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骨盆底肌恢复训练的运动方案研究
1
作者 刘晓维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19期63-63,67,共2页
文章针对产后骨盆底肌恢复训练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产后康复训练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各类疾病发生率,保持产妇健康,对其产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产后产妇骨盆底肌恢复的需求、产妇的身心特点等,提出科学的骨盆底肌恢复... 文章针对产后骨盆底肌恢复训练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产后康复训练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各类疾病发生率,保持产妇健康,对其产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产后产妇骨盆底肌恢复的需求、产妇的身心特点等,提出科学的骨盆底肌恢复训练的运动方案。在科学且有效的训练方式下,早期恢复产妇的骨盆底肌功能状态,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发挥康复训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骨盆底肌恢复训练 运动锻炼 产妇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法配合熨烫膀胱区促进产后盆底肌恢复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李想 常凡凡 +2 位作者 覃欢 宾桦 韦晓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51-0154,共4页
探究盆底肌训练法配合熨烫膀胱区在改善产后盆底肌障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15日妇产科收治产后盆底肌恢复患者3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划分小组,单一开展盆底肌训练法150例,纳入对照组;在盆底肌训练法基础上配... 探究盆底肌训练法配合熨烫膀胱区在改善产后盆底肌障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15日妇产科收治产后盆底肌恢复患者3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划分小组,单一开展盆底肌训练法150例,纳入对照组;在盆底肌训练法基础上配合熨烫膀胱区150例,纳入实验组,观察两组盆底肌短期恢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呈一致性,治疗后4周实验组Ⅰ类肌纤维肌力恢复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差异扩大(P<0.01);治疗前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呈一致性,治疗后4周实验组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差异扩大(P<0.01);治疗前PFDI 20评分小组间呈一致性,治疗后4周,实验组PFDI 20评分略高于对照组,尚无差异(P>0.05),治疗后12周组间差异扩大(P<0.01)。结论 盆底肌训练法配合熨烫膀胱区可改善产后盆底肌障碍,促使盆底纤维肌力恢复,疗效优于单一盆底肌训练,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 熨烫膀胱区 产后恢复 疗效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孙晓红 孙晓疆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1期0061-0063,共3页
目的:探讨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联用盆底肌训练与盆底肌电刺激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12月在院治疗的100例产后盆底肌障碍患者,随机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盆底电刺激疗法,观察组联用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比对应用价... 目的:探讨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联用盆底肌训练与盆底肌电刺激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12月在院治疗的100例产后盆底肌障碍患者,随机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盆底电刺激疗法,观察组联用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比对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率、盆底肌改善水平、性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联合盆底肌训练与盆底肌电刺激疗法进行干预,可提高产后盆底肌障碍患者盆底肌肌力,在提升整体疗效的同时,还能促进其性功能改善,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训练 刺激 疗效 恢复效果
下载PDF
孕期盆底肌康复训练促进产后盆底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4
作者 范星月 刘波 +3 位作者 周安荣 仲蓉蓉 张玮凇 丁家喻 《中国康复》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从孕期开始介入盆底肌康复训练(PFMT)对产后盆底恢复的影响。方法:300例孕周满16周的初产妇,按照自愿原则分成观察1组(96例)、观察2组(92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1组从孕周16周开始进行PFMT,维持到产后42d;观察2组在产妇产后... 目的:探讨从孕期开始介入盆底肌康复训练(PFMT)对产后盆底恢复的影响。方法:300例孕周满16周的初产妇,按照自愿原则分成观察1组(96例)、观察2组(92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1组从孕周16周开始进行PFMT,维持到产后42d;观察2组在产妇产后状态良好后开始进行PFMT,维持到产后42d;对照组参加了产前健康教育,但未听取建议进行孕期及产后的PFMT。通过测量Ⅰ、Ⅱ型肌纤维肌力、会阴肌力、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分综合评估妇女产后盆底恢复情况。结果:产后42d3组产妇的恢复情况比较,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中Ⅰ、Ⅱ型肌纤维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更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中盆底肌力Ⅱ级及以下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Ⅲ级及以上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中患有UI、POP的人数、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中UI、POP的总发生率少于观察2组(P<0.05)。结论:从孕期开始介入PFMT能提高当今妇女围产保健水平,预防和减少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妇女产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康复训练 产后恢复
下载PDF
Kegel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腹直肌恢复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林诗莲 谢吉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凯格尔(Kegel)训练联合悬吊训练(SET)在产后腹直肌分离(DRA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产后DRA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行SET,观察组(n=43)在此基础上进行Kegel训练,均... 目的探讨凯格尔(Kegel)训练联合悬吊训练(SET)在产后腹直肌分离(DRA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产后DRA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行SET,观察组(n=43)在此基础上进行Kegel训练,均持续训练8周.对比两组的腹直肌恢复效果、腹围、腹直肌间距(IRD)及盆底功能.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腹直肌恢复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腹围、IRD分别为(74.42±2.51)cm、(1.48±0.21)cm,均小于对照组的(77.69±2.36)cm、(1.95±0.35)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平均值分别为(30.12±3.54)μv、(40.16±5.33)μv,均高于对照组的(24.79±3.43)μv、(33.45±5.12)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egel训练联合SET在产后DRA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腹直肌恢复效果,缩小患者腹围、IRD,改善盆底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腹直分离 Kegel训练 悬吊训练 腹直恢复 功能
下载PDF
