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易半径扩大下的审计信用缺失及重建路径选择
1
作者 朱建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6,共3页
通过阐述中国由传统的乡土社会向市场化的契约社会演变过程中,共同体内部道德交易与跨共同体非道德交易悖论,揭示了交易半径的扩大及服务对象匿名性的增加是目前审计信用缺失的社会学主要原因。并指出如果无法改变这些,则需站在社会的... 通过阐述中国由传统的乡土社会向市场化的契约社会演变过程中,共同体内部道德交易与跨共同体非道德交易悖论,揭示了交易半径的扩大及服务对象匿名性的增加是目前审计信用缺失的社会学主要原因。并指出如果无法改变这些,则需站在社会的、历史的大舞台上,自觉地以一种现实的、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参与主体,设计、选择适合我们的制度。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半径扩大 服务对象匿名性增加 审计信用缺失
下载PDF
市场容量、交易密度与农业服务规模决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仇童伟 罗必良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47,共16页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将农户卷入分工经济,是提高农业家庭经营效率的重要路径。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成机理。文章借助交易半径和交易密度的理论概念,一方面从服务商面临的交易半径选择、作业周期约束、交易费用等维度...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将农户卷入分工经济,是提高农业家庭经营效率的重要路径。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成机理。文章借助交易半径和交易密度的理论概念,一方面从服务商面临的交易半径选择、作业周期约束、交易费用等维度,刻画交易半径的决定机制;另一方面从信息传递和"赢定输移"策略等维度,考察农户卷入分工经济的需求约束。将服务商和农户的局限约束同时纳入模型分析发现:(1)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初始交易密度,决定了服务商交易半径的增长速度;(2)当市场的信息披露程度和传递速度提高,"赢定输移"策略会促使小农卷入分工经济,并使得交易密度、交易半径和市场容量同时提升;(3)服务商的交易半径和市场容量受制于农业的时令特征和作业周期性,这为构建种植业"纬度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组织化进程与农业分工经济和种植业布局调整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服务规模 市场容量 交易半径 交易密度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农地流转的市场化转型: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伟华 米运生 +1 位作者 詹舒琪 张小艳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8,共12页
中国的农地流转市场正在经历由非正式“熟人市场”向正式交易市场的转型。已有文献聚焦于农地制度对此现象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注意到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作用。本文理论探讨数字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化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性的微... 中国的农地流转市场正在经历由非正式“熟人市场”向正式交易市场的转型。已有文献聚焦于农地制度对此现象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注意到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作用。本文理论探讨数字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化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性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显著拓宽了农户农地流转的交易半径,激励农户出于营利性动机向非熟人流转农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农户金融服务可得性及缓解农地流转对象和地块领域的信息摩擦,推动农户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合理配置农地资源。此外,数字金融使用能够提高农户流转农地的租金水平,降低“零租金”流转农地的概率,进一步印证了其对农地流转市场化转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地流转 市场化转型 交易半径
下载PDF
基于市场容量的职业成长性分析——以农机化服务人员为例的总体考察
4
作者 樊祥成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121,共9页
劳动分工与职业的产生、成长是一体两面。决定劳动分工的因素,同样决定着职业的产生和成长。在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市场容量、交易半径、交易密度、交易频率等概念,阐释职业成长机制,构建基于市场容量的职业最大就业人口规模测度... 劳动分工与职业的产生、成长是一体两面。决定劳动分工的因素,同样决定着职业的产生和成长。在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市场容量、交易半径、交易密度、交易频率等概念,阐释职业成长机制,构建基于市场容量的职业最大就业人口规模测度方法,并以农机化服务人员的产生与发展为例,考察市场容量与职业成长之间的决定关系,测算农机作业服务的最大就业人口规模,提出进一步拓展农机化服务发展空间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容量 交易密度 交易频率 交易半径 职业成长性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前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商品经济发展形态及特点
5
作者 陈征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0,共6页
历史上,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多居处山地,交通险阻导致对外交往困难,物物交换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交易形态。清代后期,由于封建经济把持,以及交通阻隔造成的交易半径狭小,尽管汉族商人对地区内跨民族交往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少数民族经济在... 历史上,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多居处山地,交通险阻导致对外交往困难,物物交换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交易形态。清代后期,由于封建经济把持,以及交通阻隔造成的交易半径狭小,尽管汉族商人对地区内跨民族交往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少数民族经济在辛亥革命前依然呈现了自成体系的基本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物物交换 汉商 交易半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