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钠排泄及IL-18水平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谭龙巧 史丽 +3 位作者 刘建芳 夏雪梅 朱丽 徐玉善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49-55,共7页
目的以24 h尿钠排泄水平(24 h UNa)作为钠摄入量评估指标,评估不同钠盐的摄入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UA)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T2DM患者130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分为UA阳性组60例和UA阴性... 目的以24 h尿钠排泄水平(24 h UNa)作为钠摄入量评估指标,评估不同钠盐的摄入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UA)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T2DM患者130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分为UA阳性组60例和UA阴性组7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炎性因子及24 h尿液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2DM患者临床指标与UACR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临床指标对UA的影响;二分类回归法分析24 h UNa和IL-18关联对UA的影响。结果24 h UNa水平(OR=1.019,95%CI 1.003~1.035,P=0.017)与IL-18(OR=1.204,95%CI 1.060~1.368,P=0.004)是T2DM患者UA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分析提示,与低钠低IL-18组比较,高钠高IL-18组UA阳性风险显著增加(OR=10.774,95%CI 2.105~55.155,P=0.004)。结论24 h UNa、IL-18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UA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 24 h尿钠排泄 IL-18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对24h出血影响分析
2
作者 董翠翠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0期56-57,82,共3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24h出血的影响。方法:取80例由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缩...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24h出血的影响。方法:取80例由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治疗方式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治疗,就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展开评测对比,并对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宫缩和恶露持续时间、宫底下降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两组差异显著(χ2=6.275,P=0.012)。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53.21±6.25)mL,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为(82.51±6.16)mL,两组差异显著(t=21.117,P<0.001);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为(38.13±5.25)mL,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为(58.37±5.15)mL,两组差异显著(t=17.406,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例、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7.50%,两组差异不显著(χ2=1.053,P=0.3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为(1.71±0.08)h、恶露持续时间为(12.67±3.03)d,对照组宫缩持续时间为(3.63±0.17)h、恶露持续时间为(20.85±4.15)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t=64.631、3.880,P<0.001);观察组宫底下降速度为(0.63±0.02)cm/d,对照组宫底下降速度为(1.75±0.13)cm/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4.047,P<0.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少出血量,加快止血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24h出血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PaO_(2)/FiO_(2)与24h血乳酸清除率对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效能
3
作者 代琴 许天祥 +2 位作者 王晓霞 岳阳 吕红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80-884,88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_(2)/FiO_(2))与24h血乳酸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预后评估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_(2)/FiO_(2))与24h血乳酸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预后评估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7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d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43例)和死亡组(3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乳酸(Lactate,Lac)、24h血乳酸清除率、PaO_(2)/FiO_(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DS患者28d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ACHEII评分、PaO_(2)/FiO_(2)及24h血乳酸清除对ARDS患者28d内不良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ARDS病因、基础疾病、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ARDS28d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PACHEII评分(P<0.001OR:1.988,95%CI:1.361~2.904)、SOFA评分(P<0.001,OR:1.496,95%CI:1.211~1.849)、PaO_(2)/FiO_(2)(P<0.001,OR:1.068,95%CI:1.032~1.105)、24h血乳酸清除(P<0.001,OR:1.396,95%CI:1.182~1.650)及NLR(P=0.006,OR:1.185,95%CI:0.964~1.457);两组APACHEⅡ评分、24h血乳酸清除及PaO_(2)/FiO_(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AUC分别为0.878、0.814、0.682,敏感度为84.80%、81.80%、42.40%,特异度为76.74%、65.12%、95.35%;阳性预测值为73.68%、58.18%、87.50%,阴性预测值为86.84%、95.24%、69.49%,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63、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95.35%。结论APACHEⅡ评分、PaO_(2)/FiO_(2)增高及24h血乳酸清除率降低均可增加ARDS患者病情预后不良风险,且均对ARDS患者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上述3者联合价值更高,因此适合进一步研究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PAChEⅡ评分 PaO_(2)/FiO_(2) 24h血乳酸清除率 预后
下载PDF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周倩 李淑娟 李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1期85-87,9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T2DM合并CHD患者84例,另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 目的本研究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T2DM合并CHD患者84例,另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ECG)检查的T2DM合并CHD患者84例。对比2种检查方式对T2DM合并CHD患者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并对比不同类型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检出率较ECG更高(P<0.05);24 h动态心电图对房早偶发、多发、频发、偶成阵、反复成阵检出率较ECG更高(P<0.05);24 h动态心电图对室早偶发、多发、双源检出率较ECG更高(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在T2DM合并CHD患者诊断过程中不仅能准确检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还能鉴别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心律失常 24 h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手术时间、24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娜 李朝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159-160,共2页