孕期盆底肌康复训练促进产后盆底恢复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陈济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68-69,共2页
通过实验研究孕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产后盆底的恢复。方法 选取了210名怀孕周期满16周的孕妇,并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105名孕妇,采取的是常规干预措施,另一组是测试组有105名孕妇,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 通过实验研究孕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产后盆底的恢复。方法 选取了210名怀孕周期满16周的孕妇,并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105名孕妇,采取的是常规干预措施,另一组是测试组有105名孕妇,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入了孕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实验周期持续到产后60d,并对两组产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产后60d后,测试组产后恢复情况较参照组的有显著差异(P<0.05),如测试组Ⅰ、Ⅱ型肌纤维肌力、会阴肌力明显较高;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现象的发生率测试组的也相对较低;另外测试组性功能评分与参照组相比,也是具有显著优势的(P<0.05)。结论 在怀孕前期进行孕期盆底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产后盆底恢复,同时也降低了产后出现功能性障碍的可能性,改善生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康复训练 产后 恢复 效果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法配合熨烫膀胱区促进产后盆底肌恢复效果研究进展
7
作者 常凡凡 邓露 +2 位作者 李想 覃雯雯 韦露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75-178,共4页
产后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高发期,此时产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药物及手术治疗存在明显应用局限性。盆底(PC)肌训练及中医康复疗法是预防和治疗产后PFD的重要措施。PC肌训练为产后PFD的常用康复治疗方式,虽然其干预效果已被诸多研... 产后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高发期,此时产妇处于特殊生理时期,药物及手术治疗存在明显应用局限性。盆底(PC)肌训练及中医康复疗法是预防和治疗产后PFD的重要措施。PC肌训练为产后PFD的常用康复治疗方式,虽然其干预效果已被诸多研究证实,但基于产妇认知度、康复治疗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其锻炼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药熨烫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临床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其改善尿失禁的作用,但关于中药熨烫在产后PFD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干预领域的应用研究鲜少,尚有待更多研究证实其干预效果,为期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本课题为更好的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降低SUI发生率,从中西医联合干预角度出发,采用PC肌训练法配合熨烫膀胱区方案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训练 熨烫膀胱区 产后恢复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矩阵射频康复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与阴道松弛程度的影响
8
作者 何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探讨矩阵射频康复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患者的盆底肌力与阴道松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96例产后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目的】探讨矩阵射频康复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患者的盆底肌力与阴道松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96例产后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矩阵射频康复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表面肌电值(采用Glazer评估)、阴道松紧程度(阴道口径、阴道松弛度问卷评分)和阴道健康状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快速收缩阶段(Ⅱ类肌)、紧张收缩阶段(协调力)、耐力收缩阶段(Ⅰ类肌)表面肌电值增加,后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值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口径的分布更倾向于较紧的状态(较多的2指和较少的4指),对照组则相对较松(较多的3指和4指);观察组阴道松弛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健康指数、阴道湿润度、阴道黏膜上皮、分泌物类型及黏稠度、阴道黏膜弹性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射频康复联合传统治疗方法可有效提升产后PFD患者盆底肌力值,减轻阴道松弛程度,改善阴道健康状况,可作为产后PFD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损伤 产后 射频疗法 松弛 阴道
下载PDF
骨盆底肌肉运动联合盆底肌磁电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对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改善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锋萍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探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骨盆底肌肉运动+盆底肌磁电治疗后,对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选择盆底肌磁电联合疗法治疗)和试验组(选择骨盆底肌肉运动+盆... 目的:探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骨盆底肌肉运动+盆底肌磁电治疗后,对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选择盆底肌磁电联合疗法治疗)和试验组(选择骨盆底肌肉运动+盆底肌磁电联合疗法治疗),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度、肌纤维疲劳度、肌纤维电位。结果:治疗前,试验组PISQ-12评分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34 2);治疗后,试验组PISQ-12评分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910 5);治疗前,试验组的POP-Q分度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38 5);治疗后,试验组0度比例高于参照组,Ⅰ度和Ⅱ度比例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3.2815、5.216 1、6.029 0);治疗前,试验组肌纤维疲劳Ⅰ类、肌纤维疲劳Ⅱ类、肌纤维电位Ⅰ类、肌纤维电位Ⅱ类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74 7、0.087 9、0.134 1、0.087 9);治疗后,试验组肌纤维疲劳Ⅰ类、肌纤维疲劳Ⅱ类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7.795 2、17.362 5);试验组肌纤维电位Ⅰ类、肌纤维电位Ⅱ类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505 1、6.041 3)。