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石方
-
机构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7年第4期31-36,共6页
-
文摘
清代自雍正朝起,为了解决八旗人口日益拮据的生计问题,曾采取过“京旗移垦”政策。所谓“京旗移垦”,就是把居住在京畿一带的闲散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自食其力,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总的看来,“京旗移垦”的实施,并没能把京旗闲散人口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然而却使封禁多年的东北地区得到了开发。“京旗移垦”的起因1644年摄政王“
-
关键词
京旗移垦
汉族移民
东北地区
旗人
八旗兵
农业垦殖
雍正朝
统治者
摄政王
多尔衮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乾隆朝京旗移垦中的旗籍遣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德格吉日呼
刘小萌
-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锡伯语(满语)基础语料库建设与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ZDB110。
-
文摘
乾隆朝组织京城旗人移垦于东北拉林、阿勒楚喀,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往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移垦活动本身以及解决旗人生计目的展开。本文另辟蹊径,利用中国大陆、台湾藏满汉文档案,以移垦旗人中的遣犯为研究对象,重点就遣犯的迁移、遣犯的特征、清廷遣犯政策等问题逐一考察,以期从旗籍遣犯角度审视京旗移垦的影响及意义。
-
关键词
京旗移垦
拉林
阿勒楚喀
旗籍遣犯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乾隆朝京旗移垦中的“逃旗”
- 3
-
-
作者
德格吉日呼
-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1,共6页
-
文摘
京旗移垦是乾隆年间实施于东北满洲故地的重大举措,颇受清廷重视。京旗移垦之初,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其中的"逃旗",就是"难题"之一。清廷曾采取多种手段,努力遏制此类现象的蔓延,尽管进展不太顺利,最终仍实现将移垦旗人稳定在当地的目的。他们与当地旗民一起,筚路蓝缕、开辟草莱,为东北边疆的开发作出了应有贡献。
-
关键词
乾隆朝
京旗移垦
逃旗
边疆开发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拉林阿勒楚哈京旗原案》的发现及其价值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王禹浪
伊葆力
-
机构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7,共3页
-
文摘
《拉林阿勒楚哈京旗原案》是一册流散在民间的清代档案。该档共收有关京旗闲散移垦拉林、阿勒楚喀事宜的清廷文书十件,内容多不见于清代文献,对东北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京旗移垦
拉林阿勒楚喀
清代档案
祭祖供奉之物
-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8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对清前期(1644—1840)开发东北经济的检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赵毅
王景泽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40-50,39,共12页
-
-
关键词
东北经济
清政府
经济开发
清前期
柳条边
东北地区
辽东地区
京旗移垦
盛京
满洲贵族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及其满汉文档案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吴元丰
-
机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处
-
出处
《满语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2-30,共9页
-
文摘
清代,阿勒楚喀地区归吉林将军管辖,雍正二年起建立八旗驻防,乾隆七年起京城八旗移驻于此,并最终设立副都统衙门管理军政事务。现存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档案分为簿册和折件两类,簿册类的档案以行文档、呈文档居多,折件类的档案以咨文稿、呈文稿居多。这些满汉文档案是作为阿勒楚喀和拉林驻防八旗的第一手史料,对于全面系统地研究东北驻防八旗历史和京旗移垦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满文档案
阿勒楚喀
京旗移垦
-
Keywords
Manchu archives
Alacuka
immigrants of Beijing eight - banner
-
分类号
K20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雍正朝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
- 7
-
-
作者
孙玉龙
范立君
-
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12期57-64,共8页
-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以来东北移民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644-1945)"(项目编号:17ZDA19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清朝初年八旗入关、战争频仍,导致作为清朝发源地的东北地区人口稀少,极大地阻碍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雍正即位后,通过发谴犯人、京旗移垦、安顿移民等措施将大量人口迁移到东北,补充了东北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口资源,东北地区与全国的人口分布趋于合理。移民东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增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对西北边陲的管理,巩固了东北边疆的力量,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雍正朝
犯人发谴
京旗移垦
安顿移民
-
分类号
K249.1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拉林副都统满文档案译释
- 8
-
-
作者
德格吉日呼
-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满语研究》
2018年第2期70-78,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ZDB110).
