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
1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3 位作者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刘振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166,共6页
以交联淀粉和MgSO_(4)·7H_(2)O为原料,NaOH为碱化剂,制备了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IStMg(OH)_(2),采用FTIR、SEM、EDS、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去除,考察了IStMg(OH)_(2)投加量、pH、Cu^(2+... 以交联淀粉和MgSO_(4)·7H_(2)O为原料,NaOH为碱化剂,制备了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IStMg(OH)_(2),采用FTIR、SEM、EDS、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去除,考察了IStMg(OH)_(2)投加量、pH、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ISt-Mg(OH)_(2)吸附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质量浓度为20mg/L,pH=5.32,ISt-Mg(OH)_(2)投加量为300 mg/L,吸附温度为25℃时,Cu^(2+)的去除率可达91.7%。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ISt-Mg(OH)_(2)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umir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在25℃时,拟合饱和吸附量为82.78 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将IStMg(OH)_(2)应用于处理Cu^(2+)质量浓度15.20 mg/L、pH=5.45的电镀废水时,在其投加量为100 mg/L时,Cu^(2+)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氢氧化镁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吸附机理
下载PDF
接枝交联淀粉黄原酸酯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2 位作者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8期14-18,共5页
以交联淀粉(ISt)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先合成接枝交联淀粉(ISA),ISA和CS2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合成接枝交联淀粉黄原酸酯(ISAX)。对ISAX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ISAX对Cd^(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投药量、Cd^(... 以交联淀粉(ISt)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先合成接枝交联淀粉(ISA),ISA和CS2再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合成接枝交联淀粉黄原酸酯(ISAX)。对ISAX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ISAX对Cd^(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投药量、Cd^(2+)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为20mg·L^(-1)、投药量为300mg·L^(-1)、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4h时,Cd^(2+)的去除率可达96.0%。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um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25℃时,拟合饱和吸附容量为52.97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吸附机理 黄原酸酯
下载PDF
交联淀粉对虾肉糜3D打印效果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黄煜钦 孙钦秀 +7 位作者 刘阳 魏帅 王泽富 韩宗元 夏秋瑜 夏文 吉宏武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目的】分析交联淀粉与虾肉糜不同比例混合时3D打印稳定性的变化,阐明交联淀粉改善虾肉糜3D打印效果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比例虾肉糜-交联淀粉的物理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相行为特征、3D可打印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和分... 【目的】分析交联淀粉与虾肉糜不同比例混合时3D打印稳定性的变化,阐明交联淀粉改善虾肉糜3D打印效果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比例虾肉糜-交联淀粉的物理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相行为特征、3D可打印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结果】当以虾肉糜与交联淀粉的质量比80∶20进行物理混合形成共混体系时,离子键、疏水相互作用的增加和氢键、二硫键的减少,驱动虾肉糜将交联淀粉包裹于内部形成连续相,使共混体系的稠度系数K和流变单元之间相互作用强度AF增加,改善了物料的流动性和自支撑能力,3D打印精确性和稳定性分别为94.78%和97.2%。【结论】交联淀粉与虾肉糜共混体系在分子间作用力的驱动下,改善了体系的流变特性,使物料能够流畅地进行3D打印并最大程度保持其设计结构特征。当虾肉糜与交联淀粉质量比为80∶20时,物料的3D打印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相行为 流变特性 分子间作用力 虾肉糜 交联淀粉
下载PDF
交联淀粉止血粉体外酶降解时间的影响因素探讨
4
作者 朱肖杰 朱小敏 +2 位作者 孟建文 张素文 张琳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23-25,共3页
探讨影响交联淀粉止血粉降解时间的因素。模拟体内环境,采用α-淀粉酶,在人体温度下进行体外酶降解试验,考察交联淀粉止血粉交联度、原料分子量、骨架密度及结晶度等因素对体外降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度的增加,骨架密度变大... 探讨影响交联淀粉止血粉降解时间的因素。模拟体内环境,采用α-淀粉酶,在人体温度下进行体外酶降解试验,考察交联淀粉止血粉交联度、原料分子量、骨架密度及结晶度等因素对体外降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度的增加,骨架密度变大,结构也更加致密,交联淀粉止血粉的降解时间随之变长;随着原料分子量的增加,交联淀粉止血粉的降解时间也随之变长;而随着交联淀粉止血粉结晶度的减少,降解时间随之减少。为进一步优化交联淀粉止血粉降解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止血粉 体外酶降解 Α-淀粉 交联 分子量
下载PDF
两种氧化—交联淀粉上浆性能比较
5
作者 黄玲 《现代纺织技术》 2005年第2期3-4,共2页
用酯交联淀粉和醚交联淀粉对棉和涤 /棉上浆 ,就浆纱强力 ,浆纱伸度 ,毛羽下降率 ,上浆率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自制的酯交联淀粉浆料在浆纱强度 ,毛羽下降方面性能更优。
关键词 交联淀粉 交联淀粉 浆料 浆纱
下载PDF
两种氧化—交联淀粉上浆性能比较
6
作者 黄玲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22-22,27,共2页
通过对自制氧化-酯交联淀粉和市售氧化-醚交联淀粉在棉和涤/棉纱上进行的单纱上浆试验,以及对上浆纱的强力、断裂伸度、毛羽下降率和上浆率指标的测试,比较了两种交联淀粉的上浆性能。
关键词 交联淀粉 交联淀粉 经纱上浆 上浆性能
下载PDF
糯玉米交联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钟 刘正 +1 位作者 蔡治华 盛本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采用混合酸酐交联法,用糯玉米淀粉制备糯玉米交联淀粉,并着重研究了糯玉米交联淀粉的性质如交联度、冻融稳定性、膨胀度、透明度和凝沉性。试验表明:通过交联作用制成的糯玉米交联淀粉,大大改进了原淀粉的性能。具有交联度高(沉降... 本文采用混合酸酐交联法,用糯玉米淀粉制备糯玉米交联淀粉,并着重研究了糯玉米交联淀粉的性质如交联度、冻融稳定性、膨胀度、透明度和凝沉性。试验表明:通过交联作用制成的糯玉米交联淀粉,大大改进了原淀粉的性能。具有交联度高(沉降积为0.75mL)、冻融稳定性好(析水率最低为56.3%)、抗凝沉性强(凝沉性最弱)和具有一定膨胀力(膨胀度低于原淀粉但高于其它变性淀粉)和透明度(透光率比糯玉米淀粉低,但较其它淀粉而言仍具有较高的透光率,说明糯玉米交联淀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交联淀粉 制备 性质
