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产业生态共生三维立体循环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宝娟 郑祖婷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1-35,共5页
京津冀是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该地区雾霾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地区污染严重的问题,需探寻新型的产业生态共生模式。在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共生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产业生态共生三维立体循环模式,指出京津... 京津冀是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该地区雾霾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地区污染严重的问题,需探寻新型的产业生态共生模式。在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共生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产业生态共生三维立体循环模式,指出京津冀产业生态共生需依赖地域、产业、微观主体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通过三个地域间的资源、产品、技术的互补和区域划定—产业协作—主体参与的过程逐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生态共生 三维立体循环模式
下载PDF
中国省域林业生态安全格局的预警性测度——生态与产业共生的视角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岩 张智光 +1 位作者 谢煜 彭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5年第5期480-489,共10页
基于林业生态和产业共生理论来进行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更能体现出生态安全是由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生态共同组成复合系统的安全。在前期研究建立的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和算法基础上对2013年31个省区的林业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进... 基于林业生态和产业共生理论来进行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更能体现出生态安全是由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生态共同组成复合系统的安全。在前期研究建立的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和算法基础上对2013年31个省区的林业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进行测度研究,通过核算、评价、监测、判定等手段对各个省区的林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为林业生态安全起到预警和调控作用。首先计算出共生模型中的产业水平指数I、生态水平指数E、环境容量指数C等三类基本指数和各省区的两个共生受力指数SI(k)和SE(k),以及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间的共生度指数S(k);然后通过共生受力指数SI(k)、SE(k)的正负号,以及共生度指数S(k)的大小来对中国31个省区的林业生态安全情况判断,计算结果中包括1个红色预警区域、1个橙色预警区域、1个黄色预警区域、5个蓝色预警区域、1个转折型蓝色预警区域,其余22个区域为绿色健康安全区域;最后对9个预警区域进行生态和产业共生模式的类别和原因分析,包括生态受益而产业受损的单利模式、生态受损而产业受益的单利模式、生态和产业互相抑制的竞争模式、生态和产业互利共生模式等四类模式。结果验证了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具有将指标体系法与特征指数方法集成的优势,既具有明确的生态经济意义,又具有可以追溯原因的优势;采用的双特征动态判断矩阵可以起到前因性预警和后果性预测作用,对林业生态安全的监测与控制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安全 生态产业共生 LOTKA-VOLTERRA模型 空间格局 测度
下载PDF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绩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春发 王雪红 杨琪琪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73,共5页
从网络协调视角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绩效的关系,对于从企业层面理解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和提升网络绩效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深入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网络协调和网络绩效的基础上构建了实证研究... 从网络协调视角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绩效的关系,对于从企业层面理解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和提升网络绩效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深入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网络协调和网络绩效的基础上构建了实证研究框架。通过调研收集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通过发挥影响力、控制力和引领力协调各方关系,从而对生态效率、关系质量和网络整体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协调通过影响关系质量来加强网络整体绩效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 核心企业领导力 网络绩效 协调
下载PDF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系统解析框架 被引量:30
4
作者 袁增伟 毕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82-3188,共7页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是由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密切合作而形成的企业及企业间关系的复杂系统,其基本出发点是企业间必须具备环境合作,根本目的是提高资源生产力和生态效率。从形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是由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密切合作而形成的企业及企业间关系的复杂系统,其基本出发点是企业间必须具备环境合作,根本目的是提高资源生产力和生态效率。从形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入手,从环境伦理的角度阐释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企业的五类环境责任,并探讨其形成和运作机制——企业环境责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及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和社会环境可行性分析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三级解析框架,并对其解析方法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 延伸生产者责任
下载PDF
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芸 游春 +2 位作者 张树深 刘素玲 张敬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7,79,共5页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构建了包含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以及"以废治废"产业链的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并对"以废治废"产业链引入前后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可以有效提高钢铁工业园区的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园 以废治废 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 生态工业技术
下载PDF
中国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研究——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岩 张智光 廖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基于生态和产业共生理论,应用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和算法对我国东北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3个国有林区1993—2014年的林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进行测度研究。通过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间的共生度指数S(k)的大小、森林生态受力指数SE... 基于生态和产业共生理论,应用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和算法对我国东北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3个国有林区1993—2014年的林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进行测度研究。通过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间的共生度指数S(k)的大小、森林生态受力指数SE(k)和林业产业受力指数SI(k)的正负号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3个省区22年来的林业生态安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省区从2000年天然保护林一期工程实施开始,经过几年的红色或橙色等预警交替出现的状态,到了2008年以后基本上都开始出现健康级绿色安全状态。通过这三个省区的动态变化趋势可见,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安全 生态产业共生 Lotka—Volterra模型 国有林区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的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对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立中 秦荪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6,共7页
在新的生态利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组织模式下,本文运用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通过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分析了产业共生的价值体系并给出了仿真实例,经过模型的演化运行和环境变量的微调,研究生态产业共生在价值上建立稳定机制的方法和理论... 在新的生态利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组织模式下,本文运用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通过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分析了产业共生的价值体系并给出了仿真实例,经过模型的演化运行和环境变量的微调,研究生态产业共生在价值上建立稳定机制的方法和理论框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共生 价值链 稳定性
