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游国清 梁慧英 +1 位作者 游桂娟 黄哲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7期187-189,213,共4页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频率10Hz,刺激时间3s,刺激个数30个,间歇时间35s,重复次数32次,治疗时间20min,刺激部位患侧大脑M1区。对照组不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接受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MFT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23.9±17.2)分vs(22.3±14.8)分、(50.6±23.0)分vs(46.8±18.2)分、(21.52±14.86)分vs(20.76±17.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OLF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39.5±21.1)分vs(29.0±19.5)分、(68.8±21.1)分vs(57.8±16.9)分、(36.37±15.28)分vs(28.09±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急性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林 黄营湘 +1 位作者 黄哲 王逸非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199-202,24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相同的情况下,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20min的高频(5Hz)或低频(1Hz)rTMS治疗,连续14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的吞咽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rTMS组与低频rTMS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及低频rTMS均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且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急性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构建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赖海芳 顾琳 +2 位作者 纵亚 牛传欣 谢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采用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构建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CIS)短期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康复科再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采集首次住院时(病程<30 d)的临床相关信息,根据首次入院3个月... 目的采用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构建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CIS)短期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康复科再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采集首次住院时(病程<30 d)的临床相关信息,根据首次入院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断患者短期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与短期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别采用常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MLP建立预测模型,计算两种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应。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准确率73.3%,ROC曲线下面积0.851;MLP模型预测准确率88.9%,ROC曲线下面积0.930。结论采用MLP模型能更好预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急性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多层感知器 神经网络 预测 结局
下载PDF
脑血容量指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远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琦 杨树 +2 位作者 成旭东 黎炳护 余能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0.3 vs≥0.3)和脑血容量(CBV)指数(>0.7 vs≤0.7)进行分组,将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mRS评分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术后1年达到良好预后的有34例(55.7%)。高CBV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低CBV组(76.9%vs 40%),低HIR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高HIR组(73.9%vs 44.7%)(P<0.05)。CBV指数是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P=0.046)。结论CBV指数可预测AIS患者EVT远期预后情况,有望为患者EVT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CT灌注 血容量指数 低灌注强度比
下载PDF
ASL联合SWI在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爱娟 魏恒乐 +3 位作者 张宏 徐晨辉 洪汛宁 鲁珊珊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2-858,共7页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以及对9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95例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单抗或双抗)治疗,于症状发作后3~...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出血转化(HT)的相关性以及对9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95例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单抗或双抗)治疗,于症状发作后3~7天内行多序列MRI检查(T_(1)WI、T_(2)WI、DWI、MRA、ASL、SWI)。收集和评估临床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危险因素、卒中特征等。根据ASL梗死区灌注情况分为高灌注和非高灌注,高灌注定义为梗死区脑血流量增加≥对侧的130%。根据SWI序列评估梗死区有无HT,并进一步将HT分为出血性梗死(HI)及脑实质出血(PH)。预后良好定义为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HT组和无HT组各临床因素及影像特征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HT的独立因素,进一步探讨梗死区高灌注与HT及90天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HT组40例,无HT组55例,HT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大、梗死区高灌注比例更多(P均<0.05)。梗死区高灌注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62,P=0.001),但80%的HT表现为HI。90天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38例,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更低、梗死体积更小、梗死区高灌注比例更多(P均<0.05),而H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梗死区高灌注与患者90天良好预后相关,但同时高灌注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大部分表现为HI,临床仍需严格管理血压,以减少P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高灌注 磁敏感加权成像 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转化
下载PDF
血清AQP联合CT脑灌注成像参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价值
6
作者 陈天凤 周雪芳 +1 位作者 朱琴美 姜玉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水通道蛋白(AQ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溶栓前进行CT脑灌注成像并计算参数...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水通道蛋白(AQ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溶栓前进行CT脑灌注成像并计算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采集血清并检测AQP1、AQP4、AQP9水平。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中度组(NIHSS评分5~19分)、重度组(NIHSS评分20~25分);根据溶栓治疗后第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比较各组MTT、TTP及血清AQP1、AQP4、AQP9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AIS患者MTT、TTP及血清AQP1、AQP4、AQP9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IS患者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病灶最大径、MTT、TTP、血清AQP1、AQP4、AQP9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TTP、AQP1、AQP4、入院时NIHSS评分是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各影响因素对AIS患者短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92.86%。结论 CT脑灌注成像参数MTT、TTP联合血清AQP1、AQP4对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具有较好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预后 CT灌注成像 水通道蛋白
