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叶小纲五部声乐交响作品之音高结构分析 |
张宝华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7 |
1
|
|
2
|
论中国当代交响作品中的民族性 |
武雅蓉
|
《黄河之声》
|
2011 |
2
|
|
3
|
今乐传古韵 曲意达诗情——姚盛昌教授“交响作品音乐会——神话与回声”述评 |
吴新伟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1
|
|
4
|
高度的抒情性与深沉的历史感——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与创作座谈会述评 |
李宝杰
叶明春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5
|
对笛子与交响乐队作品《苍》中现代音乐元素的理解及演绎 |
唐俊乔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6
|
富有民族文化根基的主题提炼——以永儒布《交响乐作品六首》为例 |
高婀娜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7
|
富有灵性的多声部写作技巧——以永儒布《交响乐作品六首》为例 |
高婀娜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4 |
2
|
|
8
|
宝剑锋自磨砺出——听“那少承云南民族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有感 |
陈勇
|
《民族艺术研究》
|
2004 |
1
|
|
9
|
不拘一格的体裁与结构布局特点——以永儒布《交响乐作品六首》为例 |
陈锐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0
|
交响的诠释与诠释的交响——读冯斗南《郭祖荣交响乐作品选诠释》 |
宋瑾
|
《福建艺术》
|
2005 |
1
|
|
11
|
中国交响乐作品中的中提琴作用及其演奏技法 |
兰燕
|
《戏剧之家》
|
2020 |
1
|
|
12
|
心系三湘、情动四水——论孟勇交响乐作品《湘江》和《日出东山》的三重结构 |
李敬民
|
《创作与评论》
|
2016 |
1
|
|
13
|
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结构形态的创新探索——以《“和毅庄诚”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作品为例 |
魏莲
|
《音乐探索》
CSSCI
|
2012 |
0 |
|
14
|
小议“四两拨千斤”——听“中国序曲——中国交响作品音乐会”有感 |
刘健
|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5
|
草原音声在鹭岛——厦门爱乐乐团的一场“中国交响作品音乐会” |
卢广瑞
|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6
|
创辟性融合 倾情性诠释——听“‘岭南风’——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有感 |
王珂琳
|
《北方音乐》
|
2011 |
0 |
|
17
|
蒙古族风格交响乐作品中的审美观 |
何一波
宋生贵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大管在交响乐作品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
常小川
|
《北方音乐》
|
2015 |
1
|
|
19
|
乐有哲理方动人——读冯斗南《郭祖荣交响乐作品选诠释》 |
孙星群
|
《福建艺术》
|
2005 |
1
|
|
20
|
交响乐作品在铜管乐器中的使用和创新 |
袁野
|
《民族音乐》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