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文施引双角度医学信息学交叉测度分析
1
作者 李点 文庭孝 许林勇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6-52,64,共8页
目的/意义对近10年JCR一区医学信息学高被引文章的引文和施引文献进行交叉测度分析,分析引用学科来源和被引学科出处。方法/过程将筛选后数据分为引文文献数据和施引文献数据,从二级学科角度进行统计,从一级学科角度概括分析。测度指标... 目的/意义对近10年JCR一区医学信息学高被引文章的引文和施引文献进行交叉测度分析,分析引用学科来源和被引学科出处。方法/过程将筛选后数据分为引文文献数据和施引文献数据,从二级学科角度进行统计,从一级学科角度概括分析。测度指标设定为学科多样度、学科平衡度、学科频续度和学科交叉度,分别从引文和施引角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医学信息学涉及学科类别广泛、对外影响持续稳定、交叉对象仍具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科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医学信息学 交叉学科 交叉测度研究
下载PDF
建筑工程领域学科交叉测度及交叉热点主题分析
2
作者 吴智勇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
为分析建筑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特性,探索学科交叉生长点,把握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利用Brillouin指数和共词分析进行建筑工程领域学科交叉测度与交叉热点主题分析。基于Brillouin指数测度建筑工程领域文献的学科交叉程度,发现该领... 为分析建筑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特性,探索学科交叉生长点,把握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利用Brillouin指数和共词分析进行建筑工程领域学科交叉测度与交叉热点主题分析。基于Brillouin指数测度建筑工程领域文献的学科交叉程度,发现该领域总体上交叉程度较高,不同学科知识正不断渗透到该领域。通过设定阈值选取高学科交叉度的文献,利用共词分析发现建筑通风对污染物传播的影响、建筑施工设计与管理系统模式优化、特定化学性能混凝土力学分析、建筑性能分析是该领域的交叉热点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学科交叉测度 关键词共现 Brillouin指数
下载PDF
术语引用视角下的学科交叉测度——以PLOS ONE上六个学科为例 被引量:43
3
作者 徐庶睿 卢超 章成志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9-820,共12页
跨学科知识转移是学科交叉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通过引证关系挖掘出来的学科交叉仍然无法呈现其内部的交叉点。本文提出结合术语和引文内容探测学科交叉度的研究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采集学术论文并解析引文内容;利用术语集... 跨学科知识转移是学科交叉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通过引证关系挖掘出来的学科交叉仍然无法呈现其内部的交叉点。本文提出结合术语和引文内容探测学科交叉度的研究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采集学术论文并解析引文内容;利用术语集获取术语。然后,统计引文内容中的术语频次和重复率。最后,计算学科交叉度并分析学科交叉点的贡献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学科存在着不同的交叉水平;相似的交叉度之下存在着不同的交叉点。结合术语和引文内容的研究方法能够从内容层面量化研究学科交叉问题,反映学科交叉背后不同程度的知识交叉,相较于基于引证关系的学科交叉研究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引用 学科交叉测度 跨学科知识转移 引文内容
下载PDF
基于多源知识融合的高校图书馆学科交叉测度研究
4
作者 马超 《图书情报导刊》 2022年第6期24-31,共8页
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支持和服务场所,为了能给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创作过程中提供研究方法引导,使其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方法的借鉴和使用时更加合理有据,通过获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学科文本数据,构建学科术语本体并进行多源... 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支持和服务场所,为了能给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创作过程中提供研究方法引导,使其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方法的借鉴和使用时更加合理有据,通过获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学科文本数据,构建学科术语本体并进行多源知识融合,采用Web互信息算法(Web-PMI)计算不同学科术语本体之间的交叉程度以更加准确地探究学科交叉规律,为不同学科之间方法的借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多源知识融合 本体 学科交叉测度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的交叉研究评价:以首都师范大学交叉项目评估为例
5
作者 李娟 刘倩 +1 位作者 时骥 唐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1-29,共9页
基于香农多样性指数、Rao-Stirling多样性指标和学科间相似度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交叉研究评价的学科交叉测度,对首都师范大学21个团队在2019—2022年承担的交叉研究项目进行评估,探索构建适应学科发展需求的交叉研究评价手段。
关键词 多样性指标 学科交叉测度 交叉研究评价
下载PDF
面向科学与技术的交叉领域研究--概念内涵、测度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虹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目的/意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融合是前沿创新突破的重要生长点。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国内外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本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科学领域内部交叉、技术领域内部交叉、科学—技术领域间交叉3种交叉类型,梳理交... [目的/意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融合是前沿创新突破的重要生长点。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国内外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本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科学领域内部交叉、技术领域内部交叉、科学—技术领域间交叉3种交叉类型,梳理交叉领域的概念关系及其内涵,立足计量学与内容挖掘视角,细致阐释交叉领域的测度方法。[结果/结论]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交叉领域研究的概念关系与测度方法框架,从3个方面总结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基于科技报告、专著、标准、论文、专利等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交叉研究,综合3种类型交叉的全局分析,基于交叉领域的前沿创新方向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技术交叉 跨学科 跨领域 交叉融合 交叉测度
下载PDF
中国学科目录视域下的学者跨学科合作交叉测度与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7
