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麻产量形成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玥 吴兵 +5 位作者 刘栋 高珍妮 谢亚萍 剡斌 张中凯 牛俊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46-1253,共8页
胡麻产量形成模型是胡麻生长模型中的重要子模型,其准确性关系到整个模型的模拟性能。本研究拟构建能较准确预测不同生产情况下胡麻的产量形成模型,为胡麻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模型利用2012—2013年胡麻西北主产区定西和榆中试验站不... 胡麻产量形成模型是胡麻生长模型中的重要子模型,其准确性关系到整个模型的模拟性能。本研究拟构建能较准确预测不同生产情况下胡麻的产量形成模型,为胡麻实际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模型利用2012—2013年胡麻西北主产区定西和榆中试验站不同肥料、不同播种方式、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氮磷水平的试验结果,以胡麻生理生态过程为主线,分别构建了产量构成因素法(基于品种遗传参数:单位面积蒴果数、每果粒数、粒重与水肥胁迫因子、累积光合速率)的产量形成模型和基于粒壳比法(基于粒壳比和蒴果干物质总量)的产量形成模型;利用2014—2015年试验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较广泛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法对定西地区不同肥料、不同播种方式、不同种植密度产量模拟值的RMSE平均为133.47 kg×hm^(-2),粒壳比法的RMSE平均为195.51 kg×hm^(-2);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决定系数R2产量构成因素法与粒壳比法分别为0.819 8和0.743 9。榆中地区12个氮磷处理水平产量构成因素法平均RMSE值为140.70 kg×hm^(-2),粒壳比法的RMSE平均为193.22 kg×hm^(-2);产量构成因素法与粒壳比法预测的产量值与观测值R2分别为0.832 9和0.805 8。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法对产量的模拟效果优于粒壳比法,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把单位面积蒴果数、每果粒数与粒重作为品种遗传参数的产量构成因素法能更精确模拟胡麻的产量,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产量形成模型 产量构成因素法 粒壳比法 遗传参数
下载PDF
新疆加工番茄单株产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华 陈玉佳 姜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1-3,共3页
从植物生理学入手,以新疆某加工番茄种植地的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广泛收集生产管理资料,结合田间试验,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应用数学建模技术和控制算法构造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模型,... 从植物生理学入手,以新疆某加工番茄种植地的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广泛收集生产管理资料,结合田间试验,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应用数学建模技术和控制算法构造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模型,并通过细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来提高模型的精准性,实现加工番茄的单株产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模型 单株产量预测
下载PDF
我国华北冬小麦生产影响评估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利平 孙宁 +1 位作者 刘荣花 汪永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3-76,共4页
研究建立了我国华北冬小麦生产影响评估模型 (WHTMOD) ,该模型由小麦发育期模拟模型、光合生产模拟模型、产量形成模拟模型、土壤水分平衡和N素平衡动态模型等组成 ,综合考虑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同化物在器官中分配等生理过程以及温... 研究建立了我国华北冬小麦生产影响评估模型 (WHTMOD) ,该模型由小麦发育期模拟模型、光合生产模拟模型、产量形成模拟模型、土壤水分平衡和N素平衡动态模型等组成 ,综合考虑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同化物在器官中分配等生理过程以及温度、日长、CO2 、水分、N素等因子的影响 ,可模拟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动态 ,反映气候异常对研究区域小麦生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华北地区 冬小麦 生产影响评估模型 发育期模拟模型 光合生产模拟模型 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