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分析其治疗手术时间、24 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以积累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采取随机选择+医生与产妇及家属商量的方式选择2015年2月4日至2016年2月14日的120位剖宫产产后出... 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分析其治疗手术时间、24 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以积累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采取随机选择+医生与产妇及家属商量的方式选择2015年2月4日至2016年2月14日的120位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选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止血,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24 h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因此,可作为有效的止血方案在各地医院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产后出血 24h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花 《中外医疗》 2011年第3期34-34,共1页
导乐陪伴分娩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娩服务模式,作者选取2006年1~12月在院分娩的初产妇,采用知情选择导乐陪伴分娩者和未选择导乐陪伴分娩2组对照,发现导乐陪伴分娩的模式调动了产妇的能动性,提高了... 导乐陪伴分娩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娩服务模式,作者选取2006年1~12月在院分娩的初产妇,采用知情选择导乐陪伴分娩者和未选择导乐陪伴分娩2组对照,发现导乐陪伴分娩的模式调动了产妇的能动性,提高了顺产率,也明显减少了产后2h内的阴道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陪伴分娩 产后2h 出血量
下载PDF
益肾排毒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对24h尿蛋白与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雪 彭斌 高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益肾排毒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对24 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武汉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01例,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压... 目的 探讨益肾排毒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对24 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武汉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01例,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压、控制蛋白、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肾性贫血及肾性骨病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益肾排毒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 BUN)及24 h尿蛋白(24 h 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 24 h Upro)、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与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BUN及24 h Upro、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79.25%(42/53)与观察组93.75%(45/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率18.87%(10/53)与观察组27.08%(1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排毒方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24 h Upro、β2-MG,改善肾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排毒方 老年糖尿病肾病 24 h尿蛋白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24 h尿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红莉 贾红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采用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与30例进行体检健康者。回顾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肾穿刺活检病... 目的:探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采用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与30例进行体检健康者。回顾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并按病理分期分为3组,即病理分期为1期者为观察A组(25例),病理分期为2期者为观察B组(30例),病理分期为3期者为观察C组(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四组参与研究者,均开展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检测,对比四组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同时评估联合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抗PLA2R抗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的血清抗PLA2R抗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C组患者以上指标高于观察1、2组,观察B组患者以上指标高于观察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越高,患者的APRIL、24 h尿蛋白水平越高,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采用血清抗PLA2R抗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24 h尿蛋白水平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出相关病情,还可以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血清抗PLA2R抗体 增殖诱导配体 24 h尿蛋白水平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影响分析
9
作者 陈艳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7期119-119,123,共2页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产后出血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遴选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90例阴道分娩患者,参考"系统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45例),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产后出血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遴选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90例阴道分娩患者,参考"系统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45例),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价指标:产后出血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24h出血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h出血量均更低,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等维度)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可预防及控制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预见性护理 24h出血量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宫颈双球囊对延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效果及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莎莎 李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究宫颈双球囊对延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效果及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接诊的90例延期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组采用宫颈双球囊进行... 