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语言交流手段对创伤疼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
李伟霞
叶晓凌
|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
2007 |
10
|
|
2
|
教育交流手段多样化: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
董明传
张世平
|
《现代化》
|
1990 |
0 |
|
3
|
小议非语言交流手段——体态语言 |
王瑞峰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09 |
0 |
|
4
|
英语非语言交流手段的重视 |
王花梅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2011 |
0 |
|
5
|
网络多媒体艺术——新的艺术表达与信息交流手段 |
赵文娟
|
《艺术教育》
|
2003 |
2
|
|
6
|
秦至南北朝时期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 |
安鲁
张小明
王雯
李奔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7
|
科学交流的基本规律 |
李国红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8
|
文献交流系统与图书馆——兼论图书馆的情报传递职能 |
高洁
|
《图书馆建设》
|
1985 |
2
|
|
9
|
应用沉积学数据库进行图解式交流的连接 |
Jelena Obradovic
Slobodan Vujic.(Faculty of Mining and Geology,Beigrade,Djuiina 7, University of Belgrade, Yugoslavia)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5 |
0 |
|
10
|
科学情报交流的影响因素 |
张晓军
|
《图书馆学研究》
|
1988 |
0 |
|
11
|
“无声交流”方式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
罗祥碧
|
《小学科学》
|
2016 |
0 |
|
12
|
视讯交流开拓商业空间 |
刘兆江
|
《互联网周刊》
|
1999 |
0 |
|
13
|
校内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
李园园
|
《青年记者》
|
2009 |
6
|
|
14
|
政治传播研究:概念、辨析与整合 |
周培源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5
|
网络社区活跃分子“关注”行为初探 |
陈然
李艳梅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例谈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设计原则 |
李娟
|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6 |
0 |
|
17
|
谈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 |
潘红云
|
《作文(高中版)》
|
2023 |
2
|
|
18
|
SNS与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
尚琼琼
|
《青年记者》
|
2010 |
5
|
|
19
|
从意念到艺术符号的构建——设计师视觉修养与视觉表达探讨 |
王迪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
2007 |
1
|
|
20
|
谈谈国际金融函电中完全齐头式的写法 |
张勇
|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