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降解原油和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双功能菌株的特性
1
作者 李亚君 张宁 +4 位作者 张鹏飞 张瑞昌 周鸣 章春芳 魏学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93-5302,共10页
从高盐含油废水中分离出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YY-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序列分析,该菌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Shewanella sp.YY-1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700mg/L,表面张力为30.76mN/m,且在... 从高盐含油废水中分离出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YY-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序列分析,该菌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Shewanella sp.YY-1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700mg/L,表面张力为30.76mN/m,且在较宽的盐度(10~100g/L),温度(25~100℃),pH值(2~10)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通过薄层色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生物表面活性剂被鉴定为磷脂类.将菌株Shewanella sp.YY-1应用于原油废水的生物修复中,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对原油中短链烷烃(C8~C10),中链烷烃(C11~C20),长链烷烃(C21~C44)的去除率可达74.70%,96.68%,99.42%.本研究为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在原油废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优质的菌种来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分离 希瓦氏 生物修复
下载PDF
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及降解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虹 王航 +4 位作者 汪雪格 刘娜 温钢 付净 翦英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35-2039,共5页
在修复石油烃污染的环境时,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效果,而一些微生物既能降解石油烃,又能代谢分泌表面活性剂,从而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增强修复效果。该研究从石油污染土... 在修复石油烃污染的环境时,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效果,而一些微生物既能降解石油烃,又能代谢分泌表面活性剂,从而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增强修复效果。该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既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株B-6。通过观察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了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降解石油烃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B-6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B-6的发酵液经粗提后,得到黄褐色粘稠状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产量为2.19 g·L^(-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B-6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物质。该菌株用于水中石油烃的降解,石油烃初始浓度为2 000 mg·L^(-1),120 r·min^(-1)、30℃下振荡培养5 d后,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9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石油 降解 鉴定
下载PDF
低能离子诱变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向廷生 马飞 张祥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为有效治理石油污染土壤,从长期遭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烃降解菌8-11作为出发菌,利用低能N+注入烃降解菌进行诱变,在能量为20 keV、剂量为90×2.6×1013ions/cm2条件下筛选出一株高效烃降解菌——诱变菌23。原油摇瓶发... 为有效治理石油污染土壤,从长期遭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烃降解菌8-11作为出发菌,利用低能N+注入烃降解菌进行诱变,在能量为20 keV、剂量为90×2.6×1013ions/cm2条件下筛选出一株高效烃降解菌——诱变菌23。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诱变菌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74%;降解后原油的全烃气相色谱图显示,经过7 d的作用,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完全降解。诱变菌23能够产生大量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糖脂类化合物,该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能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空白对照的56.1 mN/m降低为29.3 mN/m。研究表明诱变菌23具有较高的烃降解能力,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生物修复 生物表面活性 离子注入 气相色谱 石油污染土壤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CQ6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付瑞敏 杨雪 +6 位作者 谷亚楠 薛婷婷 邢文会 张红 张丽琴 常慧萍 陈五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710-2714,共5页
为了了解长庆油田石油烃降解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情况,对菌株CQ6以原油为碳源时石油的降解率和发酵液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温度、转速和初始加油量... 为了了解长庆油田石油烃降解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情况,对菌株CQ6以原油为碳源时石油的降解率和发酵液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温度、转速和初始加油量3个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石油烃降解菌CQ6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菌株CQ6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转速190 r/min、接种量3.4%。在此条件下,菌株CQ6对石油的降解率可由优化前的64.4%升高至80.2%,菌株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优化前的32.5 m N/m降至27.0 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发酵 响应面分析 优化
下载PDF
低能离子诱变烃降解菌所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廷生 郭晓博 张祥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菌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直接影响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和利用,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胶束来渗透、润湿、乳化、增溶、发泡、消泡等作用促进石油的利用,有效提高石油烃的降解,加快油污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对菌株23产表面活... 菌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直接影响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和利用,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胶束来渗透、润湿、乳化、增溶、发泡、消泡等作用促进石油的利用,有效提高石油烃的降解,加快油污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对菌株23产表面活性剂和菌株生长的关系,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提取鉴定,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对温度、pH、盐度的稳定性,对石蜡的乳化活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为该菌株进一步的研究以及今后实际应用提供较多的资料和信息,为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的发挥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原油降解