下载PDF
企业社会资本嵌入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春发 邹雅玲 王雪红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81,共8页
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显著作用已被广泛证实。本文在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知识共享与产业共生间关系及其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基本假设,建立了基于知识共享中介作用的企业社会资本与产业共生之间结构方程模型... 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显著作用已被广泛证实。本文在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知识共享与产业共生间关系及其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基本假设,建立了基于知识共享中介作用的企业社会资本与产业共生之间结构方程模型,以天津市生态产业园中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对基本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在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认知维对产业共生正向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资本三维度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为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提供了支持性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资本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 知识共享
下载PDF
考虑外部性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春发 冯立攀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4,共7页
以考虑外部性效应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EISN)的生产型企业与分解型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和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条件下,外部性效应对EISN演化和长期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以考虑外部性效应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EISN)的生产型企业与分解型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和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条件下,外部性效应对EISN演化和长期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外部性条件下,EISN的长期均衡受博弈行为的初始状态、外部性效应期望收益、选择合作的支付成本和贴现因子影响。同时以鲁北生态产业园为案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数值验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 外部性 演化博弈 复制动态方程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与网络绩效关系研究——以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贵州生态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剑 郭瞳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2-77,共6页
文章基于网络协调视角,理论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EISN)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情况及EISN协调关系,探究其影响生态效率、关系质量及整体绩效的作用路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贵州生态产业园为例,运用调查问卷和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 文章基于网络协调视角,理论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EISN)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情况及EISN协调关系,探究其影响生态效率、关系质量及整体绩效的作用路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贵州生态产业园为例,运用调查问卷和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深入研究共生网络内部运作规律,对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升网络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正向促进网络协调,显著加强网络关系质量,提高生态效率并提升网络整体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 企业社会责任 网络绩效 网络协调
下载PDF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的网络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发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1期127-133,共7页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MEI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生态产业共生体(EI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网)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风险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矿区生态产业共生...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MEI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生态产业共生体(EI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网)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风险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从产业共生体的内在网络关系视角,深入剖析了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最后就风险化解提出了促进矿区生态产业共生体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 网络风险 产业生态经济系统
下载PDF
科技对江西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测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冰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测度2007—2020年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以揭示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客观规律,基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利用江西2007—2020年统计数据,首先运用PSIR-SEM方法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其次通过“指标—... 为测度2007—2020年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以揭示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客观规律,基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生态文明本质内涵,利用江西2007—2020年统计数据,首先运用PSIR-SEM方法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其次通过“指标—指数”耦合方法构建Lotka-Volterra模型,由指标及其权重算出生态文明阈值指数、绿值指数,据此对江西生态文明阶段与水平“二步测度判定”;然后以生态文明水平为因变量,纳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科技业、生态环保业,并以其发展水平作为自变量,改进C-D生产函数以构建“双对数模型”来估计科技对生态文明作用回归系数;最后通过“归一化”算法由回归系数测度江西科技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并比较科技与其他产业对生态文明贡献率差异程度。研究表明:(1)江西科技对全省生态文明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但在所有产业中,科技贡献率次于林业、农业、生态环保治理业,距离高贡献率仍任重道远;(2)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主导作用而科技发挥辅助作用;(3)江西绿色科技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未来亟需依靠绿色科技以建设生态文明。这为管理者制定科技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互利共生 科技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 贡献率 双对数模型
下载PDF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路径依赖研究——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1
13
作者 傅沂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在总结路径依赖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用演化的新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路径依赖问题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从跨学科的视角来提出对策是破解路径依赖的关键所在。最后从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建立的角度提出... 在总结路径依赖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用演化的新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路径依赖问题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从跨学科的视角来提出对策是破解路径依赖的关键所在。最后从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建立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路径依赖 新政治经济学 产业生态共生系统
下载PDF
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价格模型及应用——生态产业共生视角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友良 贺蒙 曾辉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61-2373,共13页
