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响组曲《黄河壁画》第二乐章《新开花调—无穷动》复调创作技法分析
1
作者 张志海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期17-18,共2页
交响组曲《黄河壁画》是2013年王西麟先生应山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委约而创作的一部充满地方风俗性交响组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黄河壁画》第二乐章的复调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模仿复调、对比复调、以及复调思维技法创... 交响组曲《黄河壁画》是2013年王西麟先生应山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委约而创作的一部充满地方风俗性交响组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黄河壁画》第二乐章的复调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模仿复调、对比复调、以及复调思维技法创新等。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复调技术分析,旨在窥探作曲家多样化、高频率运用传统复调与复调扩展创新技术对作品交响性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西麟 交响组曲《黄河壁画》第二乐章《新开花调—无穷动》 复调技法 风俗交响性思维结合
下载PDF
简朴、内省、严密——析勃拉姆斯与他的音乐风格 被引量:4
2
作者 薛军 《歌海》 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
勃拉姆斯是个内心担负着过去的人,对那个时代音乐的危机表现出高度敏感性。他看到了这个社会深层的精神危机,企图借助巴赫与贝多芬等大师来挽救这个社会。勃拉姆斯多以理智冷静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哲理性思辨突出。他以古典主义的理性... 勃拉姆斯是个内心担负着过去的人,对那个时代音乐的危机表现出高度敏感性。他看到了这个社会深层的精神危机,企图借助巴赫与贝多芬等大师来挽救这个社会。勃拉姆斯多以理智冷静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哲理性思辨突出。他以古典主义的理性思辨来约束当时过于泛滥的浪漫主义情感洪流,追求音乐内在的美,这其中体现出他严谨的交响性思维和慎密的逻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音乐本体 哲理思辨 交响性思维
下载PDF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恺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将试图从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承袭了他的前人对奏鸣曲式的贡献,同时又追求最有效的方法来承载他的... 本文将试图从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承袭了他的前人对奏鸣曲式的贡献,同时又追求最有效的方法来承载他的思想和感情。而在表现形式上又非常注重独奏乐器的音乐性与思想性。乐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方面,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特点 乐曲结构 交响性思维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普罗科菲耶夫的《亚里山大·涅夫斯基》及其《康塔塔》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5
4
作者 雷兴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0-24,共5页
康塔塔《亚里山大·涅夫斯基》是普罗科菲耶夫声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合唱音乐文献的经典之一。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了解作曲家在其中所运用的音乐创作技术和作品结构逻辑、合唱音乐交响化的过程,尤其探索康... 康塔塔《亚里山大·涅夫斯基》是普罗科菲耶夫声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合唱音乐文献的经典之一。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了解作曲家在其中所运用的音乐创作技术和作品结构逻辑、合唱音乐交响化的过程,尤其探索康塔塔这一古老声乐体裁在20世纪作曲家笔下的新的演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塔塔/20世纪音乐/交响性思维/结构逻辑
下载PDF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特征
5
作者 唐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5-176,共2页
贝多芬很好的继承了前人在奏鸣曲式方面的很多优点,然后结合自己的一些创作思想,创作了很多有名的乐章。笔者就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和手法以及小提琴演奏技法方面着手,分析该协奏曲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等相关的创作特点,由此... 贝多芬很好的继承了前人在奏鸣曲式方面的很多优点,然后结合自己的一些创作思想,创作了很多有名的乐章。笔者就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和手法以及小提琴演奏技法方面着手,分析该协奏曲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等相关的创作特点,由此总结出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贝多芬的这种交响性思维不仅在技巧上继承前人,而且还蕴含了他自己对音乐的想法和感情。所以D大调协奏曲的表达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与思想性,不仅形象千变万化、栩栩如生,规模盛大而且构思极为巧妙。在这些方面来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比起他的交响曲来说还是不相上下的,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特点 乐曲结构 交响性思维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6
作者 黄奕 《黄河之声》 2011年第10期18-19,共2页
本文将试图从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承袭了他的前人对奏鸣曲式的贡献,同时又追求最有效的方法来承载他的... 本文将试图从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承袭了他的前人对奏鸣曲式的贡献,同时又追求最有效的方法来承载他的思想和感情。而在表现形式上又非常注重独奏乐器的音乐性与思想性。乐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方面,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特点 乐曲结构 交响性思维 表现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