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交感反应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徐文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DPN)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肌电图室检查的2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DPN)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肌电图室检查的2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将其归为DPN组,另同期选取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单纯T2DM患者40例作为T2DM组。并对两组患者的SSR、NCV进行检测与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SSR、NCV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DPN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与T2DM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DPN组患者的下肢、上肢平均波幅与T2DM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DPN组患者的下肢、上肢平均潜伏期与T2DM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DPN组的SSR、NCV检测异常率均高于T2DM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CV检测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AUC为0.663,最佳截断值为0.500,灵敏度、特异度为72.50%、60.00%。SSR检测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AUC为0.675,最佳截断值为0.500,灵敏度、特异度为67.50%、67.50%,二者联合检测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AUC为0.745,最佳截断值为0.362,所对应的特异度、灵敏度为50.00%、87.50%,表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NCV与SSR单独检测。结论:皮肤交感反应与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客观的诊断信息,且二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降低误诊及漏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交感反应 神经传导速度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皮肤交感反应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楠 林际岚 郑关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皮肤交感反应(SSR)的临床关系。方法收集122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阴虚血瘀组、痰瘀阻络组、肝肾亏虚组。比较不同证型患者SSR指标,比较各组发生神经损害...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皮肤交感反应(SSR)的临床关系。方法收集122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阴虚血瘀组、痰瘀阻络组、肝肾亏虚组。比较不同证型患者SSR指标,比较各组发生神经损害的差异。结果肝肾亏虚组的SSR下肢异常率与总异常率高于气虚血瘀组、阴虚血瘀组、痰瘀阻络组(P<0.05)。痰瘀阻络组和肝肾亏虚组的左、右足潜伏期较气虚血瘀组和阴虚血瘀组延长,且肝肾亏虚组的左、右足潜伏期较痰瘀阻络组延长(P<0.05),痰瘀阻络组的左手波幅及左、右足波幅较气虚血瘀组、阴虚血瘀组、肝肾亏虚组降低(P<0.05)。结论DPN肝肾亏虚组发生神经损害较普遍,且肝肾亏虚组及痰瘀阻络组的神经损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炎 中医证型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神经传导、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4
3
作者 魏易琼 苏常春 +1 位作者 周倩 卢祖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神经传导检测(NCS)、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SS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观察组)和8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神经传导检测(NCS)、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SS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观察组)和8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及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F波检测和SSR检测,对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异常率进行比较,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CS、F波及SSR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NCS检查总异常率为91.36%。观察组F波总异常率为80.25%。NCS、F波及SSR的联合检验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41%、86.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双侧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远端动作潜伏期(DML)明显延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F波检测相比,正中神经、胫后神经Fimin及Fimean延长,F波出现率降低,Fchd增加(均P<0.05)。观察组,上、下肢皮肤交感反应(SSR)起始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5),SSR波幅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NCS检测是诊断DPN患者的基本手段,将其与F波及SSR联用,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敏感手段,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患者的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检测 F波 皮肤交感反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皮肤交感反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毕涌 陈炜 +3 位作者 沈珏 胡兴越 蒋红 王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1-503,共3页
关键词 抑郁症 首次发作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余青云 刘爱群 +3 位作者 洪铭范 程静 彭忠兴 危智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8-1741,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急性期患者手部皮肤交感反应(SSR)变化特点,研究交感神经活动在SH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0例脑卒中合并SHS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组(SHS组),50例脑卒中无合并SHS患者为非SHS对照组(N-SHS组),50例... 目的:通过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急性期患者手部皮肤交感反应(SSR)变化特点,研究交感神经活动在SH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0例脑卒中合并SHS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组(SHS组),50例脑卒中无合并SHS患者为非SHS对照组(N-SHS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各研究对象均行双侧SSR检测。结果:SHS组及N-SHS组SSR检出率较健康组明显减低(P<0.01);SHS组自身患侧与健侧比较,患侧手部SSR波幅较健侧增高(P<0.05),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SHS组与健康组比较,SHS组双侧手部SSR潜伏期延长(P<0.05),波幅显著减低(P<0.01)。