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高分辨率岩石磁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原因 被引量:78
1
作者 方小敏 徐先海 +3 位作者 宋春晖 韩文霞 孟庆泉 鸟居雅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9-1000,共12页
亚洲内陆干旱化是全球新生代大陆环境变化中最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与新生代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几乎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系统岩石磁学性质研究,获取了高分辨率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记录,揭示在29.0... 亚洲内陆干旱化是全球新生代大陆环境变化中最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与新生代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几乎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系统岩石磁学性质研究,获取了高分辨率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记录,揭示在29.0~8.6Ma的漫长的以湖相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的渐新世晚期和中新世早、中期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从8.6Ma开始持续增加,尤其从6.4Ma和5.3Ma开始表现出两次快速持续增加。同时,以8.6Ma为界磁性矿物相对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此前以赤铁矿为主,磁铁矿和磁赤铁矿次之,此后以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赤铁矿次之,磁性矿物类型和性质类似于风成红粘土和黄土。因此,我们将这种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组合、性质和含量的长期变化解释为流域外风成物质的加入,指示我国西北内陆现代干旱气候可能从8.6Ma开始,7.4~6.4Ma后急剧加速变干,5.3Ma后再次加速变干,并最终形成今天的干旱区的过程。9~8Ma开始的青藏高原阶段性快速隆升和随后的全球变冷可能是驱动亚洲内陆干旱化进程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盆地 岩石磁学 亚洲内陆 干旱化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演变和亚洲内陆干旱化信号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周 林振山 俞鸣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80,共8页
对中国灵台黄土剖面1MaB.P.粒度时间序列和赵家川剖面3.6Ma风尘通量时间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探讨东亚冬季风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演变特征,发现:1)1MaB.P.以来,东亚冬季风波动主要周期是100ka,40ka和20ka,其中100ka的周期为主导周期;2)... 对中国灵台黄土剖面1MaB.P.粒度时间序列和赵家川剖面3.6Ma风尘通量时间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探讨东亚冬季风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演变特征,发现:1)1MaB.P.以来,东亚冬季风波动主要周期是100ka,40ka和20ka,其中100ka的周期为主导周期;2)在100ka,40ka和20ka周期即偏心率周期、黄赤交角周期、岁差周期尺度上对比发现,东亚冬、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并非完全对应,在不同周期上相位和振幅差别的原因不甚了解,有待进-步深入研究;3)3.6MaB.P.以来黄土高原风尘通量的波动存在明显的400ka,201ka,100ka,53ka,27ka,14ka和6.6ka周期,并以100ka,53ka和27ka为主周期,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发展和东亚季风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风尘通量 亚洲内陆干旱化 多尺度
下载PDF
晚渐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山构造隆升对亚洲内陆干旱化的潜在影响——基于现代地质观测证据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乐意 常宏 +5 位作者 关冲 陶亚玲 沈俊杰 权春艳 秦秀玲 常小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5-666,共12页
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生长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过程与亚洲内陆干旱化之间的联系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从那曲到格尔木沿109国道现代地理要素和景... 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生长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过程与亚洲内陆干旱化之间的联系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从那曲到格尔木沿109国道现代地理要素和景观变化的证据以及大量器测数据和模拟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具体区域对亚洲内陆干旱化形成演化的重要影响,结果指出东昆仑山对印度季风继续深入内陆具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水汽屏障。同时本文结合东昆仑山晚渐新世以来主要构造隆升事件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关键时间点的高度契合,进一步指出东昆仑山晚渐新世以来的构造隆升对亚洲内陆或者至少柴达木盆地的干旱化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3.6 Ma之后,北半球冰期对内陆盆地的干旱化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亚洲内陆干旱化 东昆仑 构造隆升
