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亚洲本土学者对亚洲史重构研究的探索——以滨下武志、王正毅为例 |
王作成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2
|
桃木至朗编《海域亚洲史研究入门》评介 |
王煜焜
|
《海交史研究》
|
2012 |
2
|
|
3
|
扶南(古代柬埔寨)不曾是中国的属国——罗兹·墨菲《亚洲史》关于古代柬埔寨历史的一个误判 |
陈显泗
|
《东南亚之窗》
|
2006 |
0 |
|
4
|
从东洋史到东亚史再到亚洲史:走向认识体系之重构 |
柳镛泰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5
|
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
葛兆光
|
《世界历史评论》
|
2021 |
15
|
|
6
|
“亚洲史前文化与小鲁里古稻”第一届国际研讨会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7
|
全国首届亚洲史学术论讨会在福建师大召开 |
贺香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8
|
“十一五”期间我国亚洲史研究状况 |
毕健康
宋丽萍
许亮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民国大学的亚洲史教育 |
尚小明
|
《北大史学》
CSSCI
|
2012 |
2
|
|
10
|
亚洲史研究的未了情——悼念何芳川教授 |
彭树智
|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1
|
域外内陆亚洲史学术理路的新阐释——钟焓《重释内亚史》伸论 |
李鸿宾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周一良先生是新中国亚洲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
林承节
|
《北大史学》
|
1993 |
0 |
|
13
|
朝贡圈最后的盛会——从中国史、亚洲史和世界史看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庆典 |
葛兆光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4
|
英国设计史教育与研究新动向——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亚洲设计史项目 |
陈红玉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亚洲史学会第十三次研究大会”在北京举行 |
思泓
|
《当代韩国》
|
2004 |
0 |
|
16
|
黄成授、陈洁的《亚洲史的创新范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共赢》出版 |
郭岚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我国亚洲史、日本史前辈学者吴廷璆 |
郑彭年
|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8
|
亚洲史学会第六次研究大会在北京召开 |
王巍
|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亚洲史 |
|
《全国新书目》
|
2005 |
0 |
|
20
|
亚洲史 |
|
《全国新书目》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