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预防HIV/AIDS患者两性霉素B发热反应的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欣 姚钦江 +1 位作者 马卫国 黎灿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异丙嗪、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中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发生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76例患者进行药物预防研究。A组38例在连续2次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前先给予盐酸异丙嗪,后给予... 目的评价盐酸异丙嗪、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中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发生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76例患者进行药物预防研究。A组38例在连续2次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前先给予盐酸异丙嗪,后给予氢化可的松预防;B组38例先给予氢化可的松,后给予盐酸异丙嗪;每例均接受2种预防措施。结果盐酸异丙嗪有效率为76.3%(58/76),95%可信区间71.3%~81.0%;氢化可的松有效率为82.9%(63/76),95%可信区间78.4%~87.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异丙嗪和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建议将皮质激素作为HIV/AIDS患者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前的常规预防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发热 氢化可的松 盐酸异丙嗪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老年人逼尿肌不稳定和急迫性尿失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交叉对照试验研究
2
作者 肖云翔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384,共1页
关键词 逼尿肌不稳定 随机试验 双盲试验 尼莫地平 老年人 急迫性尿失禁 安慰剂交叉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两步法与六步法卫生手消毒的效果比较:一项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翔 胡学锋 +2 位作者 刘红梅 臧凤 陈文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简化版两步法卫生手消毒与《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推荐的六步法卫生手消毒对医务人员手部自然菌的去除效果有无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2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两步法... 目的探讨简化版两步法卫生手消毒与《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推荐的六步法卫生手消毒对医务人员手部自然菌的去除效果有无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2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两步法,对照组采用六步法,前后两个阶段相互交叉进行试验,间隔一天洗脱期,比较卫生手消毒前后两组医务人员手部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消毒效果均合格,两组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菌落数下降量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比较两种卫生手消毒方法对细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结论两步法卫生手消毒与六步法卫生手消毒效果一致,且两步法耗时更短,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两步法 六步法 揉搓方法 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杀灭对数值
下载PDF
布洛芬软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健华 顾学兰 +3 位作者 许亦群 赵忠新 狄晴 谭兰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5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布洛芬软胶囊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交叉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入组偏头痛病例120例,实际完成病例数为111例,其中先服布洛芬后服安慰剂组55例;先服安慰剂后服布洛芬组56例。治疗前两组... 目的评价布洛芬软胶囊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交叉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入组偏头痛病例120例,实际完成病例数为111例,其中先服布洛芬后服安慰剂组55例;先服安慰剂后服布洛芬组56例。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评价和实验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布洛芬组和安慰剂组2小时内头痛消失率分别为(48.65±4.74)%和(19.82±3.78)%(P<0.01)。布洛芬组和安慰剂组2小时内头痛缓解率分别为(79.28±3.85)%和(45.05±4.72)%(P<0.01)。结论布洛芬治疗偏头痛安全性好,可作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多中心临床试验 双盲法 随机交叉对照试验 布洛芬软胶囊
下载PDF
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海霞 杨曼 +9 位作者 蒋怀礼 华文哲 何君芳 姚惠侠 李亚斌 徐弢 何连秀 石秀娥 袁金秋 刘雅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西洛他唑对比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4期)、PubMed(1980.1~2009.11),EMBASE(1980.1~2009.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1~2009.11)、CNKI(1979.1... 目的系统评价西洛他唑对比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4期)、PubMed(1980.1~2009.11),EMBASE(1980.1~2009.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1~2009.11)、CNKI(1979.1~2009.11)等数据库,收集所有西洛他唑对比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交叉试验,提取数据,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0.2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纳入2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个交叉对照试验,共838位受试者。