下载PDF
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高效烃降解菌的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飞 潘科 +2 位作者 陶文 马莉莎 郭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大庆油田污染土壤为对象,通过血平板、油平板、摇瓶发酵筛选出了1株高效烃降解菌M。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原油的降解率为57%。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脂肽类化合物,该脂肽类生... 以大庆油田污染土壤为对象,通过血平板、油平板、摇瓶发酵筛选出了1株高效烃降解菌M。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原油的降解率为57%。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脂肽类化合物,该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显示它能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56.1 mN/m(CK)降低为32.3mN/m。排油实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该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展现了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生物修复 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下载PDF
烟碱降解菌以烷烃为碳源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会粉 杜巧娟 +1 位作者 栾静 孙玉梅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和发酵上清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了烷烃碳源和发酵条件对烟碱降解菌(Ochrobactrum sp.)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Ochrobactrum sp.以十三烷和十六烷为碳源生长较好,而利用液体石蜡可产生较多生物... 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和发酵上清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了烷烃碳源和发酵条件对烟碱降解菌(Ochrobactrum sp.)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Ochrobactrum sp.以十三烷和十六烷为碳源生长较好,而利用液体石蜡可产生较多生物表面活性剂。以2%液体石蜡为碳源,装液量为40%(250 m L三角瓶),于30℃,120 r/min培养4 d时,发酵液表面张力能降低至42.1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烟碱降解 碳源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孔萌 邢献杰 +3 位作者 姜巧 彭明国 王晋 张文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156,共8页
针对炼油厂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泥”处置难题,从大庆油田含油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能降解石油烃的菌株GJ,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GJ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将菌株GJ应... 针对炼油厂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泥”处置难题,从大庆油田含油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能降解石油烃的菌株GJ,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GJ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将菌株GJ应用于浮渣和生化污泥的降解试验,探讨GJ对浮渣和生化污泥的降解动力学。对菌株产物进行提取纯化、薄层层析初步判断、红外光谱分析,证实GJ菌产物为糖脂类表面活性剂。浮渣和生化污泥降解试验中,第7天时菌株GJ对石油烃的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81.11%和83.21%。Logistic生长模型、Luedeking-Piret模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GJ菌体生长、表面活性产物合成和对石油烃的降解过程。初步推断GJ菌以石油烃为碳源,在生长过程中分泌表面活性剂,打破油水界面,增大菌株与石油烃的接触程度,促进GJ菌对石油烃的摄取、代谢并进行自我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含油污泥 表面活性
下载PDF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Acinetobacter BHSN的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曹娟 徐志辉 +1 位作者 李凌之 沈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BHSN。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等将其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研究表明,BHSN菌株能降解石油中C13~C32正构烷烃。BHSN菌株生长和产...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BHSN。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等将其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研究表明,BHSN菌株能降解石油中C13~C32正构烷烃。BHSN菌株生长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0~8.5。LB培养基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10g.L-1葡萄糖能促进菌体的生长,但不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添加蔗糖、乳糖、麦芽糖和木糖对菌体的生长和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麦芽糖的促进作用最强。初步研究表明,BHSN菌株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BHSN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初始68.3mN.m-1降低到28.6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不动杆 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培养条件
下载PDF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郑金秀 彭祺 +3 位作者 张甲耀 赵磊 赵晴 李艺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从石油化工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0.53g/L。文章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并与两株不产表面活性剂的菌对比测定了其石油降解的效率,生物表面... 从石油化工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0.53g/L。文章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并与两株不产表面活性剂的菌对比测定了其石油降解的效率,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此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将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与其它菌株组合能有效的提高菌株对石油的降解效率,最终使另外两种菌株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7.38%和1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石油 降解 混合