作者 霍朝光 韩粤吉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目的/意义]学者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学者跨学科交叉测度是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鉴于现有研究从学者发文和引文跨学科性等方面进行学者学科交叉测度的不足,提出从学者跨学科合作关系这一... [目的/意义]学者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学者跨学科交叉测度是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鉴于现有研究从学者发文和引文跨学科性等方面进行学者学科交叉测度的不足,提出从学者跨学科合作关系这一新视角对学者进行学科交叉测度。[方法/过程]在将作者进行跨语言对齐和中英文研究整合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学科目录和院系设置体系,对学者所在学科进行标识,并构建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学科合作丰富度、均衡度、差异度三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多样性测度指标,提出跨学科合作强度和密度两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凝聚性测度指标。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关联作者的中英文数据,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利用上述指标对学者跨学科合作交叉情况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度学者跨学科合作情况,提出的跨学科合作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是对跨学科测度研究的有效补充,对于了解学者跨学科合作的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合作网络 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合作测度 交叉测度指标 中国人民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货币错配:部门层面的交叉测度 被引量:8
8
作者 朱超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43,共10页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测度货币错配指标体系的演变进程,提出综合货币错配绝对量指标,并用该指标测度中国总体货币错配,而且将经济体分解至公共部门、银行部门、公司部门、居民部门进行部门层面间的交叉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测度货币错配指标体系的演变进程,提出综合货币错配绝对量指标,并用该指标测度中国总体货币错配,而且将经济体分解至公共部门、银行部门、公司部门、居民部门进行部门层面间的交叉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净外币资产型的货币错配,并已经造成巨大损失。部门之间交叉程度不高,货币错配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79%)和银行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错配 测度模型 部门层面 交叉测度
原文传递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研究主题学科交叉测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菡 王晓光 王依蒙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9-109,共11页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主题是多学科知识碰撞融合的产物,识别和测度学科交叉主题对于理解学科知识流转过程、发现新的学科生长点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在复杂网络视角下,基于研究主题的论文引证关系和学科引用网络结构,综合考察研究主题... [目的/意义]学科交叉主题是多学科知识碰撞融合的产物,识别和测度学科交叉主题对于理解学科知识流转过程、发现新的学科生长点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在复杂网络视角下,基于研究主题的论文引证关系和学科引用网络结构,综合考察研究主题的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凝聚性,提出一种新的学科交叉测度指标——TIc指标,并通过图书情报学科SSCI来源期刊近20年的论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TIc指标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TIc指标能通过学科领域下研究主题的学科交叉属性揭示学科整体的学科交叉态势,也能通过多样性和凝聚性两个维度特征揭示微观主题的多学科知识融合程度,是现有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的有效补充。此外,TIc指标能识别最具学科交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对于相关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科研决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测度 学科多样性 学科凝聚性 TIc指标
原文传递
追溯科学融合的历史轨迹:AIGC赋能交叉科学测度研究
10
作者 刘江峰 张冉 +1 位作者 王东波 裴雷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150,共14页
[目的/意义]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改变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范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潮流,为从文本深层语义特征角度量化计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使用ChatGPT模型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进行... [目的/意义]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改变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范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潮流,为从文本深层语义特征角度量化计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使用ChatGPT模型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进行学科判别,基于小样本学习识别模型预测结果中的学科名知识实体,从期刊知识分散分布视角衡量多学科候选分类问题,将判别结果与文献所属期刊对应学科作比较分析,提出跨学科丰富度、跨学科密切度、主体度等指标结合跨学科度的跨学科性量化研究。[结果/结论]围绕AIGC赋能交叉科学测度研究,从学科归属问题的判断、生成式模型答案集中学科名的抽取、多学科候选问题的赋权、交叉科学内容性度量指标等几方面提出一套研究框架方法,实现从内容角度充分利用AIGC赋能社会科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各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大语言模型 交叉科学测度 布拉德福定律 人文社会科学 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ESI数据的学科交叉宏观态势测度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红丽 张自然 +1 位作者 叶佳鑫 平晓亚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意义】为了对学科交叉宏观态势进一步把握,基于ESI已有的学科分类,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测度方法。【方法/过程】借鉴相关研究,本文以ESI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学科论文标题建立的标题词表为入口,提取词表之间的重叠词序列并计... 【目的/意义】为了对学科交叉宏观态势进一步把握,基于ESI已有的学科分类,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测度方法。【方法/过程】借鉴相关研究,本文以ESI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学科论文标题建立的标题词表为入口,提取词表之间的重叠词序列并计算其相关关系,提出测度方法并对测度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分析学科交叉宏观态势。【结果/结论】根据得到的学科交叉矩阵和学科交叉趋势图显示学科交叉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学科交叉情况又有很大差异且出现学科交叉集群现象。本文所提测度方法从横纵两个角度分析从而得到计量结果,该方法可以精确对比各学科交叉程度,准确把握学科交叉整体态势。【创新/局限】在标题词表重叠词序列提取的基础上,结合词频分析方法计算重叠词序列的相关性,并以此来表示不同学科的交叉程度,从而在宏观层面对学科交叉态势进行测度。不足之处在于,仅选取ESI高被引数据进行分析,有可能会对学科内新兴的研究方向有所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宏观态势 ESI高被引论文 学科交叉测度 学科交叉集群
