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和中性亚硫酸盐法蒸煮废液做粘合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运展 于俊杰 宋文静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对中性亚硫酸钠-蒽醌法杨木蒸煮废液(NS-L)和碱性亚硫酸钠-蒽醌法落叶松蒸煮废液(AS-L)做锌矿粉的成型粘合剂进行了研究。并与二者的混合液(体积比4∶1)(M-L)、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废液(Ca-L)及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Mg-L)的粘结效果进... 对中性亚硫酸钠-蒽醌法杨木蒸煮废液(NS-L)和碱性亚硫酸钠-蒽醌法落叶松蒸煮废液(AS-L)做锌矿粉的成型粘合剂进行了研究。并与二者的混合液(体积比4∶1)(M-L)、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废液(Ca-L)及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Mg-L)的粘结效果进行了比较。NS-L的适宜工艺条件是:干燥温度165℃;干燥时间15 min;物料配比为锌矿粉、废液用量、水的质量比为75∶5∶1,抗拉强度可达1.732 MPa。AS-L的适宜工艺条件是:干燥温度175℃,其余同NS-L,抗拉强度可达1.656 MPa。在各自的适宜工艺条件下,取相同的废液用量(浓度约50%的废液用量5%,对矿粉),NS-L具有最好的粘结效果;其次是AS-L、Mg-L和M-L,这三者的粘结效果相近;Ca-L的粘结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亚硫酸盐法废液 中性亚硫酸盐法废液 粘结剂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碱性和中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合成木素铁铬盐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运展 于俊杰 李源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对中性亚硫酸钠 -蒽醌法杨木浆废液 (NS L)和碱性亚硫酸钠 -蒽醌法落叶松废液 (AS L)及二者的混合液 (体积比 4∶1 ) (M L) ,作了合成木质素铁铬盐的研究。并与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废液 (Ca L)及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 (Mg L)的合成木质... 对中性亚硫酸钠 -蒽醌法杨木浆废液 (NS L)和碱性亚硫酸钠 -蒽醌法落叶松废液 (AS L)及二者的混合液 (体积比 4∶1 ) (M L) ,作了合成木质素铁铬盐的研究。并与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废液 (Ca L)及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 (Mg L)的合成木质素铁铬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浓H2 SO4 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NS L的适宜反应条件是 :反应温度 :40℃ ;反应时间 :60min ;浓H2 SO4用量 3/ 50 (对 50 %固含量的废液 )。AS L的适宜反应条件是 :反应温度 :50℃ ,反应时间 :70min ,浓H2 SO4 用量 4/ 4 0。M L的适宜反应条件是 :反应温度 :50℃ ;反应时间 :70min ;浓H2 SO4 用量 3/ 4 0。在各自的适宜反应条件下 ,实验用各种废液合成的木质素铁铬盐 ,其全铁和全铬含量 ,都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络合度的测定值为 :NS L 93 4,AS L 93 0 ,Mg L 90 0 ,M L 86 0 ,Ca L 7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盐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H2SO4 反应条件 合成 亚硫酸盐法 制浆废液 木质素 木素
下载PDF
碱性和中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作水泥减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运展 于俊杰 +1 位作者 张鹏 穆红英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对AS AQ法落叶松废液和NS AQ法杨木浆废液按体积比 1∶4混合的混合液 (M L)作混凝土减水剂进行了研究 ,并与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废液 (Ca L)及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 (Mg L)做了比较。结果表明 ,以 50 %固体物含量的M L作为混凝土减水剂 ... 对AS AQ法落叶松废液和NS AQ法杨木浆废液按体积比 1∶4混合的混合液 (M L)作混凝土减水剂进行了研究 ,并与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废液 (Ca L)及亚硫酸氢镁法苇浆废液 (Mg L)做了比较。结果表明 ,以 50 %固体物含量的M L作为混凝土减水剂 ,当废液用量为0 2 5 %时 ,混凝土的静浆流动性为 9 6cm ,混凝土减水率 1 1 2 % ,初凝时间 7 0 8h ;终凝时间为 :1 0 2 5h ,3d、7d、2 8d的抗压强度比分别为 1 0 5 %、99%、1 0 3 %。而废液用量为 0 5 %时 ,各指标的对应值是 :1 0 8cm ,1 3 4% ,9 50h,1 4 75h ,1 0 8%、1 1 1 %、1 0 5 %。M L的总体效果优于Ca L和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减水剂 亚硫酸盐法 废液 中性 抗压强度比 碱性 研究 木浆 浆流 苇浆
下载PDF
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气的分析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骆雪萍 颜进华 +2 位作者 陈宇宁 曹快昌 黎芳冰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8年第9期54-56,共3页