下载PDF
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娜 郑青松 +4 位作者 刘玲 刘兆普 牛丹丹 姚瑶 王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3-137,共5页
从胜利油田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探讨了其降解原油的性能与生长条件。经过富集培养、平板筛选、血平板筛选、排油圈测定,成功分离筛选出1株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X-1。经... 从胜利油田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探讨了其降解原油的性能与生长条件。经过富集培养、平板筛选、血平板筛选、排油圈测定,成功分离筛选出1株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株X-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鉴定其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培养6 d时原油降解率为30.04%。通过硅胶板薄层层析初步判定表面活性剂粗品中含有脂肽、脂蛋白类物质。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2℃,最适pH为7.0,最适盐度为2 g.L-1 NaCl,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降解特性 生物表面活性 筛选 优化
下载PDF
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石油菌株产物性质及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花莉 洛晶晶 +2 位作者 彭香玉 解井坤 范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5-1950,共6页
微生物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在污染物去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物修复中的主力,然而在石油污染修复过程中,石油烃的疏水性会限制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但一些微生物的细胞代谢物即生物表面活性剂,它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代谢分泌产... 微生物是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在污染物去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物修复中的主力,然而在石油污染修复过程中,石油烃的疏水性会限制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但一些微生物的细胞代谢物即生物表面活性剂,它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代谢分泌产生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集亲水基和疏水基结构于一分子的两亲性化合物,可以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机会,促进对石油烃的吸收和降解。在实验室分离得到了7株产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株,经分子鉴定可知菌1和菌2都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3为居植物柔武氏菌Raoultella planticola,菌4,菌6和菌7都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菌5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主要研究了它们的生长与表面活性剂物质分泌状况的关系,发现随着时间增加,OD值随之增大,表面张力呈现下降趋势;并对菌株产物进行提取和薄层层析,离子型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判断其产物均为阴离子糖脂类;通过pH,初始油质量浓度,接种量和盐度4个单因素的变化研究菌1粘质沙雷氏菌,菌3居植物柔武士菌,菌5蜡状芽孢杆菌和菌6克雷伯氏菌对石油类物质降解能力,发现菌3居植物柔武氏菌和菌5蜡状芽孢杆菌降解性能较好;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蜡状芽孢杆菌的降解条件,得出其最佳降解条件为pH为5.02,油质量浓度为3 g·L-1,接种量为1199.98μL,盐度为0.5 g·L-1时,在此条件下,菌株对石油的降解率为6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物性质分析 降解
下载PDF
具有产表面活性剂功能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章慧 郭楚玲 +3 位作者 卢桂宁 杨琛 党志 吴仁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85-2191,共7页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因子并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MZ01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膏(3 g·L-1)作为氮源,玉米油(2g·L-1)作为碳源,温度为25℃,pH值为9.0和含盐量为5%。该条件下3 d的发酵产物经提纯后得到表面活性剂产量为2.27 g·L-1,测得该产物CMC值为0.1 g·L-1,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72 mN·m-1降至30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原油降解 发酵条件优化 铜绿假单胞
下载PDF
烃降解菌WJ-1及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夏文杰 董汉平 俞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40,418,共6页
从蒙古林油田水样筛选得到一株能以烃类为唯一碳源、高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WJ-1,经16SrDNA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以大豆油为碳源的培养基发酵7天,发酵液表面张力降到25.586mN/m,排油圈直径增大到11.... 从蒙古林油田水样筛选得到一株能以烃类为唯一碳源、高产表面活性剂的烃降解菌WJ-1,经16SrDNA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以大豆油为碳源的培养基发酵7天,发酵液表面张力降到25.586mN/m,排油圈直径增大到11.8cm。薄层色谱分析表明所产表面活性剂主要有鼠李糖脂、蛋白类和脂类,蒽酮法测得96小时发酵液中鼠李糖脂含量最高,为55g/L;从发酵液提取的棕黄色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表观临界胶束浓度为20mg/L;以不同黏度的4种原油作为碳源培养7天,原油平均降解率为52%。在渗透率0.4μm2的物理模型上,以1PV的0.6%WJ-1菌液、0.6g/L的聚合物溶液、0.6%WJ-1菌液+0.6g/L的聚合物溶液分别驱替水驱残余油,采收率分别提高6.56%、9.08%、23.08%,表明该菌可用于微生物采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鼠李糖脂 表面活性 岩心驱油效能 微生物采油(MEOR)
下载PDF
产表面活性剂菌与稠油降解菌复配对原油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大威 张世仑 +3 位作者 靖波 何春百 张健 马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稠油微生物降解是微生物采油的重要机理之一,但其效率较低,不能明显改变稠油化学组成,降低稠油黏度,从而影响采油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将产表面活性菌与稠油降解菌复配,通过测定菌种作用前后原油的黏度确定产表面活性菌与稠油降解菌的最... 稠油微生物降解是微生物采油的重要机理之一,但其效率较低,不能明显改变稠油化学组成,降低稠油黏度,从而影响采油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将产表面活性菌与稠油降解菌复配,通过测定菌种作用前后原油的黏度确定产表面活性菌与稠油降解菌的最佳复配比例;通过原油四组分分析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稠油生物降解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产表面活性菌T-1、X-3与稠油降解菌QB26、QB36适宜的复配体积比为2∶2∶1∶1。菌种复配作用后,稠油黏度明显降低,与单独使用降解菌相比降黏率平均提高33.1%,胶质与沥青质平均降解率提高8.0%和4.9%。产表面活性剂菌的加入增加了表面活性剂含量,降低了胶质沥青质等相对重质组分的含量;产表面活性剂菌通过产生表面活性剂,使原油降黏增溶,形成小液滴,易于被稠油降解菌捕获降解,不仅降低稠油黏度,还提高了稠油降解菌的数量。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稠油生物降解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在微生物采油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表面活性 降解 强化作用 黏度
