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粤赣交界地带五地方言的变音
1
作者 李莉亚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8-52,共5页
湘粤赣交界地带的卢阳、长江、雄州、东山、南安五地均存在小称变音现象,它们从具体音色的角度可分为促化式和舒化式,从调型的角度可分为高降调、高升调、高平调和低降调,从与单字调分合关系的角度则有独立式和寄生式两类。湘粤赣交界... 湘粤赣交界地带的卢阳、长江、雄州、东山、南安五地均存在小称变音现象,它们从具体音色的角度可分为促化式和舒化式,从调型的角度可分为高降调、高升调、高平调和低降调,从与单字调分合关系的角度则有独立式和寄生式两类。湘粤赣交界地带方言类型复杂多样,不同方言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历史和现实联系,各方言小称变音的来源与演变路径是存在共性还是各具个性,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粤赣交界地带方言 变音 形式 演变
下载PDF
蒙晋交界地带多民族剪纸艺术的交融研究——以和林格尔剪纸为例
2
作者 图门赛罕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2期62-64,共3页
和林格尔剪纸是蒙晋交界地带的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剪纸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和林格尔剪纸面临着传承困难、艺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对和林... 和林格尔剪纸是蒙晋交界地带的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剪纸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和林格尔剪纸面临着传承困难、艺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对和林格尔剪纸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蒙晋交界地带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本文通过对和林格尔剪纸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对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特色的研究,提出了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新推动其发展的策略。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和林格尔剪纸在蒙晋交界地带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新推动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交融 和林格尔剪纸 蒙晋交界地带
下载PDF
流域开发:蒙晋陕豫交界地带经济综合开发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3
3
作者 安树伟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流域开发是蒙晋陕豫交界地带经济综合开发的必然选择,阐述了交界地带流域开发的优先领域,提出了该区域实施流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现实途径。
关键词 省区交界地带 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 中国 发展战略 蒙晋陕豫交界地带 经济开发
下载PDF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鲁豫皖交界地带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宁宁 沈正平 +1 位作者 施同兵 简晓彬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8期39-43,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省际边缘区经济欠发达问题却愈显突出。苏鲁豫皖交界地带虽然在总体上位于东部沿海地带,但目前仍属于"经济低谷",需要加快发展。该文以行政边缘区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苏鲁豫皖交...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省际边缘区经济欠发达问题却愈显突出。苏鲁豫皖交界地带虽然在总体上位于东部沿海地带,但目前仍属于"经济低谷",需要加快发展。该文以行政边缘区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加快这一交界地带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 省际边缘区 苏鲁豫皖交界地带 经济发展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协调成本与行政区交界地带的环境整治——对黄河小北干流段整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安树伟 张素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3,共6页
由于行政区之间的特殊关系 ,省区交界地带尤其是流域型省区交界地带 ,其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环境整治也更为特殊。本文以黄河小北干流段整治为对象 ,通过对黄河小北干流段两岸滩地的纠纷与解决的分析 ,从行政区之间协调成本的角... 由于行政区之间的特殊关系 ,省区交界地带尤其是流域型省区交界地带 ,其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环境整治也更为特殊。本文以黄河小北干流段整治为对象 ,通过对黄河小北干流段两岸滩地的纠纷与解决的分析 ,从行政区之间协调成本的角度对我国行政区交界地带的环境整治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黄河北干流河务局的成立是一种制度变迁 ,其直接效果是协调成本的降低 ,并对单纯以河流为界对省区进行划界是否合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成本 行政区 交界地带 环境整治 黄河小北干流段 治理过程 滩地纠纷 新制度经济学
下载PDF
河北与京、津交界地带的协同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常瑞祥 安树伟 《城市》 2015年第3期14-20,共7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而交界地带的协同发展则是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而交界地带的协同发展则是重中之重,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地带 临空经济区 环渤海经济区 国家战略 城市群 香河县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功能区规划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蒙晋陕豫交界地带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石正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3,29,共5页
本文从蒙晋陕豫交界地带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开发环境特点分析入手 ,探讨了旅游开发对实现交界地带经济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 ;总结了交界地带内部各区域板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揭示了本地带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症... 本文从蒙晋陕豫交界地带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开发环境特点分析入手 ,探讨了旅游开发对实现交界地带经济综合开发的重要意义 ;总结了交界地带内部各区域板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揭示了本地带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症结所在。最后 ,在上述研究此基础上 ,提出创新旅游合作机制的命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晋陕豫交界地带 旅游开发 合作 一体化
下载PDF
省际交界地带区域合作的政策创新——以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机制探索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龙 聂际慈 《晋阳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87-96,共10页
