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几个问题的质疑与考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新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43-160,共18页
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于当年9月29日在新新舞台上映。影片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与张石川联合导演。影片以郑正秋的家乡潮州的封建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由一班文明戏演员出演。但由于影片的拷... 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于当年9月29日在新新舞台上映。影片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与张石川联合导演。影片以郑正秋的家乡潮州的封建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由一班文明戏演员出演。但由于影片的拷贝和剧照等资料佚失,致使中国电影史多年来对该片相关情况的描述或有失全面,或相互矛盾,甚至有明显谬误之处。笔者在梳理现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各个版本的中国电影史论著中有关《难夫难妻》情况的描写进行质疑与考证,以纠错补遗,查缺补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夫难妻》 亚细亚影戏公司 短故事片
下载PDF
1922年3月:冲破黑暗 寻找光明
2
作者 刘岳 《前线》 2022年第3期89-90,共2页
浙江宁波商人涉猎商业领域很广,自然也不会缺位新兴的电影行业。16岁那年,宁波人张石川辍学告别家乡,到上海美商华洋公司当了一名小职员。他白天上班,晚上进夜校补习英语,不久就会说一口“洋泾浜英语”。1913年,他到美国商人办的亚细亚... 浙江宁波商人涉猎商业领域很广,自然也不会缺位新兴的电影行业。16岁那年,宁波人张石川辍学告别家乡,到上海美商华洋公司当了一名小职员。他白天上班,晚上进夜校补习英语,不久就会说一口“洋泾浜英语”。1913年,他到美国商人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担任顾问并主持制片业务,拍摄了中国故事片开山之作《难夫难妻》。1916年,张石川与人合作创办了幻仙影片公司,拍摄揭露鸦片毒祸的舞台剧《黑籍冤魂》,久演不衰。但是,后期由于资本周转不灵,他的银幕之梦还是被迫中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影戏公司 久演不衰 张石川 电影行业 《难夫难妻》 洋泾浜英语 舞台剧 宁波人
下载PDF
西风东渐与电影萌芽——《中国电影发展史》对电影传入中国初始状况的描述
3
作者 魏晨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0-12,共3页
《中国电影发展史》于1963年出版发行,是一部极具学术影响力的中国电影史经典著作。《中国电影发展史》作为通史确立了电影史学的研究范式,以其严谨的治史态度,宏观的架构和整体书写,创建了一个电影史书写的准则。文中尝试从《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于1963年出版发行,是一部极具学术影响力的中国电影史经典著作。《中国电影发展史》作为通史确立了电影史学的研究范式,以其严谨的治史态度,宏观的架构和整体书写,创建了一个电影史书写的准则。文中尝试从《发展史》的写作思路出发,梳理本书对电影传入中国初始状况的描述,在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电影人物、事件、活动样貌的同时,找到《发展史》历史书写的内在逻辑与史学架构,这对于治史思维的形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 治史 历史书写 写作思路 经典著作 架构 亚细亚影戏公司 西风东渐 电影事业
下载PDF
中国电影事业的先驱者——电影编剧兼导演郑正秋 被引量:3
4
作者 封敏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93-97,共5页
郑正秋是我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又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剧作家和导演之一。他原名伯常,别号药风,一八八八年生于广东潮州,祖辈是当地有名的富商,父亲做过三穗知府等职。在他幼年时,随家里人来到上海,先后入私塾、洋学堂、育才公学等读书,家... 郑正秋是我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又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剧作家和导演之一。他原名伯常,别号药风,一八八八年生于广东潮州,祖辈是当地有名的富商,父亲做过三穗知府等职。在他幼年时,随家里人来到上海,先后入私塾、洋学堂、育才公学等读书,家长希望他继承祖业,或求官,或经商。可是,生活在清末的郑正秋,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戏剧。由于他对清朝的腐败政治不满,结识了一些进步人士和革命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正秋 导演 电影事业 影片 张石川 《姊妹花》 武侠片 亚细亚影戏公司 编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披荆斩棘创“明星”
5
作者 沈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28-29,共2页
第一章“明星”的诞生“洋行小鬼”试闯影场电影艺术诞生于十九世纪末叶。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电影也很快输入了进来。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首次放映了“西洋影戏”,使上海人大开眼界,看这个新玩意,有外国风景... 第一章“明星”的诞生“洋行小鬼”试闯影场电影艺术诞生于十九世纪末叶。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电影也很快输入了进来。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首次放映了“西洋影戏”,使上海人大开眼界,看这个新玩意,有外国风景、新闻,滑稽短片,既得到新鲜娱乐的享受,又增长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影片公司 上海人大 郑正秋 徐园 难夫难妻 黑籍冤魂 亚细亚影戏公司 《定军山》 顾肯夫
下载PDF
电影一百年(四)
6
作者 梁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39,共2页
法国化学家庐米埃兄弟发明简化色彩分解、合成之摄影新技术。·日本大板最早的正式戏院“文明馆”·美国芝加哥成立“Bell and Howell”公司,从事生产电影摄影及放映器材。·瑞典成立第一间电影制片公司。·苏联建立第... 法国化学家庐米埃兄弟发明简化色彩分解、合成之摄影新技术。·日本大板最早的正式戏院“文明馆”·美国芝加哥成立“Bell and Howell”公司,从事生产电影摄影及放映器材。·瑞典成立第一间电影制片公司。·苏联建立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电影制片 世界电影 亚细亚影戏公司 Howell 中国电影 法国电影 美国电影 山本萨夫 世界影坛
