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据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彭迪云 周美楠 邓语宣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测算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中心度特征,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的三大中心度特征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空间关联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韧性的提升,并且在金融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以及非工业城市中,产业空间关联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进而提出有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韧性水平攀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 经济韧性 长江中游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学训赛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李盼池 肖红 +2 位作者 孙丽娜 王兵 刘志刚 《新丝路》 2024年第35期0138-0140,共3页
文章主要论述“学训赛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现状及新需求,指出其无法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 开展了“学训赛研”... 文章主要论述“学训赛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现状及新需求,指出其无法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 开展了“学训赛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究,设置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创建集网络安全综合教育和实践分级通关实验于一体的智能平台,建立大数据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教育评价及持续改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训赛研”一体化 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
下载PDF
地震灾害情景下产业空间网络风险评估——以日本丰田汽车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卫江 蒋湧 +2 位作者 温家洪 Jianping Yan 李仙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4-1399,共16页
以日本东南海地震为情景,以日本丰田汽车及其关联企业为例,基于工厂个体数据及其部件供应的拓扑和空间网络,模拟灾害风险在产业网络中扩散转移过程,建立直接损失与间接功能损失的评估模型,为产业空间网络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 以日本东南海地震为情景,以日本丰田汽车及其关联企业为例,基于工厂个体数据及其部件供应的拓扑和空间网络,模拟灾害风险在产业网络中扩散转移过程,建立直接损失与间接功能损失的评估模型,为产业空间网络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在东南海地震情景下,丰田汽车约48.1%的工厂将直接受损,其中生产设施损失约5587亿日元,厂房建筑损失约1980亿日元。由于关键工厂受损,将间接导致整个产业网络中断。在最长37日恢复情景下,将造成约9230亿日元的间接功能损失。地震灾害对丰田汽车产业网络影响显著,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减灾降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海啸 汽车产业 产业空间网络 风险评估 日本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网络的构造与结构测度 被引量:38
4
作者 吕康娟 付旻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85-1791,共7页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产业不断涌现新的空间特征,区域间各产业联系逐渐密集形成复杂的网络。对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构造了产业空间网络,将其仿真成有形的拓扑结构图,诊断区域产业联系以及产业价值的空间分布。对产业网络的定义、...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产业不断涌现新的空间特征,区域间各产业联系逐渐密集形成复杂的网络。对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构造了产业空间网络,将其仿真成有形的拓扑结构图,诊断区域产业联系以及产业价值的空间分布。对产业网络的定义、表达、结构特征等问题提出定量研究方法,并以我国区域间产业为实证进行测度,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揭示产业空间网络的结构。结果显示:我国产业发展具有网络化趋势,同时该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地域集聚性以及核心—边缘的特征,各区域产业网络地位、价值网络地位以及经济地位都具有级差性。对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网络 结构测度 区域
原文传递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双网络分析--基于金融发展、资源禀赋因素比较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薇 刘春虎 苗建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6-181,共6页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金融发展、资源禀赋影响下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双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两因素对产业空间网络均产生了正向作用。同时,在产业空间网络中我国各区域基本都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条...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金融发展、资源禀赋影响下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双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两因素对产业空间网络均产生了正向作用。同时,在产业空间网络中我国各区域基本都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条件。进一步,经过QAP检验得出两网络呈正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构建2-模网确定了影响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成员(省市、自治区)以及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合理路径,反映到政策上即发达区域资源禀赋的合理布局以及欠发达区域金融发展的大力支持是目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期为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空间网络 2-模网 金融发展 资源禀赋
下载PDF
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安达 梁智昊 许守任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3,共6页
本文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对网络空间安全产业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产业 自主可控 标准
下载PDF
产业链网络下数字赋能江苏两业融合发展研究
7
作者 张涵嵋 《市场周刊》 2024年第29期73-77,共5页
江苏在数字赋能两业融合的过程中已深度嵌入产业链空间网络。江苏产业链空间网络持续优化,不仅直接作用于两业融合,增强数字经济赋能效果,而且通过提升两业在产业链空间网络中的中心性和枢纽性地位,实现两业的高质量融合。为把握数字经... 江苏在数字赋能两业融合的过程中已深度嵌入产业链空间网络。江苏产业链空间网络持续优化,不仅直接作用于两业融合,增强数字经济赋能效果,而且通过提升两业在产业链空间网络中的中心性和枢纽性地位,实现两业的高质量融合。为把握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加快两业深度融合,江苏应以完善国内产业链空间网络为核心,以延伸并优化国外产业链空间网络布局为指引,催化数字经济释放对两业融合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两业融合 产业空间网络
下载PDF
乡镇企业主导的区域产业空间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兴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9-303,307,共6页
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从分析其具体的产业布局特点入手,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密集区域的产业发展新趋势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提出了引导该类区域产业空间整合的主要模式与具体对策,并延伸分析了几种典型的... 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从分析其具体的产业布局特点入手,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密集区域的产业发展新趋势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提出了引导该类区域产业空间整合的主要模式与具体对策,并延伸分析了几种典型的乡镇企业主导的产业空间对区域城乡空间的引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区域产业空间 江阴市 经济发达地区 空间结构调整 产业布局空间 专业化产业基地 超级村庄 产业空间集中度 区域产业网络空间模式 工业园区
下载PDF
现代产业园区生态空间规划探索与实践——以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为例
9
作者 王圣保 赵志伟 高华 《华中建筑》 2012年第4期134-137,共4页
