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和羽毛蛋白丝交织物的性能测试
1
作者 王琳 曹琼雯 +1 位作者 邹文林 樊午锡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8,共3页
对棉和羽毛蛋白丝交织物进行吸湿速干、透湿、抗静电和防紫外线性能测试,并与棉织物和棉涤纶丝织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棉羽毛蛋白丝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达到GB/T 21655.1—2023中吸湿速干织物Ⅱ级的要求,但干燥速... 对棉和羽毛蛋白丝交织物进行吸湿速干、透湿、抗静电和防紫外线性能测试,并与棉织物和棉涤纶丝织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棉羽毛蛋白丝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达到GB/T 21655.1—2023中吸湿速干织物Ⅱ级的要求,但干燥速率未达到吸湿速干织物要求:棉羽毛蛋白丝织物透湿性能较好,抗静电性能优异,符合防紫外线产品要求;棉羽毛蛋白丝织物适宜用作夏季服装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蛋白丝 交织物 吸湿速干 抗静电 防紫外线
下载PDF
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改性对喷墨印花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杨海贞 马闯 +2 位作者 胡亚雯 周泽林 彭苏杭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提升墨滴在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的颜色性能及清晰度,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SA)对蚕丝/粘胶交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CMC及SA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工艺下改性织物表面的墨滴铺展面积和颜色性能,并通过扫描... 为提升墨滴在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的颜色性能及清晰度,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SA)对蚕丝/粘胶交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CMC及SA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工艺下改性织物表面的墨滴铺展面积和颜色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接触角仪对改性前后织物的表观形貌、化学结构和润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CMC+SA改性后,青色和品红色墨滴铺展面积分别减小到148.1 mm^(2)和199.6 mm^(2),青色和品红色块的K/S值分别提升了8.4和11.4,表明CMC与SA填充了纤维间的孔隙,织物的润湿性增加,有效抑制墨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增加了活性染料与纤维共价结合的可能性,进而改善了喷墨打印图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羧甲基纤维素钠 墨滴铺展 蚕丝/粘胶交织物 活性染料
下载PDF
抗菌负氧离子真丝交织物墙布窗帘织物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楠 贺荣 +3 位作者 张惠芳 王宇轩 祝成炎 张红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2,共7页
为了改善纺织品功能性,将单一化功能纺织产品朝多功能、复合化发展,以银离子抗菌剂改性涤纶和具有永久负离子发射功能的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涤纶为原料,抗菌、负氧离子复合功能面料与真丝墙布窗帘织物配套开发。通过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 为了改善纺织品功能性,将单一化功能纺织产品朝多功能、复合化发展,以银离子抗菌剂改性涤纶和具有永久负离子发射功能的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涤纶为原料,抗菌、负氧离子复合功能面料与真丝墙布窗帘织物配套开发。通过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规格的A、B系列两组织物试样,测试织物的抗菌性能与负氧离子功能,以线性回归分析为手段探究功能性纤维原料和组织系数对织物负氧离子、抗菌功能性的影响,为后续开发出多功能复合化的高档墙布窗帘面料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织物负氧离子发生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纬纱中蜂窝负氧离子纤维含量、组织系数的增加而增加,织物表面粗糙度与纤维含量产生协同作用;织物的大肠杆菌抑菌率与纬纱中抗菌涤纶长丝含量呈正相关,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功能面料 真丝交织物 抗菌性能 负氧离子 墙布窗帘织物