下载PDF
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中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黄勇 肖远流 +1 位作者 王大明 杨景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 目的探讨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细胞因子、凝血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神经丝轻链蛋白、D-二聚体浓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ND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改善凝血功能指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 神经功能恶化 疗效 血清细胞因子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玉洁 高娟 +4 位作者 王子文 王井辉 任涵 耿硕 刘海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3例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58例非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3例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58例非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PCR扩增和微阵列技术检测MTHFR C677T基因型,测算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肌酐,据此测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MTHFR C677T基因型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eGFR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SII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GFR、Hcy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T基因型分布频率最高,T等位基因频率最高(χ^(2)分别为19.188、5.138,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SII分别为583.54(384.97,903.73)、425.03(310.26,583.16),二者相比,P<0.05。与CC、CT基因型比较,TT基因型的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高,eGFR水平低(F分别为28.544、3.749,P均<0.05)。MTHFR C677T TT基因型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呈正相关(β=4.173,P<0.05),与eGFR呈负相关(β=-6.559,P<0.05)。SII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226,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129,P<0.05)。结论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THFR C677T基因型主要为TT型。MTHFR C677T TT基因型的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更易引起肾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肾小球滤过率 H型高血压 急性缺血性
下载PDF
基线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9
作者 王庭欢 钟晚思 +6 位作者 陈智才 沈轲 叶惠雅 喻志慧 罗佳 马骏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中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曲线探讨血红蛋白水平与EN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162例患者。与非END患者比较,END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分别为136与140 g/L,P<0.01),贫血比率更高(分别为24.2%与16.9%,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OR=0.995,95%CI:0.991~0.999,P<0.05)和贫血(OR=1.238,95%CI:1.055~1.454,P<0.01)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独立相关。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END风险呈U型关系(P<0.01),但这种U型关系只在男性患者中观察到(P<0.05)。结论: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END发生风险相关,特别是男性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或升高均可能增加END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血红蛋白 贫血 神经功能恶化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分析
10
作者 丁可鑫 武轶群 +4 位作者 秦雪英 任涛 马青峰 宋海庆 胡永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41-445,451,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探索功能改善最佳的血压范围。方法基于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脑卒中急诊救治资质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探索功能改善最佳的血压范围。方法基于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脑卒中急诊救治资质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静脉溶栓治疗后2 h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0~1分定义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据此将患者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NI)组(n=4780)与非ENI组(n=10,923)。利用多因素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拟合急性期血压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曲线,根据曲线拐点选取参考血压范围,采用多因素模型探索不同血压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联。结果研究共纳入15,7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64.9岁,男性占69.2%。急性期平均收缩压为150.8 mmHg(1 mmHg=0.133kpa),平均舒张压为85.4 mmHg。4780例(30.4%)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急性期血压与静脉溶栓后2hNIHSS评分存在U形关联,急性期收缩压为156 mmHg,舒张压为96 mmHg时NIHSS评分最低。与145~165 mmHg相比,急性期收缩压<145 mmHg或>165 mmHg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比例更低[(OR=0.87,95%CI:0.80~0.95,P<0.05;OR=0.90,95%CI:0.82~0.99,P<0.05)];与90~100 mmHg相比,急性期舒张压<90 mmHg或>100 mmHg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比例更低[(OR=0.86,95%CI:0.80~0.94,P<0.05;OR=0.91,95%CI:0.79~0.99,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既往是否患有高血压的亚组人群中均显示上述关联。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存在非线性关联,最佳血压范围为145~165 mmHg/90~100 mmHg,较高或较低的急性期血压水平均不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压水平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alusin-β、RORγt水平与病情、短期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邓敏 谭晶晶 孙海东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salusin-β、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水平与病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IS患者11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l...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salusin-β、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水平与病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IS患者11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5分,n=40)、中度组(NIHSS为5~20分,n=54)、重度组(NIHSS>20分,n=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alusin-β、RORγt水平。出院后连续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n=83)、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n=29)。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salusin-β、RORγt与NIHSS评分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salusin-β、RORγt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病情加重,AIS患者血清salusin-β、RORγt水平逐渐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AIS患者的血清salusin-β、RORγt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3,P<0.001;r=0.541,P<0.001)。