结论:脑卒中后SHS急性期双侧SSR发生改变,表现在交感活动中枢抑制;SSR异常可能是卒中后偏瘫患者并发SHS早期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肩-手综合征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晓伟 刘丽 +4 位作者 杨洁 王彦永 郭记宏 王亚辉 王铭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936-938,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改变,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2组患者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改变,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2组患者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 原发性失眠组患者HAMD总分(15.54±5.56)分,对照组(8.23±4.01)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眠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70%,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患者的HAMD评分(17.17±5.33)分,男性患者(13.13±5.08)分,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 17分的SSR潜伏期比HAMD≤17分者显著延长(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17分的SSR波幅上肢与HAMD≤17分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波幅显著减低(P均<0.01).原发性失眠患者的SSR潜伏期与HAMD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404~0.486,P<0.01);而下肢SSR波幅与HAMD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295,P<0.01).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抑郁状态明显增高,女性有失眠及抑郁的易感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程度重者变化更为明显.通过SSR检查可了解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临床诊治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抑郁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云茜 杨晓平 +2 位作者 罗丽华 刘姚 王建林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100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1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100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1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和SSR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损害的程度重于上肢(均P<0.05);四肢NCS正常的52例糖尿病患者中SSR异常率达67.3%(35/52)。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单独应用SSR检测的总异常率为81.5%,应用NCS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4.0%,两种检测技术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SSR联合NCS检测的总异常率高达90.0%,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联合检测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CS检测的异常率(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无症状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均可受累,且以小纤维神经受累为主,随症状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NCS是诊断DPN的基本检查,将其与SSR联合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的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皮肤交感反应 神经传导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头晕的皮肤交感反应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钱淑霞 张晓玲 官俏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9期546-548,共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之一,占所有眩晕17%~22%,手法复位是首选治疗手段~。然而34%~61%患者在手法复位成功后仍存在残余头晕,表现为持续性或与体位改变相关的非特异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之一,占所有眩晕17%~22%,手法复位是首选治疗手段~。然而34%~61%患者在手法复位成功后仍存在残余头晕,表现为持续性或与体位改变相关的非特异性头晕、不稳、漂浮感,形成机制不明。本研究拟应用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电生理检查,探讨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皮肤交感反应对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蒋红 王灵 +4 位作者 王新玲 冯锐 章迎春 屠玲玲 陈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与抑郁症(MDD)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差异。方法:对30例GAD患者、30例MD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SSR的潜伏期与波幅,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HC)比较。结果:GAD组治疗前SSR潜伏期低于HC组,波幅明显高...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与抑郁症(MDD)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差异。方法:对30例GAD患者、30例MD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SSR的潜伏期与波幅,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HC)比较。结果:GAD组治疗前SSR潜伏期低于HC组,波幅明显高于H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DD组治疗前潜伏期比HC组明显延长,波幅明显低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有2例未引出波形。经治疗后,GAD组潜伏期水平较治疗前延长,接近于对照组水平;波幅较治疗前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MDD组潜伏期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MDD组的SSR潜伏期明显延长,GAD组潜伏期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D组波幅明显低平,而GAD组波幅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SSR各参数与HAMA和HAM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73。结论:GAD与MDD在SSR的电生理检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 抑郁症 表现焦虑量表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皮肤交感反应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莉红 刘南平 +2 位作者 周立明 沙彦妮 杨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1例T2DM患者进行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的敏感性,并分析SSR与病程、亚临床的关系。...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1例T2DM患者进行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的敏感性,并分析SSR与病程、亚临床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SSR起始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组SSR总异常率85.1%(69/81),常规电生理检测总异常率58.0%(47/81)。SSR联合常规电生理检测的异常率为95.1%(77/81);④21例无明显临床自觉症状的T2DM患者中SSR异常率(85.7%)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测异常率42.9%(P<0.05);⑤81例T2DM患者中8例仅有常规电生理的异常,而无SSR的异常。结论①SSR检测方法较常规电生理检测异常率高,尤其在DM病程早期;②SSR对于亚临床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③SSR不能取代NCV,两者相结合可明显提高DPN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交感反应 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皮肤交感反应与心率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柯将琼 邵胜敏 +3 位作者 郑园园 李勇 张文新 王小同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与心率变异(HRV)的特点,为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电生理依据。方法:测定33例PD患者及30例正常患者的SSR(上下肢潜伏期、波幅)及HRV(SDNN-24 h、SDANN Index、SDNN Index、rMS...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与心率变异(HRV)的特点,为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电生理依据。方法:测定33例PD患者及30例正常患者的SSR(上下肢潜伏期、波幅)及HRV(SDNN-24 h、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结果:PD患者上下肢SSR潜伏期、波幅及HRV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D患者SSR潜伏期、波幅与H-Y分级相关。结论:SSR和HRV能为PD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 皮肤交感反应 心率变异