目的:探究宫颈双球囊对延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效果及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接诊的90例延期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组采用宫颈双球囊进行引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促宫颈成熟效果、产后2 h出血量及引产效果、引产安全性等。结果: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12 h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第一产程时间、引产至临产时间、治疗至分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内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6%)较对照组(24.4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双球囊的整体效果较理想,与基于缩宫素的促宫颈成熟方法比较,更有利于提高延期妊娠产妇引产效果,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期妊娠 引产促宫颈成熟 宫颈双球囊 产后2 h出血量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凤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程的时间及产后2 h出血总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分娩第...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产程的时间及产后2 h出血总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分娩第一、第二产程缩短,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产后2 h出血总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可以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并可减少产后2 h出血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心理干预 产程 产后2h出血总量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2
作者 韩晓菁 岳月仪 +3 位作者 徐曼灵 朱静波 鲁燕 蒋伏松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8期1-5,27,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4 h尿糖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电子病案中...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24 h尿糖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电子病案中病史、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24 h尿糖检测等信息,根据24 h尿糖中位数分为低UGlu组572例和高UGlu组571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腰围(WC)等指标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两组病程、高血压史、体质指数(BMI)、腰围(WC)、空腹胰岛素(INS)、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餐后2 h胰岛素(2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4 h尿糖与HOMA-IR呈正相关(r=0.236,P<0.001),而与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r=-0.128,P<0.001)。结果显示,24 h尿糖与FPG、2 hPG、HbA1c、TC、LDL-C、ECF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年龄、HOMA-β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FPG、2 hPG、HbA1c、2 h-INS、HOMAIR、eGFR均为24 h尿糖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HOMA-IR、2 h-INS水平与24 h尿糖排泄量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程度可能是全天尿糖排泄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4 h尿糖 肾糖阈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基于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肾功能的关系
13
作者 金文敏 余瑾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0期64-67,共4页
目的:采用基于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分类,4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 目的:采用基于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分类,4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纳入DN组,其余45例未合并DN患者纳入Non-DN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三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数量占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超低频成分(ULF)、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2DM患者HRV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三组SDNN、SDANN、rMSSD、PNN50%、ULF、VLF、LF、H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Non-DN组SDNN、SDANN、rMSSD、PNN50%、ULF、VLF、LF、HF均低于对照组,DN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均低于No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N组、Non-DN组U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SDNN、rMSSD、PNN50%、LF、HF与eGFR呈正相关,SDNN、SDANN、PNN50%、VLF、LF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HRV各项参数降低情况与肾病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患者 心率变异性 肾功能 24 h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24 h动态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晓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7期83-85,98,共4页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24 h动态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55例。二甲双胍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联...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24 h动态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55例。二甲双胍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二甲双胍组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24 h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24 h血糖波动次数(N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血糖标准差(SDBG)]、糖耐量情况[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活性氧(ROS)]。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二甲双胍组的83.6%(χ^(2)=4.949,P=0.026)。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MODD、NGE、MAGE及SDBG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2组患者FINS高于治疗前,2 hPG、HbA1c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或P<0.01);2组患者SOD高于治疗前,MDA、ROS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患者24 h动态血糖稳定,改善患者糖耐量,减轻应激反应,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24 h动态血糖 糖耐量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顺产后2h内产妇连续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振娇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4515-4516,共2页