结论:骨盆底肌肉运动+盆底肌磁电联合疗法有效应用后,观察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等,获得显著改善,可促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预后水平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功能障碍 骨盆肉运动 磁电联合治疗 盆腔器官脱垂程度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清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采取盆底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间某科室收治的84例产妇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采取常规训练,实验组行盆底康复训练,对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采取盆底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间某科室收治的84例产妇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采取常规训练,实验组行盆底康复训练,对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且实验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显著较优(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采取盆底康复训练效果优良,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功能 康复训练 恢复改善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丽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4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0例产妇进行观察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后康复训练,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性盆底康复训练,观察两组...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的60例产妇进行观察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后康复训练,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性盆底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产妇进行训练后,肌肉的肌力恢复情况、阴道肌肉的恢复相关指标、肌力的整体评价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训练后的阴道收缩指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对比产妇肌力评价,观察组产妇的肌力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娩产妇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阴道纤维疲劳度,促使产后恢复的速度,并且提升其恢复质量,同时对并发症的产生也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产后功能恢复 效果分析
下载PDF
电刺激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及产后形体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梅英 陈细玉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现象采用电刺激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的效果,同时分析该治疗方法对孕妇产后形体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生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的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展开回顾性... 目的:探讨临床应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现象采用电刺激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的效果,同时分析该治疗方法对孕妇产后形体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生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的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展开回顾性分析;将采取核心肌群训练的41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另将采取电刺激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的41例产妇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前两组脐上围、脐围、脐下围与腹直肌分离距离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恢复腹围,从而加速产妇产后形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核心训练 产后 腹直分离 形体恢复
下载PDF
418例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旻 王少为 +2 位作者 魏风华 吕秋波 冯庆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5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损伤的影响,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对2015年4月~11月本院收治的产后42~60天内的418例产妇进行盆底...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损伤的影响,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对2015年4月~11月本院收治的产后42~60天内的418例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结果所有产妇中盆底肌力异常(≤3级)发生率为59.6%(249例)。多因素分析可知,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及产钳均显著增加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受损的风险;与孕期体重增加〈10kg的产妇相比,体重增加≥20kg的产妇产后盆底肌损伤的风险显著升高;与新生儿体重〈3000g的产妇相比,新生儿体重≥3500g时,产后盆底肌力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与孕周〈37周相比,孕周≥41周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损伤的风险显著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损伤发生率高,盆底肌损伤与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孕期体重和新生儿体重等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围产期盆底知识宣教和管理,做到早期防治,以减少远期PF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性疾病 分娩 剖宫产 产后 骨盆
下载PDF
三维超声和盆底肌电生理评估联合评价产后早期肛提肌收缩功能 被引量:26
14
作者 宋蕾 许瑶璇 张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和盆底肌电生理评估联合评价产后早期肛提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进行产后6~8周复查无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抽取顺产组30例,剖宫产组30例,同期选取无生育...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和盆底肌电生理评估联合评价产后早期肛提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进行产后6~8周复查无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抽取顺产组30例,剖宫产组30例,同期选取无生育流产史的健康妇女3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及盆底肌电生理评估,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分析缩肛期盆膈裂孔大小的相对变化量与盆底肌电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缩肛期盆膈裂孔大小相对变化量与盆底表面肌电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37~0.68。结论: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电生理评估对肛提肌收缩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收缩 产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检查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洁 王鑫璐 +1 位作者 顾娇娇 李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价值。方法对产后6~8周的102名初产妇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检测最大瓦氏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测量脐、脐上3 cm及脐下3 cm水平腹直肌间距(IRD),采...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价值。方法对产后6~8周的102名初产妇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检测最大瓦氏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测量脐、脐上3 cm及脐下3 cm水平腹直肌间距(IRD),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最大瓦氏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与IR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示,102名产妇中47名盆底未见明显异常(无PFD组),55例诊断为PFD(PFD组)。