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道分娩产妇会阴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
1
作者 游华英 全惠英 姚春燕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6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产道分娩产妇会阴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于我院经产道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妇会阴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结果自然分娩组的会阴感染率明显低于产钳助产组与臀位助产组,差异具有统计... 目的探讨导致产道分娩产妇会阴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于我院经产道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妇会阴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结果自然分娩组的会阴感染率明显低于产钳助产组与臀位助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会阴感染率明显低于分娩产程≥8 h组、生殖道炎症组与阴道检查频率≥3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组的会阴感染率明显高于妊娠未合并其他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产道分娩产妇会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分娩方式、分娩产程时长、是否罹患生殖道炎症、阴道检查频率过高及妊娠期有无合并症均是主要影响因素,要降低产妇会阴感染率,就必须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道分娩 会阴感染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产道分娩产妇会阴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美芳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产妇 产道分娩 会阴感染 消毒
下载PDF
探讨疤痕子宫妊娠妇女经产道分娩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月红 李根霞 张桂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92-93,共2页
目的评估疤痕子宫妊娠女性自然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对影响其自然分娩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纳入本组研究,对比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产妇所占的比例以及患者各自的预后情况。结果自... 目的评估疤痕子宫妊娠女性自然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对影响其自然分娩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纳入本组研究,对比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产妇所占的比例以及患者各自的预后情况。结果自然分娩女性所占比例高于剖宫产女性,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感染和出血量多的情况少于剖宫产产妇(P<0.05)。自然分娩产妇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果的满意度更高(P<0.05)。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产程异常、胎盘前置、宫内窘迫、产妇拒绝试产等。结论从整体结果来看,疤痕子宫妊娠女性自然分娩可获得更好的预后,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子宫妊娠 产道分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改良截石位配合阿氏穴水针减痛对产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叶静君 刘勇 +1 位作者 陈兵 龚晓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61-862,共2页
关键词 产道分娩 分娩 改良截石位 阿氏穴水针 减痛
原文传递
会阴3D超声检查对初产妇阴道分娩后盆膈裂孔形态变化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贾磊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采用会阴3D超声检查测量初产妇阴道分娩后盆膈裂孔形态变化情况,并评估其预测盆腔脏器脱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12例(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未育且无生产史女性84例(对照... 目的采用会阴3D超声检查测量初产妇阴道分娩后盆膈裂孔形态变化情况,并评估其预测盆腔脏器脱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12例(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未育且无生产史女性8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随访1年盆腔脏器脱垂发生比例、盆膈裂孔各项参数(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及盆膈裂孔面积)、肛提肌厚度及杨氏模量。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研究组各参数对盆腔脏器脱垂的预测效能。结果在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研究组与对照组、脱垂亚组和未脱垂亚组受试者盆膈裂孔各项参数及肛提肌厚度、左右侧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645~37.69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息状态下,产后6周研究组受试者经会阴3D超声检查获得的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盆膈裂孔面积及肛提肌厚度、左右侧杨氏模量预测盆腔脏器脱垂的cut-off值分别为5.15 cm、3.45 cm、14.99 cm^(2)、0.47 cm、22.15 kPa、20.05 kPa(P<0.05),在缩肛状态下,上述各项指标预测盆腔脏器脱垂的cut-off值分别为4.31 cm、3.39 cm、13.83 cm^(2)、0.68 cm、31.17 kPa、28.34 kPa(P<0.05),而在Valsalva状态之下,上述的各项指标预测盆腔脏器脱垂的cut-off值分别为5.47 cm、4.08 cm、16.82 cm^(2)、0.57 cm、26.88 kPa、25.02 kPa(P<0.05)。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后经会阴3D超声检查可准确反映盆膈裂孔形态变化,并可为产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预测及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产次 骨盆底 会阴 成像 三维 超声检查 盆腔器官脱垂 预测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52
6
作者 廖红 李婉容 李明丽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经产道分娩率86.00%,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经产道分娩率86.00%,高于对照组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259.03±33.47)m L,对照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378.14±39.05)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产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纯母乳喂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泌乳功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助于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产道分娩 母乳喂养 初产妇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唐仕诚 张国英(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9-524,共6页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主要方法,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能够大大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使得产妇更加愿意尝试阴道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尤其是疼痛因素导致的无明确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可降低严重孕产妇合并症(sev...