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设计中的“亭构”空间原型及“亭构”概念的内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冬函钰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回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本源,探究一种表里如一的中国建筑设计文法在当前国内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主导的建筑市场中具有重要意义。“亭构”空间原型的概念,出自于中国科学院崔彤教授提出的建筑“模件化”设计理论,其理论背后是对中国... 回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本源,探究一种表里如一的中国建筑设计文法在当前国内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主导的建筑市场中具有重要意义。“亭构”空间原型的概念,出自于中国科学院崔彤教授提出的建筑“模件化”设计理论,其理论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高度凝练。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亭构”概念及中西方亭建筑比较下的“亭构”意向,以期由浅入深,从师法自然、源于传统和“亭构”蕴含的中式哲学及审美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同时,基于“形式-结构-逻辑”讨论“亭构”概念的科学性,摸索其在“传统”和“现代”一体两面中的耦合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将来的中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其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亭构 亭构单元 中国建筑哲学 师法自然 源于传统
下载PDF
材料笔迹:对七桥瓮木构亭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彤 胡晓明 《建筑师》 2009年第3期67-72,共6页
材料笔迹是指材料赋予空间的特征和性质,表现为建筑中的一种结构和由此获得的质量,即材料的自然属性内在地规定了它的组织和连接方式,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是这一规定的产物,由此产生的空间不仅具有材料和结构的逻辑,而且其表现出来的知觉质... 材料笔迹是指材料赋予空间的特征和性质,表现为建筑中的一种结构和由此获得的质量,即材料的自然属性内在地规定了它的组织和连接方式,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是这一规定的产物,由此产生的空间不仅具有材料和结构的逻辑,而且其表现出来的知觉质量,在建构的深度上具有逆向的透明度。七桥瓮木构亭的材料被严格限制在木材之中。作为一次木材的建构实验,其结构本身完成了空间的围合和感知,材料、建造和空间以最为朴素和真实的方式得到一体的呈现。七桥瓮木构亭以新型的木材和木构技术,探索了木材之于建造和空间的表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建造 空间 材料笔迹 木材 七桥 瓮木
下载PDF
顶棚——作为生命结构存在
3
作者 崔彤 崔畅 《世界建筑》 2023年第3期4-9,共6页
本文探究源于“树构”的“架构体系”衍生的中国大屋顶以及始于“洞筑”的“砌筑体系”发展了西方拱顶的形成动因;比较在“架构”与“砌筑”不同建构系统下,屋顶作为建筑覆盖物最核心的要素以及存在机能;基于“亭构原型”,通过“模件单... 本文探究源于“树构”的“架构体系”衍生的中国大屋顶以及始于“洞筑”的“砌筑体系”发展了西方拱顶的形成动因;比较在“架构”与“砌筑”不同建构系统下,屋顶作为建筑覆盖物最核心的要素以及存在机能;基于“亭构原型”,通过“模件单元”由小到大的生成法则,总结由增殖变化形成统一屋顶下连续的空间规律;结合设计实践中“空透构型”的研究,试图揭示人类最具生命本源建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亭构原型 模数
下载PDF
《唐韦陟构亭记残碑》考释
4
作者 毛阳光 王凌虹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唐韦陟构亭记残碑》是一方传世文献未见著录的唐代碑刻。残碑记载了盛唐时期京兆士族韦陟在宅第中造亭抒怀的情况。该亭及碑记应该建立在东都明义坊韦氏的宅第中,时间大约在天宝十二载。碑记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洛阳城园林之盛概。残碑... 《唐韦陟构亭记残碑》是一方传世文献未见著录的唐代碑刻。残碑记载了盛唐时期京兆士族韦陟在宅第中造亭抒怀的情况。该亭及碑记应该建立在东都明义坊韦氏的宅第中,时间大约在天宝十二载。碑记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洛阳城园林之盛概。残碑的隶书精妙,体现了盛唐时期隶书的风行。书写者韩择交可能是盛唐隶书名家韩择木的兄弟。该残碑也印证了传世文献中韩择交其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洛阳 韦陟记残碑 韩择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