原文传递
科研论文合作在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良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4,共5页
利用跨学科测度指标,对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收录的生物传感器等8个领域的无合作文章、国内合作文章和国际合作文章的跨学科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计算、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跨学科指标仅与该领域的特点有关,而与领域文章的不同合... 利用跨学科测度指标,对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收录的生物传感器等8个领域的无合作文章、国内合作文章和国际合作文章的跨学科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计算、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跨学科指标仅与该领域的特点有关,而与领域文章的不同合作类型关系不大,科研论文合作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多学科 学科交叉度跨学科测度指标科研论文合作
下载PDF
混合型概率犹豫模糊熵和交叉熵测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冰 韩冰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554,共9页
针对已有概率犹豫模糊熵测度构造复杂、区分能力弱等缺点,提出一种混合型概率犹豫模糊熵测度.混合型熵测度能够综合反映概率犹豫模糊元所具有的个体不确定性和整体不确定性,具有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区分能力强等优势.在概率犹豫模... 针对已有概率犹豫模糊熵测度构造复杂、区分能力弱等缺点,提出一种混合型概率犹豫模糊熵测度.混合型熵测度能够综合反映概率犹豫模糊元所具有的个体不确定性和整体不确定性,具有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区分能力强等优势.在概率犹豫模糊元规范化的基础上,基于混合型熵测度的构造理念所设计的混合型交叉熵测度,能够克服已有交叉熵测度的设计缺陷,综合反映两个概率犹豫模糊元之间的个体区分度和整体区分度,且具有自然的对称性.基于混合型熵测度和交叉熵测度,进一步设计概率犹豫模糊环境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无人机集群作战效能评估.数值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型概率犹豫模糊熵和交叉熵测度能够成对设计,互为印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犹豫模糊集 概率犹豫模糊元 测度 交叉测度 作战效能评估
原文传递
A Method of Precision Testing Relative Relation of Space Points and Its Application
14
作者 田林亚 李鹏 夏开旺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In response to the high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recision test, presenting a method of testing relative relation of space points was studied. The spatial-coordinate test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high prec... In response to the high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recision test, presenting a method of testing relative relation of space points was studied. The spatial-coordinate test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high precision theodolites and horizontal staff. The related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the use of the space intersection and the precision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error of baselin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radar-development base, the relative relation of space points was implemented by using electronic theodolite and horizontal staff, which can be easily operated. Furthermore, it can be conveniently used to test small areas where the instruments are difficult to be installed and for high industrial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test. The test results can fully meet the strict industrial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DOLITE horizontal staff testing system space intersection
下载PDF
学科交叉研究的演化阶段特征分析——以医学信息学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操玉杰 毛进 +2 位作者 潘荣清 巴志超 李纲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目的】探究学科交叉研究的演化阶段特征。【方法】以医学信息学为示例学科交叉领域进行演化阶段划分,进而从知识引入和知识产出两方面分析学科交叉度特征,研究知识产出的共词网络结构变化,深度揭示该学科交叉领域的不同演化阶段特征... 【目的】探究学科交叉研究的演化阶段特征。【方法】以医学信息学为示例学科交叉领域进行演化阶段划分,进而从知识引入和知识产出两方面分析学科交叉度特征,研究知识产出的共词网络结构变化,深度揭示该学科交叉领域的不同演化阶段特征。【结果】医学信息学的萌芽期、发展期和稳定期表现出不同的学科交叉度和共词网络结构特征。在稳定期,知识生长激增的同时伴随着知识内化过程,且知识产出的专业度提升。【局限】学科交叉领域样本有待扩充以总结出一般性规律。【结论】学科交叉研究表现出的阶段特征是学科交叉领域发展过程中多学科知识引入与知识产出导致的客观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研究 学科交叉测度 共词网络 知识融合 知识内化
原文传递
学科交叉研究的现存问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索传军 肖玥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52,共9页
[目的/意义]在总结“学术交叉研究测度与评价”沙龙主要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科交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学科交叉基本概念、学科分类标准、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因与目的及测度方法... [目的/意义]在总结“学术交叉研究测度与评价”沙龙主要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科交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学科交叉基本概念、学科分类标准、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因与目的及测度方法为主题,对沙龙主要内容进行述评,展示学科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有待探索的问题。[结果/结论]当前研究一是缺乏对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动因和目的的深刻认识和探索;二是现有学科交叉测度研究所依据的要素或属性较为单一化和形式化,对学科交叉研究活动过程的分析仍不透彻。未来研究应以学科交叉研究活动本身为对象,在重点分析和描述学科交叉活动的动力机制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测度与评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 交叉研究 交叉测度 交叉研究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犹豫模糊元最小公倍数拓展法及模糊熵的双边概率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戚筱雯 张俊岭 梁昌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43-2257,共15页