依据广东某造纸厂镁盐基亚硫酸盐法制浆生产工艺实际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蒸煮实验,收集不溶水性制浆废气,进行了检测。结果确定,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气中含有恶臭类的物质甲硫醇及呋喃、甲基呋喃、2-乙基呋喃、异丁醛、甲苯、二甲苯等... 依据广东某造纸厂镁盐基亚硫酸盐法制浆生产工艺实际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蒸煮实验,收集不溶水性制浆废气,进行了检测。结果确定,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气中含有恶臭类的物质甲硫醇及呋喃、甲基呋喃、2-乙基呋喃、异丁醛、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法蒸煮 蒸煮废气 气体分析
下载PDF
对碱性和中性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综合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俊杰 张运展 崔丽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 ,对比了AS AQ法落叶松蒸煮废液 (AS L)、NS AQ法杨木蒸煮废液 (NS L)及二者按 1∶4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废液 (M L) ,与钙盐基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蒸煮废液 (Ca L)和亚硫酸氢镁法苇浆蒸煮废液 (Mg L)的组成成分、表面... 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 ,对比了AS AQ法落叶松蒸煮废液 (AS L)、NS AQ法杨木蒸煮废液 (NS L)及二者按 1∶4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废液 (M L) ,与钙盐基酸性亚硫酸盐法木浆蒸煮废液 (Ca L)和亚硫酸氢镁法苇浆蒸煮废液 (Mg L)的组成成分、表面活性、废液粘度等基本性质 ,也对作为粘结剂、木素铁铬盐、水泥减水剂等应用性质进行了比较。与Ca L和Mg L相比 ,AS L、NS L和M L的无机物含量高 2 0 %~30 % ,木素磺酸盐含量较Ca L和Mg L低 2~ 4个百分点 ,废液粘度远低于Ca L和Mg L ,但表面活性高于Ca L和Mg L。将固含量为 50 %的废液直接用作锌矿粉的粘结剂、合成油田钻井用木素铁铬盐及水泥减水剂 ,AS L、NS L和M L的使用效果都相当于或优于Ca L和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减水剂 亚硫酸盐法 表面活性 铬盐 固含量 粘度 中性 蒸煮废液 制浆废液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亚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纸浆卡伯值的在线测量——制浆废液中有机物组分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文浩 谢益民 刘焕彬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研究了马尾松亚硫酸氢钙法蒸煮废液 (红液 )及相关糖类的吸收光谱 ,并将废液经超滤分级处理后 ,对分级样品进行了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对可见光 (5 10nm)的吸收主要来自于分子量较高的木素磺酸... 研究了马尾松亚硫酸氢钙法蒸煮废液 (红液 )及相关糖类的吸收光谱 ,并将废液经超滤分级处理后 ,对分级样品进行了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对可见光 (5 10nm)的吸收主要来自于分子量较高的木素磺酸盐。该研究为确定红液中木素浓度在线测量的合适波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法 化学制浆 光谱分析 制浆废液
下载PDF
酸性亚硫酸盐法荻苇浆制浆废液中低分子有机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武书彬 梁文芷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7-52,共6页
亚硫酸氢镁法荻苇浆制浆废液经超滤提取木质素磺酸盐后,超滤滤过液经三氯甲烷萃取,并将可萃取有机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二个组份,采用GC-MS技术对二个组份进行了定性分析。酸性组份中检测到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和低分子木质素降解产物。
关键词 亚硫酸盐法 制浆 废水监测 芦苇浆 GC-MS分析
下载PDF
碱性亚硫酸盐法预处理工艺对竹纤维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鹤 盛志明 +1 位作者 冯富奇 陈礼辉 《家具》 2021年第3期14-18,共5页
为提高竹纤维制备的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以绿竹为原料,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方案对竹片的预处理得率和磺酸基含量、竹纤维的制得率和白度的影响规律,得到较佳预处理工艺为: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的用量分别为4%和6%,处理温度140℃... 为提高竹纤维制备的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以绿竹为原料,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方案对竹片的预处理得率和磺酸基含量、竹纤维的制得率和白度的影响规律,得到较佳预处理工艺为: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的用量分别为4%和6%,处理温度140℃,保温时间为120 min。较佳工艺条件下竹纤维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3.82mm和0.17 mm,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734.28±6.67)MPa和(55.39±5.79)GPa。通过XRD、FT-IR和SEM分析可知,竹片经预处理后纤维素的晶型未破坏,纤维束之间分离较彻底,降低了后续机械处理对纤维束的损伤;因此制备的竹纤维力学性能较好且表面较光滑,但纤维长度和长径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亚硫酸盐法 预处理 竹纤维制备