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主要方法,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能够大大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使得产妇更加愿意尝试阴道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尤其是疼痛因素导致的无明确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可降低严重孕产妇合并症(severe maternal morbidity,SMM)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了分娩质量。然而,椎管内分娩镇痛可能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可加速宫颈的扩张,但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更长。椎管内镇痛会增加产妇阴道助产和产后尿潴留的风险,产后尿潴留可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和产后出血。此外,产时发热可能与椎管内分娩镇痛有关。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过多、分娩时间过长、胎膜破裂到分娩结束的时间过长、产妇体质量指数高、椎管内分娩镇痛持续时间长是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产时发热可能会增加新生儿低Apgar评分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综述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提高分娩质量,减少母婴不良结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镇痛 产科 分娩 产道 发热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无痛分娩术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引产对足月妊娠孕妇产程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谢小颖 姚敏蓉 吴芳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术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引产对足月妊娠孕妇产程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足月妊娠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无痛分娩术联合缩宫素干预...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术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引产对足月妊娠孕妇产程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足月妊娠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无痛分娩术联合缩宫素干预)和观察组(给予无痛分娩术联合缩宫素并进行人工破膜引产干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产程时间、镇痛效果、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产后出血情况及1 min、5 min、10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孕妇分娩后IL-6、hs-CRP、PCT水平高于分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L-6、hs-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500 mL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术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引产可有效缩短产程,并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 镇痛 产科 足月分娩 催产素 分娩 产道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庆梅 何文婵 +2 位作者 杜薇 香庆波 利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方...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前抑郁指数、产前焦虑指数,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同时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前抑郁指数(38.4±3.2)和产前焦虑指数(32.3±6.2)均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前抑郁指数(43.2±4.6)和产前焦虑指数(38.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86.8%(33/38)高于对照组39.5%(15/38),产程时间(11.42±1.33)h少于对照组(16.21±2.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7.9%(3/38),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18.4%(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中能有效降低产前抑郁、焦虑程度,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时间,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瘢痕 妊娠 整体护理干预 病人满意度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产程时限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姜海利 王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439-3443,共5页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的产程时限,以明确VBAC的评估和监测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产妇75例,其中经阴道成功分娩70例(VBAC,93.3%),经阴道试产失...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的产程时限,以明确VBAC的评估和监测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产妇75例,其中经阴道成功分娩70例(VBAC,93.3%),经阴道试产失败后再次行剖宫产5例(6.7%)。根据前次剖宫产时机,将70例VBAC产妇分为试产后剖宫产组(n=23)和择期剖宫产组(n=47),并记录其产程。结果择期剖宫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试产后剖宫产组,产次少于试产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孕次、孕前BMI、产前BMI、超声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及胎膜早破、合并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阴道分娩史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阴道分娩史足月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阿氏评分及产褥感染、胎儿窘迫、羊水Ⅲ度、新生儿患病、产钳助产、产后出血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分娩是否试产对VBAC产妇的产程时限和妊娠结局无影响,产程的持续进展是阴道成功分娩的关键,对于产程停滞或有相关表现患者,应再次充分评估风险,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子宫破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分娩 产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的产程处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钱夏柳 詹泽森 覃惠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探讨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处理产程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施新产程标准的709例初产妇为研究组,以2014年1—8月本院实施传统产程标准的819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 目的探讨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处理产程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施新产程标准的709例初产妇为研究组,以2014年1—8月本院实施传统产程标准的819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Apgar评分异常、脐动脉血气p H值<7.0、羊水粪染)发生率、产程时间;观察研究组中传统产程标准诊断为产程曲线异常初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异常发生率、脐动脉血气pH值<7.0发生率、羊水粪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 min Apgar评分均无异常;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按传统产程标准诊断为潜伏期延长(>16 h)、活跃期延长(>8 h)、第二产程延长(>2 h)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45.8%(11/24)、69.2%(9/13)、84.1%(37/44)。