下载PDF
三维正交织物织造过程模拟及其微观几何结构预测
4
作者 马莹 向卫宏 +3 位作者 赵洋 邓聪颖 禄盛 曾宪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3,共9页
为获得更为精确的织物模型,以满足织物及其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破坏机制分析的需要,针对多尺度材料几何结构建模中存在宏观和介观尺度理想化假设,从而导致织物微结构特征缺失的问题,基于数字单元法理论,在纤维尺度提出一种织物织造... 为获得更为精确的织物模型,以满足织物及其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破坏机制分析的需要,针对多尺度材料几何结构建模中存在宏观和介观尺度理想化假设,从而导致织物微结构特征缺失的问题,基于数字单元法理论,在纤维尺度提出一种织物织造过程动态仿真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织机关键部件的几何模型,由织造矩阵控制开口运动,通过计算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力,模拟织机五大运动,得到4个处于不同织造时期的单胞组成的三维正交织物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织物单胞的微观几何结构受相邻单胞的影响,在织造过程中发生变化;最上层和最下层纬纱的应力高于中间层纬纱;模型较为准确地描述了纱线的卷曲、路径和横截面形状等织物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造过程 数字单元法 三维正交织物 微观几何结构 应力分布
下载PDF
PLA/PHBV/天丝交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研究
5
作者 方晶晶 邓冰雁 王华清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8-43,共6页
针对PLA/PHBV纤维不耐高温和碱剂的特性,选用了低温型分散染料和中性固色活性染料,通过加入环保载体实现了PLA/PHBV/天丝交织物的分散/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论文探讨了载体浓度、pH值、硫酸钠浓度、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等因素对... 针对PLA/PHBV纤维不耐高温和碱剂的特性,选用了低温型分散染料和中性固色活性染料,通过加入环保载体实现了PLA/PHBV/天丝交织物的分散/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论文探讨了载体浓度、pH值、硫酸钠浓度、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等因素对织物K/S值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为:当分散红ACE用量为0.2%、雅格素红NF-3B用量0.3%,pH=6、硫酸钠浓度35g/L、环保载体浓度2.4g/L、固色温度90℃、固色时间40min。织物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可以达3~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HBV/天丝交织物 分散染料 中性固色活性染料 一浴法染色
下载PDF
醋酯纤维/天丝交织物的一浴法染色
6
作者 陈洋 展义臻 +2 位作者 徐德彬 徐海兵 方颂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7,45,共4页
采用一浴法染色工艺,可以改善醋酯纤维/天丝交织物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极光印问题。分析了布面产生极光印的原因,对比了一浴法与二浴法染样的色牢度、色光、撕破强力和加工成本。结果表明:一浴法染色工艺可达到二浴法染色的效果,且具有缩... 采用一浴法染色工艺,可以改善醋酯纤维/天丝交织物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极光印问题。分析了布面产生极光印的原因,对比了一浴法与二浴法染样的色牢度、色光、撕破强力和加工成本。结果表明:一浴法染色工艺可达到二浴法染色的效果,且具有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水耗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一浴法 醋酯纤维 天丝纤维 交织物
下载PDF
棉/Coolmax纤维交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测试与分析
7
作者 王明芳 王诺 《辽宁丝绸》 2023年第3期23-24,19,共3页
