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7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产后盆底功能评估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测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秦美英 夏志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0-685,691,共7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和预测产后3年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行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的192例产后42 d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和预测产后3年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行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的192例产后42 d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阴道分娩组85例,剖宫产组107例。比较2组盆底肌力检测和盆底超声相关指标的水平和异常率。随访至2023年12月,统计产后3年内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盆底超声结果异常102例(53.13%);盆底肌力检测中,I类肌纤维疲劳度的异常率最高,为85.94%。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开放、膀胱膨出、肛提肌损伤、肛提肌裂孔面积、会阴体活动度、阴道动态压力等指标的异常率更高(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以及直肠壶腹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阴道动态压力、肌力等级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分别有22例和8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分别有13例和6例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分娩组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2组中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其产后42 d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均异常。结论50%以上的单胎初产妇产后存在盆底功能和结构异常。产后42 d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均异常者,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盆底力检测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获益分析
2
作者 田甜 吴晓丽 唐剑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5周,并随访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0期患者占比均提高,Ⅰ、Ⅱ期患者占比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0期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Ⅰ、Ⅱ期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测盆底肌力、阴道收缩肌电值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延长,且观察组更长;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显著减轻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提高性生活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盆底训练 盆底 功能
下载PDF
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3
作者 陈艳梅 余咏宜 蔡依婵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盆底肌肌力、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盆底肌电位及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盆底肌肌力和PFDI-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治疗次数、盆底肌肌电恢复治疗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磁电联合肌筋膜手法按摩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盆底磁电 筋膜手法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及尿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邢玉红 杨艳艳 +4 位作者 靳亚慈 聂风华 田城 朱照梅 李宝祥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489-49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PFD)的效果。方法:选取PPFD患者1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熏蒸组(A组)、生物反馈训练组(B组)、联合治疗组(C组)3组,每组6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凯格尔运动法及... 目的:观察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PFD)的效果。方法:选取PPFD患者1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熏蒸组(A组)、生物反馈训练组(B组)、联合治疗组(C组)3组,每组6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凯格尔运动法及阴道哑铃盆底肌肉锻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再给予中药督脉熏蒸治疗;B组再给予生物反馈训练;C组再给予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尿动力学、盆底神经肌电生理指标、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版(PFIQ-7)、盆底症状影响量表简版(PFDI-20)、盆腔器官脱垂与尿失禁性功能问卷简版(PISQ-12)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正常率、尿道最大闭合压力(MUCP)、功能尿道长度(FUL)、膀胱顺应性(BC)、应力性漏尿点压力(SLPP)、快肌收缩最大值、10s慢肌收缩平均值、PISQ-12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C组高于A组、B组(P<0.05);3组患者PFIQ-7、PFDI-20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低于A组、B组(P<0.05)。结论: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减轻PPFD相关症状,改善PPFD患者盆底功能、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督脉 生物反馈训练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激励式对策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军 刘辉 +1 位作者 王磊 赵焕然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激励式对策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分娩出现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 目的:探讨激励式对策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分娩出现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激励式对策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比较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CQQ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激励式对策干预有利于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 激励式干预
下载PDF
动态波康复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艳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1-0054,共4页
探究动态波康复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对照组36例实施凯格尔运动,观察组36例实施广东科美生命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科美... 探究动态波康复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对照组36例实施凯格尔运动,观察组36例实施广东科美生命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科美”)设计开发生产的动态波康复仪【型号:ONDI-R-01】联合凯格尔运动,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平均肌电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盆底肌平均肌电压更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通过结合动态波康复仪ONDI-R-01与凯格尔运动,能够显著提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治疗效果,其不仅有效减少了治疗时间,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康复信心,并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波康复仪 凯格尔运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初产妇 盆底功能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
7
作者 杨文捷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37-39,8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后PFD患者,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以及足月分娩,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的盆底康复治疗,每周2次,每次约...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后PFD患者,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以及足月分娩,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的盆底康复治疗,每周2次,每次约30 min,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纤维肌力及有效率、盆腔脏器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纤维肌力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PFD患者盆底肌纤维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补中益气汤 盆底康复治疗
下载PDF
