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舞青年:体育的亚文化资本及其影响
1
作者 许又姜宇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4,共10页
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有越来越多的小众体育项目逐渐被大众熟知:滑板、街舞、飞盘等亚文化体育成为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运动。本研究从街舞这一亚文化体育切入,对14位不同年龄、行业的街舞从业者和爱好者进行深... 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有越来越多的小众体育项目逐渐被大众熟知:滑板、街舞、飞盘等亚文化体育成为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运动。本研究从街舞这一亚文化体育切入,对14位不同年龄、行业的街舞从业者和爱好者进行深度访谈后,对体育的亚文化资本及其对青年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街舞的核心亚文化资本是身体技术与艺术品位共同交织而成。街舞通过“酷”和“与众不同”吸引青年,并以围绕“街舞技术”和“街舞品味”交织的核心亚文化资本构建了相对扁平的社群结构。同时街舞赛事中“享受过程而非在乎竞技结果”的弱竞技性和所有社群成员“共同参与”,组成了“关注自身快乐与发展”的亚文化体育精神。亚文化体育的亚文化特征影响着青年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亚文化体育精神有助于让社群成员在高度竞争、各行业均“内卷”的当下,更关注体育运动本身的快乐而非竞技结果和随之而来的压力,从而促进青年人更积极、乐观地步入社会,面对未来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文化体育 亚文化资本 街舞 青年亚文化 青年价值观
下载PDF
洗脑广告传播实践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青年亚文化视阈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庆园 梁影霞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7,112,共6页
在主流价值体系中,洗脑广告多被视为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存在,与其屡获营销成功的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在青年亚文化主流化转向背景下,传统精英视角和单一的营销效果分析的局限日渐凸显。本文探讨洗脑广告在普通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以及广... 在主流价值体系中,洗脑广告多被视为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存在,与其屡获营销成功的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在青年亚文化主流化转向背景下,传统精英视角和单一的营销效果分析的局限日渐凸显。本文探讨洗脑广告在普通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以及广告营销中被凸显的“沙雕”文化背后的价值体系和行为逻辑。研究发现,现实情境与普通青年的主体性需求是洗脑广告传播实践的重要驱动因素。主流文化起框架性作用,以资本为手段,“框现”青年亚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框限”了其发展的更多可能,需要在新的社会情境中正视传统视角与青年亚文化转向之间的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脑广告 普通青年 青年亚文化 广告“沙雕”化 情境 主体性
下载PDF
亚文化景观下当代青年城市漫游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爱红 吴元浩 《当代青年研究》 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不断挤压下,当代青年尝试在旅游空间中寻求自我安置,完成自我建构。从“特种兵式旅行”到“城市漫游”,青年旅行方式的演变为研究青年亚文化景观提供了独特视角。聚焦热衷城市漫游的当代青年,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不断挤压下,当代青年尝试在旅游空间中寻求自我安置,完成自我建构。从“特种兵式旅行”到“城市漫游”,青年旅行方式的演变为研究青年亚文化景观提供了独特视角。聚焦热衷城市漫游的当代青年,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寻当代青年参与城市漫游的行为逻辑及深层文化动机后发现:在媒介仪式的刺激下,空间嵌入的身体感知、时间禁锢的日常生活、内卷焦虑的无处安放与消费社会的理性需求是亚文化景观下当代青年城市漫游的主要动因。当代青年从快节奏的旅游方式到慢节奏城市漫游的亚文化转向,是其抽身繁复现实、回归本真生活的理性抒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文化 当代青年 城市漫游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亚文化视域下短视频对高校思政育人的赋能和模式探究
4
作者 窦靓 杜何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3期170-172,共3页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基于自身传播特征与传播优势,从诸多新型传播媒介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青年学生喜爱。为充分发挥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媒介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赋能作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溯源研究法,归...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基于自身传播特征与传播优势,从诸多新型传播媒介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青年学生喜爱。为充分发挥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媒介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赋能作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溯源研究法,归纳分析短视频对大学生的认知和思想产生的影响,在看到短视频能够强化个体自我意识的同时,应关注短视频传播可能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塑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短视频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指出存在高校对短视频育人新阵地开发不够、忽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重知识考核而轻师生互动等问题。为发挥短视频传播对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让短视频传播更好地赋能高校思政育人,文章提出以下策略:优化教育过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创新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多方协同合作,打造良好的短视频育人环境;增强文化育人合力,借助短视频优势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应时代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高校 思政育人 亚文化 赋能
