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铁磁耦合软磁/硬磁双层膜体系的交换弹性反磁化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光富 曾专武 +1 位作者 张学军 徐志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146,共5页
基于微磁学理论研究了软磁/硬磁反铁磁交换耦合双层结构体系的反磁化特性,利用一维原子链模型模拟了其反磁化过程。研究表明:当考虑了软磁层的磁晶各向异性能后,随着软磁层厚度的增大,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从可逆过程转变为不可逆过程。... 基于微磁学理论研究了软磁/硬磁反铁磁交换耦合双层结构体系的反磁化特性,利用一维原子链模型模拟了其反磁化过程。研究表明:当考虑了软磁层的磁晶各向异性能后,随着软磁层厚度的增大,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从可逆过程转变为不可逆过程。存在一个临界的软磁层厚度tc,当软磁层厚度ts<tc时,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为可逆过程;而当ts>tc时,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为不可逆过程。形核场Hb随软磁层厚度的变化仅当体系的反磁化过程为可逆的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时才满足经验公式Hb=Hb0/t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弹性反磁化特性 反铁磁耦合双层膜 反磁化机制
下载PDF
交换弹性永磁薄膜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亦忠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3-26,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来交换弹性永磁薄膜 ,如 Sm- Co/( Fe,Co)、Nd2 Fe14 B/Fe、Sm Fe12 /Fe、Co- Pt/Co和 Fe-
关键词 薄膜永磁材料 纳米结构 交换耦合 生产工艺 永磁性能 交换弹性薄膜 磁能积
下载PDF
SmCo/Co多层交换弹性纳米晶复合永磁薄膜的制备和磁耦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宁 李宝河 +3 位作者 冯春 李明华 王立锦 于广华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0-404,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室温条件的Si基片上制备了[SmCo(25 nm)/Co(x)]4/SmCo(25 nm)多层交换弹性纳米晶复合永磁薄膜(Co层厚度x=0~10 nm),经过550℃/20 min的真空退火处理使薄膜结晶后,进行磁性测试和磁耦合分析。结果表明:SmCo层厚度...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室温条件的Si基片上制备了[SmCo(25 nm)/Co(x)]4/SmCo(25 nm)多层交换弹性纳米晶复合永磁薄膜(Co层厚度x=0~10 nm),经过550℃/20 min的真空退火处理使薄膜结晶后,进行磁性测试和磁耦合分析。结果表明:SmCo层厚度固定为25 nm时,调整Co层的厚度,从0至10 nm逐渐增加,矫顽力从2270.3 kA·m-1逐渐降低至1040.5 kA·m-1,同时,饱和磁化强度和剩磁随Co层厚度增加逐渐增加,上升了60%。当加入10 nm的Co层后,多层膜的最大磁能积比125 nm的单层SmCo薄膜增加了46%。另外,与SmCo/Co双层交换弹性薄膜在退磁过程中表现的零场附近的软硬磁双相行为相比,SmCo/Co多层交换弹性薄膜表现出单相反转行为,说明体系中的两种磁性层具有更好的磁耦合。经过磁耦合研究发现,当Co软磁层较薄时,薄膜中磁性颗粒以颗粒间交换耦合为主;当软磁层厚度增加时,颗粒间交换耦合减弱,静磁耦合增强,保证了软硬磁相之间的良好磁耦合作用。Co层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薄膜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弹性 SmCo/Co多层膜 永磁 磁耦合
原文传递
交换弹性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琼珍 蒋建华 +1 位作者 孙锋 吴建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对近年来交换弹性磁性材料(包括高性能永磁和磁存储介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一些简单的综述,总结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永磁材料 交换弹性 磁存储介质 薄膜材料
原文传递
反铁磁耦合硬磁-软磁-硬磁三层膜体系的不可逆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光华 张光富 王希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35-641,共7页
采用一维原子链模型研究了反铁磁耦合的硬磁/软磁/硬磁三层膜体系的反磁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了软磁层的磁晶各向异性能后,软磁层厚度和界面交换耦合强度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软磁层的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由可逆过程转变为不可逆过程... 采用一维原子链模型研究了反铁磁耦合的硬磁/软磁/硬磁三层膜体系的反磁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了软磁层的磁晶各向异性能后,软磁层厚度和界面交换耦合强度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软磁层的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由可逆过程转变为不可逆过程.对软磁层很薄的体系,其反磁化过程是典型的可逆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然而,当软磁层厚度超过某一临界厚度tc时,反磁化过程转变为不可逆的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软磁-硬磁界面交换耦合强度Ash对反磁化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软磁层厚度小于临界厚度tc的体系,也存在一个临界界面交换耦合强度Acsh.当Ash大于Asch时,软磁层的反磁化过程是可逆的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而当Ash小于Asch时,这一过程变为不可逆.给出了体系的可逆与不可逆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随软磁层厚度和界面交换耦合强度变化的磁相图.同时还研究了偏转场随软磁层厚度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铁磁耦合三层膜 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 反磁化机理 磁相图
原文传递
交换耦合软/硬磁双层膜体系磁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6
作者 葛素琴 王希光 +1 位作者 王道伟 郭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049-20054,共6页