下载PDF
安氟醚阻断小儿交感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炫 张学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54-456,共3页
目的 测定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安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即MACbar。方法 2 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小儿 ,分为三组 :大于 1岁单用安氟醚组 ;大于 1岁加用芬太尼组 ;6~ 12月龄单用安氟醚组。用丙泊酚 3mg/kg、维库溴铵 0 ... 目的 测定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安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即MACbar。方法 2 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小儿 ,分为三组 :大于 1岁单用安氟醚组 ;大于 1岁加用芬太尼组 ;6~ 12月龄单用安氟醚组。用丙泊酚 3mg/kg、维库溴铵 0 15mg/kg诱导 ,吸入安氟醚和氧气维持麻醉。大于 1岁加用芬太尼组 ,在切皮前 5min ,静脉加芬太尼 3μg/kg。各组MACbar的测定采用“上下法” ,起始浓度为 1MAC。前一病人的反应若为阳性 ,后一病人的肺泡浓度则上调0 3MAC ;若为阴性则下降 0 3MAC。切皮后 5min内的血压或心率的升高≥切皮前即刻的 15 %为交感神经反应阳性 ,<15 %则为阴性。结果 大于 1岁小儿安氟醚的MACbar值为 (3 2± 0 5 ) % ,95 %可信区间为 (2 8~ 3 6 ) % ;6~ 12月龄者为 (3 4± 0 5 ) % ,95 %可信区间为 (3 0~ 3 8) % ;3μg/kg芬太尼可以使大于 1岁小儿安氟醚的MACbar值降为 (2 2± 0 4 ) % ,95 %可信区间为 (1 8~2 5 ) %。结论 大于 6个月的小儿 ,安氟醚的肺泡浓度维持 3 3%左右 ,即约 1 5MAC ,可以阻断5 0 %的病人在切皮时的交感神经反应 ;3μg/kg芬太尼可以使其降低到约 1M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氟醚 小儿 交感反应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交感神经反应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皮肤交感反应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青 王世民 +1 位作者 张丽萍 韩璞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3,共2页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一种主要由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累及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损害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传统电生理检查无法评价自主神经功能,而...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一种主要由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累及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损害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传统电生理检查无法评价自主神经功能,而皮肤交感反应(SSR)可反映交感神经节后C类纤维功能状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估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由于其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电生理学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经颅多普勒和皮肤交感反应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立春 贾伟华 +1 位作者 刘明勇 蔡东虹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A)患者发作间期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方法对48例MWA患者和36例健康人群(HC)的经颅多普勒(TC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WA组的TCD大脑中动脉最高平均流速(MFV-MCA)异常率...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WA)患者发作间期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方法对48例MWA患者和36例健康人群(HC)的经颅多普勒(TC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WA组的TCD大脑中动脉最高平均流速(MFV-MCA)异常率和SSR异常率分别为64.6%和58.3%,与HC组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WA组的SSR主要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与HC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WA组TCD的异常改变和SSR的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符合率=68.7%,Kappa值=0.343,P=0.017)。结论在发作间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确实存在脑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TCD与SSR存在一致性异常有助于鉴别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对失眠患者诊断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亚辉 郝叔芹 +3 位作者 孙海民 王惠君 郭记宏 王铭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837-838,共2页
失眠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重者整夜难以入睡,会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改变。据统计,有10%~15%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失眠,其中一大部分为原发性失眠,但对其诊断缺乏客观指标。皮肤交感反应... 失眠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重者整夜难以入睡,会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改变。据统计,有10%~15%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失眠,其中一大部分为原发性失眠,但对其诊断缺乏客观指标。皮肤交感反应(SSR)是皮肤一交感神经泌汗体表电压变化的反映,是一种非侵袭性的电生理检查,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一些经验。笔者通过对失眠症患者进行SSR检查,探讨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对失眠症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在针刺治疗青年原发性多汗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逄紫千 王智宇 +4 位作者 赵悦彤 杨倩 曾常娥 孙蕊 阎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青年原发性多汗症的临床疗效及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的变化,阐明青年原发性多汗症患者的交感神经纤维损害特征及针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27例原发性多汗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合谷、劳宫、曲泽、三...