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高洁 苑翠翠 +2 位作者 解莉 薛秀荣 常洪坤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32例)和剖宫产组(32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和盆底超声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顺产组产妇的年龄、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为(2.22±0.40)分,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的(3.13±0.39)分,膀胱颈角度(152.71±14.87)°、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119.00±9.63)°、膀胱颈移动度(33.29±4.7)mm以及膀胱颈旋转角度(35.06±2.79)°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1、4.69、3.07、3.10、4.41,P<0.05)。静息状态下,顺产组产妇的耻骨内肌厚度明显低于剖宫产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容积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4.89、3.23,P<0.05)。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耻骨内肌厚度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0.635、-0.465,P<0.05),膀胱颈角度、静息状态膀胱颈角度、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容积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592、0.679、0.627、0.562、0.492、0.558,P<0.05)。ROC曲线显示,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表明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作为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指标。结论:顺产与剖宫产产妇的盆底超声指标与盆底肌力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分可用作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水平,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力评分 盆底超声 分娩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产后盆底肌功能筛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秦媚 姚波 游坤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27-1431,1448,共6页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肌功能筛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45例接受产后随访和盆底肌功能筛查的产妇,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FD,将其分为PFD组(n=647)和非PFD组(n=198)。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及盆底肌功能筛查结果(盆底...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肌功能筛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45例接受产后随访和盆底肌功能筛查的产妇,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FD,将其分为PFD组(n=647)和非PFD组(n=198)。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及盆底肌功能筛查结果(盆底肌力分级及盆底表面肌电图检查参数)。采用决策树模型分类回归树法分析产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及构建诊断模型,并通过增益图、索引图评价模型的状态。结果最终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共包含4层,筛选出5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分娩方式、快肌阶段最大值、盆底肌力、慢肌阶段平均值、前静息阶段平均值,其中阴道分娩是产后发生PFD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此外,盆底肌力≤2级、慢肌阶段平均值≤13.85μV、前静息阶段平均值>12.6μV的阴道分娩者产后发生PFD的概率更高(均P<0.05);而对于剖宫产者,快肌阶段最大值≤37.8μV时产后发生PFD的概率更高(P<0.05)。结论结合分娩方式,盆底肌功能筛查(盆底肌力分级和盆底表面肌电图检查参数)可为产后PFD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临床医师应重点关注盆底肌力≤2级、慢肌阶段平均值≤13.85μV、前静息阶段平均值>12.6μV的阴道分娩者,以及快肌阶段最大值≤37.8μV的剖宫产者,尽早给予盆底肌锻炼以预防PF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盆底功能筛查 盆底 表面电图检查 诊断价值 决策树模型
下载PDF
凯格尔运动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卫丹 徐昕 金盼盼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凯格尔运动(Kegel)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门诊收治的87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试验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凯格尔运动(Kegel)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门诊收治的87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试验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盆底肌肉训练,试验组行Kegel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盆底Ⅰ级及Ⅱ级肌力水平(采用手测盆底肌力分级法评估)、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间距(BSD)、膀胱颈下降度(BND)、盆底肌力强度(采用Oxford评分评估)、尿失禁情况(采用ICI-QLF评分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盆底Ⅰ级肌力、Ⅱ级肌力、UVJ-M、BSD、BND评分高于对照组,Oxford评分、ICI-QLF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产后进行Kegel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提高盆底肌力,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减少漏尿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凯格尔运动 盆底肉训练
下载PDF
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11
作者 高清滢 王翡丽 宋青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目的评价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的临床价值。方法遵循PRISMA声明,通过检索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 目的评价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的临床价值。方法遵循PRISMA声明,通过检索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字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选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产后女性PF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相关文献,以单纯盆底肌肉训练为对照组,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455篇,最终纳入2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观察组Ⅰ类肌肌力≥Ⅳ级、Ⅱ类肌肌力≥Ⅳ级、综合肌力≥Ⅳ级的占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尿失禁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DF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单纯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升盆底肌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盆底肉训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 META分析
下载PDF
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12
作者 夏卫卫 徐水仙 +1 位作者 徐佳 彭洁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9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100例。分别予以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性磁刺激联合艾灸... 目的探究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每组100例。分别予以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性磁刺激联合艾灸,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盆底肌电压及肌力均提高,试验A组、试验B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三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均提高,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均降低,试验A组、试验B组相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试验B组前壁膨出率及后壁膨出率均低于试验A组(P<0.05)。结论盆底磁疗联合艾灸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磁疗 艾灸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下载PDF
三台县成人女性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公众认知现状与提升策略的研究
13
作者 强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7-0130,共4页
研究三台县成人女性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公众认知现状并对相关提升策略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为研究时间,选取三台县符合纳排标准的成人女性492例,制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及需求调查问卷并邀其填写,... 研究三台县成人女性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公众认知现状并对相关提升策略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为研究时间,选取三台县符合纳排标准的成人女性492例,制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及需求调查问卷并邀其填写,依据问卷结果对三台县成人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公众认知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①调查问卷显示,492例女性的盆底肌疾病了解程度、盆底肌锻炼情况及盆底肌锻炼了解程度及锻炼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本研究相关提升策略具有开展意义;②干预后受试者盆底肌功能障碍知识了解程度与锻炼情况显著提升,且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台县成人女性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而强化相关知识普及力度,建立微信公众号、创建区域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交流群等方式可进一步提升女性对盆底肌功能障碍知识了解程度与改善女性盆底肌功能锻炼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公众认知现状 提升策略
下载PDF
经会阴四维超声诊断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声像图特征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分析
14
作者 巧丽帕古丽·买买提 黑艳 +1 位作者 刘敏婕 张腊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5-0198,共4页
