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乐分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巧玲 施美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4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对分娩过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35 9例导乐分娩及 36 0例非导乐分娩的产妇的剖宫产率 ,产钳助产率及自然分娩率进行比较 ,并且对两组自然分娩的总产程 ,产后 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进行比...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对分娩过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35 9例导乐分娩及 36 0例非导乐分娩的产妇的剖宫产率 ,产钳助产率及自然分娩率进行比较 ,并且对两组自然分娩的总产程 ,产后 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导乐分娩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未行导乐分娩组 ,(P <0 .0 0 1)两组自然分娩者 ,总产程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产后 2h出血量导乐组明显低于非导乐组 (P <0 .0 0 1) ,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别(P >0 .0 5 )。结论 :导乐分娩可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 ,提高自然分娩率 ,但总产程并未延长 ,同时产后 2h出血明显减少 ,新生儿窒息率并未见增加 ,使分娩更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分娩 剖富产 产钳助产率 自然分娩 总产程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对母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玉洁 曲元 +1 位作者 张小松 刘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及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儿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施行分娩镇痛的2593例产妇,分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1482例,硬膜...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及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儿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施行分娩镇痛的2593例产妇,分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1482例,硬膜外阻滞组1111例;未施行分娩镇痛的4078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母儿合并症方面的差异。结果(1)分娩方式比较:①剖宫产:联合麻醉组为423例(28.5%),硬膜外阻滞组为351例(31.6%),对照组为1847例(45.3%),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钳助产:联合麻醉组为231例(15.6%),硬膜外阻滞组为207例(18.9%),对照组为357例(8.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阴道顺产:联合麻醉组为828例(55.9%),硬膜外阻滞组为553例(49.8%),对照组为1874例(46.0%),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母儿合并症比较:①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33.7%(499/1482)、17.3%(256/1482)、1.8%(27/1482)、6.1%(91/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29.8%(331/1111)、18.1%(201/1111)、1.7%(19/1111)、5.4%(60/1111),对照组分别为28.5%(1163/4078)、8.3%(337/4078)、0.8%(34/4078)、3.0%(124/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的母儿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4.3%(63/1482)、1.0%(15/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4.1%(45/1111)、0.8%(9/1111),对照组分别为3.9%(159/4078)、1.4%(56/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对产妇实施腰麻加硬膜外阻滞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但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发生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分娩方式 母儿预后 母儿合并症 新生儿窒息 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阻滞镇痛 活跃期停滞 活跃期延长 分娩镇痛 产后出血 降低剖宫产 第二产程延长 对照组 2004年 2001年 统计学 产钳助产率 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