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郑明新 张肖晓 +1 位作者 李莹 陈萍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探究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精细化护理。统计两组的Apgar新生儿评分、生活质量以... 探究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精细化护理。统计两组的Apgar新生儿评分、生活质量以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产妇展开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可促进其康复,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 剖宫产产妇康复 产科护理质量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和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郑娜 霍双双 张洁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和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9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下床...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和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9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4.17%),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剖宫产产妇康复效率,提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剖宫产 产妇康复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产妇康复护理对产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石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5-0199,共5页
此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康复过程中护理的实际成效。方法 医院中的110名此类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两个共55人的组别,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则作为实验组,对于两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结果将侧... 此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康复过程中护理的实际成效。方法 医院中的110名此类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两个共55人的组别,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则作为实验组,对于两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结果将侧重于评估两组产妇的产后健康状况,母乳喂养以及血糖控制等关键指标。研究发现,无论在年龄、孕周、体质指数等基础数据上,两组产妇并无明显的差别。然而,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康复治疗的实验组成员在母乳喂养时间上有明显短于对照组(15.40±1.74小时),而且母乳喂养率也固然显著的优于对照组(26.76±3.96小时与22.73±6.37 ml)。经过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别。结论 自产后早期开始的康复护理能显著促进产妇哺乳,提高母乳喂养率,有效降低妊娠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康复护理 妊娠糖尿病 哺乳情况 血糖控制 母乳喂养率
下载PDF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改善效果观察
4
作者 刘影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204-206,共3页
研究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6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均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状... 研究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6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均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和SAS的评分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和SAS的评分值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阻碍以及睡眠状况等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睡眠状况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而睡眠阻碍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几率,同时,还有利于患者产后的恢复,该护理模式值得社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产妇康复 产后抑郁 改善效果。
下载PDF
剖宫产实施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后的产妇康复及新生儿的效果
5
作者 颜雅雯 吾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93-196,共4页
探讨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剖宫产后产妇康复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的产妇共450例,分为两组,各2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后患者的低... 探讨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剖宫产后产妇康复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的产妇共450例,分为两组,各2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后患者的低体温现象以及新生儿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剖宫产后提高产妇康复的速度,促进新生儿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 剖宫产 产妇康复 新生儿影响
下载PDF
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康复的影响
6
作者 宋美鸿 李娟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74-0077,共4页
分析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为时间节点,将此期间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产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后康复护理... 分析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为时间节点,将此期间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产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康复护理有利于产妇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护理 干预措施 产妇康复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对产妇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7
作者 顾娟芬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对产妇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和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对产妇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管理模式和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3d、5d、7d恶露量少于对照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护理可以促进产妇产后康复进程,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模式 产妇康复进程 产后康复护理 恶露量 宫底高度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和产妇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段冬梅 孔淦霞 +1 位作者 骆志慧 潘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与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分泌乳量情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与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分泌乳量情况、48 h内泌乳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9.43±3.38)分高于对照组的(86.48±5.30)分,术后排气时间(30.06±5.54)h短于对照组的(32.54±5.40)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泌乳量充足23.0%、48 h内泌乳98.0%、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0%、90.0%、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精细化护理,可以缩短产妇康复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有助于产妇的健康,且能够促进早泌乳,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对产科护理工作促进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产科 护理质量 产妇康复
下载PDF
不同喂养方式对产科新生儿发育及产妇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田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发育和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为观察组,100例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新生儿发育及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2 d、42 d^2个月、2~3个月...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发育和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为观察组,100例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新生儿发育及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2 d、42 d^2个月、2~3个月、3~6个月时的体重增值大于对照组,2~3个月、3~6个月时的身长增值大于对照组,6个月时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子宫复旧、乳房胀痛情况好于对照组,产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促进新生儿的体格、智力发育,而且能够加快产妇的产后恢复,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新生儿发育 产妇康复
下载PDF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产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方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3-653,共1页
关键词 产后康复治疗仪 产妇康复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的干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秋华 潘秋灵 +2 位作者 黄俊雅 陈晓宇 李小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各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早期基本保健干预。比较... 目的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各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早期基本保健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早期预后,产妇产后康复指标,家属康复满意率。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刻、出生后12 h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2 h的体温(36.43±0.42)、(36.51±0.29)℃均高于对照组的(35.82±0.37)、(35.87±0.35)℃,新生儿出生后2 h内啼哭次数(6.97±1.23)次少于对照组的(11.42±1.81)次,新生儿出生后2 h内平均啼哭持续时间(32.05±8.73)min短于对照组的(49.44±13.91)min,新生儿觅乳开始时间(17.12±4.82)min、脐带脱落时间(3.16±1.43)d均早于对照组的(21.61±5.96)min、(5.48±1.67)d,而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1.96±6.42)min长于对照组的(24.97±4.3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排尿时间(4.37±0.96)h、产后恶露持续时间(14.28±2.78)d、宫缩疼痛明显缓解时间(3.73±0.99)d、宫底降入脐耻间时间(8.42±2.05)d、子宫降入盆腔内时间(6.86±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5.28±1.15)h、(18.19±4.09)d、(4.41±1.12)d、(11.08±3.24)d、(9.15±2.33)d,超声检测子宫底高度(11.76±2.18)cm低于对照组的(15.53±4.1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康复总满意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用于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在出生后短期内的体温恢复,减少啼哭次数,并缩短啼哭持续时间、新生儿觅乳开始时间、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延长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产妇的产后排尿时间、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宫缩疼痛明显缓解,宫底降入脐耻间时间、子宫降入盆腔内时间均缩短,帮助加速子宫恢复,并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基本保健 新生儿 早期预后 产妇康复 干预价值
