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单层房屋钢支撑体系的内力和杆件计算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绍蕃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9-91,110,共4页
-
文摘
单层房屋钢支撑体系的设计,长期以来只考虑风力和吊车制动力。实际上支撑杆件因被撑构件的几何缺陷而承受支撑力,十字交叉斜撑又因被撑构件的压缩变形而产生附加压力。指出这两种内力不应被忽视,并给出了有关计算公式。对设计中如何计算屋架上弦横向支撑和柱间支撑提出了建议,指出吊车梁下的交叉支撑不应作为拉杆看待。
-
关键词
单层房屋
钢支撑体系
支撑力
附加压力
十字交叉斜撑
-
Keywords
single storey building
steel bracing system
bracing force
subordinate compression
cross diagonal bracing
-
分类号
TU755.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不同横隔面配置方式的输电塔抗风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谢强
丁兆东
赵桂峰
李杰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3-68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26
50778135)
+1 种基金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选资助课题(114021)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6ZR14088)~~
-
文摘
为了保持结构的整体性能以及分配剪力和抗扭,高压输电塔的设计中都要设置一定间距的横隔面。横隔面的设置位置和数量的多少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抗风性能。以典型的500kV超高压双回路直线自立塔为例,通过有限元的精细化建模,研究在不同横隔面设置方式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的动力响应。耦联体系的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横隔面设置不当的情况下,耦联体系会过早地出现局部振型;合理的横隔面设置会消除局部振型过早出现。同时,风振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也表明:合理的横隔面设置可以使输电塔斜撑的面外变形和内力大大降低,从而提高输电塔的抗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压输电塔抗风设计规范中的横隔面设置方法是有待改进的。
-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塔
耦联体系
抗风设计
动力响应
横隔面
交叉斜撑
稳定
-
Keywords
EHV transmission tower
coupling-system
wind resistant design
dynamic response
diaphragm
diagonal brace
stability
-
分类号
TM75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横隔面在高压输电塔抗风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9
- 3
-
-
作者
谢强
阎启
李杰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0321803)资助项目
-
文摘
高压输电线路是一种风敏感结构体系。强风暴是对输电线路威胁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因强风暴而导致的高压输电线路和输电塔破坏事故时有发生。为了保持结构的整体性能以及分配剪力和抗扭,输电塔的设计中都要设置一定间距的横隔面。横隔面设置位置和数量的多少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抗风性能。以500 kV同塔双回路直线自立塔为例,研究了设置不同横隔面时结构的模态以及抗风内力与变形。按现规程的设计结构的第3振型已出现严重的局部振动,拟静力分析结果也显示无横隔面的斜撑出现了很大的平面外变形;增设横隔面以后,前几阶振型未发现局部振型,且斜撑的平面外变形也大大地降低。研究表明目前高压输电塔抗风设计规范中的横隔面设置数量和方法有待改进。
-
关键词
输电塔
抗风设计
横隔面
交叉斜撑
模态分析
变形
-
Keywords
transmission tower
wind resistant design
diaphragm
diagonal brace
modal analysis
deformation
-
分类号
TM75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吴江某文体中心项目体育馆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吕恒柱
鲁松
丁昕
-
机构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5-10,共6页
-
文摘
吴江某文体中心项目体育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单体3层,总高18 m,为特别不规则的多层建筑。明确结构超限类别及抗震性能目标,进行小震弹性时程分析;考虑项目为当地社会影响大的重要建筑,补充结构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并针对结构关键部位进行深化分析,采取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使得工程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对类似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复杂多层结构
楼层开大洞
交叉斜撑
性能化设计
-
Keywords
complex multilayer structure
large opening in the floor
cross diagonal brace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吴江某文体中心项目文化馆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吕恒柱
鲁松
-
机构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南京中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
文摘
吴江某文体中心项目文化馆分为两个独立单体一区和二区,分别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含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两单体均为3层,总高不足20 m,为特别不规则的多层建筑。通过明确单体结构超限类别及抗震性能目标,进行小震弹性分析,考虑项目为当地社会影响大的重要建筑,补充了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并针对关键部位如V形柱、交叉斜撑等进行深化分析,采取合理的抗震加强措施,使得工程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对类似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复杂多层结构
V形柱
交叉斜撑
性能化设计
-
Keywords
complex multilayer structure
V-shaped column
cross diagonal brace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某框架加固方案的研讨
- 6
-
-
作者
俞文生
-
机构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福建建筑》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
文摘
本文以石狮市某框架底层柱配筋不足、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偏大为例,综合考虑各种加固方法的经济性、适用性及结合本工程实际特点,研究探讨了采用增加柱间交叉斜撑的方法进行加固的可行性,以资借鉴。
-
关键词
加固
柱间交叉斜撑
侧向刚度
-
Keywords
Reinforcement Cross-bracing between columns Lateral rigidity
-
分类号
TU323.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通用技术新学考背景下稳固结构的有效教学探析
- 7
-
-
作者
王力
-
机构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
出处
《新课程学习》
2015年第9期128-128,共1页
-
文摘
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发展 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有效教学强调课前、课中、课后的方方面面,以提高效果、效率、效益为目标,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学科宽度、深度和温度。二、稳固结构的课前探究(一)研究背景稳固结构无论在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还是在历年的会考高考中都有较高的要求和分值体现。
-
关键词
通用技术
强度影响因素
外部稳定性
课程标准
中都
交叉斜撑
支撑杆
数学理论
脚手板
移动脚手架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