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枯萎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治伟 张炜 +2 位作者 钱爱萍 栾勇 曹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共3页
亚麻枯萎病主要是由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Lini(Bolley)Snyder&Hansen]引起的一种亚麻病毒性病害。亚麻枯萎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造成了亚麻的严重减产。目前亚麻枯萎病没有较好的防治手段,培育和... 亚麻枯萎病主要是由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Lini(Bolley)Snyder&Hansen]引起的一种亚麻病毒性病害。亚麻枯萎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造成了亚麻的严重减产。目前亚麻枯萎病没有较好的防治手段,培育和利用抗亚麻枯萎病的亚麻品种是综合防治亚麻枯萎病的基础。对亚麻枯萎病的致病机制、症状及分级标准、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展亚麻枯萎病抗性遗传研究和品种选育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枯萎病 生理小种 致病机制 抗病育种
下载PDF
亚麻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潘虹 吴广文 +7 位作者 宋喜霞 黄文功 陈浩 赵东升 姜卫东 康庆华 刘岩 关凤芝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生理小种是亚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分化的标志之一,迄今为止,全国已有十余年未对亚麻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阐述亚麻枯萎病发生、流行及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概括了其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原因、鉴定方法、研究... 生理小种是亚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分化的标志之一,迄今为止,全国已有十余年未对亚麻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阐述亚麻枯萎病发生、流行及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概括了其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原因、鉴定方法、研究现状及作物抗病育种相关内容,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为后续学者深入研究亚麻枯萎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及病害防治等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枯萎病 生理小种 致病性分化 鉴定
下载PDF
亚麻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学 关凤芝 +4 位作者 李柱刚 吴广文 王珣 路颖 陈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6-37,共2页
根据亚麻枯萎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鉴定亚麻枯萎病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通过供试的13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对亚麻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枯萎灵、代森锰锌,其... 根据亚麻枯萎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鉴定亚麻枯萎病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通过供试的13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对亚麻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枯萎灵、代森锰锌,其抑菌率均为100%,其次为多菌灵(抑菌率为86.3%),爱苗(抑菌率为83.8%),根腐宁(抑菌率为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枯萎病 病原菌鉴定 药剂筛选
下载PDF
亚麻枯萎病拌种杀菌药剂的筛选
4
作者 宋喜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74-75,共2页
土壤和种子带菌是亚麻枯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抑菌试验和盆栽试验对10种杀菌药剂进行了筛选,抑菌试验表明克枯星、甲基托布津、治本、赛世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达到90%;盆栽试验表明克枯星,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较好,枯死率可控制在5... 土壤和种子带菌是亚麻枯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抑菌试验和盆栽试验对10种杀菌药剂进行了筛选,抑菌试验表明克枯星、甲基托布津、治本、赛世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达到90%;盆栽试验表明克枯星,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较好,枯死率可控制在5.0%以下,有效地降低了亚麻枯萎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枯萎病 杀菌剂 抑菌试验 盆栽试验
下载PDF
外引亚麻抗枯萎病种质资源简介
5
作者 张煜杉 姜钰臻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153-153,共1页
