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与碳、硅、硼、铝形成的二元簇离子的激光产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朝阳 黄荣彬 +2 位作者 黄丰 王春儒 郑兰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710-715,共6页
在自制的装置上,用高能密度的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直接溅射红磷和碳、硅、硼或铝粉的混合物,通过激光等离子体反应,产生了十分丰富的XnPm±(X=C,Si,B,Al)二元原子簇,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对这些簇离子组分的分析... 在自制的装置上,用高能密度的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直接溅射红磷和碳、硅、硼或铝粉的混合物,通过激光等离子体反应,产生了十分丰富的XnPm±(X=C,Si,B,Al)二元原子簇,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对这些簇离子组分的分析发现,它们的成键和结构因其组成元素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它们独特的结构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族 磷化物 质谱 激光产生
下载PDF
硅与碳、磷、硫、氧的二元簇离子的激光产生
2
作者 黄荣彬 刘朝阳 +2 位作者 王春儒 黄群建 郑兰荪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5-480,共6页
通过在自制仪器上发生的激光等离子体反应,产生了硅与碳、磷、硫、氧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的二元原子簇离子,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根据对这些簇离子的组分的分析,认为在硅碳簇离子中碳原子形成直链,硅原子位于链端;硅硫簇离子中的硅原... 通过在自制仪器上发生的激光等离子体反应,产生了硅与碳、磷、硫、氧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的二元原子簇离子,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根据对这些簇离子的组分的分析,认为在硅碳簇离子中碳原子形成直链,硅原子位于链端;硅硫簇离子中的硅原子向一维伸展,通过硫原子桥连一起;硅磷簇离子则主要来取多面体的构型.所有成簇硅原子的价电子在各簇离子中都充分参于成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簇 激光产生 质谱
下载PDF
激光产生块脉冲原子束及其在核聚变中的应用
3
作者 冯兴亚 汪占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激光产生块脉冲 原子束 核聚变
下载PDF
激光产生应力波的研究和应用
4
作者 傅裕寿 王春奎 《激光杂志》 CAS 1984年第1期1-6,11,共7页
由于激光与液体或固体相互作用时伴随有气化过程和热弹性效应,这种效应导致应力波的产生。这种应力波又称为高频声波。它是近年来研究工作者的新课题。对这种激光与材料声场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曰“光声学”。最近发展... 由于激光与液体或固体相互作用时伴随有气化过程和热弹性效应,这种效应导致应力波的产生。这种应力波又称为高频声波。它是近年来研究工作者的新课题。对这种激光与材料声场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曰“光声学”。最近发展起来的光声光谱学、光声显微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产生 应力波 研究和应用 相互作用 热弹性效应 气化过程 高频声波 声显微镜 光声学 工作者
下载PDF
激光产生的高温高稠密度气体原子光谱的研究——激光在原子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在宣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93-93,共1页
利用激光的特性将脉冲激光器在时间、空间上压缩后可以获得极高的功率密度。强激光幅照固体靶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激光热爆炸,产生高温高稠密度气体。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变化,强激光可以使原子系统处于不同的激发和离化状态。
关键词 激光产生 原子光谱 稠密度 物理研究 气体 高温 激光功率密度 应用 脉冲激光 原子系统
下载PDF
超强激光产生比太阳还热的等离子体
6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13-513,共1页
我们从小就知道太阳温度非常高。现在,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比太阳中心热了很多倍。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激光,能够创造出具有200万亿瓦功率炽热的等离子体。
关键词 等离子体温度 激光产生 太阳中心 超强 科学家
下载PDF
用准分子激光产生真空紫外光和远紫外光
7
作者 田守云 阮勇强 《激光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07-107,共1页
高光谱亮度稀有气体-卤化物(RGH)光源已被用于过谐波振荡机制(其中长波光被转换成短波光)和适当增益介质的直接多量子激发在远紫外光中产生相干辐射。为了说明这两种途径的基本特性,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进行了对... 高光谱亮度稀有气体-卤化物(RGH)光源已被用于过谐波振荡机制(其中长波光被转换成短波光)和适当增益介质的直接多量子激发在远紫外光中产生相干辐射。为了说明这两种途径的基本特性,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进行了对比性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光 激光产生 准分子 伊利诺斯大学 相干辐射 增益介质 振荡机制 稀有气体 多量子 中长波
下载PDF
超短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
8
作者 Davis,J 滕华国 《强激光技术进展》 1995年第3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超短脉冲 激光产生 等离子体
下载PDF
最强激光产生“创世”爆炸模拟人造太阳