下载PDF
亚文化视域下虚拟主播的受众需求、互动机制和优化路径研究
5
作者 纪春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3-150,共8页
近年来,虚拟主播作为一种网络主播新类型,深受青少年亚文化群体的喜爱。研究发现,受众喜欢虚拟主播的原因主要有虚拟主播独具魅力的亚文化风格、虚实交错的神奇体验、在线陪伴弥补现实孤独、构建完美形象和身份认同等。受众与虚拟主播... 近年来,虚拟主播作为一种网络主播新类型,深受青少年亚文化群体的喜爱。研究发现,受众喜欢虚拟主播的原因主要有虚拟主播独具魅力的亚文化风格、虚实交错的神奇体验、在线陪伴弥补现实孤独、构建完美形象和身份认同等。受众与虚拟主播的互动类型多样,直播互动具有仪式化特点,亲密关系的构建基于商业逻辑基础上。作为新兴的媒介和产业形态,虚拟主播目前还存在过度消费导致虚拟主播和粉丝的双向功能异化、虚拟主播的圈层构建的狂热与无序、受众的过度介入导致互动边界模糊行为等问题。因此,政府与社会、网络平台、主播运营公司、受众、虚拟主播等各方应各负其责,共同促进虚拟主播行业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播 亚文化 个体需求 参与式文化 互动仪式链 符号消费
下载PDF
青年网络圈层亚文化:典型特征、潜在风险和引导对策
6
作者 张燕 胡天生 钟利彬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22-429,共8页
网络圈层亚文化是当下备受青年追捧的网络亚文化,其具有文化划分的精细性、文化生产的参与性、文化产品的消费性、文化权力的流动性四种典型特征。网络圈层亚文化满足了青年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文化需求,但也需要警惕其产生的文化交流隔阂... 网络圈层亚文化是当下备受青年追捧的网络亚文化,其具有文化划分的精细性、文化生产的参与性、文化产品的消费性、文化权力的流动性四种典型特征。网络圈层亚文化满足了青年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文化需求,但也需要警惕其产生的文化交流隔阂、文化内容功利、文化消费迷乱、文化话语扩散等风险。为此,应通过搭建网络圈层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互动沟通机制、培养理性的网络圈层亚文化生产观、净化网络圈层亚文化消费生态环境、夯实主流价值观的网络圈层阵地等对策来引导青年网络圈层亚文化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圈层亚文化 文化消费 文化交流 价值引领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及其治理
7
作者 孙伟平 伏志强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3,共7页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新兴文化形态,具有小众性和多样性、边缘性和颠覆性、消费性和娱乐性等特征。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当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迁等因素的...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新兴文化形态,具有小众性和多样性、边缘性和颠覆性、消费性和娱乐性等特征。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是当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也是当代青年主体意识觉醒、利益诉求多元化、越来越敢于自我肯定和自我表达的必然后果。但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大多属于碎片化、即时性的消费性文化,原创性的文化生产、文化精品的比例比较小;青年亚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亚文化的负面作用明显。我们必须立足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更加宽容的差异化对策分类治理青年亚文化,特别是建立不拘一格、广纳英才的人才体制,将蕴藏在青年群体中的亚文化创造力转化为主流文化的建设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主流文化 亚文化 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 文化治理
下载PDF
青年亚文化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破壁”——基于“Z世代”眼中的“科目三”专题调查
8
作者 杨红 孙涵 《对外传播》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青年亚文化是当代青年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融语境中创造的当代文化形态,表现为非主流而又具有极高的大众流行度和跨文化传播力。以“科目三”现象为代表,开放度高、可实践性强等特点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价值凸显,也促进了社会对青... 青年亚文化是当代青年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融语境中创造的当代文化形态,表现为非主流而又具有极高的大众流行度和跨文化传播力。以“科目三”现象为代表,开放度高、可实践性强等特点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价值凸显,也促进了社会对青年亚文化正向价值的认知。鼓励与引导并举,可将青年亚文化转化为“中国式流行文化”,将“Z世代”的“网生”优势转化为跨文化传播的“破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文化传播 “科目三” “Z世代”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价值理路——以几种青年亚文化叙事的影响为视角
9
作者 白生宝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23期67-71,共5页
