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采面积对煤层气单井产气潜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芬娜 綦耀光 +2 位作者 李明忠 陈波 孟尚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100,共7页
针对煤层气井有效排采时间短的问题,基于煤层气井稳定渗流方程和朗格缪尔吸附定律,建立了径向流煤层气井和压裂煤层气井排采面积影响单井产气潜能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排采面积对单井产气潜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煤层气井单井控制的有效解吸边... 针对煤层气井有效排采时间短的问题,基于煤层气井稳定渗流方程和朗格缪尔吸附定律,建立了径向流煤层气井和压裂煤层气井排采面积影响单井产气潜能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排采面积对单井产气潜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煤层气井单井控制的有效解吸边界。结果表明:压裂煤层气井和径向流煤层气井解吸量与解吸半径之间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其解吸量随着解吸半径的增加接近于二次函数变化,解吸半径增加10倍,解吸量大约增加46倍。排采面积越大,煤层气井产气潜能越大。径向流煤层气井井底压力为1.0 MPa时,其单井控制解吸边界半径为99.73 m,其有效解吸边界的研究为煤层气开采合理布置井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单井 排采面积 产气潜能
下载PDF
剩余污泥和粪便厌氧消化产气潜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文彪 王毅琪 +2 位作者 徐霞 赵玉柱 陈灏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文章选取污泥和粪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温批量厌氧消化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和粪便的原料产气潜能分别为27.3 m3·t^(-1)和4.1 m3·t^(-1),粪便和污泥厌氧发酵周期较短。以粪便和污泥作为厌氧消化原料的发酵过程中,酸化现... 文章选取污泥和粪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温批量厌氧消化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和粪便的原料产气潜能分别为27.3 m3·t^(-1)和4.1 m3·t^(-1),粪便和污泥厌氧发酵周期较短。以粪便和污泥作为厌氧消化原料的发酵过程中,酸化现象不明显,较快进入产甲烷阶段,发酵后期p H值和氨氮值升高。粪便COD,TS,VS产气率分别为0.16 m3·kg^(-1)COD,0.14 m3·kg^(-1)TS和0.24 m3·kg^(-1)VS,污泥COD,TS,VS产气率分别为0.36 m3·kg^(-1)COD,0.55 m3·kg^(-1)TS和0.62 m3·kg^(-1)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粪便 厌氧消化 产气潜能
下载PDF
蔬菜类废弃物甲烷发酵的产气潜能及过程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亚楠 宋梓梅 +2 位作者 裴梦富 贾雪雪 强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5-653,共9页
蔬菜废弃物具有适合厌氧发酵的特性。采用Batch实验方法,对5种常见的蔬菜废弃物的产气潜能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厌氧发酵过程限制性步骤及物质转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种蔬菜废弃物累积产甲烷量在发酵0~10 d内增加较... 蔬菜废弃物具有适合厌氧发酵的特性。采用Batch实验方法,对5种常见的蔬菜废弃物的产气潜能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厌氧发酵过程限制性步骤及物质转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种蔬菜废弃物累积产甲烷量在发酵0~10 d内增加较快,土豆和白菜废弃物产甲烷潜能最大,分别达到102 mL·g^(-1)(VS),和83 mL·g^(-1)(VS),而黄瓜废弃物的甲烷化潜能较低,只有35 mL·g^(-1)(VS)左右。动力学参数拟合表明:土豆和白菜废弃物厌氧发酵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化各过程转化速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废弃物,并且各过程最大转化潜能也较其他类蔬菜高出2倍之多。厌氧发酵限制性步骤分析表明,快速水解生成的SCOD不能有效地转化为VFAs,限制了白菜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后续转化,而VFAs的累积则是胡萝卜、黄瓜和土豆废弃物厌氧发酵的限制性步骤,SCOD以及VFAs同时累积是茄子废弃物发酵过程的显著特征。对各物质发酵过程物质转化特征分析表明,各废弃物由于4 d以后甲烷菌对乙酸的利用减慢,导致丙酸向乙酸的转化减慢而发生累积现象,10 d以后由于产酸过程的减弱,累积的丙酸盐逐渐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类废弃物 甲烷发酵 产气潜能 限速步骤 物质转化
原文传递
连续式两相厌氧消化的产气潜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闫强 韩文彪 +4 位作者 陈灏 赵玉柱 高燕 步天达 徐霞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6-1253,共8页
