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伦理·交往规范・修养工夫:儒家“敬”观念的哲学意涵
1
作者 付粉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敬”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范畴,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的始终,从早期的畏怕恐惧到执事做人的态度,再到居敬涵养、敬义夹持,“敬”经历了一个人文化与仪式化辩证统一、外在化与内在化协调并进的演变过程,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充盈,成为基本的政治... “敬”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范畴,贯穿于儒家思想发展的始终,从早期的畏怕恐惧到执事做人的态度,再到居敬涵养、敬义夹持,“敬”经历了一个人文化与仪式化辩证统一、外在化与内在化协调并进的演变过程,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充盈,成为基本的政治规范、社会交往准则和修养工夫,彰显了儒家的价值理念、人文关切和实践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敬” 政治伦理 交往规范 修养工夫
下载PDF
区域网络、族群关系与交往规范——基于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田野经验的讨论 被引量:8
2
作者 段颖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以来自中国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地区的田野经验为基础,分析区域中多族群往来中所形成的交往规范,进而分析不同群体在区域"流动的地方性"中所形成弹性、灵活的族群关系、生存心态与实践策略,以期重绘理解区域社会体系复杂关联的... 以来自中国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地区的田野经验为基础,分析区域中多族群往来中所形成的交往规范,进而分析不同群体在区域"流动的地方性"中所形成弹性、灵活的族群关系、生存心态与实践策略,以期重绘理解区域社会体系复杂关联的动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东南亚 网络 族群交往规范
原文传递
互嵌、共现与突围:元宇宙场景下社会交往的新探索
3
作者 何文霞 《视听》 2023年第4期91-94,共4页
智能技术催生出虚实交互的社交新场景,人际交往也随之显现出新特征:交往主体变成人机交往,交往方式聚焦于持续“在场”,交往逻辑体现为情感联动下的互动需求。这种基于场景产生的交往新特征也对社交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体现在交往边界延... 智能技术催生出虚实交互的社交新场景,人际交往也随之显现出新特征:交往主体变成人机交往,交往方式聚焦于持续“在场”,交往逻辑体现为情感联动下的互动需求。这种基于场景产生的交往新特征也对社交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体现在交往边界延展、多元文化交融等方面。相对于以往的社交模式,元宇宙社交仍需警惕交往规范及适应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社会交往 交往规范
下载PDF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交往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成新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96,共2页
本文从社会交往的观念、手段、范围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交往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交往方式 网络交往 交往规范
下载PDF
人机协同下合作行为的发生机制与演变路径
5
作者 喻国明 陈雪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6,F0002,共12页
当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平均智能时,与其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淘汰平庸”的时代,不如说我们迎来了一个探索人与机器互相合作潜力的契机。人与机器相协作的现象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断迭代和相互作用的背景下自然发生的趋势。通过梳理人类合... 当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平均智能时,与其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淘汰平庸”的时代,不如说我们迎来了一个探索人与机器互相合作潜力的契机。人与机器相协作的现象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不断迭代和相互作用的背景下自然发生的趋势。通过梳理人类合作行为从闭合到开放的演变历程,探析人机协同的起源与发生机制,揭示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态势感知在建立高效合作行为中的关键作用,并且进一步探讨人与机器合作的动因及人们接受AI作为合作伙伴的因素。最后,讨论人机协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重点关注当下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互补性问题、AI的“价值对齐”挑战、AI依赖下的思维钝化,以及如何建构新的人机交往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价值对齐 交往规范 人机交互
下载PDF
论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功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安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3-94,共2页
社交礼仪是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一。它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形象塑造、感情联络、行为调节等功能,要成为文明人,必须注重社交礼仪。
关键词 社交礼仪 人际交往 礼仪功能 交往规范
下载PDF
侵权法的哲学基础探析
7
作者 张伟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8,27,共7页
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损害则有赔偿,是民法基本的价值理念。侵犯他人的权利源于人性中的恶、非理性与不谨慎,现代化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造成了损害频发、风险激增。按照传统的道德基础,侵权责任的承担体现了复仇、救赎、惩罚、矫正等思想... 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损害则有赔偿,是民法基本的价值理念。侵犯他人的权利源于人性中的恶、非理性与不谨慎,现代化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造成了损害频发、风险激增。按照传统的道德基础,侵权责任的承担体现了复仇、救赎、惩罚、矫正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侵权责任与保险责任、社会保障制度、国家责任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救济网络,社会整体正义思想弥补了矫正正义的不足。外壳理论、社会交往规范理论也可以作为新的解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法 人性 损害赔偿 外壳理论 社会交往规范
下载PDF
不完全契约与中国信用关系建设
8
作者 张爽 《中国商界》 2009年第2期45-45,47,共2页
市场信用关系主要是靠契约来维系,契约作为一种根本的交往规范,一种基于合意产生的关系,它能够确保社会在所有方向按一定的规范行事,是降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信用关系的的阐述,论述了主要来自市场... 市场信用关系主要是靠契约来维系,契约作为一种根本的交往规范,一种基于合意产生的关系,它能够确保社会在所有方向按一定的规范行事,是降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信用关系的的阐述,论述了主要来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契约的不完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中国 信用关系 经济转轨时期 信息不对称 建立与完善 信用制度 信用契约 完全问题 市场 社会 交易成本 交往规范 途径 基础
下载PDF
网络社交要注重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
9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1-251,共1页
蒋建国撰文《网络社交媒体的角色展演、交往报酬与社会规范》指出,网络社交已成为网民交往的主流形态,绝大部分网民都在网络社会充当着社交角色。面对网络社交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作为社交角色的网民要注重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蒋建国 《网络社交媒体的角色展演、交往报酬与社会规范
下载PDF
侵权法的哲学基础探析
10
作者 张伟 《政法学刊》 2019年第6期21-25,共5页
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损害则有赔偿,是民法基本的价值理念。侵犯他人的权利源于人性中的恶、非理性与不谨慎,现代化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造成了损害频发、风险激增。按照传统的道德基础,侵权责任的承担体现了复仇、救赎、惩罚、矫正正义等... 有权利必有救济,有损害则有赔偿,是民法基本的价值理念。侵犯他人的权利源于人性中的恶、非理性与不谨慎,现代化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造成了损害频发、风险激增。按照传统的道德基础,侵权责任的承担体现了复仇、救赎、惩罚、矫正正义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侵权责任与保险责任、社会保障制度、国家责任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救济网络,社会整体正义思想弥补了矫正正义的不足。外壳理论、社会交往规范理论也可以作为新的解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法 人性 损害赔偿 外壳理论 社会交往规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