其中1篇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较高,1篇随机对照试验和交叉对照试验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洛他唑组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初期结果(30d[RR=3.00,95%CI(0.31,28.70)]、90d[RR=1.67,95%CI(0.40,6.92)]、180d[RR=1.25,95%CI(0.50,3.13)]、360d[RR=0.65,95%CI(0.33,1.29)]、540d[RR=0.80,95%CI(0.54,1.18)]);二期结果(30d[RR=4.00,95%CI(0.45,35.61)]、90d[RR=1.75,95%CI(0.52,5.93)]、180d[RR=1.00,95%CI(0.48,2.07)]、360d[RR=0.77,95%CI(0.45,1.29)]、540d[RR=0.66,95%CI(0.40,1.09)]);卒中复发率:西洛他唑组:RR=0.64,95%CI(0.31,1.30),阿司匹林组:RR=0.21,95%CI(0.04,1.06);血液中血小板衍生物水平(PDMP)[RR=1.00,95%CI(0.39,2.58)]方面与阿司匹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西洛他唑组在颅内出血率[RR=7.14,95%CI(0.7,58.33)]等安全性指标的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结论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方面疗效相似,且服用西洛他唑发生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和心悸的概率高于服用阿司匹林,但服用西洛他唑颅内出血率和其他脏器出血率方面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由于部分纳入研究质量级别较低,所以两种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的治疗有待实施高质量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研究 交叉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弱交变磁场缓解脑生理性疲劳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玉平 王德泉 +1 位作者 崔莉莉 王惠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3期1922-1923,共2页
目的通过双盲交叉实验设计,观察20例脑力劳动者在脑疲劳状态时弱交变磁场对脑疲劳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方法20例受试者均接受两次脑交变磁场的治疗,其中一次为真性治疗,另一次为假性治疗。治疗前后对受试者记录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反映大... 目的通过双盲交叉实验设计,观察20例脑力劳动者在脑疲劳状态时弱交变磁场对脑疲劳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方法20例受试者均接受两次脑交变磁场的治疗,其中一次为真性治疗,另一次为假性治疗。治疗前后对受试者记录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反映大脑疲劳的事件相关电位指标LPC和P180在假性治疗后波幅明显减低,而真性治疗后则波幅不降低。反映注意力的事件相关电位指标N270在假性治疗后无任何改变,而在真性治疗后,其波幅明显增高。结论弱交变磁场可以防止脑疲劳、同时提高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交变磁场 脑生理性疲劳 事件相关电位 注意力 双盲交叉对照试验
下载PDF
Rho激酶的抑制可改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内皮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Nohria A. Grunert M. E. +2 位作者 Rikitake Y. 杜媛(译) 郭俊(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6期23-24,共2页
基础生物学研究提示Rho/Rho激酶通路激活可降低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进而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临床并发症。然而,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Rho/Rho激酶通路与N0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系甚少报道。因此,作者拟确定Rho激酶的抑制... 基础生物学研究提示Rho/Rho激酶通路激活可降低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进而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临床并发症。然而,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Rho/Rho激酶通路与N0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系甚少报道。因此,作者拟确定Rho激酶的抑制是否可增加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NO生物利用度,改善其内皮功能。在一项双盲交叉对照试验中,13例CAD患者和16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被随机入选接受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或安慰剂治疗各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RHO激酶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功能 疾病患者 双盲交叉对照试验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利用度 基础生物学
下载PDF
慢-快综合征患者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负荷的时间变异性
8
作者 Padeletti L. Santini M. +1 位作者 Boriani G. 任付先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43-44,共2页
therapies for atrial tachyarrhythmias(ATs) by measuring the cumulative time(burden) the patient spends in arrhythmia. Contradictory results questioned either therapy efficacy or statistical power of the trials. We stu... therapies for atrial tachyarrhythmias(ATs) by measuring the cumulative time(burden) the patient spends in arrhythmia. Contradictory results questioned either therapy efficacy or statistical power of the trials. We studied AT burden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paced for sinus node disease(SND) in order to interpret currently published data appropriately and to evaluate reliable sample sizes. Methods and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ive patients with AT and SND received a dual chamber pacemaker with antitachyarrhythmia- pacing capability, and were followed for 13 months. Seventy- eight patients(74% ) suffered AT recurrences. Device- gathered diagnostic measures were used to simulate results of randomized studies both with crossover and parallel design. The sample size required fo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wa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expected therapy- induced burden reduction. AT burden intra- patient variability was high: 43% of patients showed intrinsic fluctuations hiding any therapy- induced burden reduction lower than 30% . Demonstrating therapeutic breakthrough through a 6 month study would require 290 patients with crossover design and 5800 patients with parallel design. Doubling the study period requires 400 and 3000 patient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T and paced for SND showed high intra- patient burden variability, which could possibly hide an AT burden reduction induced by a therapy. Previous studies involving non-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utilizing AT burden end- points could lack the power to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心律失常 起搏治疗 双腔起搏器 窦房结 交叉对照试验 平行对照 药物治疗 随机试验 数据模拟 样本量