基于人们对天然、舒适、亲肤干爽性面料的需求,设计试织6种含棉/Coolmax/PET吸湿排汗机织物,使用液态水动态传递法、单项组合试验法测试评价织物的吸湿速干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高吸湿回潮率天然纤维、Coolmax纤维及涤纶纤维交织机织物... 基于人们对天然、舒适、亲肤干爽性面料的需求,设计试织6种含棉/Coolmax/PET吸湿排汗机织物,使用液态水动态传递法、单项组合试验法测试评价织物的吸湿速干综合性能。结果表明:高吸湿回潮率天然纤维、Coolmax纤维及涤纶纤维交织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随Coolmax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研究亲肤同时又具有吸湿速干功能的棉/Coolmax交织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MAX纤维 织机织物 亲肤 吸湿速干
下载PDF
蚕丝/Lyocell交织物双活性基染料同色染色 被引量:10
8
作者 唐人成 赵建平 +3 位作者 王华杰 梅士英 吴乐燕 刘红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用经筛选的双活性基染料(如Megafix B和BES以及CibacronFN)对蚕丝/Lyocell(45:55)交织物对迸行染色,可获得较好的同色性。
关键词 双活性基染料 同色染色 LYOCELL 蚕丝 交织物
下载PDF
黄麻混纺交织物的风格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文芳 孙恩乐 杨树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4-56,61,共4页
针对黄麻纤维织物能否代替部分中低档亚麻纤维织物及其市场应用方向的问题,探讨棉与黄麻/棉混纺纱交织物的风格特征,并与棉与亚麻/棉混纺纱交织物进行对比。选取1种亚麻/棉混纺纱、5种不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成6种试样,测... 针对黄麻纤维织物能否代替部分中低档亚麻纤维织物及其市场应用方向的问题,探讨棉与黄麻/棉混纺纱交织物的风格特征,并与棉与亚麻/棉混纺纱交织物进行对比。选取1种亚麻/棉混纺纱、5种不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成6种试样,测试并对比分析其用于女士轻薄型外衣面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和基本风格。结果表明,黄麻纤维织物能代替部分中低档亚麻织物,且同等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交织物与亚麻/棉混纺交织物相比,亚麻/棉织物适合制作偏悬垂的合体型服装,黄麻/棉织物适合制作造型性较强的合体型休闲服,尤其是以褶裥为装饰的轻薄型度假服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纤维 亚麻纤维 交织物 织物风格 服装
下载PDF
分散染料对丝/涤交织物蚕丝组分的沾色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人成 赵建平 +1 位作者 夏永林 宋心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17,共3页
分散染料对蚕丝的亲和性是造成丝/涤交织物蚕丝组分沾色的根本原因,沾色蚕丝色光与涤纶略有不同,而且普遍存在水洗易褪色的问题,可针对分散染料化学结构的不同,采取还原清洗或碱洗的方法去除蚕丝沾色。
关键词 蚕丝纤维 聚酯纤维 交织物 分散染料染色 沾色
下载PDF
竹浆纤维/蚕丝交织物的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宁英 郭嫣 吴正畦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4,共3页
利用竹浆纤维和蚕丝的不同特性,选择蚕丝作经,竹浆纤维作纬,分别设计平纹、3/1破斜纹、5/3经面缎纹3种组织的织物,与蚕丝、竹浆纤维织物进行性能测试比较。结果表明:竹/蚕丝交织织物在耐磨性、硬挺度、透气性、褶皱弹性及吸湿性等方面... 利用竹浆纤维和蚕丝的不同特性,选择蚕丝作经,竹浆纤维作纬,分别设计平纹、3/1破斜纹、5/3经面缎纹3种组织的织物,与蚕丝、竹浆纤维织物进行性能测试比较。结果表明:竹/蚕丝交织织物在耐磨性、硬挺度、透气性、褶皱弹性及吸湿性等方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纤维 蚕丝 交织物 服用性能 测试分析
下载PDF
真丝/棉交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京丽 邢建伟 +3 位作者 徐成书 贺云云 王成群 张鹏飞 《印染助剂》 CAS 2008年第8期36-38,41,共4页
用诺威克隆LS系列活性染料染真丝/棉交织物,通过对染色工艺条件(pH值、盐、碱量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结果表明:真丝/棉交织物可用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在碱性条件下固色.随着染色起始pH值的降低,真丝与棉... 用诺威克隆LS系列活性染料染真丝/棉交织物,通过对染色工艺条件(pH值、盐、碱量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结果表明:真丝/棉交织物可用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在碱性条件下固色.随着染色起始pH值的降低,真丝与棉间的同色性提高,以pH值5为宜.Na2SO4对活性染料上染真丝的促染作用大于对棉的促染作用,随着Na2SO4用量的增大,纤维间的同色性提高,最终定为30 g/L.Na2CO3用量增加不利于染料对真丝纤维的固着,为了达到真丝/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选定为8 g/L.在此工艺下,可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交织物 真丝