结论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处理产程,能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不增加产后出血、产钳助产、新生儿不良结局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剖宫产术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无痛分娩镇痛情况、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赵蕊 杨永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无痛分娩镇痛情况、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实施无痛分娩的8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组方法为... 【目的】探究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无痛分娩镇痛情况、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实施无痛分娩的8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无痛分娩镇痛情况、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与镇痛前比较,两组镇痛后5min、10min及30minVAS评分均依次递减,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后5~30min,观察组VAS评分、局麻药使用量、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均低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55%vs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可提高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缩短产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科 酰胺类/治疗应用 舒芬太尼/治疗应用 妊娠结局 分娩 产道
下载PDF
阴道分娩后6~8周盆底表面肌电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朝霞 王巧真 +2 位作者 曾苏婷 曹玲玲 吴鸿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3226-32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阴道分娩后6~8周盆底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和分析,探讨不同阴道分娩方式下女性盆底表面肌电特征,评价其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的预测、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在我院进行产后6~8周盆底表面肌电检测产妇的数据进... 目的通过对阴道分娩后6~8周盆底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和分析,探讨不同阴道分娩方式下女性盆底表面肌电特征,评价其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的预测、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在我院进行产后6~8周盆底表面肌电检测产妇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阴道分娩后6~8周盆底表面肌电值异常发生率前3位的依次为:慢肌阶段平均值、快肌阶段最大值、前静息阶段平均值。无痛结合无保护会阴分娩会阴撕伤组与无痛分娩会阴侧切组慢肌阶段腹肌参与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后6~8周盆底肌电分析提示:盆底动态肌电活动下降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静息肌电活动增高。因存在腹肌等协同肌参与盆底肌代偿情况,不同阴道分娩方式对盆底肌肌力影响是否有差异尚不能定论,而不同阴道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张力影响无明显差异。盆底表面肌电检测过程中应尽量控制腹肌等协同肌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底 肌电描记术 腹肌 分娩处理 产道
下载PDF
自由体位分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广谱 赵玲 +1 位作者 张晓丽 张惠欣(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3-136,146,共5页
孕妇产时不同的体位姿势会对母胎结局产生影响,自由体位分娩是产妇按照自我意愿自由选择姿势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诸多益处。目前随着我国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日益增多,由于选择阴道分娩的母胎结局明显优于再... 孕妇产时不同的体位姿势会对母胎结局产生影响,自由体位分娩是产妇按照自我意愿自由选择姿势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诸多益处。目前随着我国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日益增多,由于选择阴道分娩的母胎结局明显优于再次剖宫产,越来越多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选择阴道分娩,自由体位分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产妇中的应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由体位分娩不仅有助于缓解产妇紧张的情绪,产程中还可以通过变换体位预防及减少难产的发生,而VBAC产妇产程进展过快者,应避免采取直立位分娩以减少急产的发生;第二产程应避免选择蹲位或坐位,以预防重度会阴裂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分娩 体位 会阴 难产 分娩 产道
下载PDF
两种硬膜外阻滞技术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靖凡 陈莹莹 +4 位作者 刘印印 吴雪春 冯晓波 王焱林 柯剑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均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P组作硬膜外置管,DPE组用25 G腰麻针刺破硬... 目的探讨两种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均分为硬膜外阻滞组(EP组)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组(DPE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P组作硬膜外置管,DPE组用25 G腰麻针刺破硬脊膜至蛛网膜下腔(以脑脊液流出为准)、行硬膜外置管;于镇痛前(T_(0))、镇痛后5 min(T_(1))、10 min(T_(2))、30 min(T_(3))、1 h(T_(4))及宫口开全(T_(5))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产妇进行疼痛评估,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运动阻滞程度;比较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产科和新生儿资料及镇痛资料;于胎儿娩出后采集脐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于镇痛前及分娩后2 h采集产妇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皮质醇浓度。结果与EP组比较,DPE组T_(1)、T_(2)、T_(4)、T_(5)时VAS评分降低,PCA次数、总药量降低,产妇分娩后2 h唾液皮质醇浓度降低(P<0.05);2组产妇结局、新生儿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用于分娩镇痛效果优于EP,药量消耗减少,减轻应激反应,且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分娩疼痛 硬脊膜穿破 镇痛 硬膜外 镇痛 产科
下载PDF
剖宫产好还是自然分娩好
16
作者 高耀洁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1年第4期7-7,共1页
近年来有一些孕妇很愿意做剖宫产。她们对自然分娩的产痛恐惧,以为剖宫产可以免除这种痛苦;剖宫产能避免经产道分娩时胎儿头部遭到挤压,不会损害胎儿智力,婴儿会更聪明;还有的认为剖宫产后能保持体形美,产道不致发生太大改变等。
关键词 剖宫产 自然分娩 胎儿窘迫 产道分娩 重度妊娠中毒症 剖宫产后 子宫收缩乏力 产妇死亡率 压缩与扩张 子宫内膜
下载PDF