下载PDF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琦 黄廷林 +1 位作者 宋进喜 陈大年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目的获得产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判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探索其特性。方法通过从富油土壤中采用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排油活性等方法筛选高产表面活性剂菌株并鉴定;采用萃取和柱层析法提纯后HPLC-MS法分析产物结构并分析其理... 目的获得产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判定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探索其特性。方法通过从富油土壤中采用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排油活性等方法筛选高产表面活性剂菌株并鉴定;采用萃取和柱层析法提纯后HPLC-MS法分析产物结构并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筛选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菌BD-5,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为8种鼠李糖脂同系物的混合物;鼠李糖脂溶液对液体石蜡、柴油和甲苯都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当鼠李糖脂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长链烷烃和多环芳烃在水相中的表观溶解度随鼠李糖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摩尔增溶比(MSR)的变化关系为正十六烷>萘>菲>芘。结论 BD-5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突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 石油降解 筛选 特性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乐 鲁建江 +2 位作者 王开勇 庞玮 李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21-225,共5页
从克拉玛依油田土壤分离纯化出3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DM-1和DM-3为芽孢杆菌属细菌,DM-2为假单孢菌属细菌,菌株DM-1,DM-2和DM-3降解率分别达到59.02%,62.02%和73.51%。排油实验、表面张力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3株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 从克拉玛依油田土壤分离纯化出3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DM-1和DM-3为芽孢杆菌属细菌,DM-2为假单孢菌属细菌,菌株DM-1,DM-2和DM-3降解率分别达到59.02%,62.02%和73.51%。排油实验、表面张力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3株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实验证明菌株DM-1,DM-2和DM-3产脂肽、脂蛋白类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为生长相关型,在对数生长期产表面活性剂,48小时浓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78g/L,2.15g/L和2.7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X-1所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娜 隆小华 +3 位作者 刘兆普 牛丹丹 姚瑶 王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9-392,共4页
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到的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X-1(芽孢杆菌),进行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和鉴定,并对其产剂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X-1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浅黄色粉末状物质。通过硅胶板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判定... 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到的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X-1(芽孢杆菌),进行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和鉴定,并对其产剂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X-1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浅黄色粉末状物质。通过硅胶板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判定表面活性剂为脂肽、脂蛋白类物质。菌株X-1产生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2℃,pH 7.0,盐度2 g/L NaCl,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 薄层层析 红外光谱 脂肽类 优化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XD-1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华 谢丹平 +2 位作者 彭辉 叶锦韶 张娜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2,共4页
从含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到1株原油降解菌XD-1,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om onassp.)。初步实验表明菌XD-1具有较强的产表面活性剂乳化原油的作用,对该菌的产表面活性剂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菌XD-1所产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物质,菌在生长对... 从含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到1株原油降解菌XD-1,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om onassp.)。初步实验表明菌XD-1具有较强的产表面活性剂乳化原油的作用,对该菌的产表面活性剂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菌XD-1所产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物质,菌在生长对数期产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为生长相关型;充足的碳源是产表面活性剂的必需条件,菌利用原油为碳源时能持续大量地产表面活性剂;原油和尿素为产表面活性剂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菌XD-1产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营养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 g,尿素4 g,磷酸二氢钾1 g,微量元素液4 mL,水1 L,pH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石油降解 假单胞XD-1
下载PDF
高效石油降解菌BS-8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慧萍 杨雪 +3 位作者 王丁 邢文会 夏铁骑 张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5-367,共3页
培养6∽30 h,随着菌体数量的迅速增加,菌株BS-8表面张力从63.2 mN/m快速下降为39.4 mN/m,其表面活性剂产生方式为生长相关型;以葡萄糖为碳源,对菌株BS-8的培养液经离心、沉淀、显色,显示其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物质,从培养液中分离纯化... 培养6∽30 h,随着菌体数量的迅速增加,菌株BS-8表面张力从63.2 mN/m快速下降为39.4 mN/m,其表面活性剂产生方式为生长相关型;以葡萄糖为碳源,对菌株BS-8的培养液经离心、沉淀、显色,显示其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物质,从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0.58 g/L,其临界胶束浓度( CMC)为90 mg/L;在pH值4∽9、温度20∽70℃、NaCl浓度1%∽6%的条件下,菌株BS-8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降解BS-8 生物表面活性 脂肽类物质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