“佛系”“躺平”“摆烂”“饭圈”等青年亚文化叙事,正在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影响着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对此,需要在政治引领、实践锤炼、文化熏陶、精神激励等方面提振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引导他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 “佛系”“躺平”“摆烂”“饭圈”等青年亚文化叙事,正在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影响着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对此,需要在政治引领、实践锤炼、文化熏陶、精神激励等方面提振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引导他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努力拼搏、砥砺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奋斗精神 青年亚文化
下载PDF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10
作者 李伟 王文宜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7期51-53,共3页
网络亚文化作为社会高度竞争、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网络技术推波助澜以及资本引流变现共同作用的产物,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消磨奋斗意志、扭曲价值取向、加剧认知表层化以及滋生非理性行为等问题。为消除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应... 网络亚文化作为社会高度竞争、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网络技术推波助澜以及资本引流变现共同作用的产物,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消磨奋斗意志、扭曲价值取向、加剧认知表层化以及滋生非理性行为等问题。为消除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应从弘扬主流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网络监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探索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亚文化 大学生 负面影响 对策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判下亚文化群体奥运短视频传播认同因素分析
11
作者 武启萌 程纪香 +2 位作者 庞雪林 王超月 董宇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4期25-28,53,共5页
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冬奥短视频也成为了冬奥文化传播的有利武器,本文对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在奥运文化认同度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群体奥运文化宣传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以国内最大的青少年亚文化社群—哔哩哔哩网站作为... 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冬奥短视频也成为了冬奥文化传播的有利武器,本文对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在奥运文化认同度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群体奥运文化宣传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以国内最大的青少年亚文化社群—哔哩哔哩网站作为研究平台,以2022北京冬奥会作为搜索关键词,将点击量排在前30的短视频选为样本。根据参考文献分析,从三个维度视频特征、视频内容、视频账号背景进行研究,并细化出八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在此基础上参考二分法以及所占权重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赋值。导入fsQCA3.0软件中进行计算,得到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对认同成立的核心必要条件是:视频时长、视频账号类型以及博主历史获得点赞数,并针对者两点对奥运文化在青少年亚文化群体中传播的建议。首先,奥运文化形式精简化;其次,奥运文化宣传形式全面化。通过这两方面的对奥运文化在亚文化社群中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奥运精神与亚文化的融入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QCA 青年亚文化 奥运文化
下载PDF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Y2K服装风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雅洁 肖海燕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近两年来,Y2K服装风格出现回潮现象,并受到以Z世代为代表的部分年轻群体的关注与喜爱。本文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出发,首先对青年亚文化的概念与研究阶段进行阐述。其次以青年亚文化研究中伯明翰学派提出的“风格”“抵抗”“收编”这三... 近两年来,Y2K服装风格出现回潮现象,并受到以Z世代为代表的部分年轻群体的关注与喜爱。本文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出发,首先对青年亚文化的概念与研究阶段进行阐述。其次以青年亚文化研究中伯明翰学派提出的“风格”“抵抗”“收编”这三个关键词为依托,从Y2K风格的起源与发展、Y2K服装后亚文化的风格建构与分类、抵抗过程与收编等方面依次对Y2K这种带有青年亚文化特征的服装风格进行解读。最后对Y2K服装风格的回潮原因展开分析,说明Y2K服装风格的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Y2K 风格 抵抗 收编
下载PDF
“和合”视野下高中校园亚文化的价值引导
13