下载PDF
亚麻/涤纶交织物的抗皱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坚 赵玉萍 周新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91,共3页
通过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得知影响亚麻织物抗皱性的主要结构因素有织物组织、纤维含量和织物密度;亚麻织物的抗皱性可以通过改变织物结构因素和织物后整理2种不同的方法来得以改善,适当加入涤纶可改善亚麻织物的抗皱性,当亚麻与涤纶的配比... 通过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得知影响亚麻织物抗皱性的主要结构因素有织物组织、纤维含量和织物密度;亚麻织物的抗皱性可以通过改变织物结构因素和织物后整理2种不同的方法来得以改善,适当加入涤纶可改善亚麻织物的抗皱性,当亚麻与涤纶的配比达到2∶1时,其抗皱效果与纯亚麻织物经柠檬酸抗皱整理的效果相近,并且织物强力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涤纶交织物 密度 组织 硬挺度 抗皱性
下载PDF
天然绿色棉混纺纱及其交织物的色彩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泉 姚佳 +1 位作者 李艳清 祝成炎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7,共4页
探讨天然绿色棉混纺纱及其交织物的色彩特性。测试了天然白棉、棕棉和绿棉的色差值,采用绿棉和白棉纤维制得了6种混和比例的散纤维团、混纺纱和交织物,运用CIELCh和CIELAB等色彩空间进行色彩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绿-棕、白-棕、白-绿天... 探讨天然绿色棉混纺纱及其交织物的色彩特性。测试了天然白棉、棕棉和绿棉的色差值,采用绿棉和白棉纤维制得了6种混和比例的散纤维团、混纺纱和交织物,运用CIELCh和CIELAB等色彩空间进行色彩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绿-棕、白-棕、白-绿天然混和棉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色差,通过合理设计混纺比例可以提高天然彩色棉的色彩丰富性;增加白棉含量可以提高混纺纱及交织物的明度,降低色彩纯度,但对色相角影响较小;在白绿棉相同混和比例下,明度值按散纤维团、交织物、混纺纱顺序递减;色彩饱和度混纺纱大于交织物;色相角按交织物、散纤维团、混纺纱顺序递减;交织过程增加了织物明度,但降低了织物色彩的纯度。认为,上述试验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把握彩棉混纺纱线及织物的色彩特性,正确选择原料混纺比,合理配置纺纱及织造工艺,提高彩棉色彩丰富性,促进彩棉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绿色棉纤维 混纺纱 交织物 色彩空间 纤维颜色
下载PDF
蚕丝/涤纶微纤维交织物活性/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人成 夏永林 +1 位作者 赵建平 宋心远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选用对蚕丝沾色低和 (或 )碱可洗性好的分散染料及Lanasol、LevafixE A和M型活性染料 ,可实现蚕丝 /涤纶微纤维交织物分散 /活性染料一浴二步法染色 ,织物的染色牢度好。
关键词 蚕丝/涤纶微纤维交织物 一浴法染色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下载PDF
Tencel/涤纶交织物染色性和同色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桃芝 朱亚伟 陈福志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根据Tencel/涤纶交织物特性 ,研究了该类交织物的染色性和同色性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分析 ,筛选出适合一浴法染色的直接、分散染料。测定了同色产品的各项色牢度、色差指标 ,结果均达到标准。交织物达同色后 ,分别拆开经线 (涤纶 )... 根据Tencel/涤纶交织物特性 ,研究了该类交织物的染色性和同色性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分析 ,筛选出适合一浴法染色的直接、分散染料。测定了同色产品的各项色牢度、色差指标 ,结果均达到标准。交织物达同色后 ,分别拆开经线 (涤纶 )、纬线 (Tencel)并在色差仪上测定 ,当色差差值小于 5时 ,可满足官能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CEL纤维 交织物 染色 同色性 涤纶