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青年原发性多汗症的临床疗效及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的变化,阐明青年原发性多汗症患者的交感神经纤维损害特征及针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27例原发性多汗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合谷、劳宫、曲泽、三阴交、复溜、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等腧穴对多汗症组进行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隔2 d,治疗8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SSR检测,记录四肢SSR的起始潜伏期(Lat)和峰-峰波幅(Amp)。结果 1)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研究组明显改善为10例(10/27,37.0%),轻度改善14例(14/27,51.9%),无明显改善3例(3/27,11.1%),总有效24例(24/27,88.9%)。2)SSR检测:健康对照组SSR,上肢Lat(1.49±0.27),下肢Lat(2.08±0.35);多汗症组SSR,上肢Lat(1.62±0.14),下肢Lat (2.35±0.10).多汗症组四肢Lat延长,异常率为8例(29.6%)。健康对照组SSR,上肢Amp (9.13±3.16),下肢Amp(3.20±1.37);多汗症组SSR,上肢Amp(5.33±2.55),下肢Amp (1.16±0.46);多汗症组四肢Amp降低,异常率为8例(29.6%)。经过8个疗程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四肢Lat缩短,四肢Amp升高,研究组SSR均恢复正常。结论针刺上述腧穴对青年原发性多汗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交感神经纤维功能有关。SSR检测有助于发现青年原发性多汗症患者交感神经纤维亚临床损害及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多汗症 交感神经纤维损害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皮肤交感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萍 张剑平 董万利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361-1362,共2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上肢皮肤交感反应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26例半球梗死、13例丘脑梗死、9例脑干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双上肢行皮肤交感反应进行检测,记录波幅及潜伏期。结果所有患者左右侧手皮肤交感反应波幅、潜伏...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上肢皮肤交感反应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26例半球梗死、13例丘脑梗死、9例脑干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双上肢行皮肤交感反应进行检测,记录波幅及潜伏期。结果所有患者左右侧手皮肤交感反应波幅、潜伏期无差别(P〉0.05)。三组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无论波幅和潜伏期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波幅小于对照组,潜伏期大于对照组(P〈0.05)。丘脑梗死患者SSR波幅低于其他两组,而潜伏期大于其他两组(P〈0.05)。半球梗死和脑干梗死两组比较,波幅和潜伏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中青年脑梗死与自主神经损害有密切关系,丘脑梗死对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皮肤交感反应 丘脑 自主神经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志坚 季晓林 周瑞玲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关键词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皮肤 皮肤交感反应(SSR) 泌汗 潜伏期 波幅
下载PDF
帕金森病50例皮肤交感反应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新红 尹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4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的特点,并探讨其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PD患者50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50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的特点,并探讨其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PD患者50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50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F波、感觉神经传导(SCV)和SSR。结果正常对照组SSR全部引出,50例PD患者中,上肢5例波形缺失,下肢16例波形缺失。SSR潜伏期:正常对照组上肢(1.33±0.04)s,下肢(1.99±0.38)s,PD组上肢(1.50±0.11)s,下肢(2.16±0.17)s,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SR波幅:正常对照组上肢(3.31±2.15)mv,下肢(1.73±0.98)mv,PD组上肢(1.23±0.67)mv,下肢(0.72±0.45)mv,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50例PD患者中,SSR异常35例(70%),其中上肢异常10例,下肢异常35例,上肢SR异常的患者,其下肢SSR均有异常。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SSR异常主要表现在:波形消失16例,潜伏期延长7例,波幅下降19例。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SSR异常率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结论 PD患者可出现SSR的异常,SSR能为PD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 皮肤交感反应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在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英 曹丽华 +4 位作者 陈岩 耿志伟 李晶 佟晓燕 崔志堂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在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应用及局限性。方法:检测对象为健康对照组20人,糖尿病组45例。糖尿病组又分为两组:A组为糖尿病未合并多发神经病组20例,B组为糖尿病合并多发神经病组25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均行...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在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应用及局限性。方法:检测对象为健康对照组20人,糖尿病组45例。糖尿病组又分为两组:A组为糖尿病未合并多发神经病组20例,B组为糖尿病合并多发神经病组25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均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顺向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及腓肠神经逆向SCV和四肢SSR的检测。结果:①所有的健康对照者均引出完整的SSR波;②糖尿病患者中SSR的消失者与SSR出现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608),但糖尿病病程分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1);③自主神经症状和体征在糖尿病B组(特别是手足干燥出汗少及无汗者)发生率较糖尿病A组高;④在糖尿病A组的患者中SSR手部异常率为45%(9/20),消失率为5%(1/20),足部的异常率为35%(7/20),消失率为10%(2/20);糖尿病B组患者SSR手部异常率为84%(21/25),消失率为16%(4/25),足部的异常率为84%(21/25),消失率为44%(11/25),手部SSR异常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06),足部SSR消失率和异常率也是B组显著高于A组(P=0.02,P=0.001)。所有的患者至少一个肢体SSR异常即计入异常例,异常率为69%(31/45)。结论:SSR对糖尿病性远端对称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估有诊断价值和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糖尿病早期自主神经病的诊断,特别是与临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交感反应(SSR) 糖尿病 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