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闫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4-56,共3页
长期以来,在“对象实践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这种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以“交往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和方法论,就要求对... 长期以来,在“对象实践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这种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以“交往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和方法论,就要求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出富有创新性的“解构”和建设性的“建构”。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就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旨在从重“理论、规范”的灌输转向以“人”为本;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活动;从单一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论 以人为本 认识论
下载PDF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研究生生命教育路径转换
2
作者 王俊拴 王欣 《社科纵横》 201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生生命教育被重视程度还比较弱,并且存在一定困境,需要改变以往旧模式,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其有可能得到突破的一个新视角。以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内在关联性为切入点,利用... 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生生命教育被重视程度还比较弱,并且存在一定困境,需要改变以往旧模式,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其有可能得到突破的一个新视角。以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内在关联性为切入点,利用要素分析法,对研究生生命教育转换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是寻求此突破的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 研究生 生命教育
下载PDF
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三个前提
3
作者 闫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2年第3期7-10,共4页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虽然是根据时代要求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追根问底,这一理念毕竟只是停留在价值层面的、具有应然性特征的理论假设,从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演变成现实的教育事实,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着一条漫长...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虽然是根据时代要求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追根问底,这一理念毕竟只是停留在价值层面的、具有应然性特征的理论假设,从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演变成现实的教育事实,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着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调整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的改善是保证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维方式 管理
下载PDF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4
作者 孙蓉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0期186-187,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开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校园文明学习风气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实践教学中关于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针对交往...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开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校园文明学习风气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实践教学中关于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针对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实践 应用 策略
下载PDF
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闫艳 王秀阁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共4页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客体为中介的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着标明自身新意的独特属性,即多极主体性、双向建...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客体为中介的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着标明自身新意的独特属性,即多极主体性、双向建构性、平等对话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多极主体 双向建构 平等对话
原文传递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6
作者 张瑞云 赵安民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5期22-24,共3页
当前的中学师生关系整体上呈现出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平等,教师依然多采用权威者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往,师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和信任,情感交流淡漠等。面对这些情况,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 当前的中学师生关系整体上呈现出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平等,教师依然多采用权威者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往,师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和信任,情感交流淡漠等。面对这些情况,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它倡导师生之间的双主体地位,主张在交往活动中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情感培养,为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许多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 和谐师生关系
原文传递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7
7
作者 闫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3,共3页
长期以来,在“对象实践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这种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交往实践观”为我们解构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交... 长期以来,在“对象实践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这种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交往实践观”为我们解构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黎明新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 主体间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由丽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15-16,共2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解释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对象性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则构建了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为我们的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解释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对象性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了"人的失落"。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则构建了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为我们的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交往理论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