下载PDF
晚新近纪亚洲内陆的干旱化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有斌 安芷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亚洲内陆 干旱化趋势 气候变化 生存环境 水资源 中国西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长城边界与华夏边缘——读《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晓莉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长城作为军事工程的重要意义是广为认知的,但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长城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有着重要意义。长城作为一个政治边界不仅仅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从文化生态学和族群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长城作为草原与农耕社会的边界同... 长城作为军事工程的重要意义是广为认知的,但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长城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也有着重要意义。长城作为一个政治边界不仅仅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从文化生态学和族群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长城作为草原与农耕社会的边界同时也具有族群边界的意义,对于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由于长城边界形成的边缘地带具有双重性及流动性的特点,长城边界还具有外部分离和内部整合的作用,同时也是交流融合的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长城 边界作用 中华民族发展
下载PDF
亚洲内陆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中纬度干旱化和风模式
6
作者 孙继敏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8期60-60,共1页
亚洲内陆有着北半球最大的中纬度干旱带,该地区干旱的起源和发展引起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人们仍不清楚亚洲内陆的风积物的年代和范围.风对中纬度干旱带形成的贡献。
关键词 亚洲内陆 中纬度 干旱化 中新世 渐新世 晚期 干旱带 北半球
下载PDF
特色鲜明的亚洲内陆地区民族美术文化
7
作者 李崇辉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8-59,46,共3页
民族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美术所特有的文化与历史的荷载作用,使其成为文化学家族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成员之一。“亚洲内陆地区的美术文化”是一个相对性很强,能指范畴较宽的新概念,它即不是统一的、固定的民族文化模式... 民族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美术所特有的文化与历史的荷载作用,使其成为文化学家族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成员之一。“亚洲内陆地区的美术文化”是一个相对性很强,能指范畴较宽的新概念,它即不是统一的、固定的民族文化模式,但又不是各不相关的独立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既具有亚洲内陆民族共性的文化特征,且又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亚洲内陆民族文化的有形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内陆地区 民族艺术 美术文化
下载PDF
西宁盆地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的~39 Ma亚洲内陆急剧干旱事件
8
作者 方亚会 方小敏 +4 位作者 昝金波 张涛 杨一博 叶程程 白艳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453-464,共12页
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环境演化(简称干旱化)的研究比较匮乏,驱动机制存在争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宁盆地含有连续的始新世地层沉积序列,是研究上述科学问题的理想材料。通过西宁盆地中央西宁东和水湾平行剖面(古地磁年代均为~ 43 Ma ... 始新世亚洲内陆干旱环境演化(简称干旱化)的研究比较匮乏,驱动机制存在争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宁盆地含有连续的始新世地层沉积序列,是研究上述科学问题的理想材料。通过西宁盆地中央西宁东和水湾平行剖面(古地磁年代均为~ 43 Ma - ~ 35 Ma)详细的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对始新世的干旱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个平行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均在~39 Ma发生了急剧的~2.5‰变正(分别从-27.5‰和-28.4‰变正为-25.0‰和-26.0‰),结合盆地内耐旱植物麻黄属和白刺属孢粉的百分含量急剧升高,共同指示该时期的西宁盆地发生了急剧干旱化。副特提斯海退却导致的水汽输送的减少可能是驱动西宁盆地始新世干旱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全球长期变冷可能起到了背景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39 MA 总有机碳同位素 亚洲内陆干旱化 副特提斯海退却
下载PDF
日本对近现代亚洲内陆的研究(1973——1983年)
9
作者 中见立夫 马越山 《黑河学刊》 1991年第2期85-91,共7页