下载PDF
早期母乳喂养对产妇康复及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9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母乳喂养对产妇康复及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48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410例,对照组410例,均实行24h母婴同室制,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吸吮母乳;... 目的:探讨早期母乳喂养对产妇康复及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48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410例,对照组410例,均实行24h母婴同室制,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吸吮母乳;对照组由于特殊原因暂时性不采取母乳喂养。结果:试验组子宫复旧速度、产后蜕膜排出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并且母乳量及喂养周期比对照组高。结论:早期母乳喂养能够有效促进产妇康复,有利于产妇子宫复旧,同时,早期母乳喂养能有效改善后期母乳喂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母乳喂养 产妇康复 母乳喂养质量 子宫复旧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燕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8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240例产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患者。对照组1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240例产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患者。对照组1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1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康复情况,对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情况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的康复,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剖宫产术后 产妇康复
下载PDF
早期母乳喂养对产妇康复及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2期43-44,共2页
目的 观察母乳早期喂养对产妇及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 295例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吸吮母乳,观察产妇子宫宫底高度复旧速度、蜕膜排出时间与量、母乳喂养质量等,并设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早期吸吮母乳观察组子宫复旧速度显著快于对照... 目的 观察母乳早期喂养对产妇及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方法 295例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吸吮母乳,观察产妇子宫宫底高度复旧速度、蜕膜排出时间与量、母乳喂养质量等,并设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早期吸吮母乳观察组子宫复旧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产后蜕膜排出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其排出量亦少于参照组,母乳量及其喂养周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子宫复旧,减少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可有效改善后期母乳喂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早期喂养 产妇康复 母乳质量
下载PDF
母乳和人工喂养方式对产科新生儿发育及产妇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春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母乳和人工喂养方式对产科新生儿发育及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88例设定为对照组,另选采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88例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及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母乳和人工喂养方式对产科新生儿发育及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88例设定为对照组,另选采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及产妇88例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及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2 d、42 d^3个月、3~6个月的体重增长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42 d^3个月、3~6个月的身长增长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6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及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子宫恢复正常及乳房胀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2、10513,P<0.05)。观察组产妇的抑郁评分(7.27±1.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2±1.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47,P<0.05)。结论采取母乳喂养不但能够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同时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新生儿发育 产妇康复
下载PDF
产妇康颗粒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翠萍 黄霞 +1 位作者 马丽亚 李宾玲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产妇康颗粒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产妇康颗粒对大鼠在体子宫肌的影响,出、凝血时间及凝血四项,对小鼠外周血象、胸腺和脾脏重量,扭体痛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结果:产妇康颗粒能增强大鼠在体子宫... 目的:探讨产妇康颗粒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产妇康颗粒对大鼠在体子宫肌的影响,出、凝血时间及凝血四项,对小鼠外周血象、胸腺和脾脏重量,扭体痛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结果:产妇康颗粒能增强大鼠在体子宫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P<0.05),明显缩短大鼠出、凝血时间(P<0.05),提高大鼠凝血四项水平(P<0.05),并提升小鼠外周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提高扭体反应抑制率,抑制炎症刺激小鼠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P<0.05)。结论:初步阐明了产妇康颗粒止血、补血、镇痛、抗炎作用显著,与临床疗效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康颗粒 剖宫产术后 产妇康复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文心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2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8例进行本研究,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44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8例进行本研究,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4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产妇配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本研究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剖宫产的产妇为产妇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可有效地促进产妇术后的康复,能够提升康复的效果,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剖宫产 术后产妇康复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金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1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90例剖宫产产妇,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模式组用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程度;产妇实施手术的平均时间、...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90例剖宫产产妇,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模式组用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程度;产妇实施手术的平均时间、剖宫产术后平均排气的时间、切皮至完全娩出胎儿的时间;护理前后焦虑的情绪指标SAS评分和抑郁情绪指标SDS评分;产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精细化护理模式组满意程度、焦虑的情绪指标SAS评分和抑郁情绪指标SDS评分、产妇实施手术的平均时间、剖宫产术后平均排气的时间、切皮至完全娩出胎儿的时间、产后感染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 剖宫产产妇康复 产科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香梅 傅霞风 廖清慧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24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6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组30例,在常规产后健康指导的基础上,... 目的 :探讨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6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组30例,在常规产后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实施产后保健护理。观察产妇生活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产妇盆底肌功能状态恢复情况(盆底肌紧张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睡眠、社会生活、情感反应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盆底肌功能状态恢复情况(盆底肌紧张度)Ⅱ度、Ⅲ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Ⅰ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干预作用明显,能改善产妇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更好地恢复盆底肌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保健 护理 产妇康复 效果
下载PDF
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柳芳 程琨 邓金霞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产妇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所有产妇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常...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产妇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所有产妇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产后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抑郁(HAMD)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HAMA)评分、抑郁(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情感反应评分、躯体活动评分及社会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康复护理中应用产后保健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保健 护理 产妇康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