根据园区企业间废弃物供需关系,运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废弃物资源化的价格模型,探讨了企业在不共生、部分共生和完全共生三种情形下的均衡状态.通过模型结果对比和参数影响分析,研究了共生关系建立的市场条件、废弃物和再生产品的... 根据园区企业间废弃物供需关系,运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废弃物资源化的价格模型,探讨了企业在不共生、部分共生和完全共生三种情形下的均衡状态.通过模型结果对比和参数影响分析,研究了共生关系建立的市场条件、废弃物和再生产品的价格决策,并引入案例验证模型结果,应用到园区废弃物价值流转过程中.研究结果表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资源化边际成本低于外购原材料成本时,会建立生态产业共生关系;共生系数与废弃物定价成反比关系,但共生程度的提高会增加企业的共生收益;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对共生关系的形成及废弃物资源化的价格产生影响,通过企业间利益的协调可以实现园区的废弃物资源化,促进废弃物的价值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 废弃物资源化 废弃物价格 生态产业共生
原文传递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及其优化模型开发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增伟 毕军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2-97,123,共7页
从构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入手,开发了基于企业环境责任市场化机制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模型,并对模型假设做了改进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责任代理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成本是影响生态产业共生网络... 从构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入手,开发了基于企业环境责任市场化机制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模型,并对模型假设做了改进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责任代理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成本是影响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总成本大小的关键要素,而环境责任委托企业和中间物流企业的各种参数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行总费用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这种认识,最后又探讨了影响代理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因子,并对费用优化模型做了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 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 延伸生产者责任
原文传递
Symbiosis Analysis on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刚 冯宵 Khim Hoong Ch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90-698,共9页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 is a sustainable mode of moder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ymbiosis, a sub-field of industrial ecology, engages traditionally separate industries in a collective approach, involving...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 is a sustainable mode of moder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ymbiosis, a sub-field of industrial ecology, engages traditionally separate industries in a collective approach, involving exchange of materials, energy, water, and/or by-products, to enhanc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o construct a symbiosis analysis method, this article employs a number of parameters embodying information about materials, energy and economics as the main essential parameters in system analysis and introduces symbiosis profit and symbiotic consumption elements as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program is designed using the agent-based modeling approach to simulate the evolvement of a hypothetical coal-based industrial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symbiosis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s examined. The simulation program built using the Swarm library, which is a freely available multi-agent simulation package, provides a useful demonstration for the symbiosis analys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biosis analysis symbiosis degree agent-based modeling multi-agent simulation coal-based industrial system
下载PDF
循环型产业的理论基础研究及其对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7
作者 傅沂 李金保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1,共6页
文章系统回顾了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提出了循环型产业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共生系统理论的观点,指出了它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不同,重点讨论了其内涵和建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文章重点从农业产业共生系统理论的角度提... 文章系统回顾了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提出了循环型产业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共生系统理论的观点,指出了它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不同,重点讨论了其内涵和建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文章重点从农业产业共生系统理论的角度提出了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型产业 产业生态共生系统 贫困地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指标优化和权重计量的实证研究——基于PSIR与SEM相结合方法 被引量:48
18
作者 廖冰 张智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9-791,共13页
研究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对客观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研究的不足,创建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研究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对客观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研究的不足,创建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及31省域2007~2016年动态面板数据来优化筛选生态文明指标和计量其权重,并将PSIR-SEM、熵权法、AHP法算得的指标权重进行比较以揭示PSIR-SEM方法在指标选取和权重计量的特性。研究表明:(1)生态文明指标包括社会产业经济(8指标)、资源环境(9指标)、生态效益(7指标)、生态文明响应(10指标)4方面且相互发生关系,并强化了生态、注重生态文明响应,弱化了产业经济,较已有未考虑生态文明响应、注重经济而非生态等更合理;(2)生态文明指标权重为生态文明响应(0.292 9)、生态效益(0.250 3)、社会产业经济(0.239 3)、资源环境(0.225 3),生态指标与产业经济指标权重差距不大,更能全面反映生态文明产业与生态共生的本质属性;(3)31省域中,处于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4省域,占比45.16%)要少于处于非生态文明阶段的省域数量(17省域,占比54.84%),较已有"无论区域是否处于生态文明阶段,均采取‘一刀切’地对其生态文明评价"等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共生 生态文明 指标优化 权重计量 PSIR-SEM
原文传递
林业生态安全指标-指数的耦合实证测度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廖冰 张智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77-1791,共15页
研究林业生态安全测度评价对管理者制定林业生态安全预警、监管和控制措施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克服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立足于林业生态安全的广义内涵——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在分析林业产业压力与森林生态相互关系... 研究林业生态安全测度评价对管理者制定林业生态安全预警、监管和控制措施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克服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立足于林业生态安全的广义内涵——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在分析林业产业压力与森林生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5年全国及31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结构化PSIR和定量化SEM方法确定了林业生态安全指标及其权重,通过Lotka-Volterra方法得到了具有生态经济意义的林业生态安全共生度指数及其判据,实现由指标向指数的耦合集成,最后对全国及31省域林业生态安全实证测度,并根据测度的"系列指数"追溯"指标变量"以找出林业生态安全问题的原因,实现由指数向指标的回溯解耦。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中国林业产业压力与森林生态处于非绿色共生模式导致林业生态安全处于预警状态,这将产生潜在的林业生态安全隐患,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要实现林业绿色安全仍任重道远;(2)31省域中,处于林业生态安全预警省域的数量(18省域,占比58%)要多于处于林业生态安全省域的数量(13省域,占比42%);(3)林业生态安全不仅依赖于林业自然资源禀赋能力,还取决于林业产业压力与森林生态的共生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林业产业压力 生态产业共生 林业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特征指数 耦合与解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