日本对近现代亚洲内陆的研究,与以前相比,可以说在质与量上都得到了充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依靠开创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积年累月的钻研,而获取了优秀成果的发表。可是,在本文所涉及的业绩的大半,到现在是依凭从30年代后半期到40年代... 日本对近现代亚洲内陆的研究,与以前相比,可以说在质与量上都得到了充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依靠开创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积年累月的钻研,而获取了优秀成果的发表。可是,在本文所涉及的业绩的大半,到现在是依凭从30年代后半期到40年代前半期的研究家而进行一事,值得注目。原来,近现代亚洲内陆的的研究,在整个亚洲研究领域中,并不能说是那么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内陆 土耳其斯坦 研究家 喀什噶尔 民族问题 满蒙 阿古柏 蒙古学 民族政策 拉铁摩尔
下载PDF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内陆干旱区古气候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10
作者 吕壮壮 乔庆庆 +1 位作者 董孙艺 汪冬 《干旱区研究》 2024年第8期1309-1322,共14页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区变得更加脆弱,其扩张或变迁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亚洲内陆干旱区在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演化历史,对未来气候变暖模式下干旱区的气候变化预估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梳理了亚洲内陆干旱区典型盆地现有中中新世期间古气候演化研究结果,通过环境磁学参数、孢粉、同位素等多种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中中新世期间,多数地区呈现湿润化,但开始的时间有所差异,同时,少量地区呈现持续干旱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中中新世适宜期形成的主控因素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哥伦比亚玄武岩喷发是主要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要因素。要解决上述争议,需要获取更多具有精确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记录,以确定中中新世升温事件的起始响应时间。通过正确解译气候代用指标,特别是对古气候变化响应最为直接和敏感的孢粉,以及环境磁学参数和地球化学比值等蕴含的古环境信息,厘清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揭示亚洲内陆干旱区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气候演化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代用指标 驱动机制 环境磁学 亚洲内陆干旱区
下载PDF
昭武城与月氏人:内陆亚洲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
11
作者 王肖依 《丝绸之路》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因地理环境相似,中亚人群长期进入河西走廊,并与华夏中原地区保持联系。这其中,月氏人很可能沿着绿洲频繁往来于东西方,并于先秦时期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如骟马文化这样的遗存。秦汉时期的昭武城(今甘肃临泽一带)很可能是月氏人西迁前在河... 因地理环境相似,中亚人群长期进入河西走廊,并与华夏中原地区保持联系。这其中,月氏人很可能沿着绿洲频繁往来于东西方,并于先秦时期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如骟马文化这样的遗存。秦汉时期的昭武城(今甘肃临泽一带)很可能是月氏人西迁前在河西的某个政治中心。这个概念一直留存于月氏后裔的记忆之中,而且“昭武”美称广泛流传于内亚,因此,才有后世显著的“昭武九姓”。入华月氏横亘绵延于上古中古、丝绸之路,其后裔“昭武九姓”则似乎起到了终结中古、引发近古的关键作用,他们一并深度融于华夏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内陆亚洲深度连接中多种族群、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武 月氏 河西走廊 内陆亚洲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晚渐新世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风成红粘土序列的发现:亚洲内陆干旱化起源的新记录 被引量:42
12
作者 强小科 安芷生 +13 位作者 宋友桂 常宏 孙有斌 刘卫国 敖红 董吉宝 符超峰 吴枫 卢凤艳 蔡演军 周卫健 曹军骥 徐新文 艾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79-1488,共10页
亚洲内陆荒漠的扩张影响了环境改善及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亚洲内陆干旱化成为古气候研究热点,其起始年代始终是这一研究的焦点问题.中国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成黄土和红粘土沉积作为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的理想载体,蕴含丰富的... 亚洲内陆荒漠的扩张影响了环境改善及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亚洲内陆干旱化成为古气候研究热点,其起始年代始终是这一研究的焦点问题.中国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成黄土和红粘土沉积作为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的理想载体,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本文对黄土高原西部庄浪钻孔654m的岩芯进行了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庄浪岩芯记录了25.6~4.8Ma的连续磁极性变化序列,主要由高分辨率的风成红粘土序列构成,最早的风成红粘土出现于25Ma,表明亚洲内陆干旱化至少在晚渐新世已经出现,这为研究晚渐新世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风成红粘土 磁性地层 晚渐新世 亚洲内陆干旱化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SG-1孔1.0Ma以来碳酸盐同位素记录的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成因 被引量:23