下载PDF
交联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1 位作者 赵新法 赖小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107,111,共5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Cu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SM对Cu2+吸...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Cu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SM对Cu2+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CSM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Cu2+,吸附Cu2+使CS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CSM总体热稳定性下降,Cu2+对CSM主链的分解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微球 吸附 CU^2+ 机理
下载PDF
酯化交联淀粉反应及性质的研究(Ⅲ)——糊性质和应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黄立新 高群玉 +1 位作者 周俊侠 张力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与木薯原淀粉作比较 ,测定了不同取代度、交联度的酯化交联淀粉糊的流变性、透明度、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糊性质 酱油 增筒作用 酯化交联淀粉
下载PDF
交联淀粉微球对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仲谨 王磊 +1 位作者 肖昊江 赖小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SM对Ni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SM对Ni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308~32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Ni2+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CSM吸附Ni2+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减小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热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N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微球 表征 吸附 NI2+ 热力学
下载PDF
两种氧化——交联淀粉上浆性能比较
11
作者 黄玲 《江苏纺织》 2004年第8期36-37,共2页
对酯交联淀粉和醚交联淀粉在棉和涤/棉上浆中浆纱强力, 浆纱伸度, 毛羽下降率, 上浆率的试验。比较出两种交联淀粉上浆性能。
关键词 交联淀粉 交联淀粉 上浆性能 织物
下载PDF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8
12
作者 许晖 孙兰萍 +2 位作者 赵大庆 张斌 郑桂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2,共6页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水分散法制备了马铃薯交联淀粉,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观察和研究了不同取代度马铃薯交联淀粉的颗粒形貌及其结晶结构。结果表明,产物取代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水分散法制备了马铃薯交联淀粉,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观察和研究了不同取代度马铃薯交联淀粉的颗粒形貌及其结晶结构。结果表明,产物取代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分子的无定形区,在结晶区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应;随着取代度的增大,淀粉中受侵蚀的颗粒增多,颗粒表面的小凹痕数量明显增加,部分颗粒表面变粗糙,颗粒内部出现凹陷甚至爆裂;交联淀粉的偏光十字清晰易见;1 017.08cm-1的吸收峰强度加强,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磷酸根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交联淀粉 制备 结构表征
下载PDF
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的制备工艺及特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杜连起 回蓓蓓 刘瑞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6-219,共4页
马铃薯原淀粉在水相体系、碱性条件下与醋酸酐作用,生成马铃薯淀粉醋酸酯,然后与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得到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和交联剂用量等条件,得出制取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反... 马铃薯原淀粉在水相体系、碱性条件下与醋酸酐作用,生成马铃薯淀粉醋酸酯,然后与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得到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和交联剂用量等条件,得出制取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35℃,pH值11,反应时间2h,交联剂用量2%。所制取的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较原淀粉在糊液黏度的稳定性、抗老化性、抗分离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淀粉醋酸酯 交联淀粉 制备工艺 特性
下载PDF
交联淀粉的检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平 张骅骞 +1 位作者 安娜 张清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91,共4页
本实验运用检测抗降解性质和单双酯的含量的方法,初步检测出自制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绘制红外谱图和DSC曲线,分析了交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结构上的变化和结晶性质的改变,提供了一种对于化学法制备的交联淀粉的各个特... 本实验运用检测抗降解性质和单双酯的含量的方法,初步检测出自制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绘制红外谱图和DSC曲线,分析了交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结构上的变化和结晶性质的改变,提供了一种对于化学法制备的交联淀粉的各个特性参数检测的新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检测 抗降解 单双酯含量 红外 DSC
下载PDF
