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创新实验室的高创新效率模式——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理论的组态分析
1
作者 王慧 周小丰 +1 位作者 夏天添 张振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1-78,共8页
从多环境层面和综合性视角研究产业创新实验室创新效率的净效应,以揭示影响我国创新实验室创新效率提升的深层“黑箱”。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理论分析框架,以我国91家产业创新实验室为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组态分析范式,剖... 从多环境层面和综合性视角研究产业创新实验室创新效率的净效应,以揭示影响我国创新实验室创新效率提升的深层“黑箱”。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理论分析框架,以我国91家产业创新实验室为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组态分析范式,剖析其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和机制。结果显示:单一因素无法推动产业创新实验室实现高创新效率,物理层面的创新生态环境型组态、事理层面的高组织创新驱动型组态以及人理层面的高层次人才引领型组态均能够驱动产业创新实验室取得高创新效率,而技术设施不足和组织机制滞后会导致低创新效率。由此,从创新实验室建设和政策制定角度提出注意结合自身资源特征优化调整资源配置和建设优势能力等,促进产业创新实验室实现创新效率稳步提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实验室 创新效率 WSR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分析
下载PDF
产业创新实验室(i^(2) Lab):一种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模式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乔为国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37,共15页
我国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亟需新的平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信息不对称、早期风险投资缺乏、技术发明人能力不足三个突出问题。我国既有主流的三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模式,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办公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 我国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亟需新的平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信息不对称、早期风险投资缺乏、技术发明人能力不足三个突出问题。我国既有主流的三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模式,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办公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各自局限,如服务对象受限、能力不足等。产业创新室(i2 Lab),可根据面向对象及需求、核心能力、组织模式、财务收益方式等设计构建其逻辑及运行机制。产业创新实验室作为一种新型平台模式,具有九个特征,即所服务目标项目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独立发明人、偏硬科技、技术比较成熟、处于产业化较早期、技术发明人参与创业,创业伙伴角色定位、具有商业模式设计及资源整合集成能力、市场化运营、开放性平台等。产业创新实验室运行的核心基础前提有两个,一是商业模式设计及资源整合能力,二是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及。财务上可行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条件,比较容易满足,也可以通过和地方政府或产业园区合作解决早期财务可行性问题。产业创新实验室本质上归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决定其单个规模有限。以产业创新实验室为枢纽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钻石体系"生态构建,存在多种启动路径。产业创新实验室可以采用"虚拟孵化器+商业与创新服务网络"方式低成本启动。最后,指出产业创新实验室和其他平台模式间更多是互补性的关系,建议政府可以支持若干试点示范等,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实验室 模式设计 科技成果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