80年代以来,随着亚麻种植面积的扩大,轮作年限的缩短,亚麻枯萎病(镰刀真菌性病害)日趋严重,主产区普遍发病率达20%~40%。国内外研究已证明,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杀菌剂,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在所... 80年代以来,随着亚麻种植面积的扩大,轮作年限的缩短,亚麻枯萎病(镰刀真菌性病害)日趋严重,主产区普遍发病率达20%~40%。国内外研究已证明,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杀菌剂,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在所内自然重病圃,对征集到的100多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枯萎病 含油率 平均发病率 亚麻枯萎病 生育期 品种株型 中熟种 油用型 粒重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olcdc15基因参与调控分生孢子发生和菌丝生长
6
作者 李春阳 侯占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183,共9页
通过对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olcdc15基因敲除及敲除突变体互补试验,探究该基因在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中的功能。对Folcdc15基因进行DNA测序后,使用Split-Marker技术,构建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缺失盒。通过PEG介导法转入野生型原生... 通过对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olcdc15基因敲除及敲除突变体互补试验,探究该基因在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中的功能。对Folcdc15基因进行DNA测序后,使用Split-Marker技术,构建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缺失盒。通过PEG介导法转入野生型原生质体,在含有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转化子筛选,通过PCR正负筛选确定敲除突变体。利用pZWH1载体构建含有Folcdc15的互补载体pZLY1,将其转入敲除突变体中进行互补测验。与野生型hm相比,敲除突变体ko1菌落生长速率下降了73%,菌丝形态发生了显著改变,菌丝变短且分叉变多,分生孢子隔膜数量增多长度增加,分生孢子数量显著减少。亚麻侵染试验表明,ko1的致病力显著降低。通过互补测验发现,回复突变株ca1恢复了Folcdc15基因缺失带来的分生孢子产量及形态、菌落生长和形态及致病力的缺陷。Folcdc15参与调控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的分生孢子发生及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 亚麻枯萎病 Split-Marker Folcdc15 基因功能 致病性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虹 关凤芝 +3 位作者 吴广文 宋喜霞 姜卫东 王立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0-56,共7页
文章旨在研究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原体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分别在30℃、pH 7、8条件下生长最快;持续黑暗及PDA培养基上生... 文章旨在研究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原体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分别在30℃、pH 7、8条件下生长最快;持续黑暗及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淀粉、氯化铵最适。分生孢子的产量及萌发率分别在25、30℃,pH 7、8条件下最高;光照亦利于孢子的产生和萌发;PSA培养基适于产孢,PDA培养基适于孢子萌发;所试条件的产孢及孢子萌发最适碳源分别为乳糖、果糖,氮源为氯化铵及L-半胱氨酸。系统掌握了该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为亚麻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天亚7号油纤兼用型亚麻育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37,共3页
围绕高产、抗亚麻枯萎病和油、纤两用的育种目标,利用复式杂交选育出了天亚7号亚麻新品种,并且在自然和人工病圃内进行了抗亚麻枯萎病的鉴定。在品比和区试过程中,天亚7号表现显著增产,籽实含油率达41.9%,工艺长度50.7... 围绕高产、抗亚麻枯萎病和油、纤两用的育种目标,利用复式杂交选育出了天亚7号亚麻新品种,并且在自然和人工病圃内进行了抗亚麻枯萎病的鉴定。在品比和区试过程中,天亚7号表现显著增产,籽实含油率达41.9%,工艺长度50.7cm。在自然病田内苗期死亡率0.19%,在病圃内成株期发病率为3.2%,其它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亚麻 品种 油纤兼用型 亚麻枯萎病 育种
下载PDF
坝亚六号油纤兼用型亚麻育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钱合顺 米君 +2 位作者 杨素梅 姚端 李英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油纤兼用 亚麻枯萎病 纤用亚麻 张家口市 年平均产量 育种 枯死株 籽实产量 品种比较 纤维性状
下载PDF
亚麻种子应用包衣好处多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秀丽 《河北农业》 1997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亚麻种子 种衣剂 应用包 亚麻枯萎病 地下害虫 可湿性粉剂 种子包衣 炭疽病 县植保站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胡麻新品种简介
11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8期50-51,共2页
1、张亚2号由张掖市农科所育成。株高58~63cm,幼苗直立,株型紧凑,主茎有效分枝数5~8个,茎杆坚韧,抗倒伏性强,花白色,籽粒白色,单株果数9~24个,果粒数7~8个,千粒重10.5~11g,果大粒大。枞形后显蕾前生长发育快,花期集中。群体生长整... 1、张亚2号由张掖市农科所育成。株高58~63cm,幼苗直立,株型紧凑,主茎有效分枝数5~8个,茎杆坚韧,抗倒伏性强,花白色,籽粒白色,单株果数9~24个,果粒数7~8个,千粒重10.5~11g,果大粒大。枞形后显蕾前生长发育快,花期集中。群体生长整齐一致,成熟后落黄好,无贪青,生育期90~95d,含油率42.32%,硬脂酸含量3.34%,油酸含量18.47%,亚油酸含量14.32%。中抗亚麻枯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含量 亚麻枯萎病 有效分枝数 单株果数 抗倒伏性 品种审定 粒数 群体生长 亩播量 甘肃省农科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