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象限龈下刮治临床疗效观察及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的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洪利 郭燕军 林晓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和对照组30例(上下半口刮治组),测量术前及术后1、2、6周临床指标...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和对照组30例(上下半口刮治组),测量术前及术后1、2、6周临床指标,比较2组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及复诊意愿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术后1、2周临床指标PD、SBI、BOP差异显著(P<0.05),AL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2组各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疗效患者满意度和复诊意愿指数在1、2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象限刮治是一种短时、高效、经济、患者满意度高、复诊意愿强烈的牙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象限龈下刮治 慢性牙周炎 患者满意度 复诊意愿指数
下载PDF
交叉象限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对龈沟液IL-2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佳佳 刘明朋 +3 位作者 靳赢 刘迪昕 方絮 林晓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不同时期龈沟液中IL-27的浓度,探讨IL-27在牙周炎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交叉象限刮治)和B组(上、下半口刮治),每组30例,...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不同时期龈沟液中IL-27的浓度,探讨IL-27在牙周炎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交叉象限刮治)和B组(上、下半口刮治),每组30例,另选牙周健康者30例为C组(对照组)。A组和B组于基线和治疗后1、2、3周分别取样,记录每例患者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ELISA法检测龈沟液IL-27的浓度。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第2、3周,A、B 2组的PD、AL、BI、PLI均有明显改善,各分组象限与基线比较IL-27浓度均升高,而A组PD、AL、BI及IL-27浓度的变化较B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3周各分组象限IL-27浓度与C组无显著差异。IL-27浓度与PD、AL、BI、PLI呈负相关。结论:龈沟液IL-27可作为牙周病防治及疗效评估的潜在靶分子,交叉象限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相比,短期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沟液 IL-27 交叉象限龈下刮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