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电生理异常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萍 卢琼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59-567,共9页
目的探索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电生理异常状况、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定期产检、分娩并在产后6~8周到医院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检查的阴道分娩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相关资料,对产妇的资料及产后早期盆底检... 目的探索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电生理异常状况、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定期产检、分娩并在产后6~8周到医院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检查的阴道分娩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相关资料,对产妇的资料及产后早期盆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盆底电生理异常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结果664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中Ⅰ类肌肌力异常70.03%,Ⅱ类肌肌力异常69.27%,Ⅰ类肌疲劳69.73%,Ⅱ类肌疲劳31.02%,阴道动态压力有92.02%异常。产妇年龄、身高、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伤、晚期增重、第二产程时长和新生儿体重、身长、性别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生理异常有关,其中,产妇身高越高、新生儿身长越长、在第二产程不超过3 h的情况下第二产程时间越长均是保护因素。孕期体重增加对盆底肌电生理的影响明显,将孕期增重与盆底电生理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可以预测部分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电生理异常,在孕早期25≤体重指数<30的孕妇,Ⅰ类肌肌力异常与晚期增重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25(P=0.044,95%CI:0.523~0.927),最佳晚期增重值为4.75 kg。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生理异常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孕期体重增加可以预测部分产妇产后早期电生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骨盆底 电生理学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活跃期分娩镇痛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亚萍 瞿福娟 郭楚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分析活跃期分娩镇痛与非分娩镇痛的产妇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17例,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分娩镇痛组(82例)和非分娩镇痛组(135例)... 目的:分析活跃期分娩镇痛与非分娩镇痛的产妇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17例,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分娩镇痛组(82例)和非分娩镇痛组(135例),比较2组孕妇产程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以及产后第1天、第42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分娩镇痛组孕妇宫口开6 cm及10 cm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非分娩镇痛组(P<0.001),2组宫口开3 cm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组孕妇产后第1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90)得分均高于非分娩镇痛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非分娩镇痛组(P<0.05),2组孕妇产后第42天MoCA、SDMT90得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分娩镇痛、宫口开3 cm、6 cm、10 cm时VAS>5分是产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35岁、高中及以下学历与产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无相关性(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以通过有效地缓解产程中疼痛来降低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非分娩镇痛及产程中疼痛是产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科 分娩 产道 认知 疼痛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分娩产妇产程、NRS评分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亚男 石钧 宋风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350-1352,1356,共4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分娩产妇产程、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足月分娩、胎膜早破2h未临产的产妇12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分娩产妇产程、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足月分娩、胎膜早破2h未临产的产妇12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比较两组产妇产程、NRS评分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胎盘娩出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656%)显著高于对照组(54.69%),宫颈水肿发生率(4.69%)明显低于对照组(15.63%)(P<0.05)。两组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pgar评分和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能有效缩短足月分娩产妇产程.减轻分娩过程中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促进胎盘娩出,降低产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间苯三酚/药理学 分娩 产道 镇痛 产科 预后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辅以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晓莉 申冰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辅以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250例待产的初产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传统体位分娩,观察组行硬膜... 【目的】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辅以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250例待产的初产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传统体位分娩,观察组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程、住院时间、产后2h出血量、分娩结局、产后盆底功能、分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酸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产程耗时、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及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6周VRP、VSP、Ⅰ类纤维强度、Ⅱ类纤维强度及腰酸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平卧位相比,硬膜外自控镇痛+自由体位分娩可缓解减轻初产妇分娩疼痛、缩短初产妇产程,缓解分娩疼痛,改善分娩结局,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产次 体位 镇痛 产科 镇痛 病人控制 分娩 产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