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出结构分解的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信敏 刘丙泉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四新”建设与OBE导向下的教育改革不仅对课堂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教学环节同样需要进行再设计。基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的产出结构进行分解,获得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进而对实验教学进行再设计,... “四新”建设与OBE导向下的教育改革不仅对课堂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教学环节同样需要进行再设计。基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的产出结构进行分解,获得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进而对实验教学进行再设计,提出一种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实验教学平台为支撑,以案例项目为抓手,以团队项目管理为组织方式,设计符合产出结构的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以“信息系统安全”课程实验为例,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说明。实施结果表明,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产出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结构分解 探究式实验教学 信息系统安全
下载PDF
农户小麦生产的产出增长与分解——基于河南省农户层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夏海龙 郭燕枝 郭静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9-574,共6页
【目的】基于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河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对2003—2008年间河南省小麦生产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产出增长分解的方法,测算引起小麦生产增长的各因素贡献率。【结果】2003—2008年小麦产出... 【目的】基于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河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对2003—2008年间河南省小麦生产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产出增长分解的方法,测算引起小麦生产增长的各因素贡献率。【结果】2003—2008年小麦产出增长中,3.75%来源于投入要素增长的贡献,96.25%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中,有61.75%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34.5%来自于技术效率提高的贡献。【结论】推动河南农户小麦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产的产出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产出增长分解
下载PDF
去工业化成因的比较分析——基于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
3
作者 蒋程虹 李锦明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和就业份额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展现出了“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发展态势,中央为此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对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解分析,将制造业增加值...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和就业份额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展现出了“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发展态势,中央为此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对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解分析,将制造业增加值份额的下降分为了相对增加值率、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五个因素所引起的变化。分解发现,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因素是导致大部分国家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而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因素是导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下降的原因。中国最终需求中对制造业需求降低是由于消费结构中制造业份额下降和出口需求降低。为此,要确保中国制造业份额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扩大国际国内制造业市场;提升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创造制造业新需求;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缓解去工业化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工业化 制造业增加值份额 投入产出分解 最终需求结构
下载PDF
提高拜尔法分解产出率的生产实践
4
作者 邵伟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04年第3期10-11,20,共3页
叙述了山西分公司提高拜尔法分解产出率的生产实践,探讨了影响拜尔法分解产出率的因素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拜尔法 分解产出 压煮器 溶出结疤 浮游物 氧化铝
下载PDF
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鹏辉 钱争鸣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4期42-47,共6页
对产出与通胀关系的研究传统上更多关注产出缺口对通胀水平的影响,而默认接受潜在产出对通胀水平影响"中性"的约束。基于中国季度经济数据,采用状态空间—卡尔曼滤波方法分解总产出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两部分;在放弃潜在产... 对产出与通胀关系的研究传统上更多关注产出缺口对通胀水平的影响,而默认接受潜在产出对通胀水平影响"中性"的约束。基于中国季度经济数据,采用状态空间—卡尔曼滤波方法分解总产出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两部分;在放弃潜在产出对通胀影响"中性"的约束的基础上,利用分位回归的方法对不同通胀水平下的变量关系作详细刻画。结果显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对通胀率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不同通胀水平下,产出缺口的影响力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分解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通货膨胀率
下载PDF
中国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与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薛勇 郭菊娥 孟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我国正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观测期,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对1997-2004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CO2排放量变动进行了7因素的分解测... 我国正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观测期,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对1997-2004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CO2排放量变动进行了7因素的分解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CO2排放上升的主要驱动力,能源节约是驱动我国CO2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国内最终需求、出口成长以及出口结构变动均推动CO2排放上升,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变动以及能源替代表现出了对CO2排放的抑制影响等。同时,在我国经济"三步走"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能源节约设计了CO2排放的3类情景,给出了未来CO2排放的态势预测,提出了加强需求结构调整、能源效率提高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保增长与CO2减排并行不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态势预测 能源环境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变迁与知识服务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江帆 张少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1,共6页
