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儿ABO血型不合产前治疗18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熊万春 卢惠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ABO血型 产前治疗 血型不合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母儿ABO血型不合产前治疗8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海花 马刚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433-1434,共2页
关键词 母儿ABO血型不合 中药治疗 产前治疗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古秀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产前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分娩,但未接受产前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产前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分娩,但未接受产前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感染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产前治疗,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产前治疗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浆置换术在Rh系统胎儿溶血病产前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倩 李爱萍 +1 位作者 刘诺珠 张海燕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741-742,共2页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间血型不配合而产生的同种免疫病,它可给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降低来自于母体的免疫性抗体水平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我们总结了2006年3月至2007年4月2例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孕妇的临床资...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间血型不配合而产生的同种免疫病,它可给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降低来自于母体的免疫性抗体水平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我们总结了2006年3月至2007年4月2例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浆置换术降低孕妇血液中Rh系统免疫抗体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溶血病 血浆置换术 Rh系统 产前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水平 免疫抗体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纪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21期40-43,共4页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不同产前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泉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8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产前治疗方法为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产前治疗措施,140例)和...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不同产前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泉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8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产前治疗方法为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产前治疗措施,140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治疗措施,140例)。对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血糖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14.28%,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3.57%,FPG(7.59±1.17)mmol/L、2 hPG(10.16±1.68)mmol/L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5、4.038,t=14.786、14.578,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具备积极影响,既能规避胎儿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又能促进产妇顺利分娩,抑制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出现,并且采用包含饮食指导、运动疗法、控糖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的产前治疗方法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产前治疗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干细胞和产前治疗
6
作者 王墨林 黄淑帧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9-562,共4页
干细胞特殊的生物性质为产前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借助干细胞进行的产前治疗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为早日在临床广泛开展产前治疗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干细胞 产前治疗 类型 发展方向
下载PDF
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产前治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新策略
7
作者 成曦 孙宝兰 +1 位作者 谢园园 张玉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892-3900,共9页
背景:产前诊断的进步使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产前管理和治疗成为可能,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产前治疗先天性异常的新策略应运而生。目的:文章对应用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产前治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 背景:产前诊断的进步使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产前管理和治疗成为可能,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产前治疗先天性异常的新策略应运而生。目的:文章对应用经羊膜干细胞疗法产前治疗多种先天性疾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08-01,中文检索词为“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经羊膜”“羊膜腔内”“干细胞”或“经羊膜干细胞疗法”,英文检索词为“Transamniotic stem cell therapy”“Transamniotic”“intra-amniotic”“stem cells”或“TRASCET”。最终共纳入61篇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经羊膜干细胞疗法通过充分放大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存在于羊水中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用于产前胎儿异常治疗。(2)羊膜腔内输注的特定干细胞不仅可以直接播散至暴露于羊水的缺陷,而且还可以血行转运至胎盘、羊膜、绒毛膜、脐带、胎儿骨髓、脾脏、髋骨和脑等部位。