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免疫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庄丽碧 林小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5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免疫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应用于血小板输注,对其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2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观察血小板免疫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应用于血小板输注,对其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2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对照组给予常规同型血小板输注,观察组采用固相凝固法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检测,依据检测结果,PAIg检测阴性患者给予同型血小板输注,PAIg检测阳性患者行交叉配型后,选择相容血小板输注,对比两组血小板输注前、输注1 h、24 h后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输注1 h、24 h后观察组PCT、PDW、MPV、PLT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血小板输注1 h、24 h后CCI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输注1 h、24 h后观察组TT、PT、APTT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观察组输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寒战、皮疹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小板PAIg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可有效改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状态,调节机体凝血功能,提高输注有效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抗体 血小板 交叉配型 固相凝固法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检及血小板交叉配型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作听 洪俊英 +2 位作者 陈钦宏 何彬彬 陶志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的调查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血小板交叉不合实际发生率。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分别比较160名有输血史的随机血小板输注患者(作为实验组)和160名无输血史的随机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以及实验组... 目的调查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血小板交叉不合实际发生率。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分别比较160名有输血史的随机血小板输注患者(作为实验组)和160名无输血史的随机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以及实验组中血小板抗体阳体患者和血小板抗体性阴性患者的临床血小板交叉不合实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4%(71/160)和16.3%(26/1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血小板交叉不合总体发生率为5.0%(8/160),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和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临床血小板交叉不合发生率分别为9.0%(7/71)和0(0/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输血次数<5次和输血次数≥5次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0%(18/62)和54.1%(53/98)。结论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交叉不合临床实际发生率并不低,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交叉配型工作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交叉配型
下载PDF
血小板交叉配型在免疫性输注无效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元 蒋敏 +5 位作者 李勇 张健 林春艳 胡佩璐 成婧 王雪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经血小板交叉配型后的输注效果。方法用全自动血型仪,采用固相抗体检测法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经血小板交叉配型后的输注效果。方法用全自动血型仪,采用固相抗体检测法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与妊娠史、输血史相关,对产生抗体的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后,24h CCI>4.5者为86.7%。结论对于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在保证同型输注的基础上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可以极大的提高血小板输注效率,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交叉配型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小板交叉配型对改善血小板输注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莹 黎敏 +1 位作者 谢元芳 鲍聿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交叉配型 血小板增加修正值 血小板输注疗效
下载PDF
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红 唐绮 +2 位作者 李国良 吴欣欣 刘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959-9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配合性输注的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固相凝集法。比较24例患者随机输注及配合性输注后的输注效果(有效输注率及24hCC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的配合性输注...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配合性输注的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固相凝集法。比较24例患者随机输注及配合性输注后的输注效果(有效输注率及24hCC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的配合性输注后其有效输注率为91.67%,其24hCCI平均值为4764.08±429.91;而12例随机输注组的有效输注率及24hCCI平均值分别为8.33%和1335.08±1084.82。两个组别间的有效输注率及24hCCI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免疫因素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可以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并提高其输注效果,从而提升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交叉配型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流式细胞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嘉励 邓晶 +4 位作者 徐秀章 丁浩强 陈扬凯 邵媛 叶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灵敏度更高的流式细胞血小板交叉配型(Flow-XM)的试验方法。方法对104名临床血小板输注>3次的患者作Flow-XM试验,同时采用经典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NIH-CDC)方法作对照,比较2种方法的试验结果。结果血小板阳... 目的建立检测灵敏度更高的流式细胞血小板交叉配型(Flow-XM)的试验方法。方法对104名临床血小板输注>3次的患者作Flow-XM试验,同时采用经典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NIH-CDC)方法作对照,比较2种方法的试验结果。结果血小板阳性检出率,Flow-XM试验为60.58%(63/104),NIH-CDC试验为26.92%(28/104)(P<0.01)。结论 Flow-XM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对原始结果全程质控,可使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实现了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型 相关抗体 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 HLA抗体 灵敏度 输注无效 血小板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分布特征及其对交叉配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敬媛媛 王洁 +3 位作者 刘娜 王东梅 李冬妹 贾延军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性及其对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免疫性PTR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的患者910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血清中的HLA抗体和HPA抗体,计算交叉配型患者的配血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血相合供者百分率以确定其找到相合供者的难易程度。结果 910例PTR患者中,HLA/HPA抗体的总体发生率为34.4%。女性(48.5%比22.2%)、生育史(52.0%比35.6%)和年龄偏大[(51.5±18.5)岁比(44.4±21.5)岁]是抗体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疾病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 <0.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抗体发生率最低(15.2%),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抗体发生率最高(51.9%)。在抗体阳性患者中,单一HLA抗体、单一HPA抗体和HLA+HPA抗体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6.9%和16.0%。HPA抗体中最多的是针对糖蛋白GPⅡb/Ⅲa的抗体,占41.7%,其次为抗Ⅱb/Ⅲa+Ⅰa/Ⅱa的抗体(24.3%),有11.7%和7.8%的患者产生了针对Ⅰa/Ⅱa和Ⅰb/Ⅸ的抗体。单一HLA抗体阳性、HLA+HPA抗体阳性患者的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明显低于单一HPA抗体阳性患者。HLA抗体的强度与交叉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呈负相关,抗体水平越高,找到相合供者的难度越大。结论 女性、有生育史和年龄偏大将增加抗体发生的危险性。HLA抗体是导致免疫学PTR的主要因素,HLA抗体对交叉配血的影响高于HPA抗体,HLA抗体的强度对交叉配血也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 血小板交叉配型