下载PDF
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的接枝共聚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建法 王占军 +1 位作者 蔡杰 宋湛谦 《林产化工通讯》 2003年第5期3-6,共4页
首次报道了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与丙烯酸类单体的接枝共聚改性反应。提出影响改性反应的主要因素是过氧化氢引发剂的用量,研究表明合适的引发剂用量为废液固体物干重的2.5%~3.0%。同时,随着接枝共聚反应中单体用量的提高,改性产物的粘... 首次报道了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与丙烯酸类单体的接枝共聚改性反应。提出影响改性反应的主要因素是过氧化氢引发剂的用量,研究表明合适的引发剂用量为废液固体物干重的2.5%~3.0%。同时,随着接枝共聚反应中单体用量的提高,改性产物的粘度逐步提高。由于所生成基团的亲水性不同,在相同单体用量下,丙烯酰胺(AM)单体改性产物的粘度要高于丙烯酸(AA)单体改性产物。二元接枝共聚改性研究表明,随着AM单体用量比例的提高,产物的粘度也逐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法 制浆废液 接枝共聚 改性 丙烯酸
下载PDF
柞木碱性和中性亚硫酸盐法制浆的特性
10
作者 张运展 邢效功 梁富政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亚硫酸盐法制浆 柞木 AS-AQ NS-AQ 造纸
下载PDF
碱性亚硫酸盐法稻草制浆工艺探讨
11
作者 张运展 牛梅红 +1 位作者 韩颖 刘秉钺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31,共2页
本文对碱性亚硫酸盐法稻草浆制浆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并与厂家实际使用的生产工艺条件加以比较,从而得出最佳蒸煮工艺条件。
关键词 碱性亚硫酸盐法 稻草浆 蒸煮条件 制浆工艺 造纸
下载PDF
酸性亚硫酸盐法杨木浆全无氯漂白实验
12
作者 张运展 唐凤华 +2 位作者 李忠友 苏丽 柳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3-74,共2页
用4种全无氯漂白程序对酸性亚硫酸盐法杨木浆分别进行漂白实验。结果表明,经酸性DTPA预处理后,用H2O2强化氧漂或者用尿素预浸的H2O2强化氧漂,漂浆白度分别为84.3%和85.1%ISO,浆料粘度分别为962和931mL/g。对上述两种漂白浆再进行常规DTP... 用4种全无氯漂白程序对酸性亚硫酸盐法杨木浆分别进行漂白实验。结果表明,经酸性DTPA预处理后,用H2O2强化氧漂或者用尿素预浸的H2O2强化氧漂,漂浆白度分别为84.3%和85.1%ISO,浆料粘度分别为962和931mL/g。对上述两种漂白浆再进行常规DTPA处理,然后分别进行H2O2强化氧漂和碱性H2O2漂白,漂浆白度分别为95.2和91.0%ISO,浆料粘度为904和955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亚硫酸盐法杨木浆 全无氯漂白实验 H2O2强化氧漂 白度 纸浆
下载PDF
脱磺对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中木质素提取的影响
13
作者 朱莉 罗学刚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为原料,经脱磺处理后木质素的提取率显著提高,并通过正交试验深入探讨经脱磺处理的黑液中硫酸用量、沉淀时间、沉淀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木质素提取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纯木质素提取最佳条件为:黑液与15%硫酸比为1... 以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为原料,经脱磺处理后木质素的提取率显著提高,并通过正交试验深入探讨经脱磺处理的黑液中硫酸用量、沉淀时间、沉淀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木质素提取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纯木质素提取最佳条件为:黑液与15%硫酸比为1:2,沉淀温度90℃,沉淀时间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脱磺 提取 纯化 亚硫酸盐法 制浆废液
下载PDF
酸性亚硫酸盐法蒸煮白松生产描图纸浆初探
14
作者 孙艳玲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就松木用酸性亚硫酸盐法蒸煮,生产描图纸浆进行了探讨性试验。对试验所得浆中戊糖含量偏低的原因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提高戊糖含量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酸性亚硫酸盐法 描图纸 白松 蒸煮 制浆
下载PDF
棕榈纤维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造纸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小俊 曾靖山 +1 位作者 郑炽嵩 胡健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对油棕榈空果串纤维丝、桉木及芒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对油棕榈空果串纤维丝碱性亚硫酸盐法造纸性能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油棕榈空果串纤维灰分含量、综纤维素含量、热水抽出物以及苯醇抽出物均明显高于桉木和芒秆,1%N... 对油棕榈空果串纤维丝、桉木及芒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对油棕榈空果串纤维丝碱性亚硫酸盐法造纸性能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油棕榈空果串纤维灰分含量、综纤维素含量、热水抽出物以及苯醇抽出物均明显高于桉木和芒秆,1%NaOH抽出物、聚戊糖含量介于二者之间,而Klason木素含量最低,造纸性能介于阔叶木与草类纤维之间。在NaOH用量为10%,Na2SO3用量为10%,最高温度150℃,保温时间0.5h的优化条件下,其碱性亚硫酸盐法本色浆抄造的纸板强度指标均超过国家箱纸板优等品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榈空果串纤维 碱性亚硫酸盐法 正交实验 箱纸板
