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焚烧法和热解法处置Cr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收获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文先彬 张学洪 刘杰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年第3期73-77,共5页
通过对比焚烧法和热解法中李氏禾的减量化和底灰中铬回收率的效果,优选出合适的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的产后处置方式。在减量化方面,焚烧法显著优于热解法,焚烧法最高可以减重90.6%。在无添加剂的情况下,焚烧法和热解法的底灰铬回收率均... 通过对比焚烧法和热解法中李氏禾的减量化和底灰中铬回收率的效果,优选出合适的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的产后处置方式。在减量化方面,焚烧法显著优于热解法,焚烧法最高可以减重90.6%。在无添加剂的情况下,焚烧法和热解法的底灰铬回收率均能保持在80%左右,但焚烧法的底灰铬回收率略低于热解法,添加剂沸石和CaO能够使焚烧法的底灰铬回收率高于热解法,沸石可使焚烧法中底灰铬回收率最高达到93.3%。在减量化和底灰铬回收率两个方面,焚烧法比热解法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因此焚烧法是一种比热解法更具优势的Cr超富集植物李氏禾的产后处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法 热解法 超富集植物产后处置
下载PDF
土壤砷污染及其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段志斌 胡丰青 +1 位作者 安吉平 王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4期190-193,共4页
综述了土壤砷污染现状以及土壤砷富集植物开发现状,探讨了提高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技术途径与强化措施,同时介绍并对比各种植物产后处置技术,最后分析了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壤 污染现状 植物修复 产后处置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植物龙葵与伴矿景天的生物质处置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雷龙 崔晓荧 +3 位作者 庄萍 李泳兴 李应文 李志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56-2367,共12页
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一种环保型治理技术,但植物修复技术产生了一个新的难题——大量含重金属的生物质。为快速处置含镉超富集植物生物质,采用不同提取剂对产后龙葵和伴矿景天生物质中的镉(cadmium,Cd)进行液相萃取,并对其萃取... 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一种环保型治理技术,但植物修复技术产生了一个新的难题——大量含重金属的生物质。为快速处置含镉超富集植物生物质,采用不同提取剂对产后龙葵和伴矿景天生物质中的镉(cadmium,Cd)进行液相萃取,并对其萃取废液通过物理(4Å分子筛)和化学(KOH和K_(2)CO_(3))方法进行了处理。分别考察了不同提取剂种类、浓度对修复植物生物质中重金属镉萃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废水不同处理措施对萃取废液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0.25 mol∙L^(−1)盐酸(HCl)、0.25 mol∙L^(−1)硝酸(HNO3)、0.25 mol∙L^(−1)硫酸(H_(2)SO_(4))和0.10 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isodium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EDTA)4种提取剂对龙葵茎和叶中Cd的萃取效果最佳,且茎和叶中Cd的萃取率最高分别达88.2%和89.8%;4种提取剂的Cd萃取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提取剂对伴矿景天生物质中Cd的萃取率均在50%以下,表现为0.25 mol∙L^(−1)盐酸≈0.25 mol∙L^(−1)硝酸≈0.25 mol∙L^(−1)硫酸>0.10 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Å分子筛对萃取废液中Cd的后续净化效果最佳,在处理高浓度Cd后,萃取液中最终Cd质量浓度达到0.10 mg∙L^(−1)的污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综合考虑提取剂萃取修复植物中Cd的效率、提取剂的成本与后续萃取废液中Cd的去除效果,0.25 mol∙L^(−1)盐酸作为液相萃取的提取剂最合适,4Å分子筛作为萃取废液的净化剂最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伴矿景天 产后处置 液相萃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