下载PDF
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结果及与肾移植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涛 廖贵益 +4 位作者 许伟 程越 胡海亮 张循善 卞茂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04-1707,共4页
回顾性分析同期完成的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CDC)交叉配型实验检测结果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内在关系。尸体供肾移植组术前CDC检测结果相对于活体供肾移植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发... 回顾性分析同期完成的尸体与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微量淋巴细胞毒(CDC)交叉配型实验检测结果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内在关系。尸体供肾移植组术前CDC检测结果相对于活体供肾移植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发生率,尸体供肾移植组显著高于活体供肾移植组(P<0.05)。移植后在出现受者死亡/肾丢失、排斥反应/延迟恢复以及肺部感染这些不良事件时,尸体供肾移植组CDC检测结果在9%以上或者活体供肾移植组在4%以上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临床不良事件,两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都应尽可能的选择术前CDC检测结果偏低的受者进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肾 尸体供肾 不良事件 交叉配型 肾移植
下载PDF
虚拟交叉配型在高致敏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小鹏 王长希 +3 位作者 何晓顺 陈立中 刘龙山 傅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虚拟交叉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高致敏患者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分析抗体特异性,指定可接受的HLA抗原错配,并把指定结果与供者的HLA分型比较,预测交叉配型结果(虚拟交叉配型,VXM)。将... 【目的】探讨虚拟交叉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高致敏患者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分析抗体特异性,指定可接受的HLA抗原错配,并把指定结果与供者的HLA分型比较,预测交叉配型结果(虚拟交叉配型,VXM)。将VXM结果与术前T、B淋巴细胞交叉配型(TBXM)结果比较。【结果】41例(80.4%)患者VXM和TBXM结果一致;15例均为阳性,26例均为阴性(A组)。10例患者结果不一致,VXM-/TBXM+4例;VXM+/TBXM-6例(B组)。A、B组患者行肾移植术,A组1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B组患者3例发生AHR;两组AHR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2)。VXM阴性患者TBXM阴性的可能性为86.7%。【结论】应用VXM能够显著降低高致敏受者AHR发病率,在选择具有可接受错配的供肾时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HLA抗体 虚拟交叉配型
下载PDF
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对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龙泉 傅梅 吴国英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目的对血液病患者实施血小板抗体筛选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输注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固相凝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首先对血小板阳性... 目的对血液病患者实施血小板抗体筛选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输注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固相凝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首先对血小板阳性率和输血次数进行分析,然后对血小板抗体的筛查和血小板输注的效果进行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输注同型血小板,研究组:检测后血小板为阴性的患者输注同型血小板,抗体检查为阳性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选择相合的血小板输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1 h,24 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来评价两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对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 90例患者中14例(15.6%)发现患者血小板抗体为阳性,且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P<0.05)。血小板抗体阴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90.8%,血小板抗体阳组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输注血小板1 h和24 h后,其CC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血液病的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同时对阳性结果进行交叉配血,有利于了解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情况,可避免或减少同种免疫反应,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保证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筛选 交叉配型 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效果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在血小板交叉配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晓琳 陈玫 +2 位作者 叶萍 于卫建 刘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MASPAT 血小板 交叉配型
下载PDF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陈晓军 孙景春 +1 位作者 段生宝 聂荣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期143-144,共2页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尤其是严重出血,危及生命时,血小板输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在临床上的使用日益普及。但是我国血小板输注无效频繁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在多次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尤其是严重出血,危及生命时,血小板输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在临床上的使用日益普及。但是我国血小板输注无效频繁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在多次输注血小板后可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并且随着血小板输注量及输注次数的增加,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机会随之增加。对已产生抗体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交叉配型 患者 应用 有效治疗 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血小板交叉配型和基因分型在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金华 李剑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2种方法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技术,以输注24 h后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为指标,对比评估43名免疫性血... 目的评估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2种方法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技术,以输注24 h后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为指标,对比评估43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43例血小板输注无效中,7例血小板抗原基因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100%,24 h PPR(34.24±6.59)%,24 h CCI为9.10±2.11;25例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92%(23/25),24 h PPR(32.43±7.50)%,24h CCI 9.18±2.82;11例随机血小板输注中,输注有效率27.3%(3/11),24 h PPR(16.45±9.37)%,24 h CCI 3.45±1.72。结论排除非免疫性因素及部分免疫因素,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是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首选措施,血小板交叉配合次之,二者均可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提升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交叉配型 血小板基因分型 血小板恢复百分率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
下载PDF
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在血小板临床输注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荷香 贺晨 +3 位作者 张艳 刘晟 刘孟黎 王睿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交叉配型 血小板 临床输注 血型抗原
下载PDF
