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及其产业粘性测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玉民 朱皓月 张艺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5,共7页
中欧班列开行打通了跨境物流新通道,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明晰中欧班列和区域产业的密切程度,在构建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欧班列产业粘性测度模型。测度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的物流通道效能,并以中欧班... 中欧班列开行打通了跨境物流新通道,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明晰中欧班列和区域产业的密切程度,在构建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测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欧班列产业粘性测度模型。测度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的物流通道效能,并以中欧班列(重庆)为例进行了产业粘性测度。结果表明:2011—2015年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呈现波动发展态势,2016—2020年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且五大集结中心开行班列物流通道效能逐渐占据领先地位。此外,相较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布为“东高西低”的态势,中欧班列物流通道效能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所测产业中,中欧班列(重庆)主要对高附加值和高时间敏感性产业产生粘性,对低附加值-低时间敏感性产业尚未产生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欧班列 通道效能 产业粘性 测度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物流大通道产业粘性研究——以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新平 刘洁 张逸轩 《物流技术》 2018年第9期46-51,共6页
以物流大通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物流大通道的产业粘性,构建了物流大通道产业粘性的解释框架和耦合模型,以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为例,验证物流大通道产业粘性模型的评价与预测功能。
关键词 物流大通道 产业粘性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演进路径、产业粘性与市场适宜性——对农村服务业理论演进及发展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商海岩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农村服务业是植根于农村的产业,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天生具有"农"字特色,因此农村服务业与城市服务业在产业粘合方面有不同的对象,产业演化也应该具有其自身成长的路径。从中国农村服务业发展上看,因为历史与现实上... 农村服务业是植根于农村的产业,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天生具有"农"字特色,因此农村服务业与城市服务业在产业粘合方面有不同的对象,产业演化也应该具有其自身成长的路径。从中国农村服务业发展上看,因为历史与现实上的原因,中国农村服务业的演化先天不足、后期发展受到制约,尚没有走出低水平陷阱,对农村的产业粘性不足,与农村市场的适应性相对缺乏。通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分析当前农村服务业发展状况,认为农村服务业并不完全适宜农村产业,目前仍然处于城市服务业延伸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粘性 市场适宜 低水平陷阱
下载PDF
服务效率对物流通道产业粘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付新平 连天碧 张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8-87,共10页
首先利用2000-2016年物流大通道数据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评价11条物流大通道的服务效率,界定并度量物流通道的产业粘性,最后基于相关系数检验和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研究服务效率对物流大通道产业粘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 首先利用2000-2016年物流大通道数据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评价11条物流大通道的服务效率,界定并度量物流通道的产业粘性,最后基于相关系数检验和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研究服务效率对物流大通道产业粘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效率对物流通道产业粘性具有正向影响;物流通道节点、运输组织模式、政府支持力度与物流通道产业粘性呈正相关关系;信息化水平、技术进步与物流通道产业粘性呈负相关关系;运输干线线路对物流产业粘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通道 产业粘性 服务效率 DEA模型
下载PDF
物流通道产业粘性测度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5
作者 刘洁 付新平 何瑜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4-79,96,共7页
以物流通道产业粘性为对象研究物流通道产业粘性的存在机制以及测度方法。构建物流通道产业粘性度量指标体系,并以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为例分析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不同产业、阶段和区域的产业粘性;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投入产出原理,建立了物流... 以物流通道产业粘性为对象研究物流通道产业粘性的存在机制以及测度方法。构建物流通道产业粘性度量指标体系,并以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为例分析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不同产业、阶段和区域的产业粘性;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投入产出原理,建立了物流通道产业粘性理论模型;最后,根据沿长江物流大通道内第二产业九年(2008—2016年)的数据,建立了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产业粘性测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区域人口数量情况、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集群情况是决定沿长江物流大通道内第二产业对通道是否具有粘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通道 产业粘性 测度模型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转移与协同布局研究——基于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魏阳 段翔兮 +3 位作者 陈玉敏 刘洪利 严磊 肖宝同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8,147,共11页
以201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44个市(区)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发展趋势及客观规律出发,基于经济与电量数据的高相关性,探索性地建立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各产业集聚程度、成长性、规模及转移粘... 以201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44个市(区)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发展趋势及客观规律出发,基于经济与电量数据的高相关性,探索性地建立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各产业集聚程度、成长性、规模及转移粘性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成渝地区四川区域工业、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行业集中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吸附能力更强,产业聚集效应显著;重庆区域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更高、发展更成熟、吸附能力更强,行业发展更具优势。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双核城市极化效应,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中心城区各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均高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余城市。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产业在城市间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集聚过度、适度、离散的梯度特征,为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提供了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产业转移粘性 错位协同