下载PDF
不同灸序对健康人体表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宁宁 李子孺 +1 位作者 陈锂 张鹤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灸序对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男性36例作为受试者,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通过人体红外热像仪分别检测其"先上后下""先下后上"灸序的艾灸及未艾灸时的体表温度。"先上后下"... 目的观察不同灸序对人体气血运行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男性36例作为受试者,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通过人体红外热像仪分别检测其"先上后下""先下后上"灸序的艾灸及未艾灸时的体表温度。"先上后下"灸序为先同时灸神阙、气海,后灸左、右足三里;"先下后上"灸序为先灸左、右足三里,再灸神阙、气海。均采用温和灸,每穴20 min。观察部位分别为手心、头面部、喉部、肩部、胸部、腹部、肚脐、上背部、下背部、大腿、小腿。结果艾灸对受试者各部位体表温度的影响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艾灸时采用"先下后上"的次序,会引起手掌、眼、鼻、脸颊等部位升温明显(P<0.05或P<0.01);而采用"先上后下"的次序,对上述部位体表温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不同灸序对人体气血运行状态有不同的影响,艾灸时采用"先上后下"的灸序可引火下行,避免热性炎上的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灸序 红外热像 引火下行 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原文传递
闭环胰岛素泵在年幼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Ware J Allen JM +1 位作者 Boughton CK 杨舒婷(编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138-1138,共1页
近年来混合闭环胰岛素泵的开发和应用逐渐增加,但其相较于传感器增强泵的优势尚不明确,尤其对于年幼1型糖尿病儿童。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奥地利、德国、卢森堡和英国的7个中心随机招募了正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1~7岁1型糖尿病儿童... 近年来混合闭环胰岛素泵的开发和应用逐渐增加,但其相较于传感器增强泵的优势尚不明确,尤其对于年幼1型糖尿病儿童。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奥地利、德国、卢森堡和英国的7个中心随机招募了正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1~7岁1型糖尿病儿童,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交叉对照试验。参与者在两个为期16周的治疗期间以随机顺序接受两种治疗,对闭环系统与传感器增强泵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主要观察终点是两种治疗在两个16周治疗期间血糖测量值处于目标范围(TIR,3.9~10.0 mmol/L)的时间百分比差异;次要观察终点包括处于高血糖状态的时间百分比(TAR,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糖水平,以及处于低血糖状态的时间百分比(TBR,血糖<70 mg/dL)。研究共有74例参与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参与者的年龄为(5.6±1.6)岁,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3%±0.7%。相较于使用传感器增强泵,使用闭环泵可使TIR升高8.7%(95% CI:7.4%~9.9%, P<0.001)、TAR下降8.5%(95% CI:7.1%~9.9%),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4%(95% CI:0.5%~0.3%);两种治疗的TBR相似( P=0.74)。由此,本研究得出结论,混合闭环系统相较于传感器增强泵显著改善了1型糖尿病幼儿的血糖控制,并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未来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开展研究,明确混合闭环胰岛素泵在年幼1型糖尿病儿童中的优势,为其推广应用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糖水平 观察终点 高血糖状态 1型糖尿病 交叉对照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时间百分比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感知提醒疗法对单侧脑瘫学龄儿童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安琴 黄少昂 +2 位作者 方乃权 解益 何爱群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目的观察感知提醒疗法(SCT)对痉挛型单侧脑瘫学龄儿童手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脑瘫学龄儿童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例)与对照组(6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SCT疗法进... 目的观察感知提醒疗法(SCT)对痉挛型单侧脑瘫学龄儿童手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脑瘫学龄儿童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例)与对照组(6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SCT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仅增加SCT安慰治疗(研究结束后对照组即刻开始SCT疗法干预)。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进行手部功能[包括布鲁金斯.奥塞特斯克运动能力测验.Ⅱ(BOTMP-Ⅱ)中的子测验3——手部灵巧性和速度测试以及照顾者问卷(CFUS)]和握力以及拇指捏力评估。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CFUS.使用频率和CFUS-使用质量评分分别为(32.17±.11)分和(29.25±7.76)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CFUS.使用频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T疗法可显著改善痉挛型单侧脑瘫学龄儿童患侧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质量,但其对运动效能方面的疗效仍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脑瘫 发展性废用 感知提醒疗法 交叉性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优化照明条件,有助降低血糖
12
作者 辛斌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22年第6期44-44,共1页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研宄团队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交叉试验,试验对象为14名40〜75岁的肥胖成年人,他们都符合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参与者在呼吸室中分别待两个40个小时,从第一天的下午6点开始,到第三天的中午结束。
关键词 马斯特里赫特 诊断标准 照明条件 胰岛素抵抗 第三天 降低血糖 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试验对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