选取OECD 7个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中的结构分解分析法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7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过去10多年经济增长部分主要来源于消费... 选取OECD 7个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中的结构分解分析法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7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过去10多年经济增长部分主要来源于消费增长,投资和贸易所起的作用较弱;服务业比重提升是因为其产出增速高于制造业;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来自国内消费和技术的拉动;知识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源于中间服务需求的提升;由于知识服务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等特性,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在知识服务业的表现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服务业 结构变迁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
下载PDF
农业投入与产出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顾俊龙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6年第5期67-71,共5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研究农业投入与产出结构的变化,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首先分析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结构变化,然后应用产出结构分析分解方法(SDA),对影响农业劳动者报酬的因素进行分解,并就农业技术进步、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研究农业投入与产出结构的变化,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首先分析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结构变化,然后应用产出结构分析分解方法(SDA),对影响农业劳动者报酬的因素进行分解,并就农业技术进步、需求因素等对农业总产出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投入产出结构 产出结构分析分解方法(SDA)
下载PDF
种子分解过程温度对分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旺兴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18,共5页
论述了郑铝种分降温现状及种分分解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精液采用板式换热器两级降温和流道清洗结疤及简化工艺流程的方法,从而可实现微机操作控制及低温分解以获得较高的分解产出率。
关键词 分解温度 低温分解 分解产出 氧化铝 种子分解
下载PDF
1980-2012年期间中印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文贵 麦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
本文基于1980年至2012年的数据对中、印两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数值进行估算,运用产出分解模型将这段时期内的中、印经济增长率分解为物质资本增长率、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分阶段探究两国每个阶段上推动经济增长的主... 本文基于1980年至2012年的数据对中、印两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数值进行估算,运用产出分解模型将这段时期内的中、印经济增长率分解为物质资本增长率、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分阶段探究两国每个阶段上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产出贡献率。文章还根据分解结果结合两国国情,对未来中、印的经济增长进行了预测,并针对新形势下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差异 经济增长 产出分解模型
下载PDF
新疆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钱冬 郭菊娥 +1 位作者 薛勇 安尼瓦尔.阿木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6,共8页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新疆过高的能源强度成为其自身发展和全国节能工作的"短板",会给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越来越难以解决的障碍,因此新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挑战。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是一个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指...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新疆过高的能源强度成为其自身发展和全国节能工作的"短板",会给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越来越难以解决的障碍,因此新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挑战。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是一个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指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编制了1992、1997、2002和2007年新疆30部门能源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SDA),全面并深入分析GDP变动、单位产出能耗(即直接能源消耗系数)、技术变动和最终需求(包括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净出口)变动对新疆生产能源强度的影响效应,并基于节能降耗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和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92-2007年技术变动、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均对新疆生产能源强度的降低起抑制作用,并推动了产业结构中低能耗部门比重的下降。最后结合测算结果与新疆资源经济的特殊性,从技术投入、投资与消费引导以及民生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新疆能源强度治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生产能源强度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SDA)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中能源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伍亚 张立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4,共8页
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与加权夏普雷法相结合,本文将1997-2007年中国产业部门能源需求的增长分解为10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导致能源需求增长84.7%的正向驱动因素为:最终需求的成长(加权平均贡献率,114.4%),出口的成... 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与加权夏普雷法相结合,本文将1997-2007年中国产业部门能源需求的增长分解为10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导致能源需求增长84.7%的正向驱动因素为:最终需求的成长(加权平均贡献率,114.4%),出口的成长(79.0%),原料需求的成长(19.3%)和能源需求的成长(4.2%);负向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105.0%),原料需求的替代(-10.1%)、最终需求的结构调整(-7.4%)、进口替代(-7.2%)和出口的结构调整(-2.5%);能源需求的替代没有发挥应有的驱动作用(0.0%)。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金属、化工、电力和建材行业能源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及相关的政策原因,并对不同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需求 高耗能 驱动因素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 加权夏普雷
下载PDF
中国增加值贸易的关联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连 董兴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137,共4页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分解模型,利用包括2000—2014年44个国家(地区)56个行业投入产出数据的WIOD出分解模型并用WIOD数据库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投入产出分解模型 内部效应 反馈效应 溢出效应
下载PDF
京津冀碳足迹演变趋势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云凤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4,共5页