为了考察连续式两相厌氧消化过程及产酸相、产甲烷相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和产气潜能,并与序批式单相厌氧消化实验比较,采用生活垃圾、粪便、餐厨垃圾、污泥混合物料为消化原料,进行中温连续式两相厌氧消化和序批式单相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 为了考察连续式两相厌氧消化过程及产酸相、产甲烷相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和产气潜能,并与序批式单相厌氧消化实验比较,采用生活垃圾、粪便、餐厨垃圾、污泥混合物料为消化原料,进行中温连续式两相厌氧消化和序批式单相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单相厌氧消化产气潜能为242 m^3·t^(-1)TS,两相厌氧消化产气潜能达到380m^3·t^(-1)TS以上,提高了57.6%。两相厌氧消化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4d,比单相厌氧消化的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了一半,并且连续式两相厌氧消化过程比单相厌氧消化具有更高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 连续式 酸相 甲烷相 产气潜能
原文传递
芦岭井田单煤层产气潜力定量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安林 韩保山 卢昭阳 《中国煤炭地质》 2019年第3期23-25,76,共4页
芦岭井田10号煤煤储层资料缺乏,通过常规方法难以进行产气潜力评价,采用临储压差、临废压差、有效解吸量、不同解吸阶段煤层气解吸效率等指标,建立单煤层产气潜力评价标准,评价10号煤层的产气潜能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芦... 芦岭井田10号煤煤储层资料缺乏,通过常规方法难以进行产气潜力评价,采用临储压差、临废压差、有效解吸量、不同解吸阶段煤层气解吸效率等指标,建立单煤层产气潜力评价标准,评价10号煤层的产气潜能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芦岭井田10号煤层的有效解吸量达到了5. 59m^3,具有良好的产气潜能。10号煤层气生产经历快速解吸、敏感解吸两个阶段,最大解吸效率为5. 43~4. 28 m^3/t·MPa,能够达到工业气流的下限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解吸量 解吸效率 产气潜能 芦岭井田
下载PDF
煤粉对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芬娜 綦耀光 +2 位作者 徐春成 孟尚志 刘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8-435,共8页
基于Kozeny的毛细管岩石模型,建立煤粉影响后产气通道渗透率的模型;分析煤粉对产气通道渗透率和导流能力的影响,在以往渗流观点基础上,研究煤层气沿产气通道渗流模式,依据该渗流模式运用分段方法建立煤储层整体压降模型,探讨煤粉对煤层... 基于Kozeny的毛细管岩石模型,建立煤粉影响后产气通道渗透率的模型;分析煤粉对产气通道渗透率和导流能力的影响,在以往渗流观点基础上,研究煤层气沿产气通道渗流模式,依据该渗流模式运用分段方法建立煤储层整体压降模型,探讨煤粉对煤层气井产气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影响后近井地带产气通道的渗透率与煤粉颗粒粒径大小和填充率有关,远井地带产气通道的渗透率与煤粉的堵塞程度有关.随着煤颗粒粒径的增大,堵塞程度的增加,产气通道的渗透率减少.在填充煤粉颗粒粒径由0.01mm增大到0.3mm后,产气通道的渗透率由569.96μm2减少到30.91μm2;在粒径比不变的情况下,当填充率小于1时,填充率对产气通道的渗透率影响较小,当填充率大于1时对产气通道的渗透率影响较大;随着沉积厚度的增加,裂缝的等效裂宽越小,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减少,导流能力随沉积厚度的变化呈线性递减关系.煤粉在产气通道内的填充沉积不仅使煤储层整体压降程度变小,而且使煤层气的有效解吸面积变小,进而影响煤层气的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煤粉 通道 产气潜能
原文传递
COD/SO_4^(2-)对青霉素菌渣厌氧消化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强虹 李玉友 裴梦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443-3451,共9页
针对抗生素菌渣厌氧消化过程SO_4^(2-)的抑制问题,利用批试实验对不同COD/SO_4^(2-)比青霉素菌渣厌氧消化产气潜能以及产酸相物质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D/SO_4^(2-)≥3时,微生物发生了适应性驯化,产气潜能在发酵10 d后逐渐恢复... 针对抗生素菌渣厌氧消化过程SO_4^(2-)的抑制问题,利用批试实验对不同COD/SO_4^(2-)比青霉素菌渣厌氧消化产气潜能以及产酸相物质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D/SO_4^(2-)≥3时,微生物发生了适应性驯化,产气潜能在发酵10 d后逐渐恢复,累积产甲烷量(以TS计)超过208 m L·g-1,超过71%的COD转化为CH4;COD/SO_4^(2-)≤1.5时,产甲烷分别受到49%及完全抑制,有机物及SO_4^(2-)的去除率分别不足17%和5%,表明较高SO_4^(2-)负荷下产甲烷菌(MPB)及硫酸盐还原菌(SRB)同时发生抑制,COD平衡分析表明,转化为CH4的COD不足9.1%,而还原为SO_4^(2-)的COD保持在5.0%~9.0%,说明MPB比SRB对S2-的抑制更为敏感;S平衡分析表明,还原的SO_4^(2-)大部分以S2-的形式存在于发酵液中,少部分以H2S的形式存在于生物气中;产酸过程物质利用特性分析表明,溶解性蛋白质的甲烷化是在溶解性碳水化物甲烷化之后才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甲烷 COD/SO4^2- 去除率 产气潜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