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栖菜中微量金属元素的亚细胞分区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艳芳 尚德荣 +2 位作者 宁劲松 翟毓秀 盛晓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3,共6页
运用亚细胞分级方法分析羊栖菜亚细胞组分中6种必需元素Cu、Fe、Mn、Zn、Mg、Ca以及有害元素cd、Pb、Al、As的含量,以揭示羊栖菜中不同微量元素的亚细胞分区分布特征,探讨其特异性富集砷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u、Fe、Mn、Zn、Ca、M... 运用亚细胞分级方法分析羊栖菜亚细胞组分中6种必需元素Cu、Fe、Mn、Zn、Mg、Ca以及有害元素cd、Pb、Al、As的含量,以揭示羊栖菜中不同微量元素的亚细胞分区分布特征,探讨其特异性富集砷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u、Fe、Mn、Zn、Ca、Mg等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储存在细胞壁中,而在胞液和细胞器中的分布特征不同。对于Al、Cd和Pb,细胞壁中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器和胞液,但是对于As,胞液是最主要的储存部位,分布比例约为58%,其次为细胞壁(约为26%~27%),最后为细胞器(约为15%~16%)。通过本研究推断胞液对As的区隔化作用很可能是羊栖菜特异性富集As和解毒As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特异性富集 微量元素 亚细胞分级
下载PDF
空气重金属元素在悬铃木叶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区隔化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爱霞 方炎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9-485,共7页
以南京市常见行道树二球悬铃木为试材,研究了交通繁忙区和相对清洁区道路两边悬铃木叶内6种重金属元素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区隔化效应.结果显示:交通污染区悬铃木叶内各亚细胞组分中Cr、Cu、Ni、Pb和Zn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 以南京市常见行道树二球悬铃木为试材,研究了交通繁忙区和相对清洁区道路两边悬铃木叶内6种重金属元素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区隔化效应.结果显示:交通污染区悬铃木叶内各亚细胞组分中Cr、Cu、Ni、Pb和Zn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交通空气污染是影响其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清洁区和交通污染区5种重金属元素在悬铃木叶片、叶柄的细胞壁组分中含量最高,胞外隔离系数和污染指数均大于0.900,细胞壁是大气重金属元素重要的吸滞器官,并对重金属有明显的阻隔效应;胞内细胞器对Pb和Cu的隔离系数和污染指数最大,细胞器双层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重金属元素进入细胞内.悬铃木叶片和叶柄亚细胞组分的污染指数表现为胞质组分>细胞壁组分>细胞器组分,即包括液泡液在内的胞质组分是囤积重金属元素的场所.研究表明,悬铃木叶片、叶柄各亚细胞组分对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能力,叶内胞质组分的囤积作用以及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器双层膜的区隔化作用可能是悬铃木叶解除重金属元素毒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二球悬铃木 重金属元素 亚细胞分级 区隔化作用
下载PDF
蜈蚣草中砷的亚细胞分布与区隔化作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陈同斌 阎秀兰 +4 位作者 廖晓勇 肖细元 黄泽春 谢华 翟丽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739-2744,共6页
通过对砷的亚细胞分布研究,揭示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中砷的区隔化效应,及其对砷的耐性机理.在不加砷条件下,蜈蚣草吸收的少量砷主要被固定在细胞壁上;在加砷条件下,蜈蚣草羽片砷积累量占植株总砷量的78%,其中羽片积累的砷有78%分布在羽... 通过对砷的亚细胞分布研究,揭示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中砷的区隔化效应,及其对砷的耐性机理.在不加砷条件下,蜈蚣草吸收的少量砷主要被固定在细胞壁上;在加砷条件下,蜈蚣草羽片砷积累量占植株总砷量的78%,其中羽片积累的砷有78%分布在羽片胞液(cytoplasmicsupernatant)中,整株植物累积的砷有61%富集在羽片胞液中.而细胞器组分始终维持较低的砷浓度水平.研究发现,蜈蚣草羽片胞液是砷的主要储存部位,胞液对砷具有非常明显的区隔化作用,这种区隔化作用可能是蜈蚣草能够解除砷毒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蜈蚣草 亚细胞分级 区隔化作用 解毒
原文传递
低温贮藏中华管鞭虾肌肉品质及组织蛋白酶H活性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志鹏 周晓娇 +2 位作者 水珊珊 HATAB Shaimaa Reda Abd Elkhalik 张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06-313,共8页
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下中华管鞭虾组织蛋白酶H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变化情况,以中华管鞭虾为对象,分别在冷藏(4℃,0~6 d)和冻藏(-18℃,0~120 d)条件下,比较分析完整虾组和去头虾组肌肉pH、持水力、硬度、弹性、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水分含量及... 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下中华管鞭虾组织蛋白酶H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变化情况,以中华管鞭虾为对象,分别在冷藏(4℃,0~6 d)和冻藏(-18℃,0~120 d)条件下,比较分析完整虾组和去头虾组肌肉pH、持水力、硬度、弹性、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水分含量及各亚细胞分级中组织蛋白酶H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整虾和去头虾肌肉pH均不断升高,但去头虾组pH升高幅度略低于完整虾组;虾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完整虾组和去头虾组在冷藏至6 d时分别降低了38.32%和30.88%,在冻藏至120 d时分别减低了61.67%和52.09%;在整个冻藏过程中,两组虾的硬度和弹性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冷藏贮藏过程中则始终呈现下降趋势;组织蛋白酶H在不同亚细胞分级中活性变化不同,冻藏条件下两组虾组织蛋白酶H酶活整体低于冷藏条件下酶活,且完整虾组组织蛋白酶H活性整体高于去头虾组。综上,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相比于完整虾形式,以去头虾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对虾肌肉品质的保障,且组织蛋白酶H活性受贮藏温度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不同贮藏方式下中华管鞭虾理化特性及组织蛋白酶活性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肌肉 低温贮藏 亚细胞分级 组织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