下载PDF
论我国三、四十年代电影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7
作者 凌振元 《怀化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75-79,共5页
电影诞生于一八九五年,第二年就从西方传入中国。一九一三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它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显示了我国早期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到了三、四十年代,在党的直接组织领导下,我国进... 电影诞生于一八九五年,第二年就从西方传入中国。一九一三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它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显示了我国早期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到了三、四十年代,在党的直接组织领导下,我国进步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故事片,如《渔光曲》、《桃李劫》、《风云儿女》、《马路天使》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风貌,配合了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发挥了一定的战斗鼓舞作用,也在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上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今天,这些影片仍然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十分宝贵的思想艺术财富,是我们回顾了解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动教材,又是艺术上具有较高鉴赏价值的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一江春水向东流 亚细亚影戏公司 渔光曲 四十年代 左翼电影运动 难夫难妻 风云儿女 桃李劫 时代风貌
下载PDF
微记录
8
《档案春秋》 2016年第3期28-28,60,共1页
@江苏档案:清朝时期的册封宴吃什么?近日,经档案界学者努力,公布了1719年清朝康熙帝时期的一份册封宴菜单。该年5月,康熙任命苏州人徐葆光等人远赴重洋,代表中央册封琉球王国尚敬。这次册封宴共有5套菜品,每套均是四菜一汤并附有配方。
关键词 清朝时期 琉球王国 毛蟹 人远 徐葆光 苏州人 胡适之 亚细亚影戏公司 上海外滩 北平城
下载PDF
论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未来发展
9
作者 马娜 《黑龙江史志》 2016年第10期53-54,共2页
从电影传入中国到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肩负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到来,中国电影的多样化,新颖化、创新化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质量及数量的... 从电影传入中国到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肩负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到来,中国电影的多样化,新颖化、创新化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质量及数量的稳步增长,表明中国电影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全球经济一体化 文化多元化 新颖化 发展前景 创新化 艺术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 孤儿救祖记 亚细亚影戏公司
下载PDF
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
10
作者 郑培为 《大众电影》 2006年第6期45-45,共1页
亚细亚作为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电影制片公司,开启了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大门,也为中国人自己经营电影制作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关键词 电影制片 亚细亚影戏公司 亚细亚 张石川 电影制作 《难夫难妻》 郑正秋
原文传递
新闻片《上海战争》与“二次革命”——兼论“攻打制造局”史料与电影史建构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建华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6,共7页
1913年美国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新闻纪录片《上海战争》在程季华等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得到高度评价,认为该片反映了"二次革命"反抗袁世凯专制的斗争过程以及上海戏剧界热情参与的革命精神。虽然《中国电影发展史》... 1913年美国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新闻纪录片《上海战争》在程季华等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得到高度评价,认为该片反映了"二次革命"反抗袁世凯专制的斗争过程以及上海戏剧界热情参与的革命精神。虽然《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叙述有悖史实,但对革命"宏大叙事"的历史建构含有国际视野,使得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这一最早中外合作的电影公司愈益得到重视,而从海外新发现的资料有助于研究者对这一段中国早期电影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战争 中国电影发展史 亚细亚影戏公司 二次革命
原文传递
缅怀先辈 督励后者——悼念郑正秋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立甫 《电影新作》 1985年第4期92-93,共2页
郑正秋先生是我国早期电影的剧作家、导演艺术家和事业家,也是我国早期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凡是对中国电影有过一定联系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位电影界先辈的业迹。田汉同志曾评他“胸中常有兴亡感”,“身后惟留兰桂香,”(注①)
关键词 郑正秋 电影事业 中国电影 孤儿救祖记 留兰 亚细亚影戏公司 掷果缘 新民剧社 难夫难妻 影业公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