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滨海新经济带产业与生态空间布局协调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贵祥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了配合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温州市产业重心向滨海地区、临港基地实施战略转移。本文针对沿海新经济带临港产业发展布局与海洋生态保护、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出现的若干矛盾和问题,进行协调讨论。根据重视功能区划分、节约资源... 为了配合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温州市产业重心向滨海地区、临港基地实施战略转移。本文针对沿海新经济带临港产业发展布局与海洋生态保护、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出现的若干矛盾和问题,进行协调讨论。根据重视功能区划分、节约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着眼长远、积极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等指导思想,提出并阐明沿海产业核心区的产业与交通布局须注重功能区科学配置,重视生态隔离、水土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珍稀生态优先、结合温州市特色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滨海产业核心区 产业与生态 布局协调
下载PDF
科技对江西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测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冰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测度2007—2020年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以揭示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客观规律,基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利用江西2007—2020年统计数据,首先运用PSIR-SEM方法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其次通过“指标—... 为测度2007—2020年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以揭示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客观规律,基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利用江西2007—2020年统计数据,首先运用PSIR-SEM方法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其次通过“指标—指数”耦合方法构建Lotka-Volterra模型,由指标及其权重算出生态文明阈值指数、绿值指数,据此对江西生态文明阶段与水平“二步测度判定”;然后以生态文明水平为因变量,纳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科技业、生态环保业,并以其发展水平作为自变量,改进C-D生产函数以构建“双对数模型”来估计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回归系数;最后通过“归一化”算法由回归系数测度江西科技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并比较科技与其他产业对生态文明贡献率差异程度。研究表明:(1)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但在所有产业中,科技贡献率次于林业、农业、生态环保治理业,距离高贡献率仍任重道远;(2)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主导作用而科技发挥辅助作用;(3)江西绿色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未来亟需依靠绿色科技以建设生态文明。这为管理者制定科技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 科技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 贡献率 双对数模型
下载PDF
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发展中的生态政治问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寿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后来的发展与研究中均存在一定误区,在我国,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忽略了对生态政治、政府作用发挥的研究,关于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认识...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后来的发展与研究中均存在一定误区,在我国,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忽略了对生态政治、政府作用发挥的研究,关于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认识中缺少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使我们在此方面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局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树立"生态可续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观;确立环境价值观念,明确环境价值的数量关系,在经济发展中计量环境成本;注重发挥生态政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 环境价值 生态政治 生态可续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PDF
生态化视角理解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立夫 范周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技术标准化、产业生态化和数字文化产业三重领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化视角考察数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间的落差,提出生态化分析数字文化产业应聚焦于产业层面,技术进步催生了产业生态化,生态化视角是整体的、联系的而非局部的... 在技术标准化、产业生态化和数字文化产业三重领域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化视角考察数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间的落差,提出生态化分析数字文化产业应聚焦于产业层面,技术进步催生了产业生态化,生态化视角是整体的、联系的而非局部的、独立的三个结论。作为产业生态的基础,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存在内化与互动两个过程,二者发生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不同阶段理解技术作用的思维不同,技术发挥作用的层面也有所不同。最后,根据技术与数字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出治理、博弈、发展的思考,并对部分社会现象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技术标准化 数字文化产业 产业竞争与生态共演
下载PDF
生态文明指标优化和权重计量的实证研究——基于PSIR与SEM相结合方法 被引量:48
5
作者 廖冰 张智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9-791,共13页
研究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对客观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研究的不足,创建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研究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对客观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研究的不足,创建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及31省域2007~2016年动态面板数据来优化筛选生态文明指标和计量其权重,并将PSIR-SEM、熵权法、AHP法算得的指标权重进行比较以揭示PSIR-SEM方法在指标选取和权重计量的特性。研究表明:(1)生态文明指标包括社会产业经济(8指标)、资源环境(9指标)、生态效益(7指标)、生态文明响应(10指标)4方面且相互发生关系,并强化了生态、注重生态文明响应,弱化了产业经济,较已有未考虑生态文明响应、注重经济而非生态等更合理;(2)生态文明指标权重为生态文明响应(0.292 9)、生态效益(0.250 3)、社会产业经济(0.239 3)、资源环境(0.225 3),生态指标与产业经济指标权重差距不大,更能全面反映生态文明产业与生态共生的本质属性;(3)31省域中,处于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4省域,占比45.16%)要少于处于非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7省域,占比54.84%),较已有"无论区域是否处于生态文明阶段,均采取‘一刀切’地对其生态文明评价"等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与生态共生 生态文明 指标优化 权重计量 PSIR-S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