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并-18-冠-6在交联聚乙烯醇微球表面的固载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世伟 高保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将冠醚二苯并-18-冠-6(DBC)转变为氯甲基化的冠醚(CMDBC),使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的羟基与CMDBC之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实现冠醚的固载化,制得了固载有冠醚的功能微球DBC-CPVA。在建立了冠醚DBC固载量测定方... 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将冠醚二苯并-18-冠-6(DBC)转变为氯甲基化的冠醚(CMDBC),使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的羟基与CMDBC之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实现冠醚的固载化,制得了固载有冠醚的功能微球DBC-CPVA。在建立了冠醚DBC固载量测定方法(溴百里香酚蓝-固相萃取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主要因素对DBC固载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与溶剂性质对DBC在CPVA微球上的固载化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在70℃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可制得冠醚DBC固载量为1.72 mmol/g的DBC-CPVA功能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18-冠-6 氯甲基化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固载化 钾离子
下载PDF
CPVA微球表面接枝对羟基苯磺酸钠及其对茶碱的吸附研究
2
作者 吕振艳 王吉 +1 位作者 马媛 门吉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通过分子设计将2-氯乙基异氰酸酯(CIC)键合至聚乙烯醇微球(CPVA)表面制得CPVA-CIC,再将对羟基苯磺酸钠(HSS)固载于CPVA-CIC上制得功能微球CPVA-HSS。通过红外光谱(FI-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仪对功能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主... 通过分子设计将2-氯乙基异氰酸酯(CIC)键合至聚乙烯醇微球(CPVA)表面制得CPVA-CIC,再将对羟基苯磺酸钠(HSS)固载于CPVA-CIC上制得功能微球CPVA-HSS。通过红外光谱(FI-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仪对功能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主要因素对接枝微球固载量的影响,探索功能微球CPVA-HSS对茶碱分子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CIC改性,阴离子单体HSS成功固载于基质CPVA表面,形成功能微球CPVA-HSS。CPVA-HSS对茶碱吸附5 h达到平衡,凭借其强的静电相互作用,pH5时在水溶液中吸附容量可达60 mg/g,随着温度的降低吸附量升高,而随介质盐度的增大吸附容量降低。功能微球的重复使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对羟基苯磺酸钠 接枝 茶碱 2-氯乙基异氰酸酯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在生物相容性微球CPVA表面的引发接枝聚合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正国 高保娇 +1 位作者 雷青娟 陈志萍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溶液体系中利用这些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施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水溶液体系中利用这些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施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考察了主要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铈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有效地引发MAA在CPVA微球的表面接枝聚合,当铈盐浓度为4.9×10-3 mol/L、硫酸浓度为0.17mol/L、反应温度为45°C、单体浓度为0.54mol/L时,每100g接枝微球CPVA-g-PMAA可接枝PMAA 3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甲基丙烯酸 表面引发接枝聚合 铈盐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分子表面印迹微球MIP-PSSS/CPVA的制备及其体外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门吉英 高保娇 +1 位作者 陈志萍 么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73-2280,共8页
以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功能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实施了5-氟尿嘧啶(5-FU)分子的表面印迹,在微球CPVA表面形成印迹聚合物(MIP)层,即制备了5-FU... 以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功能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实施了5-氟尿嘧啶(5-FU)分子的表面印迹,在微球CPVA表面形成印迹聚合物(MIP)层,即制备了5-FU分子印迹微球MIP-PSSS/CPVA.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法,对印迹微球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分析了印迹微球对5-氟尿嘧啶(5-FU)的结合(载药)性能与结合机理,考察探索了载药微球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本体系特殊的羟基-铈盐表面引发体系,可有效地实现5-FU分子的表面印迹,在微球CPVA表面形成分布有大量5-FU分子印迹空穴的聚合物层.在酸性介质中,受强静电相互作用的驱动,印迹微球MIP-PSSS/CPVA对5-FU分子表现出很强的结合能力,结合容量达110 mg/g,可实现有效载药.载药微球的释药行为既具有强烈的pH依赖性,又具有时滞性:在模拟胃液中(pH=1),基本不释药;在模拟小肠液中(pH=6.8),释药量很小;在模拟结肠液中(pH=7.4),则发生突释,表现出高效的结肠定位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印迹 对苯乙烯磺酸钠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5-氟尿嘧啶 结肠定位释放
原文传递
固载化冠醚二苯并-18-冠-6在苯甲酸丁酯合成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世伟 高保娇 +1 位作者 高学超 王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7-932,共6页