(3)羊膜腔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和/或显著改善与主要先天性异常相关的不良影响,例如经羊膜干细胞疗法可以通过形成新生皮肤诱导部分或完全覆盖实验性脊柱裂;经羊膜干细胞疗法还可以缓解与腹裂相关的肠道损伤;同时,经羊膜干细胞疗法还能影响实验性先天性膈疝肺发育,显著降低肺小动脉壁厚度;经羊膜干细胞疗法可以逆转大鼠宫内生长受限的不良影响,包括显著改善胎盘效率以及提高胎儿体质量。(4)经羊膜干细胞疗法在先天性脊柱裂、腹裂、先天性膈疝和宫内生长受限这些先天性疾病模型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但迄今为止尚无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的临床报道,临床转化前需要在大型动物中进一步验证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尽管经羊膜干细胞疗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在产前治疗胎儿先天性疾病方面展现出的潜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羊膜干细胞疗法 产前治疗 先天性疾病 出生缺陷 羊水干细胞 胎盘干细胞 综述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在开放性脊柱裂产前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管藤 袁正伟 魏晓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93-300,共8页
开放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perta,SBA)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不完全闭合而引起,是最常见的神经管畸形表型之一[1],世界范围内人群发生率为1‰~10‰[2]。SBA患者易患后脑疝,经常伴有脑积水、下肢运... 开放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perta,SBA)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不完全闭合而引起,是最常见的神经管畸形表型之一[1],世界范围内人群发生率为1‰~10‰[2]。SBA患者易患后脑疝,经常伴有脑积水、下肢运动障碍、尿便失禁等一系列并发症,需要终身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技术 开放性脊柱裂 尿便失禁 神经管畸形 脑积水 康复治疗 脑疝 产前治疗
下载PDF
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尹希红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在产前进行治疗对妊娠结局以及母婴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妊娠梅毒患者60例,由于在产前的不同时间进行治疗,分为孕早期组(<20周)34例和孕中晚期组(≥20周)26例,两组均对已经确诊的梅毒患者...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在产前进行治疗对妊娠结局以及母婴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妊娠梅毒患者60例,由于在产前的不同时间进行治疗,分为孕早期组(<20周)34例和孕中晚期组(≥20周)26例,两组均对已经确诊的梅毒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母婴RPR滴度。结果进行不同时间的干预治疗后,效果不同,其中孕早期组患者的正常分娩率高于孕中晚期组,且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孕中晚期组,且新生儿的预后Apgar评分及母婴RPR滴度均优于孕中晚期组,各小组患者间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差异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梅毒妊娠患者进行产前不同时间的治疗后,发现妊娠前期的治疗效果较好,增加了正常分娩的的发生率,减少了妊娠不良结局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母婴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梅毒 产前治疗 妊娠结局 母婴 预后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治疗的探讨
10
作者 高艳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4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治疗效果,为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镇静、降压、解痉、对症治疗措施,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59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治疗效果,为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镇静、降压、解痉、对症治疗措施,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59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有57例达到母子平安,2例因子痫而终止妊娠胎儿死亡,无孕产妇死亡病例。结论通过开展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治疗,可明显改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高血压 产前治疗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1
作者 张晓丽 张鑫 +3 位作者 张小曼 耿晓庆 赵艳华 田春艳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6期70-70,共1页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6例,采用奇偶法分为参照组患者未给予产前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产前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感染、出血以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空腹血糖以及...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6例,采用奇偶法分为参照组患者未给予产前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产前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感染、出血以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空腹血糖以及饭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巨大儿、早产、窒息率等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产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采取早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产前治疗 糖尿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妊高征突发心衰的产前治疗探讨(附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李素贞 《适宜诊疗技术》 1997年第1期40-41,共2页
一,一般资料:1992-1996共6例,全部为初产妇,突发心衰,年龄从22-29岁,平均26岁,发生心衰时间(孕周)37^+5—40^-2平均38^+1。突发心衰前均为重度妊高征,血压均≥21.3/14.6KPa(160/110mmug),6例心电图均示为窦性心动过速,心... 一,一般资料:1992-1996共6例,全部为初产妇,突发心衰,年龄从22-29岁,平均26岁,发生心衰时间(孕周)37^+5—40^-2平均38^+1。突发心衰前均为重度妊高征,血压均≥21.3/14.6KPa(160/110mmug),6例心电图均示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4—138平均131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突发 产前治疗 心电图 妊高征 肺部 窦性心动过速 一般 资料 心率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与产前治疗的相关性研究:在欧洲13所医疗中心开展的一项队列研究
13