预后良好组的血清salusin-β、RORγt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salusin-β、RORγt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772(0.711~0.823)、0.848(0.807~0.889),截点值分别为5.74 nmol/L、98.29 pg/mL,特异度分别为53.01%、65.06%,灵敏度分别为93.10%、93.10%,二者联合检测的AUC(95%CI)为0.912(0.871~0.953),特异度为85.54%,灵敏度为86.21%。预后良好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NIHSS评分、WBC、CRP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280,95%CI 1.562~3.328)、入院NIHSS评分>20分(OR=2.088,95%CI 1.464~2.977)、salusin-β≥5.74 nmol/L(OR=2.654,95%CI 1.745~4.037)、RORγt≥98.29 pg/mL(OR=3.031,95%CI 1.943~4.730)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alusin-β、RORγ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上升,且与患者预后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salusin-β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风险评分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周小明 倪伟伟 +4 位作者 许哲 翁杰 王志翊 林佳颖 陈莹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974-97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AIS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AIS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高龄、入院时GCS评分低、既往卒中病史、糖尿病史、吞咽障碍及低白蛋白血症是AIS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该模型预测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0.786~0.876),内部验证预测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的AUC为0.827(0.782~0.873)。Hosmer-Lemeshow检验:χ^(2)=12.585,P=0.127。结论 本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AIS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吸入性肺炎 预测评分
下载PDF
NLR、UA联合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3
作者 张茜 陈偶英 +1 位作者 张占伟 许时来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92-695,699,共5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尿酸(UA)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尿酸(UA)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n=83)和不良组(n=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NLR、UA及PNI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NLR、UA和PNI水平对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好组的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血清Hcy、LDL-C、TC、NLR水平均低于不良组,UA水平和PNI得分均高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8、4.258、4.624、5.702、4.759、3.681、3.68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发病至溶栓时间短、低血清Hcy、LDL-C、TC、NLR水平和高UA、PNI水平是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NLR、UA、PNI及三者联合对预测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AUC面积分别为:0.737、0.657、0.703、0.893,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P均<0.05)。结论NLR、UA、PNI均可预测AIS患者的溶栓近期预后,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尿酸 预后营养指数 急性缺血性 溶栓近预后
下载PDF
血清Hcy、CysC、D-D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汪文静 李丽娜 王继存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病情及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北...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病情及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00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为轻度缺损组(1~4分)44例,中度缺损组(5~15分)29例,重度缺损组(16~42分)27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5 cm3)40例,中度梗死组(5~15 cm3)37例,大梗死组(>15 cm3)23例。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75例和预后不良组(>2分)25例。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检测血清Hcy、CysC和D-D水平。对比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短期预后的AIS患者血清Hcy、CysC和D-D水平变化,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Hcy、CysC、D-D水平与AIS病情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清Hcy、CysC、D-D水平预测AIS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轻度缺损组血清Hcy、CysC、D-D水平最低,其次为中度缺损组,重度缺损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组血清Hcy、CysC、D-D水平最低,其次为中度梗死组,大梗死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CysC、D-D水平与NHISS评分呈正相关(r=0.424、0.573、0.716,P均<0.001),与脑梗死体积也呈正相关(r=0.633、0.479、0.548,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血清Hcy、CysC和D-D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CysC和D-D(OR=1.093、1.343、1.146)是AIS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cy、CysC、D-D及3者联合预测AIS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873、0.792、0.946,以3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Hcy、CysC、D-D水平与AIS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AIS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CYSC D-D 急性缺血性 病情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旭明 柯先金 +1 位作者 孙波 孙振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AIS老年住院病人共234例,依据急性期内复查CT或MRI结果,将病人分为HT组(n=50)和非HT组(n=184)。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SHR、HbA1c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后HT的价值。结果 2组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FPG、HbA1c水平,房颤、TOAST分型和梗死大面积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SHR(OR=39.443,95%CI:1.847~842.343)、HbA1c(OR=1.777,95%CI:1.091~2.859)以及大面积梗死(OR=3.093,95%CI:1.359~7.036)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SH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的AUC分别为:0.631(95%CI:0.541~0.721)、0.656(95%CI:0.654~0.748)、0.741(95%CI:0.665~0.816)。HbA1c联合SHR预测的AUC显著大于两指标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水平SHR和HbA1c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出血转化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脑损伤病人脑脊液ICAM-1、 MLKL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朱洋洋 刘梦 +1 位作者 杨道迪 方敬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脑损伤病人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20名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脑损伤病人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2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病人的ICAM-1、分别对两组肾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去甲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与MLKL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人的ICAM-1、MLKL、IL-1β、TNF-α、IL-6、肾素、肾上腺素、AngⅡ、去甲肾上腺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CAM-1、肾素、肾上腺素、AngⅡ、去甲肾上腺素、IL-1β、TNF-α、IL-6与MLK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LKL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脑损伤中ICAM-1表达的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蛋白激酶样结构域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