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固载冠醚二苯并-18-冠-6(DBC),从而制得三相相转移催化剂DBC-CPVA;在此基础上,以苯甲酸钾与溴代正丁烷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体系,重点研究固体催化剂DBC-CPVA的相转移催化性能,考察主要因素对液-固-液三相... 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固载冠醚二苯并-18-冠-6(DBC),从而制得三相相转移催化剂DBC-CPVA;在此基础上,以苯甲酸钾与溴代正丁烷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体系,重点研究固体催化剂DBC-CPVA的相转移催化性能,考察主要因素对液-固-液三相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体系中,水相中的苯甲酸钾与有机相中的溴代正丁烷可顺利地发生酯化反应,这一结果显示出固载于DBC-CPVA表面的DBC与K+离子形成的络合物阳离子,能有效地将苯甲酸根负离子转移至有机相,使酯化反应顺利地进行.有机相的极性越强,酯化反应的速率越快,溴代正丁烷的转化率越高;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4时,酯化反应具有最大的速率,溴代正丁烷的转化率可达70%.固体催化剂DBC-CPVA循环使用8次,催化活性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二苯并-18-冠-6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固载
下载PDF
由CPVA-g-PSSS功能接枝微球构建pH依赖型5-ASA结肠定位释药体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门吉英 高保娇 +1 位作者 么兰 张妍妍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0-664,共5页
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制备了接枝聚阴离子的功能接枝微球CPVA-g-PSSS,研究了其对5-氨基水杨酸(5-ASA)的吸附(载药)性能、机理和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 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制备了接枝聚阴离子的功能接枝微球CPVA-g-PSSS,研究了其对5-氨基水杨酸(5-ASA)的吸附(载药)性能、机理和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受强静电相互作用驱动,CPVA-g-PSSS对5-ASA分子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达39.1mg/g,可实现有效载药.载药微球的释药行为具有强烈的pH值依赖性,在pH=1的介质中基本不释药,而在pH=7.4的介质中发生突释,释放率可达86%,表现出良好的结肠定位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乙烯磺酸钠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接枝聚合 5-氨基水杨酸 pH依赖性 结肠定位释放
原文传递
接枝微球CPVA-g-PSSS的制备及其对5-氟尿嘧啶载药及体外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门吉英 高保娇 陈志萍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3-951,共9页
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施了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得了接枝有聚阴离子的接枝微球CPVA-g-PSSS,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测定等... 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采用铈盐-羟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施了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得了接枝有聚阴离子的接枝微球CPVA-g-PSSS,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测定等法,对接枝微球的化学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分析了接枝微球CPVA-g-PSSS对5-氟尿嘧啶(5-FU)的吸附(载药)性能与吸附机理,考察探索了载药微球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羟基-铈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可有效地引发SSS在CPVA微球的表面接枝聚合,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可制得PSSS接枝度为16.1 g/100g的接枝微球CPVA-g-PSSS.在酸性介质中,受强静电相互作用的驱动,接枝微球CPVA-g-PSSS对5-FU分子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达105 mg/g,可实现有效载药.载药微球的释药行为具有强烈的pH依赖性,在pH=1的介质中,基本不释药;而在pH=7.4的介质中,则发生突释,表现出良好的结肠定位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乙烯磺酸钠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接枝聚合 5-氟尿嘧啶 pH依赖性 结肠定位释放
原文传递
阴离子聚电解质接枝微球CPVA-g-PSSS的制备及其对碱性蛋白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涛 史楠 高保娇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53-1362,共10页
通过分子设计,将大量可聚合双键引入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然后采用"穿过"法("grafting through"method)将对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于CPVA微球表面,制备了具有阴离子聚电解质接枝刷状结构的接枝微粒CPVA-g-PS... 通过分子设计,将大量可聚合双键引入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表面,然后采用"穿过"法("grafting through"method)将对苯乙烯磺酸钠(SSS)接枝于CPVA微球表面,制备了具有阴离子聚电解质接枝刷状结构的接枝微粒CPVA-g-PSSS.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微粒进行了表征,使用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了接枝微粒zeta电位曲线.将接枝微粒CPVA-g-PSSS用于对胰蛋白酶(TRY)和溶菌酶(LZM)2种碱性蛋白的吸附,考察了主要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了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的方法,可顺利的实现阴离子单体SSS的接枝聚合.在强静电相互作用的驱动下,阴离子聚电解质接枝刷CPVA-g-PSSS对2种碱性蛋白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介质的p H值对吸附容量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介质p H值的增大,TRY和LZM的吸附容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p H值等于它们的等电点时,具有最高的吸附容量(TRY,82 mg/g;LZM,78 mg/g).以2种碱性蛋白等电点为界,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作用,当介质p H值等于它们等电点时,吸附容量几乎不随电解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且使体系的熵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醇微球 对苯乙烯磺酸钠 聚电解质接枝刷 碱性蛋白质 吸附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