作者 Gras L. Wallon M. +2 位作者 Pollak A. R. Gilbert 张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6期3-3,共1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natal treatment f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Methods: We prospectively identified 255 live-born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using prenata...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natal treatment f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Methods: We prospectively identified 255 live-born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using prenatal or neonatal screening. We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prenatal treatment on the risks of intracranial or ocular lesions in infancy, accounting for gestational age at maternal seroconversion. Results: Prenatal treatment within 4 wk of seroconversion reduced the risk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compared with no treatment (odds ratio, OR 0.28; 95%CI: 0.08-0.7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when initiated after 4 wk (OR 0.76; 95%CI: 0.35-1.59; overall p-value 0.19). Compared to spiramycin alone, no treatment doubled the risk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OR 2.33; 95%CI: 1.04-5.50), but the risk did not differ with pyrimethamine-sulp-honamide treatment (overall p-value 0.52). There was no consist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or timing of treatment and the risk of ocular lesions. Gestational age at maternal seroconversion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intracranial but not ocular lesions. Conclusion: Only early versus no prenatal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lesions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nefit. A larg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or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cohort studies is required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弓形虫病 产前治疗 婴幼儿患者 临床表现 队列研究 医疗中心 发生风险 血清转化 颅内损害 欧洲
下载PDF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产前治疗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江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4期99-100,共2页
目的:临床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产前治疗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鼓楼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83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孕期规范治疗组(40例,给予孕期全程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孕期不规范治疗... 目的:临床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产前治疗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鼓楼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83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孕期规范治疗组(40例,给予孕期全程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孕期不规范治疗组(26例,给予孕晚期驱梅治疗)、孕期未治疗组(17例,全程不给予抗病毒治疗),比较三组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结果:规范治疗组足月产(85.00%)、正常新生儿(97.50%)占比明显高于不规范治疗组(57.69%、80.77%)、未治疗组(41.18%、41.18%),均有显著差异(P<0.05)。规范治疗组妊娠不良结局(15.00%)、围产儿不良结局(2.50%)与不规范治疗组(42.31%、19.23%)、未治疗组(58.82%、58.82%)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产前实施全程规划化抗病毒治疗,可改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梅毒 孕妇 产前规范治疗 围产结局
下载PDF
阴道链球菌感染孕妇产前干预治疗与产后新生儿单独治疗对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影响
15
作者 吴晓芬 黄凤如 付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914-1915,1926,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链球菌感染孕妇产前干预治疗与产后新生儿单独治疗对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阴道链球菌感染孕妇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时机前后分组,将进行产前干预... 目的:探讨阴道链球菌感染孕妇产前干预治疗与产后新生儿单独治疗对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阴道链球菌感染孕妇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时机前后分组,将进行产前干预治疗的孕妇分为产前组(n=35),将进行产后新生儿单独治疗的孕妇分为产后组(n=35)。比较两组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新生儿出生质量以及孕妇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新生儿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组孕妇不良反应率低于产前组(P<0.05)。结论:阴道链球菌感染孕妇产前干预治疗与产后新生儿单独治疗效果接近,新生儿单独治疗可弥补产前干预治疗局限性,避免孕妇不良反应,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链球菌感染 产前干预治疗 产后新生儿单独治疗 新生儿感染
下载PDF
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围产结局及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晓娟 李冰琳 王聪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围产结局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梅毒患者52例,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8例患者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围产结局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梅毒患者52例,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8例患者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未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产结局以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正常生产率为85. 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 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出现早产、死产和流产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新生儿结局中研究组患者正常新生儿出生率为64. 