采用2007年和2010年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分省市分行业碳排放数据,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MRIO-SDA)模型测度京津冀碳足迹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碳足迹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北京处于人均碳足迹... 采用2007年和2010年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分省市分行业碳排放数据,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MRIO-SDA)模型测度京津冀碳足迹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碳足迹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北京处于人均碳足迹和碳足迹强度下降阶段,天津和河北处于碳足迹总量和人均碳足迹增加、碳足迹强度下降阶段;北京和天津是隐含碳净调入地区,河北是隐含碳净调出地区;人口增长、人均消费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变化是京津冀碳足迹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技术进步和生产结构变化部分抑制了碳足迹的增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减排政策的制定不能一刀切,应统一规划、综合评价、协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碳足迹 多区域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分析(MRIO-SDA) 低碳协同发展
下载PDF
中国成品油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15
作者 伍亚 张立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51,共6页
运用二阶KLEM(即资本、劳动、能源、原料)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本文将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分解为各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之和。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导致全社会四种成品油需求增长10 200万吨的正向驱动因素及其... 运用二阶KLEM(即资本、劳动、能源、原料)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本文将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增长分解为各种驱动因素的加权平均贡献之和。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7年,导致全社会四种成品油需求增长10 200万吨的正向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为国内最终需求因素(165.9%)、国内中间需求因素(28.3%)和出口贸易因素(94.5%),负向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因素(-178.6%)和进口替代因素(-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消费 KLEM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 驱动因素
下载PDF
论创业企业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
16
作者 胡旭微 《浙江统计》 2001年第9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企业价值 定量评估方法 现实价值 潜在价值 生产函数模型分解 综合产出分解
下载PDF
内生增长还是关联演进?——基于中美日投入产出表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亚军 干春晖 郑若谷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7,106,共12页
如何在充分考虑产业关联性的同时兼顾产业增长的内生性,即产业的自生能力,这是当前这方面学术研究的一个盲点,该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传统投入产出模型,以求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关联演进占... 如何在充分考虑产业关联性的同时兼顾产业增长的内生性,即产业的自生能力,这是当前这方面学术研究的一个盲点,该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传统投入产出模型,以求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关联演进占据核心地位,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台阶",迫切要求我们对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演变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借鉴美日的经济转型中逐步提高经济增长内生性的经验,针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内生增长效应和关联拉动效应不断下行的趋势,相应调整产业政策,对于第一产业,应更加注重发展其对于其他行业的溢出效应;对于第二产业,应加强对未来可能具有更加广泛的技术经济联系的行业的扶持;对于第三产业,应采取内生性和关联性并重的政策,同时注重产业生长机制和关联影响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 内生效应 关联效应
原文传递
多维需求驱动视角下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增长模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同斌 陈婷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4-1662,共19页
本文基于含所有制结构的国际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不同类型需求驱动中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增加值形成的模式.主要结论为,中国内资企业在提供最终需求品时对自身增加值形成的驱动效应十分显著,中国外资企业通过最终品供给对自身增加值形成... 本文基于含所有制结构的国际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不同类型需求驱动中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增加值形成的模式.主要结论为,中国内资企业在提供最终需求品时对自身增加值形成的驱动效应十分显著,中国外资企业通过最终品供给对自身增加值形成的贡献较大但低于内资企业.国内最终需求引致的增加值在中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总增加值中的占比最高且逐渐增大,而国外中间需求、国外最终需求引致的增加值比例较小并不断下降.各类需求对中国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增加值影响乘数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之外世界各经济体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将通过逐渐变大的乘数对中国内资企业增加值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虽然中国外资企业的本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核心生产活动大多还是在其内部进行,外资的溢出效应相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需求驱动 增加值形成 投入产出分解
原文传递
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电力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林伯强 张立 伍亚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6-162,共17页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出口的成长、原料需求的成长、能源需求的替代和成长,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5.9%、104.3%、23.6%、15.7%和5.3%;负向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原料需求的替代、进口替代、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和出口的结构调整,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6%、-15.1%、-10.5%、-7.2%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 电力消费 高耗能 CO2排放
原文传递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33
20
作者 张友国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1987年至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GDP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使中国的GDP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02%。其中,生产部门能源强度、需求直接能源...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1987年至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GDP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使中国的GDP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02%。其中,生产部门能源强度、需求直接能源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和能源结构的变化分别使碳排放强度下降了90.65%、13.04%和1.16%,但是需求衡量的分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内结构、制造业内结构变化以及进口率和中间投入结构的变化却分别导致碳排放强度上升了4.61%、2.50%、1.02%、3.85%、2.89%和27.63%。此外,本文还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些重要政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碳排放强度 投入产出结构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