省际交界地带区域合作在近年来逐渐突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区域合作的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和文化根基,近30年的合作使目前这一区域的合作日渐紧密。该区域在合作机制上已有"联席执行会议"的成功经验,在合作策略上具有... 省际交界地带区域合作在近年来逐渐突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区域合作的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和文化根基,近30年的合作使目前这一区域的合作日渐紧密。该区域在合作机制上已有"联席执行会议"的成功经验,在合作策略上具有立意高、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的特点,并且有积极主动的发起者。其创新处为在国家级区域合作规划中提出"次区域"的空间设计,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4层级的区域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带 区域合作 黄河金三角 政策创新
下载PDF
藏汉交界地带的藏族文化——以青海省化隆县塔加村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桑才让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地处藏汉交接地带的塔加村文化的归属问题、独特性及变化趋向 ,揭示了藏汉交界地带的藏族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变迁。
关键词 青海 化隆县 塔加村 藏族文化 藏汉交界地带 文化归属问题 独特性 变化趋向
下载PDF
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安树伟 张素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4年第3期27-30,40,共5页
省区交界地带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但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行政区边缘经济"。在对省区交界地带的含义与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选择样本区域对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 省区交界地带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但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行政区边缘经济"。在对省区交界地带的含义与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选择样本区域对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加快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区交界地带 中国 行政区划 地缘经济 行政区边缘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 生态环境 经济活动
下载PDF
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以我国贫困县、自强县分布特点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国越 陈路芳 《天中学刊》 2010年第6期80-84,共5页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是以各个行政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增长共识"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以接近10%的速度获得高速发展,但却留下了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的盲点。财政竞争、行政性分权、"一人政府"...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是以各个行政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增长共识"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以接近10%的速度获得高速发展,但却留下了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的盲点。财政竞争、行政性分权、"一人政府"行政体制和政治晋升锦标赛,是我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实施适度的财政分权、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度改革、寻找垂直化管理与属地化管理的平衡、深化党政体制改革以及设定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是破解我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落后难题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区交界地带 行政性分权 财政竞争 政治晋升锦标赛 “一人政府”
下载PDF
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天人合一”再解读——兼论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甘娜 张倩 段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59,135,共8页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个体自身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和”文化契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生态保护精神的积极引导下,川...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个体自身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和”文化契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生态保护精神的积极引导下,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应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践行“两山论”,实现绿色发展。本文系统梳理“天人合一”的内容含义、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探究“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共同体、乡村振兴的学理性前提,并对生态共同体视阈下的“天人合一”观念、精神和实践再解读。目前,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存在返贫风险系数较高、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不足的建设困境。基于此,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应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集聚地区高效治理发展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共同体 天人合一 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
下载PDF
跨省区交界地带协调机制构建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春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9-170,共2页
跨省区交界地带作为一类特殊区域,行政分割严重、市场壁垒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要促进此类区域协调发展,协调机制的构建成为关键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协调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机制构建的... 跨省区交界地带作为一类特殊区域,行政分割严重、市场壁垒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要促进此类区域协调发展,协调机制的构建成为关键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协调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机制构建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区交界地带 协调机制 构建
下载PDF