9
《科学24小时》 2012年第5期40-40,共1页
人体"噬菌"病毒酷似外星生物这张图片看起来可能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但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这些只是寄居在我们人体内或身体部位的100万亿左右的非人类... 人体"噬菌"病毒酷似外星生物这张图片看起来可能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世界,但其实它显示了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正在攻击细菌,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体内的事情。这些只是寄居在我们人体内或身体部位的100万亿左右的非人类有机体,它们对我们没有伤害,甚至还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从普通感冒到艾滋病毒到天花,都是病毒惹的祸。然而,有些病毒可能是天然的医务人员,它们就是噬菌体。不像那些破坏人体细胞的讨厌病毒,噬菌体看起来像小型月球着陆器,攻击细菌。它们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把它作为一个宿主产生更多的病毒,在这过程中摧毁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太阳 爆炸模拟 激光产生 艾滋病毒 月球着陆器 噬菌体 科幻电影 外星生物
下载PDF
超强激光产生超热电子及韧致辐射实验
10
作者 温贤伦 洪伟 +2 位作者 何颖玲 王剑 唐翠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为研究靶厚对超热电子发射的影响,并对韧致辐射能谱进行初步研究,实验在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SILEX-1飞秒激光器上进行。典型的激光参数:波长800nm,脉宽30fs,能量4J,光束口径φ160mm。激光通过离轴抛物面镜(F/3)聚焦到靶... 为研究靶厚对超热电子发射的影响,并对韧致辐射能谱进行初步研究,实验在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SILEX-1飞秒激光器上进行。典型的激光参数:波长800nm,脉宽30fs,能量4J,光束口径φ160mm。激光通过离轴抛物面镜(F/3)聚焦到靶面,焦斑30μm,激光功率密度8.5×10^18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致辐射 激光产生 超热电子 实验 超强 激光功率密度 热电子发射 飞秒激光
下载PDF
激光超声技术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35
11
作者 施德恒 陈玉科 +2 位作者 孙金锋 朱遵略 刘玉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概述了激光超声技术的基本特点 ,介绍了激光超声产生及接收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激光超声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简况 。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无损检测 激光产生 微小裂纹检测 超声 激光检测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侯冠宇 王平 佟存柱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4期490-500,共11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学的元素定性、定量检测手段。本文介绍了LIBS技术的原理、应用方式、检测元素种类及检测极限;综述了该项技术在固体、液体、气体组分检测方面的技术发展,以及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学的元素定性、定量检测手段。本文介绍了LIBS技术的原理、应用方式、检测元素种类及检测极限;综述了该项技术在固体、液体、气体组分检测方面的技术发展,以及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材料、军事、太空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提出了高功率、高稳定的激光光源和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是LIBS技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激光产生等离子体 元素分析 检测限
下载PDF
靶蒸气等离子体对高功率激光的反射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常龄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87-90,98,共5页
置于真空靶室中的金属靶 ( Fe) ,在高功率激光作用下产生的高密度等离子体 ,对入射激光有较强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这种逆着入射激光方向的散射光 ,在5× 1 0 1 1 W/cm2 的激光功率密度作用下 ,后向散射能量是 0 .1 6 J。这种后... 置于真空靶室中的金属靶 ( Fe) ,在高功率激光作用下产生的高密度等离子体 ,对入射激光有较强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这种逆着入射激光方向的散射光 ,在5× 1 0 1 1 W/cm2 的激光功率密度作用下 ,后向散射能量是 0 .1 6 J。这种后向散射光 (反射 ) ,在激光器系统不加光学隔离的情况下 ,又反馈回来 ,使激光器某单元形成激光振荡 ,在激光器高功率单脉冲输出之后 ,又产生很强的自由振荡激光输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 受激布里渊散射 激光产生等离子体
下载PDF
离焦量对空气中激光诱导铜等离子体光谱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乔红贞 苏茂根 +3 位作者 袁萍 申晓志 郭逸潇 赵学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4-868,共5页