下载PDF
龙须草亚硫酸盐法制浆小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道英 高兴发 梁荣就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5期55-56,共2页
采用亚硫酸盐法对龙须草进行蒸煮试验,确定较佳的蒸煮工艺是:总酸4.2%、酸比2.3、液比1∶7、最高温度155℃、保温时间135min。蒸煮细浆经HHP漂白,白度可达75%-80%ISO。再抄纸分析其裂断长、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等物理强度指标,均较一般... 采用亚硫酸盐法对龙须草进行蒸煮试验,确定较佳的蒸煮工艺是:总酸4.2%、酸比2.3、液比1∶7、最高温度155℃、保温时间135min。蒸煮细浆经HHP漂白,白度可达75%-80%ISO。再抄纸分析其裂断长、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等物理强度指标,均较一般的草浆、竹浆和阔叶木浆要大。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龙须草采用亚硫酸盐法制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草 亚硫酸盐法 HHP漂白 抄纸
下载PDF
俄罗斯中性亚硫酸盐法半化学浆厂正式启用
17
《国际造纸》 2009年第6期73-73,共1页
俄罗斯Ilim集团近日宣布,位于俄罗斯Arkhangelsk州Koryazhma地区的中性亚硫酸盐法半化学浆(NSSC)厂已经正式启用,该项目总投资17亿卢布(约合5660万美元)。
关键词 亚硫酸盐法 俄罗斯 化学浆厂 启用 中性 项目总投资 半化学浆
下载PDF
延边石岘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落叶松改良亚硫酸盐法制浆配抄新闻纸”生产试验获得成功
18
作者 周景辉 《造纸信息》 2001年第5期19-19,共1页
大连轻工业学院张运展教授课题组与延边石岘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人员2001年2月10日~3月12日期间。
关键词 延边石岘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落叶松 亚硫酸盐法 纸浆 漂白浆
下载PDF
酸性亚硫酸盐与预水解硫酸盐法溶解浆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春霞 刘一山 +4 位作者 段超 李建国 马晓娟 郑林强 倪永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6-70,共5页
在黏胶纤维的生产中,应考虑溶解浆的原料种类和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性能合适的溶解浆。本文对溶解浆酸性亚硫酸盐及预水解硫酸盐两种蒸煮工艺的反应机理及产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黏胶纤维用溶解浆的化学纯度、分子质量... 在黏胶纤维的生产中,应考虑溶解浆的原料种类和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性能合适的溶解浆。本文对溶解浆酸性亚硫酸盐及预水解硫酸盐两种蒸煮工艺的反应机理及产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黏胶纤维用溶解浆的化学纯度、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反应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浆 酸性亚硫酸盐法 预水解硫酸盐 化学纯度 反应性能
下载PDF
真空紫外-亚硫酸盐法降解PFOS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慧丽 王宏杰 董文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7-1482,共6页
通过试验,考察了亚硫酸盐浓度、pH值、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初始质量浓度及共存物质对真空紫外-亚硫酸盐法降解PFOS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盐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活性物种水合电子的量,PFOS降解率及脱氟率均... 通过试验,考察了亚硫酸盐浓度、pH值、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初始质量浓度及共存物质对真空紫外-亚硫酸盐法降解PFOS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盐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活性物种水合电子的量,PFOS降解率及脱氟率均随之提高,亚硫酸盐浓度从1 mmol·L^(-1)增加至20 mmol·L^(-1)时,PFOS降解率及脱氟率分别从45%及40%提高至97%及63%;随着原水pH值的升高,水合电子的生成量也随之增加,PFOS的降解率及脱氟率均提高,且脱氟率对pH值的变化更敏感;PFOS初始质量浓度的提高降低了PFOS的降解率及脱氟率,但PFOS的绝对降解量却大幅提高,当PFOS初始质量浓度从1 mg·L^(-1)提高至50 mg·L^(-1)时,PFOS在4 h内的降解量提高了约50倍,这主要是由于高污染物浓度条件下水合电子的利用率较高;Cl^-或HCO_3^-的存在对PFOS降解率影响较小,但对脱氟的影响较为明显,在试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FOS脱氟率随Cl^-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随HCO_3^-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腐殖酸的存在屏蔽了部分用于光化学反应的光,而且可以捕获体系的活性物种,从而降低了降解率及脱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PFOS) 真空紫外-亚硫酸盐法 水合电子 影响因素 光化学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