下载PDF
创新群集对产业粘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开洪 张卫东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将创新群集因素引入产业粘性的分析框架,认为正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制度、技术、组织创新群集优势大大增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较大的极化效应,而技术的溢出效应又因创新群集而在区域内部消化,由此尽管西... 将创新群集因素引入产业粘性的分析框架,认为正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制度、技术、组织创新群集优势大大增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较大的极化效应,而技术的溢出效应又因创新群集而在区域内部消化,由此尽管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存在比较优势,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无法顺利向西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群集 产业粘性 制度创新群集 技术创新群集 组织创新群集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的粘性与互动性研究——基于电力行业的实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金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6X期4-8,共5页
产业是一个由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组合的多层次的庞大系统。在这一系统内,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和联系,而系统外,产业与产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和联系。产业间的联系表现为多种形态、多种性质,一种产业活动必然引起相关产业的变动。产业间的这种... 产业是一个由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组合的多层次的庞大系统。在这一系统内,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和联系,而系统外,产业与产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和联系。产业间的联系表现为多种形态、多种性质,一种产业活动必然引起相关产业的变动。产业间的这种特质称为产业粘性。本文基于电力行业从总量层面和技术层面全方位地定量研究中国产业的粘性和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粘性 产业互动性 电力行业 中国
下载PDF
要素流动性差异与地区间产业转移粘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思文 祁继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要素流动性差异影响地区间产业转移,流动性低的要素粘住流动性高的要素。从新古典理论的角度,用CES生产函数证明了当劳动力自由流动时,产业转移存在粘性,然后对2000—2009年东部四省市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劳动力... 要素流动性差异影响地区间产业转移,流动性低的要素粘住流动性高的要素。从新古典理论的角度,用CES生产函数证明了当劳动力自由流动时,产业转移存在粘性,然后对2000—2009年东部四省市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劳动力成本外,影响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因素还包括该地区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性差异 产业转移粘性 劳动力成本 集聚效应 基础设施 人力资本水平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和我国产业区域粘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佑新 雷红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1,共4页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十分明显,产业转移是促进中西部加快发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有效途径。现实情况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收效甚微,东西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劳动力还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因素降低了东部产业...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十分明显,产业转移是促进中西部加快发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有效途径。现实情况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收效甚微,东西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劳动力还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因素降低了东部产业的成本,同时东部产业的自身创新也为其提供了新的竞争优势。这些方面都延缓了我国产业转移的步伐,使产业出现了区域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西部大开发 产业区域粘性
下载PDF
浅析中国产业梯度转移路径依赖与产业转移粘性问题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玫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86,共4页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技术特征,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尝试对中国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和产业转移粘性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的两...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技术特征,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尝试对中国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和产业转移粘性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的两难选择和潜在优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在国内目前属于比较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路径依赖 产业转移粘性
下载PDF
二元经济背景下省际企业盈利差异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力 徐春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笔者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省际企业盈利差异及由大量剩余劳动力跨省流动所形成的产业转移粘性。研究显示:我国产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受微观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及产业区域转移粘性这两大相反作用力的综合作... 笔者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省际企业盈利差异及由大量剩余劳动力跨省流动所形成的产业转移粘性。研究显示:我国产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受微观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及产业区域转移粘性这两大相反作用力的综合作用,因而促进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之政策应与消除二元经济的相关政策配套实施,才会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企业盈利差异 劳动力流动 产业区域转移粘性
下载PDF
产业转移粘性对武汉城市群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建伟 李薇 《中国市场》 2016年第51期49-50,共2页
随着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也已然形成。然而,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趋势并不是很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那么,产业转移粘性对中... 随着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也已然形成。然而,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趋势并不是很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那么,产业转移粘性对中部城市群发展究竟有何影响,成为了文章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粘性 武汉城市群 发展绩效
下载PDF
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吉尔克 《生产力研究》 2016年第5期31-34,共4页