作者 吴宝树 张俭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6-19,共4页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重要价值,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校园亚文化的发展不仅挑战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同时也遮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弱化了高中生践行主流价值观的道德责任...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重要价值,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前,校园亚文化的发展不仅挑战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同时也遮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弱化了高中生践行主流价值观的道德责任。“和合”视野下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尊重差异、互补融合、共生共建的价值向度。基于此,生成“和而不同”的亚文化生态场域、打造“互动耦合”的校园主亚文化格局、建构“和谐共生”的高中校园文化环境,是在“和合”视野下引导高中校园亚文化价值建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精神 高中校园亚文化 校园主流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Z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破圈之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春阳 陈爽 《传媒论坛》 2024年第5期86-88,共3页
出生于“Z时代”的青年群体自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深度参与社交媒体。而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青年亚文化。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青年亚文化不断呈现从自我认同转向情感共鸣、由小众走向大众、与主流... 出生于“Z时代”的青年群体自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深度参与社交媒体。而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青年亚文化。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青年亚文化不断呈现从自我认同转向情感共鸣、由小众走向大众、与主流文化逐渐融合,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交往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但其入侵、边缘、排异等特点又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通过分析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困境,提出以主流文化为引领,通过技术赋能和不断创新助推青年亚文化破圈发展的策略,促进青年亚文化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主流文化 Z时代 良性发展
下载PDF
趣缘乌托邦:青少年亚文化装扮行动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玉烛 王曦影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6,共10页
亚文化装扮是青少年群体的时尚表达,既可以体现他们在新时代、新社会背景下行为和精神风貌的特征,还突显了他们在服饰文化、社交圈子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基于“具身体现”视角下的情境互动论,本研究以现象学“悬置”方法界定青少年亚文... 亚文化装扮是青少年群体的时尚表达,既可以体现他们在新时代、新社会背景下行为和精神风貌的特征,还突显了他们在服饰文化、社交圈子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基于“具身体现”视角下的情境互动论,本研究以现象学“悬置”方法界定青少年亚文化装扮者,围绕37位研究参与者展开质性研究。研究发现,在理想化具身意象的行动驱动下,四类表演者——面具体验者、文化追随者、信仰布道者和组织领袖者,卷入多重具身情境开展表演行动。亚文化装扮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掌控感和失控感的反复拉扯,逐渐形成自我/他人、身体/情境的重新定位。尽管“乌托邦”理想遭遇现实困阻、身体解放之路充满荆棘,但他们仍在一次次具身表演行动中不断省思与成长,展现出他们自觉融入社会的主流特质。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通过服饰和装扮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更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塑造和修正自己的身份认同。他们的亚文化装扮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既传达了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成了他们与社会沟通和连接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文化装扮 青少年 具身表演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与自己的对话:占卜亚文化与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婷婷 《当代青年研究》 2024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占卜亚文化在当代青年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文章是基于占卜亚文化与当代青年精神世界长时段跟踪调查整理形成的田野笔记。在“过程—情境”的历时观察方法指导下,通过四个较为完整的个案记述,呈现出人对占卜亚文化理解与应对的四种态... 占卜亚文化在当代青年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文章是基于占卜亚文化与当代青年精神世界长时段跟踪调查整理形成的田野笔记。在“过程—情境”的历时观察方法指导下,通过四个较为完整的个案记述,呈现出人对占卜亚文化理解与应对的四种态度。文章的主旨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人在占卜亚文化中寻求的并非一个确定的结果,而是一种理解自身处境、自身与外界关系的尝试;第二,人对命运的理解不是单向度的进程,它会随着人自身状况的变化,以及人与外界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第三,占卜及其后果均是社会事实,都会对人思考和应对自身与命运的关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卜 亚文化 过程—情境 命运 精神生活
下载PDF
亚文化视域下“腐败文化”治理透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124,共14页