利用Nd:YAG脉冲激光在空气中烧蚀金属Cu靶,获得等离子体光谱;采用改变离焦量的方法,研究了离焦量的变化对谱线结构及谱线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离焦量分别为1 mm、0 mm和—2 mm时,沿靶面法线方向不同空间距离处电子温度的演化规律;并对等离... 利用Nd:YAG脉冲激光在空气中烧蚀金属Cu靶,获得等离子体光谱;采用改变离焦量的方法,研究了离焦量的变化对谱线结构及谱线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离焦量分别为1 mm、0 mm和—2 mm时,沿靶面法线方向不同空间距离处电子温度的演化规律;并对等离子体光谱的特性和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谱线结构、谱线强度和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都与离焦量的变化密切相关,聚焦点在—2 mm处Cu I谱线相对强度出现峰值,电子温度数值最大;聚焦点在—0.5 mm和—1.0 mm附近谱线相对强度遽然降低的现象是由于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产生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电子温度
下载PDF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邹世坤 《新技术新工艺》 2005年第4期44-46,共3页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又称激光喷丸)是利用强脉冲激光产生的压力冲击波在金属材料表层产生应变硬化的一种新型表面强化技术。介绍了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最新发展状况,特别是LLNL,MIC,GE等公司应用激光冲击强化涡轮发动机...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又称激光喷丸)是利用强脉冲激光产生的压力冲击波在金属材料表层产生应变硬化的一种新型表面强化技术。介绍了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最新发展状况,特别是LLNL,MIC,GE等公司应用激光冲击强化涡轮发动机零件的工艺,最后总结了该技术在改善疲劳性能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技术 表面强化技术 激光冲击强化 发动机零件 应变硬化 金属材料 激光产生 激光喷丸 发展状况 疲劳性能 冲击波 强脉冲 国内外 MIC 应用
下载PDF
关于气体激光器耗散结构形成的探讨
16
作者 徐信洪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1期32-36,39,共6页
本文从激光振荡的半径典理论出发来探讨气体激光器的耗散结构。激光振荡的半径典理论在一些书中已有详细的论述,如[1].为了节省篇幅,本文将直接引用下列公式而省略有关的假设条件,推导过程及分析的叙述:
关键词 耗散结构 气体激光 激光振荡 激光物理 假设条件 产生激光 慢变化函数 相互作用表象 密度矩阵 直接引用
下载PDF
激光对非λ/4膜系变反射率薄膜的损伤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倪晓武 陆建 +1 位作者 张放 马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8-270,共3页
讨论了高功率激光对非λ/4膜层组成的变反射率光学介质薄膜损伤时的场作用和热作用的物理机理,并对实际膜层的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测试。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激光对该种膜系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膜层吸收激光能量引起的。
关键词 激光产生损伤 光学介质薄膜 热作用 物理机理
下载PDF
双脉冲激光锡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陈柳安 吴涛 +2 位作者 王新兵 马修泉 陆培祥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42-449,共8页
为了提高13.5 nm激光锡等离子体光源的极紫外辐射转换效率,双脉冲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基于双脉冲激光驱动的液滴锡靶等离子体参数的演化行为与辐射机理对设计优化实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利用Flash代码数值模拟研... 为了提高13.5 nm激光锡等离子体光源的极紫外辐射转换效率,双脉冲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基于双脉冲激光驱动的液滴锡靶等离子体参数的演化行为与辐射机理对设计优化实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利用Flash代码数值模拟研究了双脉冲激光辐照液滴锡靶产生的等离子体在不同波长组合及延时情形下的演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双脉冲的时间延时间隔恒定时,主脉冲激光能量的增加会提高等离子体羽辉膨胀速度,导致更高的等离子体温度。随着CO_(2)激光与光纤激光脉冲之间延时的增加,靶材表面等离子体的峰值电子密度逐渐减少,渐趋于临界电子密度,等离子体冕区的电子温度呈下降趋势,且由等温膨胀转换为绝热膨胀的时间间隔增加。CO_(2)激光与光纤激光组合驱动的锡等离子体具有更加合适的极紫外辐射等离子体温度,具有获得较高极紫外辐射转换效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产生等离子体 光纤激光 CO_(2)激光 液滴锡靶
下载PDF
激光武器有望称霸未来战场 被引量:1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科学24小时》 2021年第3期1-1,共1页
长期以来,激光武器只是被作为一种“科幻武器”来看待。激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凭一束看不见的光就可重创目标的激光武器,便成为萦绕在科幻迷和军事迷心中的梦想。20世纪80年代,初级激光武器开始投入使用。
关键词 激光武器 激光产生 未来战场 科幻 20世纪80年代 军事迷
下载PDF
激光生物学应用
20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2期31-31,共1页
Q631 95020908生命科学中的激光技术[会,中]/刘颂豪,孟耀勇(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实验室)∥第6届全国基础光学学术报告会.—大连,94.6利用激光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微血管中血流的速度。
关键词 激光生命科学 基础光学 学术报告会 多普勒效应 华南师范大学 激光产生 激光技术 植物细胞 流动速度 精子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