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产烃潜力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林
魏国齐
+4 位作者
吴世祥
汪泽成
肖贤明
张培军
沈珏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80,298,共6页
从分类、成因、分布、生烃能力及主生气期等方面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沥青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布在泥页岩中的原生—同层沥青和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后生—储层沥青,按全岩光片形态及光性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在层系上以灯影...
从分类、成因、分布、生烃能力及主生气期等方面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沥青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布在泥页岩中的原生—同层沥青和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后生—储层沥青,按全岩光片形态及光性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在层系上以灯影组沥青含量较丰富,在区带上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分布多,从坳陷带(0.41%)、斜坡带(0.93%~1.13%)、隆起部(2.4%~5.41%)沥青含量逐渐升高;沥青在古风化面含量最高,向下沥青含量相对降低。震旦系灯影组沥青形成于中侏罗世,主生气在早白垩世,晚于干酪根,生烃能力强力,可形成中型气田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产烃能力
震旦系—下古生界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产烃潜力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
24
1
作者
张林
魏国齐
吴世祥
汪泽成
肖贤明
张培军
沈珏红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80,298,共6页
基金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110-02-03)。
文摘
从分类、成因、分布、生烃能力及主生气期等方面对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沥青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布在泥页岩中的原生—同层沥青和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后生—储层沥青,按全岩光片形态及光性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在层系上以灯影组沥青含量较丰富,在区带上以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分布多,从坳陷带(0.41%)、斜坡带(0.93%~1.13%)、隆起部(2.4%~5.41%)沥青含量逐渐升高;沥青在古风化面含量最高,向下沥青含量相对降低。震旦系灯影组沥青形成于中侏罗世,主生气在早白垩世,晚于干酪根,生烃能力强力,可形成中型气田规模。
关键词
沥青
产烃能力
震旦系—下古生界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四川盆地
Keywords
bitumen
hydrocarbon-generating potential
Sinian-Lower Paleozoic
Leshang-Longnusi Paleo-uplift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产烃潜力及分布特征
张林
魏国齐
吴世祥
汪泽成
肖贤明
张培军
沈珏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