17
作者 刘一然 李英男 +1 位作者 孙岩 张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63-66,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价值。方法选取276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72例和非END组204例。收集所有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IS患...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价值。方法选取276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72例和非END组204例。收集所有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各血清学标志物预测END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END组年龄>75岁者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FBG)、尿酸、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高于非E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22,95%CI:1.049~1.666)、NIHSS评分(OR=1.793,95%CI:1.281~2.510)、FBG(OR=1.392,95%CI:1.126~1.722)、PLR(OR=1.505,95%CI:1.128~2.008)、NLR(OR=1.677,95%CI:1.280~2.197)是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FBG、PLR、NLR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2、0.581、0.759。结论PLR、NLR、FBG是A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NLR对AIS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神经功能恶化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多种炎症标志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近中期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唐蕾 毛晶 +1 位作者 王天璐 魏然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 探究多种炎症标志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近中期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90 d的... 目的 探究多种炎症标志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近中期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3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184例(mRS≤2分)和预后良好组192例(mRS>2分)。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术前各炎症指标对其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75岁的比例和伴糖尿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及C反应蛋白均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的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5岁、NLR、SII、FAR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TICI分级≥2b级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II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次为NLR、FAR。结论 术前NLR、SII、FAR均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近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这些指标可预测预后不良的风险,尤以SII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炎症反应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N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19
作者 张威 李静杰 +1 位作者 王海峰 王峰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28-732,751,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AIS的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AIS的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51例、心源性栓塞型30例、小动脉闭塞型55例。比较不同TOAST分型AIS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IL-6、IL-10的差异。根据入院时NIHSS、mRS、ESRS评分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预后状况及复发风险的因素。ROC曲线评估实验室指标判断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预后状况及复发风险的效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AIS患者NLR与NIHSS评分、mRS评分、ES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TOAST分型AIS患者年龄、NIHSS评分、mRS评分、ESRS评分、N、NLR、RDW、hs-CRP、D-二聚体、Hcy、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LR、hs-CRP、D-二聚体是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NLR、D-二聚体是AIS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NLR判断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最佳截断值为2.52,灵敏度为0.734,特异度为0.528,AUC为0.670。NLR联合hs-CRP、D-二聚体判断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状况的最佳截断值为0.40,灵敏度为0.718,特异度为0.730,AUC为0.781。NLR联合D-二聚体判断AIS患者复发风险的最佳截断值为0.42,灵敏度为0.736,特异度为0.661,AUC为0.736。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NLR与NIHSS评分、mRS评分、ESRS评分均呈正相关(rs=0.291、0.358、0.277,均P<0.001)。结论NLR在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NLR联合hs-CRP、D-二聚体等指标可有效提高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Essen风险评分量表评分
下载PDF
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海娜 梁慧 +4 位作者 王振平 冯志慧 赵应满 钟健 秦鑫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IS患者,均予以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后90 d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其纳入预后良好组...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IS患者,均予以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后90 d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其纳入预后良好组(66例,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26例,m RS评分>2分)。所有患者于入院1周内行MagnetomTrio型3.0T HR-MRI检查,对比管腔狭窄率、最狭窄处管腔面积、斑块负荷、T_(2)加权成像(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及斑块强化率参数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0THR-MRI参数对AIS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梗死灶直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最狭窄处管腔面积低于预后良好组,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及斑块强化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8、4.443、4.413、3.89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最狭窄处管腔面积及斑块强化率预测AI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43、0.739、0.706和0.7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灶直径>3.0 cm、T_(1)WI信号强度指数、T_(2)WI信号强度指数、最狭窄处管腔面积及斑块强化率是影响AI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89、257.151、105.073、4.091、1.121,P<0.05)。结论:3.0THRMRI在AIS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效能,能通过观察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最狭窄处管腔面积、斑块强化率等参数变化,为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且上述参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往往代表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技术 急性缺血性(AIS)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