血小板抗体筛选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艳春 韦庆文 肖庆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7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选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在临床的应用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84例临床输注血小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输注血小板,研究组患者输注前检测血小板抗体...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选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在临床的应用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84例临床输注血小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输注血小板,研究组患者输注前检测血小板抗体,抗体阴性患者给予常规输注血小板,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给予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血小板,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输注有效率为91.4%,研究组输注有效率为95.5%,两组患者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注后1 h及24 h CCI为9.6±1.8和7.2±1.6,对照组输注后1 h及24 h CCI为8.9±1.9和6.1±1.4,研究组输注后1 h及24 h CC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前常规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进行交叉配型能够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抗体 交叉配型 CCI
下载PDF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韩日成 张家明 +2 位作者 陈锦艳 黎阳 卢粤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95例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通过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评价阳性及阴性患者1 h和24 h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对输注效果的影...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95例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通过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评价阳性及阴性患者1 h和24 h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对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3.7%(32/95),其中HLA-I抗体27例;HPA抗体1例,HLA-I+HPA抗体4例;39例患者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无效输注率为41.1%(39/95)。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1 h和24 h的CCI值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率(78.1%)明显高于阴性患者(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87.5%)与未配型组(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密切相关,血小板交叉配型可减少同种免疫反应,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交叉配型对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交叉配型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在血小板交叉配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玲玲 谭清凤 《浙江预防医学》 2003年第6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血小板交叉配型 临床应用 临床输血 血小板同种抗体 筛检
下载PDF
血小板抗体检测结合交叉配型输注对白血病患儿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琴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9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白血病患儿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进行输血治疗时,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白血病患儿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进行输血治疗时,对照组患儿直接采取血小板输注,而配型组患儿则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而后再选择相容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小板板计数增加指数、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再次输注的时间间隔、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配型组在血小板输注1 h和24 h后的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配型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00%(P<0.05);配型组患儿再次输注的时间间隔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输注24 h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输注前均有所缩短,且配型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配型组患儿输注24 h后的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容积(P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儿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输注,可以提高输注有效率,延长再次输注的间隔,改善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检测 交叉配型 白血病 凝血功能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血小板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宝友 张孟尚 王登峰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6期65-65,共1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解决免疫性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作用。方法对80例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采用固相凝集法筛查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一步对有免疫性抗体的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找到配合型或适合型的供者血小板输给患者... 目的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解决免疫性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作用。方法对80例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采用固相凝集法筛查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一步对有免疫性抗体的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找到配合型或适合型的供者血小板输给患者。结果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血小板抗体的总检出率为45%(36/80),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36例患者与供者做血小板配型,并输注配合型血小板悬液后,有效率为89%(32/36)。1例脾肿大、2例发烧、1例原因不明的PTR患者,输用配合型或适合型血小板后,而再次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无效率为11%(4/36)。结论血小板交叉配型在血小板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作用明显,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开展血小板交叉配型,但对有脾肿大、DIC、发烧情况下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性引起的PTR患者)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交叉配型 无效输注 作用
下载PDF
1例抗-cE、抗-Fyb联合抗体检测的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指导临床输血策略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惠敏 吴惠强 +1 位作者 成江燕 黎洁华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1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1例抗-cE、抗-Fyb联合抗体检测的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指导临床输血策略的价值。方法:对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的1例标本的ABO、Rh、Kidd、Duffy血型进行鉴定,并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方法及盐水法鉴定抗体类型及筛选抗体,使用间接抗球... 目的:探讨1例抗-cE、抗-Fyb联合抗体检测的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指导临床输血策略的价值。方法:对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的1例标本的ABO、Rh、Kidd、Duffy血型进行鉴定,并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方法及盐水法鉴定抗体类型及筛选抗体,使用间接抗球蛋白、凝聚酰胺、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统计结果,并分析对临床输血策略的指导价值。结果:经血型鉴定发现患者血型为O型血,采用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发现标本Duffy和Kidd血型基因分别为Fy(a+b-)、JK(a-b+);结合抗体筛查、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发现血清中存在IgG-Fyb、IgG-E、IgG-c、IgG-JKa抗体,在临床中可筛选以上4种抗原阴性者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后进行输血治疗。结论:临床应明确鉴定思路对复杂不规则抗体进行有效鉴定,结合实验室多种技术与方法,选择与患者血型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治疗,可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E 抗-Fyb 抗体检测 交叉配型试验 临床输血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