13
作者 滕晓华 韩文霞 +3 位作者 叶程程 张志高 彭文彬 方小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6-875,共10页
亚洲内陆干旱区是连接赤道和中高纬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西风气候和季风气候的相互作用区,其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全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揭示其干旱化过程和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来自柴达木盆地察汗斯拉... 亚洲内陆干旱区是连接赤道和中高纬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西风气候和季风气候的相互作用区,其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全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揭示其干旱化过程和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来自柴达木盆地察汗斯拉图干盐湖的深钻SG-1孔沉积物进行了初步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测试与分析,结果清晰地指示了柴达木盆地自1.0Ma以来的持续干旱化及约0.6Ma以来的加速干旱化过程,我们认为1.0Ma以来的持续干旱化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约0.6Ma以来的加速干旱化可能是昆黄运动所导致的高原北部强烈隆升和区域环流系统变化或强化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化 亚洲内陆 碳酸盐碳氧 同位素柴达木盆地 西风环流
原文传递
新疆博斯腾湖记录的亚洲内陆干旱区小冰期湿润气候研究 被引量:52
14
作者 陈发虎 黄小忠 +2 位作者 张家武 Jonathan A.Holmes 陈建徽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5,共9页
利用中国内陆干旱区最大淡水湖泊博斯腾湖中心的钻孔岩芯,在137Cs,210Pb和AMS14C测年基础上,对湖泊岩芯孢粉组合、碳酸盐含量和粒度等多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近1000年来,内陆干旱区气候变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000~1500AD干旱、150... 利用中国内陆干旱区最大淡水湖泊博斯腾湖中心的钻孔岩芯,在137Cs,210Pb和AMS14C测年基础上,对湖泊岩芯孢粉组合、碳酸盐含量和粒度等多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近1000年来,内陆干旱区气候变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000~1500AD干旱、1500~1900AD湿润和1900AD以来的再次变干,近千年来在几百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组合以暖干和冷湿为主.在公元1500~1900年的小冰期期间,多种代用指标均出现显著变化,孢粉蒿藜比显著增大,碳酸盐含量明显降低,而粒度明显偏粗,说明博斯腾湖流域降水增加,气候比今湿润,这与近百年来全球变暖条件下内陆干旱区出现的暖干气候形成显著对照.亚洲内陆冰芯、湖泊、河流、树轮、沙漠等记录均记录了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较为湿润的小冰期气候,出现明显的冷湿气候组合,博斯腾湖岩芯记录的湿润小冰期气候具有代表性.西风环流影响区湿润小冰期气候可能是全球性普遍降温导致有效湿度增加和因北大西洋涛动负异常而导致的西风影响区降水增加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亚洲内陆干旱区 近千年气候变化 冷湿暖干组合 湿润小冰期
原文传递
最近7 Ma黄土高原风尘通量记录的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历史和变率 被引量:37
15
作者 孙有斌 安芷生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69-776,共8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风尘序列的容重和碳酸盐含量测定, 建立了以灵台剖面为代表的最近7 Ma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时间序列. 结果与北太平洋ODP885/886孔风尘通量记录对比表明, 最近7 Ma以来亚洲内陆粉尘源区存有阶段性增强的干旱... 通过对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风尘序列的容重和碳酸盐含量测定, 建立了以灵台剖面为代表的最近7 Ma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时间序列. 结果与北太平洋ODP885/886孔风尘通量记录对比表明, 最近7 Ma以来亚洲内陆粉尘源区存有阶段性增强的干旱化趋势和有意义的干湿气候波动. 尤其是3.6~2.6 MaBP时段海陆风尘通量显著增大, 反映了亚洲内陆干燥度的急剧增加, 可能与青藏高原在这一时段的加速隆升阻隔了水汽向亚洲内陆的输送相关. 2.6 MaBP后黄土高原风尘通量的平均值及其变率较其前晚第三纪的平均值和变率显著增加, 与北半球大冰期来临后的全球冰量变化关系密切. 最近0.6 Ma灵台和西北太平洋V21-146孔的风尘记录对比表明, 海陆风尘通量变化在104~105 a时间尺度上基本同步, 与全球冰量变化所诱导的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大幅度波动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风尘通量 亚洲内陆 干旱化 干燥度 风尘序列 容重 碳酸盐
原文传递
多维视野下的亚洲内陆枢纽——拉铁摩尔对中国新疆地缘政治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志辉 毕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57,共12页