无PFD组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为(14.52±2.72)cm 2,PFD组(22.78±5.51)cm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P<0.05)。无PFD组脐水平IRD小于PFD组(P<0.05),2组脐上3 cm及脐下3 cm水平IR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妇最大瓦氏动作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与脐水平IRD呈正相关(r s=0.42,P<0.01)。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腹直肌间距增加可能对女性盆底结构与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 骨盆 产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产后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健 赵敏 +1 位作者 王艳 徐琳 《齐鲁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30-431,434,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3月于我科经阴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锻炼对产妇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3月于我科经阴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锻炼,锻炼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4周后,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及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张力治疗达标率为85.46%,显著高于对照组29.09%的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阴道肌张力、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06、12.38,P<0.05),夜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13.24,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产后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恢复产妇盆底肌张力、阴道肌张力与肌电压,减少尿潴留,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功能疗法 产后 康复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燕 李淑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2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盆底肌锻炼,观察组(60例)加用康复训...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盆底肌锻炼,观察组(60例)加用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恢复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盆底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尿量低于对照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罹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可使其盆底功能尽快恢复,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穴位按摩 恢复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及血清松弛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梅 李珊 +1 位作者 项丽 娄艳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其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盆底功能障碍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盆底肌力检测均≤Ⅲ级,且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其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盆底功能障碍病人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盆底肌力检测均≤Ⅲ级,且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采用Kegle运动加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Kegle运动自我锻炼。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产后6周)和治疗后(产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并对尿失禁症状的改善以及脏器脱垂的程度进行评估,同时检测病人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盆底肌力、尿失禁症状及脏器脱垂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产后3、6个月时,观察组盆底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Z=5.361、6.801,P<0.05),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4.218、4.023,P<0.05),脏器脱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Z=2.954、3.644,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清松弛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力下降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和脏器脱垂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Kegle运动,但对血清松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反馈 电刺激疗法 产后 骨盆 张力过低 松弛素
下载PDF
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家庭训练与医护共同干预及治疗机治疗效果比较
19
作者 袁少玲 董路湖 +1 位作者 罗秀兰 黄美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358-1359,共2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经医生指导后在家训练与盆底治疗中心医护共同指导及治疗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经医生指导后在家训练与盆底治疗中心医护共同指导及治疗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接受盆底治疗中心医护功能指导及治疗机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医院接受盆底肌训练6次后,在家按疗程进行盆底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类肌纤维研究组患者Ⅱ级肌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肌纤维研究组患者Ⅳ级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肉肌电值显著高于治疗前,24 h尿垫试验、72 h总漏尿事件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障碍接受盆底治疗中心医护共同指导及治疗机治疗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训练 医护共同指导 在家训练
下载PDF
盆底生物反馈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月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对于盆底肌电位的影响。方法将产后尿失禁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会阳穴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对于盆底肌电位的影响。方法将产后尿失禁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会阳穴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与肌电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值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和精神病性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能有效改善预后与肌电位,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尿失禁 骨盆 生物反馈 心理学 针灸疗法 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