目的:探讨顺产后2 h内产妇自主按摩子宫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正常单胎头位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按常规处理,试验组80例除按常规处理,还指导产妇在胎盘娩出后立刻按摩子宫,直至子宫... 目的:探讨顺产后2 h内产妇自主按摩子宫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正常单胎头位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按常规处理,试验组80例除按常规处理,还指导产妇在胎盘娩出后立刻按摩子宫,直至子宫轮廓清晰,变硬,持续2 h。结果:试验组产后2 h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试验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25%,比对照组的5%减少。结论:顺产后2 h内产妇按摩子宫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因宫缩乏力引致的产后出血,方法简单,便于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 产后2h 按摩子宫 产后出血 护理
下载PDF
有控性牵拉脐带对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研究有控性牵拉脐带(CCT)对产妇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有控性牵拉脐带协助娩出胎盘,对照组则等到有胎盘剥... 目的研究有控性牵拉脐带(CCT)对产妇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有控性牵拉脐带协助娩出胎盘,对照组则等到有胎盘剥离征象时协助娩出胎盘。比较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手取胎盘比率。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为(3.8±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6±2.4)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260.9±138.4)ml,少于对照组的(360.2±252.0)ml;实验组手取胎盘比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结论有控性牵拉脐带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少,手取胎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控性 牵拉脐带 第三产程 产后2 h出血
下载PDF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17
作者 杨丽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33-234,共2页
探讨对临床分娩的产妇,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产后出血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产科2年分娩的1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比两... 探讨对临床分娩的产妇,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产后出血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产科2年分娩的1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上均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产妇在分娩疼痛(VAS评分)上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产妇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30%、3.23%、1.08%,对照组分别为17.20%、11.83%、7.5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分娩的产妇,实施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干预方式,可显著缩短产妇分娩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及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士助产护理 产妇 分娩时间 产后2h出血量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卡孕栓及米索前列醇对剖宫产后2h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瑞华 肖江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3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卡孕栓及米索前列醇在减少剖宫产后2h出血中的作用。方法观察本院2009年1~6月共780例剖宫产产妇。分成两组:第一组于剖宫产结束后即肛塞卡孕栓2mg;第二组改肛塞米索前列醇600μg;分别计量其产后2h的出血量。用称重法计算产后2... 目的观察卡孕栓及米索前列醇在减少剖宫产后2h出血中的作用。方法观察本院2009年1~6月共780例剖宫产产妇。分成两组:第一组于剖宫产结束后即肛塞卡孕栓2mg;第二组改肛塞米索前列醇600μg;分别计量其产后2h的出血量。用称重法计算产后2h内出血量情况,并比较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产前及产时的处理、新生儿体重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卡孕栓组:产后2h内出血量(178±52.7)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米索前列醇组:产后2h内出血量(220±68.5)mL,产后出血发生率2.4%。第一组与第二组产后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后应用卡孕栓较米索前列醇对子宫收缩有稍强的作用,可预防和减少产后2h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孕栓 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后2h出血量
下载PDF
H_6P_2W_9Mo_9O_(62)·24H_2O催化清洁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16
19
作者 徐常龙 严平 +2 位作者 曹小华 谢宝华 杨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新型Dawson结构磷钨钼杂多酸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FT-IR、TG-DTA表征,并用于催化30%H2O2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n(环己酮)∶n(过氧化氢)∶n(草酸)∶n(催化剂)=... 通过水热法合成新型Dawson结构磷钨钼杂多酸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FT-IR、TG-DTA表征,并用于催化30%H2O2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n(环己酮)∶n(过氧化氢)∶n(草酸)∶n(催化剂)=100∶400∶1.00∶0.1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h,进行3次平行实验,己二酸平均收率为71.6%,纯度为99.7%.经蒸发浓缩,催化体系可重复使用5次,收率为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P2W9Mo9O62·24h2O DAWSON结构 催化氧化 己二酸 环己酮
下载PDF
产后24h红外线消肿联合硫酸镁冷热湿敷对会阴侧切伤口水肿的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娟娟 刘薇 梁玮伦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24h红外线消肿联合硫酸镁冷热湿敷对会阴侧切伤口水肿的改善效果,为会阴侧切伤口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会阴侧切的11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目的探讨产后24h红外线消肿联合硫酸镁冷热湿敷对会阴侧切伤口水肿的改善效果,为会阴侧切伤口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会阴侧切的11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予以产后24h红外线消肿联合硫酸镁冷热湿敷。比较两组的会阴水肿情况、切口感染情况、伤口疼痛及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会阴水肿改善总有效率(96.36%)较对照组(83.6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切口感染率较对照组低,伤口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24h红外线消肿的同时辅助使用硫酸镁冷热湿敷,可更快速缓解会阴侧切水肿症状,预防感染并加速创面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24h 红外线 硫酸镁湿敷 会阴侧切 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