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采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价值。方法 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静息状态下和屏气用力状态下... 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采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价值。方法 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静息状态下和屏气用力状态下的声像图特征及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及屏气用力状态下观察组声像图特征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尿道旋转角度、子宫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和直肠壶腹部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20.244/21.625/41.656/19.777,P<0.05)。结论 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能够有效观察受检者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可为后续诊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临床应将经会阴四维超声技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经会阴四维超声 声像图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
15
作者 陈伟春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治疗方式对盆底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与观察组(46例...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治疗方式对盆底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与观察组(46例,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盆底功能、盆底肌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43%(37/46)(P<0.05);观察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占比2.17%(1/46)、盆腔脏器脱垂占比4.35%(2/46)、性功能障碍占比2.17%(1/46),均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19.57%(9/46)、21.74%(10/46)(P<0.05);观察组患者的Ⅰ类纤维肌电值、Ⅱ类纤维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而Ⅰ类纤维疲劳度、Ⅱ类纤维疲劳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功能、物质生活、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与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
下载PDF
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16
作者 陈雪松 王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6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1组(自然分娩)及研究2组(剖宫产),各50例。两组产妇均采取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四维盆底超声参数,不同状...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四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1组(自然分娩)及研究2组(剖宫产),各50例。两组产妇均采取会阴四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四维盆底超声参数,不同状态下肛提肌厚度与肛提肌裂孔最大面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研究1组产妇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33.55±11.19)mm、尿道旋转角(95.16±17.42)°、膀胱尿道后角(141.98±6.14)°、宫颈下移距离(19.76±5.39)mm均大于研究2组的(21.22±10.09)mm、(39.41±4.31)°、(48.99±6.05)°、(16.96±5.03)mm,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膀胱颈移动度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两组产妇缩肛状态、静息状态、最大Va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厚度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研究1组产妇缩肛状态、静息状态、最大Va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最大面积分别为(15.14±3.16)、(18.68±3.43)、(22.19±5.97)cm^(2),明显比研究2组的(12.79±2.66)、(16.49±2.79)、(19.58±4.11)cm^(2)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前壁脱垂、肛提肌损伤、直肠前壁膨出发生率分别为56.00%、28.00%、12.00%、22.00%,均大于研究2组的16.00%、2.00%、0、2.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对比度小(P>0.05)。结论产妇产后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较于剖宫产产妇而言,自然分娩产妇的发生率要更高,可通过四维盆底超声来协助诊断,此诊断方法可行,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四维盆底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肌收缩力影响
17
作者 赵聪慧 王晓莹 +1 位作者 杨柳 张尊尊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73-157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后PFD患者115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产后盆底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后PFD患者115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3个月后临床疗效、盆底肌收缩力、盆底肌疲劳值、盆底障碍影响问卷7(PFIQ-7)、盆底障碍功能调查表(PFDI-20)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9%)高于对照组(71.9%),肌收缩力(263.71±3.58 g/cm^(2))、肌电位(15.35±2.34μV)、静态张力(184.58±36.47 g/cm^(2))及动态张力(242.25±45.23 g/cm^(2))均高于对照组(224.52±46.69 g/cm^(2)、13.88±2.38μV、143.52±37.96 g/cm^(2)、214.58±50.17 g/cm^(2)),I类肌纤维(3.30±0.34%/s)、II类肌纤维疲劳值(3.12±0.31%/s)均低于对照组(3.98±0.65%/s、4.05±0.41%/s),PFIQ-7(12.14±3.24分)、PFDI-20评分(9.14±2.23分)均低于对照组(16.65±3.25分、12.42±4.30分),治疗期间盆底并发症总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17.5%)(均P<0.05)。结论:在PFD患者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肌收缩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 延续性护理 收缩力 有效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物理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盆底肌力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张逢春 周丽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物理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1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物理疗法。... 目的研究物理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1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物理疗法。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康复指标、盆底肌力改善程度、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盆底肌力评分、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78.43%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更高(P<0.05)。与对照组的(1829.70±150.89)min、(118.90±8.06)min、(16.80±2.71)d相比,研究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229.47±138.28)min、自行排尿时间(90.98±12.56)min、住院时间(8.50±1.08)d更短(P<0.05)。治疗3、6、1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盆底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的(3.21±0.92)、(2.07±0.15)分相比,研究组治疗后NRS评分(1.26±0.30)分更低,盆底肌力评分(3.80±0.80)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更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19.61%相比,研究组6.00%更低(P<0.05)。结论物理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改善盆腔器官脱垂,促进盆底康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疗法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盆底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洪小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该院收治的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凯格...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该院收治的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凯格尔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两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尿失禁[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盆底肌肌电水平、盆底功能障碍[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和性功能障碍[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ICIQ-SF、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降低尿失禁和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提高盆底肌肌电水平和性功能障碍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凯格尔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仪 凯格尔运动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尿失禁 盆底 功能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观察
20
作者 李艳 褚璐璐 刘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分析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目的分析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凯格尔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凯格尔运动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性生活质量及盆底肌Ⅰ类、Ⅱ类纤维电位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vs 77.5%,P<0.05);观察组尿道最大测量压(PMU)、膀胱顺应性(BC)、尿道最大闭合压力(PMUC)、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性生活满意及盆底肌Ⅰ类、Ⅱ类纤维电位值高于对照组(P<0.05);性交痛评分及盆底肌功能障碍评分(PFDI-2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功能及排尿功能具有较好康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电刺激 凯格尔运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