基于Laudau-Lifshitzt方程,在一维原子链模型的框架内研究了交换耦合软/硬磁双层膜体系的磁动力学性质,得到了软磁层在磁反转前处于一致磁结构和交换弹性磁反转过程中处于螺旋磁结构时的本征自旋波模式的频率及其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旋... 基于Laudau-Lifshitzt方程,在一维原子链模型的框架内研究了交换耦合软/硬磁双层膜体系的磁动力学性质,得到了软磁层在磁反转前处于一致磁结构和交换弹性磁反转过程中处于螺旋磁结构时的本征自旋波模式的频率及其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旋波色散关系曲线。研究表明,软磁层的反磁化机制与自旋波的软模现象有密切关系,一阶自旋波模式的软化诱导了软磁层的磁反转,且磁反转的形式与一阶自旋波模式的空间分布状态相关。由磁动力学方法得到的磁反转临界场与近似的解析解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耦合双层膜 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 自旋波 软模 反磁化机制
下载PDF
Sm_2Fe_(17)N_y型稀土永磁材料的最近进展(一)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安国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6-52,共7页
综述了Sm2Fe17Ny型稀土永磁材料的传统工艺(粉末法)的各种工艺因素对磁性的影响。还介绍了用其它方法制备Sm2Fe17Ny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现状。
关键词 稀土永磁材料 填隙元素 粘结剂 交换弹性磁体
下载PDF
添加Tb对双相NdFeB磁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宋晓平 祝要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纳米双相永磁材料 饱和磁化强度 Tb掺杂 NdFeB材料 交换弹性耦合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下载PDF
纳米级FePt/Fe多层膜中微结构的优化与耦合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大勇 顾有松 +2 位作者 展晓元 纪箴 张跃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4,188,共5页
本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Fe层的FePt/Fe多层膜,经过热处理后成功地制备出具有fct结构的FePt有序相和exchangespring型永磁体。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多种膜层厚度与FePt/Fe多层膜结构、磁性及其内在关系,并探讨了FePt/Fe... 本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Fe层的FePt/Fe多层膜,经过热处理后成功地制备出具有fct结构的FePt有序相和exchangespring型永磁体。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多种膜层厚度与FePt/Fe多层膜结构、磁性及其内在关系,并探讨了FePt/Fe多层膜铁中的磁耦合失效问题。观察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和层厚的FePt/Fe多层膜的结构变化过程,包括结构相变、有序度和晶粒度。研究了其磁性能随结构变化的规律,发现了耦合失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t多层膜 交换弹性 磁能积
下载PDF
专利文献信息
10
作者 金专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4-514,共1页
关键词 文献信息 交换弹性磁体 日本昭和电工 专利 稀土磁体 股份有限公司 粘结磁体 株式会社 挤压铸造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未来
11
作者 陈付时 《上海钢研》 2003年第2期46-47,共2页
21世纪开始启动的纳米技术 所谓“纳米”一词,以往不为一般人所知。但是2000年以来,“纳米”已迅速地成为人们口头上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 巨大磁阻效应 交换弹性磁体 金属材料
下载PDF
华为3Com搭建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网络平台
12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3-103,共1页
甘肃省2005年度37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日前开工建设,全校区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将由华为3Com公司提供。根据需求,华为3Com拟采用Quidway S8500系列核心多业务路由交换机、S5600全千兆智能弹性交换机和S3900系列... 甘肃省2005年度37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日前开工建设,全校区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将由华为3Com公司提供。根据需求,华为3Com拟采用Quidway S8500系列核心多业务路由交换机、S5600全千兆智能弹性交换机和S3900系列智能弹性交换机,分别布置在网络的核心、汇聚和接人三层。S8500支持万兆接口,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转发能力,不仅满足目前榆中校区的需求,还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西北民族大学 榆中校区 华为3Com公司 智能弹性交换 校园网建设 2005年
下载PDF
铁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相成分与磁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成昭华 沈保根 《物理》 CAS 1997年第5期272-279,共8页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由于具有高剩磁、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和相对低的稀土含量等优点而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价格低廉粘结永磁体.文章介绍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磁特性,着重讨论了Fe3B基纳米材料相成分与磁性的关系,并证明其永磁性并非来...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由于具有高剩磁、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和相对低的稀土含量等优点而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价格低廉粘结永磁体.文章介绍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磁特性,着重讨论了Fe3B基纳米材料相成分与磁性的关系,并证明其永磁性并非来源于Nd2Fe14B永磁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复合永磁材料 交换弹性耦合 相成分 磁性
原文传递