下载PDF
毛/涤混纺及交织物的起毛起球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坚 邓丽丽 王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4,共3页
通过有目的的改变纤维混纺比、织物组织、纱线密度和紧度等参数,对毛涤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分析。文章采用涤纶长丝及不同纱线交织的配置方式,探讨了改善毛涤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设计方法,得到了合理的织物结构设计参数,达到了提高毛... 通过有目的的改变纤维混纺比、织物组织、纱线密度和紧度等参数,对毛涤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分析。文章采用涤纶长丝及不同纱线交织的配置方式,探讨了改善毛涤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设计方法,得到了合理的织物结构设计参数,达到了提高毛涤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涤织物 起毛起球性 织物结构设计 交织物
下载PDF
再生角蛋白纤维含量对多元交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荆妙蕾 王建坤 林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2,共4页
利用不同混纺比的再生角蛋白/棉混纺纱与涤棉纱交织,开发出休闲风格的棉型交织产品。分析再生角蛋白纤维含量对面料风格及服用性能的影响,在织物的各单项性能与混纺比之间建立了回归模型。经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交织物的耐磨性、折... 利用不同混纺比的再生角蛋白/棉混纺纱与涤棉纱交织,开发出休闲风格的棉型交织产品。分析再生角蛋白纤维含量对面料风格及服用性能的影响,在织物的各单项性能与混纺比之间建立了回归模型。经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交织物的耐磨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刚柔性、透气性与再生角蛋白纤维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再生角蛋白纤维与棉的混纺比控制在60∶40左右,织物的综合性能较优,为再生角蛋白纤维交织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角蛋白纤维 交织物 服用性能 测试 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丝棉交织物活性染料数码印花预处理浆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文 蒙冉菊 +1 位作者 戴桦根 沈崇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4,共5页
针对丝棉织物数码印花存在的得色浅、渗化率差、同色性差等问题,文章采用两种预处理浆料(海藻酸钠浆和复合糊料RM-MV550浆)对丝棉交织物进行预处理,测试两种预处理浆料对丝棉交织物上浆后数码印花的表观色深K/S值、渗透率、精细度、纯... 针对丝棉织物数码印花存在的得色浅、渗化率差、同色性差等问题,文章采用两种预处理浆料(海藻酸钠浆和复合糊料RM-MV550浆)对丝棉交织物进行预处理,测试两种预处理浆料对丝棉交织物上浆后数码印花的表观色深K/S值、渗透率、精细度、纯棉织物和真丝织物的同色平衡值及色牢度等。结果表明,相较于海藻酸钠糊料,复合糊料RM-MV550预处理丝棉交织物数码印花后表观得色量略低,渗透性更好,精细度和同色性更高,与此同时各项色牢度可达4级及以上,达到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棉交织物 海藻酸钠 复合糊料 活性染料 数码印花 色牢度
下载PDF
负离子纱线和咖啡碳纱线交织物的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小迪 何俊 +4 位作者 姚佳 马琳 潘琴华 张红霞 鲁佳亮 《现代纺织技术》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为了获取负离子纱线和咖啡碳纱线较佳组合方案,使织物的功能性达到较佳,实验采用50%负离子纤维/50%粘胶纤维混纺纱(简称负离子纱线)为经纱原料,30%咖啡碳纤维/70%粘胶纤维混纺纱(简称咖啡碳纱线)和负离子纱线为纬纱原料,按不同的投纬比... 为了获取负离子纱线和咖啡碳纱线较佳组合方案,使织物的功能性达到较佳,实验采用50%负离子纤维/50%粘胶纤维混纺纱(简称负离子纱线)为经纱原料,30%咖啡碳纤维/70%粘胶纤维混纺纱(简称咖啡碳纱线)和负离子纱线为纬纱原料,按不同的投纬比例试织系列小样。在一定条件下,测试了每块小样释放负离子浓度和升温状况。结果表明:当纬线为100%咖啡碳纱线时,织物的蓄热保暖能力相对较好;负离子纱线与咖啡碳纱线的纬线排列比为1∶2时,织物的蓄热保暖和释放负离子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纤维 咖啡碳纤维 负离子浓度 交织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