由梯度转移理论可知,因为区域之间存在要素流动差异,流动较低的要素往往可以粘住流动性较高的要素。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集聚效应、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都是促进外部产... 由梯度转移理论可知,因为区域之间存在要素流动差异,流动较低的要素往往可以粘住流动性较高的要素。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差异对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集聚效应、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都是促进外部产业向内转移同时增强产业向西转移粘性的重要因素,抑制了区域产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转移理论 要素流动差异 产业转移粘性
下载PDF
破解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价格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成祖松 《对外经贸》 2016年第3期48-50,共3页
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促进区域产业转移,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区域包容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而价格调控和价格监管等价格政策既是产业转移政策的重要内容,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 破解产业转移粘性,促进区域产业转移,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区域包容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而价格调控和价格监管等价格政策既是产业转移政策的重要内容,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价格工作在促进区域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从价格管理向价格治理转变,明确价格治理的主体、客体和方式等基本内容,构建价格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价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区域产业转移创建良好的价格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粘性 价格治理 治理体系
下载PDF
基于Panel-data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粘性研究
16
作者 袁晓军 李薇 《中国市场》 2014年第33期14-15,19,共3页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并没有使得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有着明显趋势的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因此,本文尝试分析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因素,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并没有使得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有着明显趋势的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因此,本文尝试分析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因素,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六个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市进行产业转移粘性的测度,并依据结论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EL-DATA模型 东部地区 产业转移粘性
下载PDF
基于产业转移粘性电力系数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启示
17
作者 魏阳 刘淑宾 +2 位作者 郭飞 梁健 关蓉 《四川电力技术》 2020年第6期39-42,共4页
制造业结构优化是实施制造战略强国的有效途径,以电力大数据为基础,从产业和空间上研究制造业转移的“粘性”,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提供决策参考。从产业集中程度、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规模程度3个维度构建产业转移电力粘... 制造业结构优化是实施制造战略强国的有效途径,以电力大数据为基础,从产业和空间上研究制造业转移的“粘性”,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提供决策参考。从产业集中程度、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规模程度3个维度构建产业转移电力粘性系数模型,并通过模型测算与验证,具体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四川16个地区34个细分制造业行业的产业转移四梯度区域特征、行业异质特征等,为四川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中心辐射策略、产业转型策略、产业迁移策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粘性 成渝双城经济圈 电力数据
下载PDF
论东部产业集群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对传统“梯度转移”理论的一种质疑 被引量:56
18
作者 刘艳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产业集群是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但东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却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不利于东部产业的西移,对西部大开发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对流行的“梯度转移”理论提出了挑战。具体来说,东部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但东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却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不利于东部产业的西移,对西部大开发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对流行的“梯度转移”理论提出了挑战。具体来说,东部产业集群使西部的生产要素(人才、资金、资源)大量东移,东部企业转向西部的成本大大增加,东部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东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产业区域粘性,难以向西部地区转移。因此,东西部地区不合理的区域分工会加强,东西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部地区 产业集群 西部大开发 梯度转移 极化效应 产业区域粘性 路径依赖
下载PDF
静候产业转移抑或选择全新技术产业——落后地区产业选择新思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怀峰 廖东声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0,共4页
由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粘性,决定了落后地区不能静候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谋求经济发展,若落后地区根据全新技术选择产业,则有可能成功发展经济和实现赶超。
关键词 落后地区 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粘性 全新技术产业
下载PDF
落后地区静候产业转移还是选择全新技术产业?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怀峰 廖东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当前,由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产业技术进步、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区域生产协作网络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等的作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粘性。因此,落后地区不能静候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谋求经济发展;若落后地区根据全新技术... 当前,由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产业技术进步、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区域生产协作网络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等的作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粘性。因此,落后地区不能静候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谋求经济发展;若落后地区根据全新技术选择产业,则有可能成功发展经济和实现赶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地区 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粘性 全新技术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