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错流微通道低温交叉换热等体积补偿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周卫 盛日昕 +1 位作者 张超 汪雅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7,69,共11页
建立了错流微通道低温交叉换热系统物理模型、不同尺度错流微通道单元数学模型及传热单元数值模型。针对不同错流微通道模型,提出了等体积补偿理论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单元模型传热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了不同尺度及形状错流微通... 建立了错流微通道低温交叉换热系统物理模型、不同尺度错流微通道单元数学模型及传热单元数值模型。针对不同错流微通道模型,提出了等体积补偿理论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单元模型传热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了不同尺度及形状错流微通道实验模型并对单元理论模型及数值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等体积补偿法可用于解决复杂错流微通道换热器换热面的工程计算难题,为不同尺度不同结构的微通道错流交叉换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工程设计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微通道热器 低温交叉热机理 等体积补偿法
下载PDF
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车辆交叉换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娟 曲大义 +2 位作者 万孟飞 曹俊业 刘聪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常规换道基础上提出新的换道形式,即为交叉换道;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交叉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公式,并考虑通信延迟因素修正最小安全距离;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在...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常规换道基础上提出新的换道形式,即为交叉换道;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交叉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公式,并考虑通信延迟因素修正最小安全距离;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界定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换道过程中,最小安全换道距离与换道车辆的加速度、换道时间和换道车辆与周围车辆间的相对速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叉 最小安全距离模型 车路协同 通信延迟
下载PDF
家庭之间“交叉换肾”的伦理考虑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晶 邱仁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5期25-28,共4页
自2007年5月1日《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湖南何一文、何志刚两家交叉换肾案例引起各方人士热议。在分析支持和反对家庭交叉换肾的不同意见后,讨论了家庭交叉换肾涉及的伦理问题,包括:是否应该允许采用家庭交叉换肾办法拯救病... 自2007年5月1日《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湖南何一文、何志刚两家交叉换肾案例引起各方人士热议。在分析支持和反对家庭交叉换肾的不同意见后,讨论了家庭交叉换肾涉及的伦理问题,包括:是否应该允许采用家庭交叉换肾办法拯救病人生命?是否应该允许将交叉换肾扩展到多个家庭?二元和多元家庭交叉换肾遇到的"缺口"应该如何解决?家庭交叉换肾与现行条例之间的不一致应如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活体移植 家庭交叉 伦理问题 伦理论证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交叉口机动车换道模型
4
作者 李翔宇 崔舒扬 《城市地理》 2016年第11X期177-177,共1页
基于间隙接受理论和强制换道概率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建立了交叉口机动车换道模型,选取目标车辆到交叉口的距离和目标车辆换道需采取的加速度为控制参数进行决策,得到了驾驶员在路口进行变换车道较为理想的仿真。
关键词 模糊控制 交叉
下载PDF
梅山1422mm轧机精轧F1-6WR同步交叉换辊操作法
5
作者 万荣 《梅山科技》 2002年第1期8-9,11,共3页
针对梅山热轧板厂1422mm轧机为引进二手设备,换辊系统比较陈旧,换辊长,严重制约生产,本文从改进换辊操作方法入手,使工作辊换辊时间由平均40min左右,缩短到现在的约25mi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轧机 同步交叉 操作法 热轧板
下载PDF
交际中调距现象——从人称指示语更换说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梦杰 李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5-66,74,共3页
本文以心理距离为参照点,以汉语日常会话为语料,在语用视点和语用移情及离情理论框架下,探究人称指示语的更换在交际中所起的调距作用和取得的语用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二或第三人称指示语时,前者拉近了说话人和听... 本文以心理距离为参照点,以汉语日常会话为语料,在语用视点和语用移情及离情理论框架下,探究人称指示语的更换在交际中所起的调距作用和取得的语用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二或第三人称指示语时,前者拉近了说话人和听话人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话语的亲和力,后者拉近了说话人与第三方间心理距离,便于听话人感受说话人对第三方的情感和立场;第二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一或第三人称指示语时,前者将听话人移位于说话人位置,两者间心理距离消失,激起情感共鸣,后者将心理距离由远拉近,强化说话人负面情绪,多为严厉批评;第三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一或二人称指示语时,两者都将心理距离拉远,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弱化自我意识以增强客观性,后者通过模糊听话人身份来提高礼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语 交叉换用 心理距离 语用视点 语用移情及离情
下载PDF
交际中调距现象——从人称指示语更换说起
7
作者 张梦杰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5-67,93,共4页
本文以心理距离为参照点,以汉语日常会话为语料,在语用视点和语用移情及离情理论框架下,探究人称指示语的更换在交际中所起的调距作用和取得的语用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二或第三人称指示语时,前者拉近了说话人和听... 本文以心理距离为参照点,以汉语日常会话为语料,在语用视点和语用移情及离情理论框架下,探究人称指示语的更换在交际中所起的调距作用和取得的语用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二或第三人称指示语时,前者拉近了说话人和听话人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话语的亲和力,后者拉近了说话人与第三方间心理距离,便于听话人感受说话人对第三方的情感和立场;第二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一或第三人称指示语时,前者将听话人移位于说话人位置,两者间心理距离消失,激起情感共鸣,后者将心理距离由远拉近,强化说话人负面情绪,多为严厉批评;第三人称指示语换指第一或二人称指示语时,两者都将心理距离拉远,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弱化自我意识以增强客观性,后者通过模糊听话人身份来提高礼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语 交叉换用 心理距离 语用视点 语用移情及离情
下载PDF
弥漫性路易体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彭德珍 赵丽萍 +2 位作者 马丽丽 汪健健 盛丽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分析交叉换床对神经内科住院的弥漫性路易体病(DLBD)患者院内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2009年1月—2013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例确诊的DLBD患者作为DLBD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48例脑卒中康... 目的分析交叉换床对神经内科住院的弥漫性路易体病(DLBD)患者院内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2009年1月—2013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例确诊的DLBD患者作为DLBD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48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作为交叉换床组。均进行以交叉换床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包括交叉换床、一般促眠、心理促眠、合理使用促眠药物),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干预前1 d和干预后2 d护理查房时进行)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对所有患者睡眠状况进行床旁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DLBD组和交叉换床组PSQI评分和睡眠障碍患病率。结果 DLBD组由患者自述或陪护人员代述,其睡眠障碍原因主要包括:睡眠环境改变87.5%(42/48),夜间输液64.6%(31/48),静止震颤56.3%(27/48),白天睡眠过多20.8%(10/48)。交叉换床组患者主观认为其睡眠障碍原因主要包括:夜间输液56.3%(27/48),白天睡眠过多29.2%(14/48),睡眠环境改变12.5%(6/48),对镇静催眠药依赖10.4%(5/48)。护理干预后DLBD组患者PSQI评分及睡眠障碍患病率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而交叉换床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PSQI评分及睡眠障碍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D患者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交叉换床有助于改善神经内科住院的DLBD患者的睡眠障碍,为进一步改善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院内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弥漫性路易体病 交叉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