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髁闭合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
作者 明新堂 明新月 +1 位作者 明新杰 明新涛 《中医正骨》 2001年第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经外髁闭合交叉穿针固定 儿童 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2
作者 徐洪明 牟光旭 徐清春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交叉穿针固定 治疗
下载PDF
交叉穿针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贻忠 田玉鹏 王旭东 《中医正骨》 2001年第5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交叉穿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平行穿针与交叉穿针加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比较
4
作者 蒙赤明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960-961,共2页
目的对比平行穿针与交叉穿针加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 4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0例,分别采用交叉穿针与平行穿针加张力带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 目的对比平行穿针与交叉穿针加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 4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0例,分别采用交叉穿针与平行穿针加张力带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按李稔生等标准,对照组优12例,良8例,可2例,观察组分别为11例、8例、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发生肘内翻1例,对照组发生肘内翻2例,尺神经损伤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行穿针及交叉穿针加"8"字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有较好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平行穿固定 交叉穿固定 张力带固定 儿童
下载PDF
两种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曾远 郑臣校 陈嘉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穿针固定和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外侧穿针组(18例)和交叉穿针组(16例)。外侧穿针组采用经... 目的比较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穿针固定和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外侧穿针组(18例)和交叉穿针组(16例)。外侧穿针组采用经皮外侧穿针固定治疗,交叉穿针组采用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次数、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骨折稳定性和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结果外侧穿针组手术时间、正位透视次数及侧位透视次数分别为(47.44±9.02)min、(4.28±1.02)次、(3.67±0.77)次,与交叉穿针组的(48.13±9.80)min、(4.38±0.96)次、(3.69±0.79)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外侧穿针组Flynn肘关节功能与交叉穿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外侧穿针组Flynn肘关节功能与交叉穿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穿针组尺神经损伤发生率为5.56%,低于交叉穿针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穿针组骨折再移位发生率与交叉穿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经皮外侧穿针固定能减少尺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是增加骨折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外侧穿固定 交叉穿针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Gartland Ⅱ/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失败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意义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应忠 杨彩玲 +3 位作者 徐娅 马清泉 曹伟 张炳楠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6期156-159,175,共5页
目的分析对肱骨髁上骨折Ⅱ/Ⅲ型患儿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 目的分析对肱骨髁上骨折Ⅱ/Ⅲ型患儿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疗效对比可见观察组相对更高,肘关节携带角丢失及屈伸功能丢失、肘关节屈伸活动及RO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可见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Ⅱ/Ⅲ型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固定 切开复位交叉穿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