强弱型省际交界地带城市化模式研究——以苏北徐州、皖北宿州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永 《宿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从强弱型省际交界地带局部区域入手,在分析双方城市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边界双方互惠共赢的城市化新模式——互惠型城市化。该模式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条件是:边界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地理位置无缝对接,历史渊源深厚,战略... 从强弱型省际交界地带局部区域入手,在分析双方城市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边界双方互惠共赢的城市化新模式——互惠型城市化。该模式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条件是:边界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地理位置无缝对接,历史渊源深厚,战略措施融溶。通过打破边界阻碍效应,降低边界交易成本,搭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平台等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边界双方城市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弱型 省际交界地带 互惠型城市化 徐州 宿州
下载PDF
晋陕蒙交界地带地缘经济测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成文浩 常瑞祥 张爱国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综合考虑晋陕蒙交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本文选用四项指标作为测度晋陕蒙交界地带地缘经济的参数,应用多元统计中欧氏距离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晋陕蒙交界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晋陕蒙交界地带 地缘经济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分工与协作,加快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川滇黔交界地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绪清 李宁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9-92,共4页
分工与协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是生产发展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省区交界地带经济不发达、不协调及不可持续性的矛盾进一步尖锐。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深化分工协作,以有效机制促进跨省区域协调... 分工与协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是生产发展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省区交界地带经济不发达、不协调及不可持续性的矛盾进一步尖锐。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深化分工协作,以有效机制促进跨省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协作 省区交界地带 发展机制
下载PDF
省际交界地带发展滞后的因由及路径探讨
17
作者 王友云 金子求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12,共4页
我国省际交界地带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阻碍我国实现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省际交界地带的区域特征使边界协作变得难以实现;行政区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省际交界地带区域合作;省际行政区边缘经济协作及政府协调难以真正实现;文化维系力... 我国省际交界地带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阻碍我国实现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省际交界地带的区域特征使边界协作变得难以实现;行政区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省际交界地带区域合作;省际行政区边缘经济协作及政府协调难以真正实现;文化维系力衰减,区域治理出现"碎片化",成为我国省际交界地带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由。树立地缘观念,遵循省际边界地带地缘属性;发挥纵向国家协调力和发展横向主体间合作关系,实现省际边界跨政区区域协作和政府协调;进行集中扶贫新模式探索,以集中扶贫整合治理"碎片化",应成为我国省际交界地带发展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带 经济协作 政府协调 因由 路径
下载PDF
汉藏蒙交界地带的文化争锋、互动与超越——以贵德观音像到中华福运轮的话语变迁为视角
18
作者 张海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65-70,共6页
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接壤地区是多族群杂居、多宗教并存、生计方式多元的多民族文化交界地带,大致处于甘、青、藏、新、川几省的交汇区,以现代行政区划下的青海为主体省份。文章以汉藏蒙交界地带黄河上游的汉儒"文化孤岛&... 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接壤地区是多族群杂居、多宗教并存、生计方式多元的多民族文化交界地带,大致处于甘、青、藏、新、川几省的交汇区,以现代行政区划下的青海为主体省份。文章以汉藏蒙交界地带黄河上游的汉儒"文化孤岛"贵德为田野点,通过国家在场下贵德文化符号的建构、文化符号在宗教信仰秩序中的变动,分析文化边界地带多元共生的文化形貌,探讨多民族地区文化争锋、互动与超越的一般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蒙交界地带 文化争锋 互动与超越
下载PDF
汉藏交界地带的城堡文化资本与旅游形象定位——以青海贵德古城为例
19
作者 张海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汉藏交界地带因在历史上的多民族互动和各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在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进程中表现出旅游文化形象构建的趋同性,即在发展模式上往往忽视主流文化圈内亚文化或次文化的多元性呈现,从而使旅游形象的媚俗化和迎合游客对旅游目... 汉藏交界地带因在历史上的多民族互动和各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在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进程中表现出旅游文化形象构建的趋同性,即在发展模式上往往忽视主流文化圈内亚文化或次文化的多元性呈现,从而使旅游形象的媚俗化和迎合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想象心理等发展陷阱模式,逐步取代本真的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表达。本文结合遍布城乡的贵德城堡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了贵德古城旅游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持续性打造汉儒文化孤岛旅游景区、积极构建多元化文化旅游模式的贵德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交界地带 贵德古城 文化资本 旅游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以川滇黔为例
20
作者 张绪清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喀斯特是生态最脆弱的地貌类型区之一,又是典型的贫困区域。川滇黔三省接壤区正处于西南喀斯特核心地带;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形成了一种具有分割性、边缘性的经济现象和运行方式。区域一体化发展,客观上... 喀斯特是生态最脆弱的地貌类型区之一,又是典型的贫困区域。川滇黔三省接壤区正处于西南喀斯特核心地带;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形成了一种具有分割性、边缘性的经济现象和运行方式。区域一体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科学协调机制对喀斯特共有域进行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以双赢目标促进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环境 省区交界地带 协同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