射液全方和银杏总内酯能显著降低G-CSF、MAC-1表达,效果显著优于双嘧达莫和银杏总黄酮(P<0.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同有效成分可改善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可能通过银杏总内酯调节G-CSF、MAC-1介导的相关病变机制来抑制机体的粒细胞黏附与浸润通路。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亚急性期卒中小鼠
神经功能
G-CSF
MAC-1
作用机制
Keywords
Ginkgo Daminjection
Subacute stroke mice
Neurological function
G-CSF
MAC-1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银杏达莫注射液不同成分对亚急性期卒中小鼠神经功能及G-CSF、MAC-1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张建平
吴日乐
包金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