现代产业园区是以生态文明主导。该文从山东省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的现状出发,分析地缘环境和空间发展方向,确定规划范围,提出生态规划理念,制定生态目标与原则。结合土地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规划该区功能结构布局结构。对生态... 现代产业园区是以生态文明主导。该文从山东省青州市峱山经济发展区的现状出发,分析地缘环境和空间发展方向,确定规划范围,提出生态规划理念,制定生态目标与原则。结合土地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规划该区功能结构布局结构。对生态空间进行分析,划分生态功能组团。通过对山体、沟塘等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机组织,形成"五轴、一带、多点"的生态空间布局结构。并对生态用地建设进行评价,旨在促进生态文明的现代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生态空间网络渗透布局结构规划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空间网络及其隐含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子涵 彭宝玉 孙君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间经济往来密切,其中蕴含着产业链的分工和隐含碳排放的流动,从而影响区域的功能协同和碳排放责任明晰。论文采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空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间经济往来密切,其中蕴含着产业链的分工和隐含碳排放的流动,从而影响区域的功能协同和碳排放责任明晰。论文采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空间网络,考察京津冀地区间产业联系及其隐含碳排放流动关系,并分析了隐含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和地区,以期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和“双碳”目标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存在有分工、缺协同、产业空间联系和隐含碳流动对重工业依赖性较强的特征。建筑领域产业链和机械设备制造产业链等重工业产业链是地区间产业联系的主要路径。②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生产环节薄弱。核心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产出占比始终高于中游,制造业至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网络联系薄弱。③从隐含碳排放的空间格局看,北京和河北分别是京津冀地区流入和流出隐含碳排放最多的省份,天津隐含碳排放流出量占地区碳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深化产业链空间融合、率先开展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空间网络 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法 京津冀地区
原文传递
网络空间产业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刚 刘捷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8,共9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网络空间发展不断突破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限制,为农村继续工业化和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兴起和发展赋予城乡一体化新的内涵,有利于推动城乡之间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服务等要素...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网络空间发展不断突破资源配置的地理空间限制,为农村继续工业化和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兴起和发展赋予城乡一体化新的内涵,有利于推动城乡之间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服务等要素的重新组合,激活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潜力。尤其是服务要素的在线化,使远离都市的广大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能够获得优质服务要素,在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就业和创业。进一步推动网络空间产业生态下移并植根农村,通过城乡产业生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探索新型农村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产业生态 资源配置方式 新城乡一体化 新型农村工业化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基于产业链空间网络的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协同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石敏俊 孙艺文 +1 位作者 王琛 张卓颖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43-3163,共21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缓解区域差异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本文基于城市间投入产出表,构建京津冀产业链空间网络,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前城市间功能协同存在的问题,据此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设计对改善城市间功能协... 京津冀协同发展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缓解区域差异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本文基于城市间投入产出表,构建京津冀产业链空间网络,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前城市间功能协同存在的问题,据此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设计对改善城市间功能协同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前,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着有分工、缺协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中游部门相对薄弱;(2)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强度和辐射范围不足;(3)产业链空间网络不均衡,空间融合程度低。产业链空间网络分析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针对京津冀城市间功能协同的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向与对策,但在补强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环节、增强首都圈增长极作用和强化石家庄南部支点作用等方面,应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网络 功能协同 城市网络 京津冀城市群 城市间投入产出表
原文传递
中国都市圈的产业分工与功能协同分析
13
作者 石敏俊 孙艺文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95-2510,共16页
都市圈正在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国际上一般认为都市圈是1 h通勤圈,当前中国都市圈规划同时提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的目标,希冀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协调的... 都市圈正在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国际上一般认为都市圈是1 h通勤圈,当前中国都市圈规划同时提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的目标,希冀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协调的现代化都市圈。本文基于城市间投入产出分析,对中国都市圈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功能协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产业分工与功能协同,可以将中国都市圈分为单中心离散结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拓展结构和多中心网络结构4种类型,多中心网络结构是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高级阶段;②中国都市圈的产业链空间网络多数由加工制造品生产环节网络流主导,首都、天津都市圈加工制造品生产环节网络流与同类型都市圈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成都、长株潭和广州都市圈生产性服务环节网络流存在明显提升空间;③若要将中国都市圈建设成为功能互补的产业协作圈,关键在于优化产业链空间网络,强化城市间功能协同,促进都市圈内部的空间融合;④长株潭、石家庄、成都和武汉等单中心离散结构都市圈应先向核心—边缘结构都市圈演化,南京、杭州等边缘拓展结构都市圈以及天津、深圳、广州和首都等核心—边缘结构都市圈应向多中心网络结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空间融合 产业分工与功能协同 产业空间网络 城市间投入产出表
原文传递
我国制造业结对集聚水平测度及其特征——机器学习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可云 仲艾芬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3,143,共11页
结对集聚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应用并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了中国城市的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从时序变化、空间格局方面分析结对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整体上呈现出“U”型分布特征。(2)2013年劳动与... 结对集聚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应用并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了中国城市的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从时序变化、空间格局方面分析结对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整体上呈现出“U”型分布特征。(2)2013年劳动与劳动、劳动与资本、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显著结对集聚组合明显上升。(3)中国四大区域板块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对集聚指数低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4)2013年城市产业空间网络呈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最后,提出了加强产业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引导城市制造业差异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结对集聚 机器学习方法 产业空间网络 产业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