小麦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占忠 刘钟栋 +1 位作者 陈肇锬 董彩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备小麦交联淀粉。探讨了环氧氯丙烷用量 ,氢氧化钠用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对交联度的影响并利用design -expert 6 .0 .3软件响应面中心组合实验优化得出制备不同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 ,... 采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备小麦交联淀粉。探讨了环氧氯丙烷用量 ,氢氧化钠用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对交联度的影响并利用design -expert 6 .0 .3软件响应面中心组合实验优化得出制备不同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 ,分析了双因素间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交联淀粉 制备工艺 小麦淀粉 环氧氯丙烷 交联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石海信 谢新玲 +1 位作者 张友全 童张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63,共5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作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合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讨了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和沉降积对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制备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作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合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讨了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和沉降积对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制备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35%,酯化pH 8.0,酯化温度35℃,酯化时间3 h。交联淀粉的沉降积对酯化取代度影响较小,在生产中可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选用合适沉降积的交联淀粉进行酯化复合变性。复合变性淀粉符合食品行业标准,可以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观察显示淀粉中受侵蚀颗粒增多,颗粒表面的小凹痕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 合成工艺
下载PDF
甘薯交联淀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晖 孙兰萍 +1 位作者 赵大庆 郑桂富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7年第2期29-33,37,共6页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水分散法制备了甘薯交联淀粉,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观察和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甘薯交联淀粉的颗粒形貌及其结晶结构。结果表明,产物取代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交联...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水分散法制备了甘薯交联淀粉,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观察和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甘薯交联淀粉的颗粒形貌及其结晶结构。结果表明,产物取代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分子的无定形区,在结晶区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应;随着取代度的增大,淀粉颗粒表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出现了大小球体相分离的现象,说明了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甘薯淀粉颗粒的表面和大小球体间的联接处;交联淀粉的偏光十字清晰易见;1016.28cm-1的吸收峰强度加强,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磷酸根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交联淀粉 制备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小麦交联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占忠 刘钟栋 陈肇锬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2期20-22,共3页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 ,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 ,制备小麦交联淀粉。并对小麦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明度、溶解度和膨润力、抗老化性、抗剪切力、抗酸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后的小麦淀粉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抗老...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 ,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 ,制备小麦交联淀粉。并对小麦交联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明度、溶解度和膨润力、抗老化性、抗剪切力、抗酸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后的小麦淀粉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抗老化性、抗剪切力、抗酸性和一定的透明度、溶解度和膨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环氧氯丙烷 小麦交联淀粉 交联 制备 性质
下载PDF
交联淀粉的合成及其耐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裕杰 张晓萍 胡友慧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8年第8期425-427,共3页
将玉米淀粉用乙二醛进行交联改性,有效地提高其耐水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和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为2∶1,乙二醛与催化剂氯化镁的用量分别为玉米淀粉重量的10%与4%,在120°C下反应25min时,合成的交联淀粉耐水性较... 将玉米淀粉用乙二醛进行交联改性,有效地提高其耐水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和玉米淀粉的重量比为2∶1,乙二醛与催化剂氯化镁的用量分别为玉米淀粉重量的10%与4%,在120°C下反应25min时,合成的交联淀粉耐水性较好,为未改性淀粉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 耐水性 交联淀粉
下载PDF
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8
20
作者 余丽丽 李仲谨 +1 位作者 朱雷 宋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1,共5页
为了优化反相悬浮法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ASM)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于ASM品质(产率与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 为了优化反相悬浮法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ASM)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于ASM品质(产率与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于ASM产率和平均粒径这两项指标都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较优的工艺参数为: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5%,交联温度为48℃,引发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7 mmol/L。对应的ASM产率和平均粒径的预测值分别为:77.5%和16.5μm。经实验证明:应用响应曲面法所得到的ASM合成工艺参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微球 响应曲面法 优化 重叠等高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