2%,对照组患者正常新生儿出生率为41. 6%,研究组患者的正常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妊娠结束对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在第3、5、7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妊娠成功率,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梅毒 产前梅毒治疗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产前激素治疗预防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非少尿型高钾血症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小坚 陈鲜威 +1 位作者 刘江勤 陆中权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6期81-82,8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XM)对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早期非少尿型高钾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自2001年7月~2005年6月收住我院NICU的31例ELBW早期非少尿型高钾血症的发生率,根据这些孕母在产前是否应用激素分...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XM)对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早期非少尿型高钾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自2001年7月~2005年6月收住我院NICU的31例ELBW早期非少尿型高钾血症的发生率,根据这些孕母在产前是否应用激素分为(1)治疗组(PNS):18例。孕母在产前1周内接受一个完整的DXM治疗疗程(10mg/doseq12h×2~3d),其中最后一剂DXM必须在产前24h使用。(2)未治疗组(NSG):13例。孕母在产前未接受激素治疗。分别于生后24h、48h及72h监测、对比分析两组ELBW的动脉血气分析、血钾浓度、血钠浓度、血清肌酐及每日液体摄入量和尿量。结果两组ELBW的孕周、体重无显著性差异。NSG组和PSG组平均血钾浓度分别为:第1天为4.79±0.48mmol/Lvs4.90±0.57mmol/L,(t=0.534,P=0.598);第2天为5.20±0.57mmol/Lvs5.31±0.51mmol/L,(t=0.566,P=0.576);第3天为7.20±1.39mmol/Lvs5.97±1.23mmol/L(t=2.590,P=0.015)。早期非少尿型高钾血症的发生率NSG组明显高于PSG组,分别为9/13例(69.23%)vs5/18例(27.78%),P=0.023。血清钾浓度NSG组为6.72~9.20mmol/L,平均为7.92±0.93mmol/L;PSG组为6.78~8.50mmol/L(7.74±0.65mmol/L)。而动脉血气、血钠、血清肌酐、每日液体摄入量及尿量无明显差异。NSG组中3例高钾血症患儿血清钾离子浓度未能纠正,最终因心律失常而死亡。结论产前激素治疗可以减少ELBW早期非少尿型高血钾的发生率,预防致命性高血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激素治疗 早期非少尿型高血钾症 超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
下载PDF
产前重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肺结构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尚勤 李昌崇 陈超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4年第4期233-236,共4页
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 ,但其重复用药使肺干湿重减少 ,影响肺结构发育 ,肺泡直径变大 ,肺泡次级间隔发育受阻 ,总肺泡数减少 ,增加生后肺气肿的发生率 ,且在成年期也发现此现象 ,其影响取决于作用的时间 ... 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 ,但其重复用药使肺干湿重减少 ,影响肺结构发育 ,肺泡直径变大 ,肺泡次级间隔发育受阻 ,总肺泡数减少 ,增加生后肺气肿的发生率 ,且在成年期也发现此现象 ,其影响取决于作用的时间 ,剂量以及其他因素。其发生机制与细胞增殖受抑制 ,肺毛细血管网过早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 肺结构 呼吸窘迫综合征 ACT 肺泡结构
下载PDF
产前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及新生儿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严梓 寄晓义 乔晓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49-51,共3页
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产前治疗是否影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方法 将132例UU阳性孕妇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对比研究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包括早产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 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产前治疗是否影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方法 将132例UU阳性孕妇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对比研究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包括早产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入住新生儿病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孕妇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17.2%;UU阳性组孕妇与阴性组比较,早产发生率和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孕妇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胎膜早破发生率、早产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宫内窘迫、入新生儿病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治疗UU与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产前治疗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改善分析
20
作者 陈钰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52-55,共4页
评价产前治疗应用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的意义,并探究妊娠结局、母婴预后情况。方法 随机选入我院2021.03至2022.03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梅毒病人,以产前不同时间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早期组(20周以下)、中晚期组(20周及以上)。早期组、... 评价产前治疗应用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的意义,并探究妊娠结局、母婴预后情况。方法 随机选入我院2021.03至2022.03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梅毒病人,以产前不同时间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早期组(20周以下)、中晚期组(20周及以上)。早期组、中晚期组:50例。2组治疗方案均相同。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1)正常分娩率可见,早期组比中晚期组高(P<0.05);(2)不良妊娠结局显示,早期组发生率更低(P<0.05);(3)母婴RPR滴度、Apgar评分比较,早期组均更加优异(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实行产前不同阶段治疗后发现,孕早期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提升正常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升母婴生存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梅毒 产前治疗 妊娠结局 母婴 预后 改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