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曾铮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5,共8页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化相似、国情相近,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化相似、国情相近,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些典型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四条基本启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四是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国家和地区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原文传递
亚洲国家(地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建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3-134,共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课题,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提供中小企业贷款支持,设有政策性贷款机构和商业贷款机构;推行其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如...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课题,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提供中小企业贷款支持,设有政策性贷款机构和商业贷款机构;推行其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如风险基金、创业市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国家和地区 中小企业 融资
下载PDF
亚洲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伟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130,共5页
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似或接近,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相比,它们的某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中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的原则,在国家、企业、社会与... 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似或接近,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相比,它们的某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中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的原则,在国家、企业、社会与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责任分担平衡机制,推进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民间救助,建立包括国家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企业补充社会保险制度和个人储蓄社会保险制度的多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国家和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 特点 启示
原文传递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状况及产业战略研究
4
作者 王若军 《新乡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9-20,共2页
文章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状况和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应注重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才能带动母国的经济发展,并提出了对外产业选择的方法。
关键词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对外投资 产业选择
下载PDF
略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乐婉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年第6期58-61,共4页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系指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省)是战后以来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和外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实行对外经济技术...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系指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省)是战后以来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和外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实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技术引进较多,现金引进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技术引进 外国直接投资 合营企业 引进技术 研究与开发工作 南朝鲜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许可证贸易 60年代中期
下载PDF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力对比及其前景和趋向分析
6
作者 冯江源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国力对比 综合国力增长 趋向分析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规模 综合国力竞争 新技术革命 国内生产总值
下载PDF
新国际秩序与亚洲的未来──东亚发展的特征、原因与展望
7
作者 金日坤 马黎明 《环渤海经济瞭望》 1997年第4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东亚经济发展 东亚发展 国际秩序 儒教文化 传播效果 经济增长率 近代化 资本主义体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加速前行
8
作者 林备战 《中国远洋海运》 2023年第10期54-55,11,共3页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示范标杆项目,十年来累计开行7.7万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今年截至8月,国内已经有112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运行线达86条,发送...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示范标杆项目,十年来累计开行7.7万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今年截至8月,国内已经有112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运行线达86条,发送货物730.8万标准箱,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7多个城市,直达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合作 运行线 中欧班列 一带一路 标准箱 亚洲国家和地区 新格局
下载PDF
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康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5年第4期23-31,共9页
本文主要描述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教授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及其四个阶段,说明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起始和发展决定其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以及该国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大特定优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吸收外... 本文主要描述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教授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及其四个阶段,说明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起始和发展决定其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总体水平以及该国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大特定优势。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一个国家经过只有较少外资进入的第一阶段和以吸收外资为主的第二阶段后才可能步入以对外投资、吸收外资并重的第三阶段,最后进入以对外投资为主的第四阶段。作者以台湾省、韩国和美国的实证比较,反映了这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模型的正确性和可借鉴性。通过中国吸收投资和对外投资的对照以及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过程的叙述,作者还论证了中国正处于以吸收外资为主的第二阶段,逐步进入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并重的第三阶段,并预测中国跨国公司的繁荣时期将在2010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投资额 国际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吸收外资 发展模型 中国跨国公司 特定优势 台湾省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所有权优势
下载PDF
后冷战时期日本亚太经济战略的变化
10
作者 王少普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0-34,共5页
后冷战时期日本亚太经济战略的变化王少普战后日本亚太经济战略的酝酿是在60年代,其标志是“日本经济调查协会”1962年5月提出的“太平洋经济合作方向”报告。当时世界正处于东西对立的冷战时代。作为酝酿阶段的日本亚太经济战... 后冷战时期日本亚太经济战略的变化王少普战后日本亚太经济战略的酝酿是在60年代,其标志是“日本经济调查协会”1962年5月提出的“太平洋经济合作方向”报告。当时世界正处于东西对立的冷战时代。作为酝酿阶段的日本亚太经济战略有如下特点:1.主要意图在实现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经济 日本经济 后冷战时期 安全保障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国际分工 亚太地区 经济关系 经济战略 东亚地区
下载PDF
经济转型期的“断层危机”
11
作者 杜辉 《大连干部学刊》 1998年第1期37-39,共3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人们留下许多教训和思考。其中,我们认为更值得深入探讨的是,亚洲诸国的这次动荡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意味着什么?是否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国今后是否也会经历这样的动荡?