-
文摘
拉林副都统始设于乾隆七年(1742年),裁撤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与乾隆年间京旗移垦基本同步,与阿勒楚喀地方建置沿革密切相关。《内阁满文题本》《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内含乾隆九年(1744年)、二十四年(1759年)、三十四年(1769年)拉林副都统设置裁撤的满文档案,直接揭示拉林副都统确立、发展及裁撤史实,堪为拉林地方史研究最新史料。
-
关键词
拉林副都统
京旗移垦
阿勒楚喀
满文档案
-
Keywords
Lalin Deputy Capital
Beijing Banner’s redevelopment
Alacuka
The administrative changes
Manchu archives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H22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哈尔滨市郊区土地管理与合理使用研究
- 9
-
-
作者
徐树红
-
机构
哈尔滨市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12-14,共3页
-
文摘
一、哈尔滨郊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一) 土地开发早,垦殖率较高。哈尔滨市农垦历史悠久,自清代中后期“京旗移垦”和“开禁放垦”,大量满、汉移民涌入,开始大规模地开荒,发展种植业生产,到1949年全市耕地已发展到93.38万亩。建国以来,由于实行一系列农业经济政策,鼓励了广大农民开荒种地积极性,耕地面积有所扩大。
-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合理使用
土地利用率
市郊区
建设用地
哈尔滨市郊
土地监察
土地开发
农用土地使用权
京旗移垦
-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试论清代中叶京旗的双城堡屯垦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定宜庄
-
出处
《北方文物》
1987年第1期83-88,共6页
-
文摘
有清一代曾将北京的闲散旗人(即京旗)派往东北,实行由国家组织的屯垦,这是清朝统治者为解决八旗兵丁的生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十九世纪上半叶[嘉庆十九年一道光十年(1814—1830)左右]在吉林的双城子(筹办屯垦时将垦区命名为双城堡,下简称双城堡屯垦)所进行的,是第二次移垦,它的规模虽不如乾隆初年那一次大,但由于从中表现出的矛盾和问题更为深刻,也更具普遍性,又由于它处在汉族农民大量涌入东北的前夜,作为这一大规模垦荒运动的前奏,它的影响也更为深远,所以本文拟就这次移垦的特点及成败进行一些探讨。
-
关键词
八旗兵丁
京旗移垦
清朝统治者
旗人
汉族
道光
八旗生计
双城子
八旗制度
租佃关系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清代吉林围场与移民屯田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吴强稼
-
机构
吉林省东丰县民政局地名办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76-181,共6页
-
文摘
清皇室的御猎之地——吉林围场,分别由“吉林西围场”、“伯都讷围场”、“蜚克图围场”三部分合成.①在吉林围场,“八旗子弟讲艺习射”,②大规模地狩猎,形成了壮观的军事演习,既保持了满族尚武的传统,又可联系“女真各部”和蒙古王公、部族.北可牵制“野人女真”(分布在松花江中游以下至黑龙江流域东濒海一带);东可牵制“建州女真”(建州在今吉林省东南部);东南可牵制“海西女真”(分布在辉发河流域,北抵松花江);③西可牵制郭尔罗斯蒙古各部.因此,吉林围场在清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随着清朝国势衰微和人口繁衍骤增,清廷遂将吉林围场先后开禁,移民屯田垦殖,有著名的“拉林屯田”、“双城堡屯田”、“伯都讷屯田”,对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
关键词
围场
《大清会典事例》
吉林通志
京旗移垦
吉林省
吉林将军
乾隆帝
八旗子弟
移民屯田
吉林地区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