双边概率语言术语集能在高度不确定性决策环境下更细致完整地刻画决策者复杂评价信息,其决策理论与方法亟需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具有双层评价指标结构且权重未知的典型复杂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更具实际适应性的双边概率语言科学决策方法.首... 双边概率语言术语集能在高度不确定性决策环境下更细致完整地刻画决策者复杂评价信息,其决策理论与方法亟需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具有双层评价指标结构且权重未知的典型复杂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更具实际适应性的双边概率语言科学决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最小公倍数的犹豫模糊元拓展法以避免主观态度假设等限制及相应潜在信息扭曲,并藉此定义了双边概率语言距离测度、熵和相对熵测度.其次,利用熵和交叉熵开发二级指标的客观权重确定模型,并引入BWM方法来确定一级指标的主观权重.进一步,基于上述方法与模型构建了面向双层评价指标结构决策问题的双边概率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最后,可持续供应商选择案例研究与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研决策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概率语言术语集 距离测度 测度 交叉测度 可持续供应商选择
原文传递
基于犹豫模糊语言EDAS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铮 刘虎沉 《模糊系统与数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针对传统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方法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下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犹豫模糊语言集和平均解距离评价(EDAS)方法的改进FMEA模型。首先,为了准确表达专家判断的犹豫性与不确定性,采用犹豫模糊语言集表征失效模式风险评... 针对传统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方法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下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犹豫模糊语言集和平均解距离评价(EDAS)方法的改进FMEA模型。首先,为了准确表达专家判断的犹豫性与不确定性,采用犹豫模糊语言集表征失效模式风险评价信息;其次,考虑风险因子的个体效应和风险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运用信息熵及交叉熵测度方法确定风险因子权重;再次,采用犹豫模糊语言EDAS方法对失效模式进行风险排序,从而识别出关键失效模式。最后,通过去哪儿网网络营销案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犹豫模糊语言集 信息熵 交叉测度 EDAS
原文传递
Theoretical study on cross sensitivity of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 affected by double and triple external variables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彬彬 赵明富 +3 位作者 王少飞 周晓军 黄德翼 曹雪梅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1年第5期358-362,共5页
In this work,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FBG when it is affected by double external variables (temperature and transverse pressure) and triple external variables (temperature, axial strain and transverse pressure) is de... In this work,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FBG when it is affected by double external variables (temperature and transverse pressure) and triple external variables (temperature, axial strain and transverse pressure) is deduced,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cross sensitivity would change in a certain regulation with the external effects and fiber parameters. At the same time,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re put forwar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Bragg gratings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he coupling effect of vertical velocity on latent heat flux
20
作者 CHEN JinBei HU YinQiao +1 位作者 Lü ShiHua YU Y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684-692,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cross coupling theorem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latent heat flux comprises two components, a vertical humidity gradient flux and a coupling flux of vertical velocity. In this paper, observational da... According to the cross coupling theorem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latent heat flux comprises two components, a vertical humidity gradient flux and a coupling flux of vertical velocity. In this paper, observational data are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and analyze the coupling effect of vertical velocity on latent heat flux.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presence of a coupling zero-effect height. When the observational level exceeds or underlies the coupling zero-effect height, the coupling effect suppresses or enhances the latent heat flux, respectively. Above the heterogeneous terrain in the experimental region, the overal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stimated and the observed latent heat fluxes decreases from 27% to 2% (for ascending flow) and from 47% to 28% (for descending flow), after compensating for gradient flux. The coupling theorem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is well validated by our analysis, supporting a role for experimental datasets in unraveling the mysteries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ASL) turbulent transport latent heat flux vertical velocity CROSS-COUP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