通过对新疆的实地踏勘考察,美国边疆学家欧文·拉铁摩尔针对新疆地缘政治问题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一套思考新疆地缘政治的研究模式。他以"新疆之新疆"、"中国之新疆"、"世界之新疆"... 通过对新疆的实地踏勘考察,美国边疆学家欧文·拉铁摩尔针对新疆地缘政治问题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一套思考新疆地缘政治的研究模式。他以"新疆之新疆"、"中国之新疆"、"世界之新疆"三个递进发展的"空间层次"为逻辑"中轴",从地缘视角勾勒出中国新疆的重要地位,并以"时间线索"将对新疆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历史分析"互相结合,体现出高度的研究技巧。拉铁摩尔的新疆地缘政治研究不但为思考新疆国族构建问题提供了新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方法,也为深入探讨民族主义理论提供了实证性的研究成果。拉铁摩尔的理论或因"理论先行"而多有弊误,但他由思考中国新疆地缘政治问题所提炼出的"边疆视角"仍然为地缘政治学的学术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拉铁摩尔 新疆 亚洲内陆枢纽 国族构建 边疆视角
原文传递
民族与历史——读拉铁摩尔和他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友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9-222,共4页
在众多的汉学家之中,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既“神秘”,又“敏感”。
关键词 民族 历史 拉铁摩尔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原文传递
亚洲内陆干旱区NDVI与树木生长的气候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倩倩 张晓 +4 位作者 徐书兴 杨晓晖 刘艳书 李瀚之 时忠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树木年轮宽度指数(RW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气候数据,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NDVI和RWI变化的一致性,探讨了NDVI和RWI对气候的响应,揭示了影响NDVI和RWI气候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1982—2... 基于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树木年轮宽度指数(RW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气候数据,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NDVI和RWI变化的一致性,探讨了NDVI和RWI对气候的响应,揭示了影响NDVI和RWI气候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1982—2000年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树木生长和NDVI均呈增加趋势,生长季NDVI与RWI大多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大多数地区5、6月NDVI受同期气温的影响,而4、5月NDVI主要受同期降水的影响;RWI主要受6—7月气温和4、6月和7月降水或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NDVI和RWI对气温的响应具有一致性,但它们对降水或PDSI的响应存在很大差异;海拔和水热条件对不同地区的NDVI和RWI的气候响应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对于认识亚洲内陆干旱区植被与树木生长的气候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NDVI 气候响应 影响因素 亚洲内陆干旱区
原文传递
“内陆亚洲”视野下的大边疆:拉铁摩尔的实践路径——基于一些相关作品的阅读 被引量:13
19
作者 袁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80-85,共6页
从边疆史的"北部指向""西北指向"出发,将拉铁摩尔独特的人生与学术经历放到"内陆亚洲"这一视野下加以解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释拉铁摩尔以"内陆亚洲-中原"二元互竞为主轴的边疆研究模式,... 从边疆史的"北部指向""西北指向"出发,将拉铁摩尔独特的人生与学术经历放到"内陆亚洲"这一视野下加以解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释拉铁摩尔以"内陆亚洲-中原"二元互竞为主轴的边疆研究模式,以及在这种主轴指引下的多地区互动问题。在目前新的地缘政治态势下,重述拉铁摩尔及其"内陆亚洲"视野具有新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铁摩尔 边疆研究 内陆亚洲 二元互竞 地缘政治
下载PDF
丝路发展视域下的内陆亚洲社会文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内亚社会文化研究与"一带一路"发展有亟待解读和理解的密切联系。在"一带一路"发展整体格局中,内亚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丝路经济带的中间通道。现阶段国内内亚研究多关注地缘政治及国际关系层面的重大问题,而... 内亚社会文化研究与"一带一路"发展有亟待解读和理解的密切联系。在"一带一路"发展整体格局中,内亚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丝路经济带的中间通道。现阶段国内内亚研究多关注地缘政治及国际关系层面的重大问题,而针对社会文化深层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较少。内亚社会文化研究需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路线,以文献史学的历史动态基础研究为前提,展开针对各国各民族群体现实状况的文献和田野调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同时,内亚社会文化研究也是西部高校文科有培育潜力的特色学科,对"十三五"期间一流学科建设有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重点发展内亚社会文化研究,既能为一流学科建设创造学术平台和师资队伍等基本条件,也能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库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内陆亚洲 内亚社会文化研究 西部高校 特色学科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