腐败顽疾屡治不止,激发了人们对腐败现象何以发生的多维探讨。其中,“腐败文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深思。作为一种亚文化,“腐败文化”通过歪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主文化进行对抗、侵占主文化的思想阵地以及加... 腐败顽疾屡治不止,激发了人们对腐败现象何以发生的多维探讨。其中,“腐败文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深思。作为一种亚文化,“腐败文化”通过歪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主文化进行对抗、侵占主文化的思想阵地以及加速腐败思想在腐败群体内部的“传染”等方式,影响腐败行为的生成。进一步来讲,“腐败文化”是传统文化“价值异变”的产物,借助腐败话语等信息符号加速腐败思想在腐败群体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传播扩散,以达到不断蚕食和破坏廉洁主文化的目的,最终引发人们对腐败的态度发生变化,促成腐败动机的生成,并催生腐败行为的实现。基于此,“腐败文化”的治理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腐败观念、腐败话语与腐败行为等多维度来优化“腐败文化”的防治路径,通过清除“贪”“奢”“惰”等腐败观念,整肃腐败“显话语”与“隐话语”,以及从严整治潜规则等措施,将清廉价值观念的形塑与反腐制度机制相结合,从而实现对“腐败文化”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文化 腐败文化 腐败话语 腐败观念 潜规则
下载PDF
青年亚文化视阈下吉祥主题文创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凌也焜 雷青 张欣茹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探讨在传统文化、青年亚文化与消费文化相互碰撞与渗透的背景下,吉祥主题文创的热销现象、背后的消费动机及其成因机制。依据补偿性消费理论,结合Censydiam消费动机模型,参考“享乐购物动机量表”“超自然信念量表”归纳出5个核心维度... 探讨在传统文化、青年亚文化与消费文化相互碰撞与渗透的背景下,吉祥主题文创的热销现象、背后的消费动机及其成因机制。依据补偿性消费理论,结合Censydiam消费动机模型,参考“享乐购物动机量表”“超自然信念量表”归纳出5个核心维度及题项,采用抽样调查问卷获取消费动机影响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娱乐性”“文化习俗”“心理暗示”“社交满足”消费动机对吉祥主题文创消费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经济成本”与吉祥主题文创消费呈负向影响。从而得出,娱乐性与文化习俗共同构成核心影响因素,心理暗示、社交满足在具体消费场景下亦呈重要影响;洞察青年亚文化与吉祥文化耦合下的文化共情,植根文化应用场景挖掘文化消费需求,是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吉祥文化 文创产品 消费动机 应用场景
下载PDF
后亚文化视域下的青年“摆烂”研究
19
作者 邱紫阳 丁百仁 《当代青年研究》 2024年第2期51-63,共13页
“摆烂”因消极与积极并存的矛盾内核引起热议。文章以后亚文化为理论支撑和研究出发点,通过网络民族志揭示青年“摆烂”的文化特点及生成机理。研究发现,青年“摆烂”呈现注重自我矮化的情感风格、弱化群体归属的个体叙事以及基于情境... “摆烂”因消极与积极并存的矛盾内核引起热议。文章以后亚文化为理论支撑和研究出发点,通过网络民族志揭示青年“摆烂”的文化特点及生成机理。研究发现,青年“摆烂”呈现注重自我矮化的情感风格、弱化群体归属的个体叙事以及基于情境导向的柔性决策等后亚文化特质,可区分为压力释放型、日常体验型、自弃止损型和悬浮择优型四种“摆烂”。社会转型期丰厚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多元嬗变的思想潮流是该文化形成的双重结构基础,身处其中的青年在个体与社会两个维度解构传统价值观念,并基于此在人生目标、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上合理化其多样的“摆烂”,而媒介与用户的双向互动进一步使“摆烂”文化迅速跨圈传播且内涵得到泛化。“摆烂”不是完全悲观意义上的消极避世,而是出于对情境定义与目标可达的持续性反思,并成为一种专注于其他更有意义事物的自我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摆烂” 亚文化 行为适应模式 解构与重构 跨圈传播
下载PDF
当代青年重塑:从亚文化逃避心理到积极社会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茜茜 《青年探索》 2024年第3期58-69,共12页
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特别是“内卷”“躺平”和“摆烂”等表现形式,反映了青年群体在面对社会结构变迁与个人生活压力时的心理逃避机制,释放着自嘲、麻木和颓废的情绪基调,通过文字、短视频和“表情包”等迅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关... 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特别是“内卷”“躺平”和“摆烂”等表现形式,反映了青年群体在面对社会结构变迁与个人生活压力时的心理逃避机制,释放着自嘲、麻木和颓废的情绪基调,通过文字、短视频和“表情包”等迅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关联着青年群体在遭遇困境努力无效后的逃避心理。青年群体的逃避心理源于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身份认同困境、教育就业焦虑和网络文化传播的影响。在戏谑式的多元表达方式中,青年获得了思想与情绪的宣泄。青年逃避心理不仅限制了其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还影响着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和谐。应鼓励青年群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认知和改变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强化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积极社会实践的价值认同,矫正青年群体过度散漫和主体精神缺失等负面价值观,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亚文化空间和良好的舆论环境,避免青年群体的非理性盲从,警惕逃避心理对青年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等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尤其需要将青年亚文化的抗争性转变为青年对于社会责任的创造性承担,培育和发展与我国国情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青年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逃避心理 当代青年 主体精神 社会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