(B2-FeRh)-(L1_0-FePt)复合双层薄膜的热致反铁磁-铁磁转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颖 朱心阳 +7 位作者 郎颖越 吕庆 柳树海 赵湖钧 朱艳艳 谭兴文 林跃强 李国庆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0-727,共8页
用磁控溅射法在加热的MgO(001)基片上生长FeRh-FePt双层取向薄膜,试图使两层都有序化并分析其反铁磁-铁磁转变性质.结果表明,覆盖于FePt层之上的FeRh层可以在不发生层间混合的前提下,于450°C依靠长时间热处理出现有序化,从而获得... 用磁控溅射法在加热的MgO(001)基片上生长FeRh-FePt双层取向薄膜,试图使两层都有序化并分析其反铁磁-铁磁转变性质.结果表明,覆盖于FePt层之上的FeRh层可以在不发生层间混合的前提下,于450°C依靠长时间热处理出现有序化,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B2-FeRh)-(L10-FePt)双层复合薄膜.改变FeRh层的成分和控制FePt层的有序化程度能够裁剪其反铁磁-铁磁转变行为.在彻底有序化的FePt层上生长富Fe的FeRh层会导致热滞温度为负.而FePt层适当欠有序化则可以将反铁磁-铁磁转变温度由100°C提高到200°C,使其进一步远离室温.这有利于用来制作采用热辅助技术的垂直磁记录介质.从Pt扩散阈值的角度对反铁磁-铁磁转变举动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h-FePt复合双层薄膜 反铁磁-铁磁转变 交换偏置 交换弹性 热处理
原文传递
CoFe2O4和MnFe2O4纳米复合介质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若瑞 喻伟 +3 位作者 费春龙 张悦 熊锐 石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53-459,共7页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分散程度高且平均晶粒尺寸为20 nm的CoFe_2O_4和MnFe_2O_4复合介质.低温磁化曲线测量显示,制备的复合介质具有软-硬磁交换弹性耦合效应,且合成温度以及软磁和硬磁相的成分比例对磁交换弹性耦合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变...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分散程度高且平均晶粒尺寸为20 nm的CoFe_2O_4和MnFe_2O_4复合介质.低温磁化曲线测量显示,制备的复合介质具有软-硬磁交换弹性耦合效应,且合成温度以及软磁和硬磁相的成分比例对磁交换弹性耦合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变温磁测量显示,温度为20K时,复合纳米介质的表面自旋冻结效应导致饱和磁化强度显著增加.Henkel测量显示,对分散的CoFe_2O_4和MnFe_2O_4复合介质,磁偶极相互作用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法 软-硬磁交换弹性耦合效应 表面自旋冻结效应 HENKEL
原文传递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for power savings of servers and switches in elastic data center networks
16
作者 Weigang HOU Cunqian YU +1 位作者 Lei GUO Xuetao W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7-110,共14页
Currently, the elastic interconnection has realized the high-rate data transmission among data centers(DCs). Thus, the elastic data center network(EDCN) emerged. In EDCNs, it is essential to achieve the virtual networ... Currently, the elastic interconnection has realized the high-rate data transmission among data centers(DCs). Thus, the elastic data center network(EDCN) emerged. In EDCNs, it is essential to achieve the virtual network(VN) embedding, which includes two main components: VM(virtual machine) mapping and VL(virtual link) mapping. In VM mapping, we allocate appropriate servers to hold VMs. While for VL mapping,an optimal substrate path is determined for each virtual lightpath. For the VN embedding in EDCNs, the power efficiency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and some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through sleeping light-duty servers.However, the 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traffic between VMs leads to a serious energy dissipation problem, since it also consumes a great amount of energy on switches even utilizing the energy-efficient optical transmission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load balancing and power-efficient VN embedding, we formulate the problem and design a novel heuristic for EDCNs, with the objective to achieve the power savings of servers and switches. In our solution, VMs are mapped into a single DC or multiple DCs with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each other, and the servers in the same cluster or adjacent clusters are preferred to hold VMs. Such that, a large amount of servers and switches will become vacant and can go into sleep mod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performs well in terms of power savings and load balancing. Compared with benchmarks, the improvement ratio of power efficiency is 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data center network green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load balancing power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