关键词 经济转型期 断层危机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产业空心化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 经济成长 升级转换 东亚国家
下载PDF
“东方之珠”的璀璨光辉──热烈迎接香港回归祖国
12
作者 周中坚 《东南亚纵横》 1997年第2期4-7,共4页
关键词 香港经济 香港回归祖国 华人资本 中国内地 东南亚 “一国两制” 经济成就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六十年代 亚洲“四小龙”
下载PDF
经济转型期的“断层危机”
13
作者 杜辉 《市场论坛》 1998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经济转型期 断层危机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 经济成长 结构转换 资本市场
下载PDF
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勤 《南洋问题研究》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新加坡 外向型经济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模式 经济结构 外国跨国公司 政府干预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下载PDF
略论推进东亚经济圈建设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性
15
作者 张洪潮 吴海青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4年第4期16-18,43,共4页
1、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现状。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趋势日渐成熟。在区域范围内组成一体化经济集团,以期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和对外增强竞争实力的目的。根据统计,七十年代全球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有28个,八十年代增... 1、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现状。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趋势日渐成熟。在区域范围内组成一体化经济集团,以期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和对外增强竞争实力的目的。根据统计,七十年代全球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有28个,八十年代增至3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经济圈” 客观必然 世界经济 亚洲四小龙”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区域化发展 东亚地区 日本 对外开放 经济合作
下载PDF
美国对华“遏制”与“接触”两面政策初探
16
作者 丁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38-42,共5页
在美苏两极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联合西方盟友一致对敌,遏制、围堵苏联成功。冷战结束后,共同对敌的目标消失,世界处于和平和发展的时代。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霸权主义势头不减,动辄从本国利益出发,对竞争对手实行“遏制”... 在美苏两极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联合西方盟友一致对敌,遏制、围堵苏联成功。冷战结束后,共同对敌的目标消失,世界处于和平和发展的时代。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霸权主义势头不减,动辄从本国利益出发,对竞争对手实行“遏制”故伎,理所当然地难获盟友们的支持,不得不时而改变“遏制”为“接触”,时而两种手法兼用,迫使竞争对手就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遏制” 遏制中国 两面政策 “中国威胁论”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遏制政策 美国经济 中美关系 克林顿政府
下载PDF
当代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对策
17
作者 朴养春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85-89,共5页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中日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双方的贸易方式多样化。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贸易的不平衡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中日双方;日本的贸易壁垒有碍中日贸易的发展;日... 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中日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双方的贸易方式多样化。中日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贸易的不平衡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中日双方;日本的贸易壁垒有碍中日贸易的发展;日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较严;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与其国力极不相称;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商品非价格竞争能力差。发展中日贸易关系的对策:坚持中日贸易“官民并举”、稳步地发展;必须改变中日双方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增加对日本的制成品的出口;吸引日本企业来中国投资;加强高科技贸易;认真解决中日贸易统计上的技术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发展状况 日本政府 日本企业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贸易不平衡 进出口商品结构 直接投资 中日邦交正常化 贸易关系
下载PDF
近期泰国经济走势评价
18
作者 白茫茫 《创造》 1996年第3期28-29,共2页
近期泰国经济走势评价白茫茫为了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谋求社会经济更为均衡和谐的发展,从而在本世纪迈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实现区域经济、金融、通讯、航运中心的理想,泰国正在展开新一轮的经济调整... 近期泰国经济走势评价白茫茫为了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谋求社会经济更为均衡和谐的发展,从而在本世纪迈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实现区域经济、金融、通讯、航运中心的理想,泰国正在展开新一轮的经济调整工作,一系列更为开放、灵活的经济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走势 泰国 外商投资 私人经济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技术密集 股票市场 资源加工 政府 整体经济
下载PDF
“现代世界体系” 和东亚经济
19
作者 本多健吉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11,共6页
关键词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现代世界体系 东亚发展中国家 世界体系论 拉丁美洲 东亚经济发展 从属理论 东南亚 海外直接投资 后发国家
下载PDF
“东亚经济模式”的反思
20
作者 李晓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0-61,共2页
“东亚经济模式”的反思李晓兰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席卷韩国,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东亚),除开日本在1990年受重创尚未恢复,其余无不入瓮。东亚从高岸落入低谷,给我们留下了... “东亚经济模式”的反思李晓兰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席卷韩国,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东亚),除开日本在1990年受重创尚未恢复,其余无不入瓮。东亚从高岸落入低谷,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诸多问题。一、大市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经济模式” 国家本位 引进技术 日本经济 金融危机 社会经济 高科技产业 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